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理工论文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融合研究论文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融合研究论文

3

2024-05-13 11:59:47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文章旨在探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及实践效果。从文献综述和教学实践入手,研究发现,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然而,要想实现医学细胞生物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不仅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思政教育知识,而且也需要教育部门的协助和相关政策的支持。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学科领域的融合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以提高思政教育在高校教学中的实效和社会影响力。

  摘要:文章旨在探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及实践效果。从文献综述和教学实践入手,研究发现,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然而,要想实现医学细胞生物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不仅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思政教育知识,而且也需要教育部门的协助和相关政策的支持。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学科领域的融合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以提高思政教育在高校教学中的实效和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大思政”背景下;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融合

  随着国家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的逐渐深入和高校思政教育的全面加强,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的“大思政”肩负重要使命。在高校教育领域,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学科教学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1]。而医学细胞生物学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在充实学科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和实践效果,以期为高校教育改革和思政工作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启示。

image.png

  1高校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融合的理论基础

  1.1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研究人体细胞结构、功能和生物化学过程的学科,通常采用讲授、实验、案例分析等方法开展教学。其基本理论包括细胞结构与功能、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生命周期等,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验、模拟和图像等手段,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细胞生物学的原理和应用[2]。

  1.2课程思政教学的基本理念和要求

  课程思政教学是指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其基本理念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学科知识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课程思政教学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辩论等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学科知识的社会意义、人类价值及科学研究伦理和社会影响。

  1.3高校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融合的理论依据

  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和思政教育的目标都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一致性和互补性。医学细胞生物学研究对人类健康和医学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思政教育的融入,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细胞生物学知识的社会意义及其对人类的价值。同时,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而思政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道德素养,二者相互促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此外,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和思政教育可以采用互补的教育方法,通过实验教学、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社会意识。

  2高校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融合的优化策略

  2.1教师培训和教学团队建设

  为了优化高校医学细胞生物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教师培训和教学团队建设是关键的一步。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思政教育理论、伦理道德教育、医学伦理、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教学方法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技巧。另一方面,要建设教学团队,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沟通合作。可以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分享教学心得和经验,讨论教学难题和挑战。孔巧丽[3]研究调查了教师培训对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参与专门培训的教师在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和学生参与度等方面的成效得到了显著改善。司文会[4]研究探讨了教学团队建设对小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建立合作性教学团队,教师能够相互分享教学资源和经验,协作学习并参与辅导。这种团队合作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教师培训和教学团队建设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改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这些举措对于促进教育领域的持续发展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2.2课程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创新

  为了使高校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更加融合,需要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并创新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要实时调整课程内容,并合理融入思政元素。可以通过新增模块、单元或课程,将医学伦理、社会责任等思政内容融入细胞生物学教学中[5]。同时,还可以增加案例分析和讨论环节,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思政教育的意义。孙明慧[6]研究调查了课程内容更新对高中历史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对历史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和优化,能够使课程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学习需求和现实背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张力元[7]研究探讨了教学方法创新对高等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的影响。研究发现,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问题导向学习、合作学习等,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同时,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心理学知识,培养其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2.3学生参与度提升和评价体系完善

  第一,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教师可以设立小组讨论、辩论或项目研究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其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表达自身观点,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其积极的鼓励和反馈。同时,教师也可以设立一些课外实践或社会实践项目,让学生亲身参与,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第二,应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并将思政素养纳入评价指标[8]。教师除了要对学生学科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估,还应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发展情况纳入评价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实践报告、个案分析等方式来综合评估学生的思政素养和课堂参与度。孔嘉俊[9]研究调查了学生参与度的提升对高中数学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提高学生参与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通过采用互动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实践性任务等教学策略,教师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刘姝虹[10]研究探讨了评价体系的完善对高等教育英语教学的影响。研究发现,建立多元化、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情况。通过引入口语表达、写作、项目作品和小组讨论等多种评价方式,能够使评价体系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其学习效果和自我发展能力。金翠洁[11]研究了学生参与度提升和评价体系完善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开展课程设计中的实践性任务、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建立有效评价体系,包括对学生项目作品和创新成果的评估,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提高其创新水平和综合素质。

image.png

  3结论

  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将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这种融合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社会的关怀意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科研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素养。此外,思政教学与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融合还能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使学生具备综合素质和学科知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吴普云,邵红万,赵婷婷.“思政—教学”双主题融合式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微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J].英语教师,2023,23(12):36-39,43.

  [2]赵一博,李烨,潘建勋.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建设—基于“文化、思维、创新”三元融合理念[J].大学教育,2023(6):105-108,141.

  [3]孔巧丽,秦昌盛,郭金运,等.融合思政元素的测绘类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以“空间大地测量学”课程为例[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1(2):76-78.

  [4]司文会.“语言教学与价值塑造相融合”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1):64-67,77.

  [5]苗劲松,卫正统,张晖,等.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融合模式大学物理“三位一体”教学初探[J].科教文汇,2023(16):138-141.

  [6]孙明慧.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概论”课融合式教学改革探究—以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为例[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3,37(5):624-627.

  [7]张力元,李彦鹏,黄立辉.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课程思政教学问题透视与路径优化探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2023(18):176-178.

  [8]蒋旅佳.课堂教学、慕课平台与虚拟教研室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语文“双线协同”教学策略[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3,38(3):74-80.

  [9]孔嘉俊.翻转课堂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究—以My Great-est Olympic Prize一课为例[J].海外英语,2023(07):143-145.

  [10]刘姝虹.对分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研究—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Unit 1 Learning,Chinese style为例[J].海外英语,2023(20):142-144.

  [11]金翠洁.课程思政理念下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以Unit 2 Learn to think positively为例[J].海外英语,2023(6):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