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课药品安全课程建设及思政教育论文

2024-05-10 10:20:22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鉴于中国民众自我药疗较普遍和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较高的现象,天津理工大学开设以药品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公共选修课程。课程目标为使学生掌握药品基本知识、提升安全用药常识、全面提高学生健康素养。药品安全公共选修课程内容以药事管理学的基础知识为主,加入少量的保健食品及化妆品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全面了解药品及相关产品知识,合理进行安全的自我药疗。同时,此课程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将与教学目标相关性强,具有启发性、典型性、思政内涵丰富的实际案例加入课程之中,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提升大学生科学素质及人文素养的同时,实现并加强
摘要:鉴于中国民众自我药疗较普遍和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较高的现象,天津理工大学开设以药品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公共选修课程。课程目标为使学生掌握药品基本知识、提升安全用药常识、全面提高学生健康素养。药品安全公共选修课程内容以药事管理学的基础知识为主,加入少量的保健食品及化妆品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全面了解药品及相关产品知识,合理进行安全的自我药疗。同时,此课程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将与教学目标相关性强,具有启发性、典型性、思政内涵丰富的实际案例加入课程之中,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提升大学生科学素质及人文素养的同时,实现并加强价值引领。
关键词:药品安全;公共选修课;课程思政;案例教学
0引言
自我药疗是指在没有医生及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患者合理使用非处方药物来缓解自身轻度不适,或治疗一些轻症[1]。自我药疗是目前世界性的较为普遍的一种自我医疗行为,在我国也较普遍。但是药品是特殊商品,合理用药有助于健康,不合理用药会影响患者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据WHO组织统计,不合理用药行为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全球每年约1/3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2]。据统计我国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3%~30%[3-4]。造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患者自身随意使用处方药、自行停药换药、不按照规定方式服药、盲目听信虚假药品广告也是其中的主要原因[2,5]。
高校公共选修课是为大学生拓展思维、提升综合素养而设立的通识课程。鉴于目前自我药疗的普遍程度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在高校开设药品安全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非常必要。在大学期间进行用药安全方面的通识教育,使学生了解药品及用药的基础知识,将使其终身受益。2019年,我校首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药品安全,充分发挥教师多年制药行业从业经验的特长,是为大学生拓展思维、提升综合素养而设立的一门通识课程。这门课程选取药事管理学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药品基本知识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用药误区,从而避免自我药疗中的常见问题。
本文以药品安全课程为教学背景,从课程内容和思政建设两个方面探讨了公选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以期为同行教师开展公选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促进全员、全课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
1药品安全课程建设
不合理用药的患者自身原因大多为随意使用处方药、自行停药换药、不按照规定方式服药、盲目听信虚假药品广告等[2,5]。药事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够涵盖这些问题,学生一旦了解了这些基础知识,可以有效避免大部分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的不合理用药。因此,药品安全公共选修课程内容,计划选取药事管理学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普及教育。
天津理工大学的药品安全公共选修课程计划32学时,每周1次,每次3学时(第11次课程为2学时)。课程目标旨在普及药品基础知识,使学生通过了解药品基础知识,增强安全用药的意识,避免自我药疗中的常见问题。同时,课程内容还涉及少量药品相关产品的基础知识,如保健食品和化妆品,便于学生明确区分药品及相关产品,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产品,提升安全用药常识,全面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在对学生进行药品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及社会责任感教育。
此课程为普及用药安全知识,因此计划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为使各个专业背景学生均有收获,课程内容尽量通俗易懂,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每节课程尽量结合生活真实事件或常见药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紧密结合生活实践,尽可能多地介绍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了解如何将基础科学理论与具体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强化学以致用的意识。经筛选,此课程最终确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药品定义与概念、药品质量、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管理、特殊药品管理、药品管理法简介、药品研发与注册、药品生产与销售、药品说明书与标签等。具体课程内容及安排如表1所示。
2课程思政建设方案
“课程思政”以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的形式,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最终形成协同效应,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药品安全公共选修课程同样应“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充分发掘和运用药品安全知识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天津理工大学的药品安全公共选修课程以药事管理学为基础。药事管理学为专业学科与社会学科交叉领域,具有综合性社会科学属性,其中具有丰富的思政元素结合点[6]。因此,此课程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对药品安全课程内容精心构思,为大学生提升科学素质及人文素养的同时,实现并加强价值引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这些基础知识的讲授方式应能够引起各个专业背景学生兴趣,方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case-based teaching)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师围绕预先设定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以实际案例为依据编写的实际情境客观描述[7]。案例教学由于生动形象、贴近实际,更加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很多课程教学中[8-9]。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围绕教学目标,选取典型事件展示给学生。好的案例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并主动思考问题,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引导,不仅能够将知识生动地传授给学生,也能将思政教育自然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价值引领。
天津理工大学的药品安全公共选修课程面对的学生专业广泛,学生的药学、化学基础差别较大,因此,选取的课程内容均为药事管理学的基础知识。药事管理学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例如药品研发注册知识与当下的新冠疫苗研发、药品生产管理知识与长春长生疫苗案件等。其中,很多真实药事管理的相关案例,均可用于药品安全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精心选取案例,将显性思政元素隐性化,追求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3案例选择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本课程根据《意见》,结合药品安全知识,将“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科学精神”“职业道德”“爱国主义”“文化自信”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目标与思政元素综合考虑后,教师对药品安全相关的经典案例及社会热点事件进行整理,选择与教学目标相关性强,具有启发性、典型性、思政内涵丰富的案例。筛选结果如表2所示。
由于教学中使用真实、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案例,学生非常感兴趣,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真实案例通常比较复杂,一般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综合结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全面展示案例的同时,围绕教学目标突出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引导非常关键。
4结语
自2020年3月以来,药品安全公选课在天津理工大学已经连续开设三个学期,选修本课程的学生专业涵盖物联网、船舶电子、应用化学、汉语、视觉传达、保险学、动画工商管理等多个专业。课后反馈结果表明学生对课程内容较为认可,90%学生认为自己“学到很多课外知识”“课程安排细致合理”;学生喜欢目前教学方式,纷纷表示“喜欢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课堂活跃”“课堂讨论生动有趣”“上课主题突出具有吸引力”等。
药品安全公选课程案例教学中突出思政内容。课堂讨论中,学生们纷纷表达“我们国家的药品管理一直在进步”“钟南山院士是我的新偶像”“中药原来还有这么厉害的用途”“药品生产真是良心活”等感慨。学生的这些课后反馈表明,课程中植入的案例正在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课程在普及药品安全知识教学的同时,扩展思政教育的空间,充分发挥公选课程的育人功能,进一步落实“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石革.自我医疗与非处方药[J].中国药房,1999,10(3):104-105.
[2]田丽娟,于培明.我国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药房,2005,16(16):1204-1206.
[3]靳燕,王幻,杨冠英.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调查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8,11(68):80-81.
[4]李全斌,乔明艳,钱宏波,等.自我药疗的现状调查分析[J].医药导报,2010,29(3):412-413.
[5]王鹏,赵爱贤.临床不合理用药及其药学干预机制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3):57-62.
[6]沈群,戴娇娇,张春辉.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思政实践[J].中医教育,2020,39(6):58-61.
[7]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51-53.
[8]王建芳,杨和平,周春生,等.案例教学与翻转学习结合提升物理化学教学质量[J].化学教育,2020,41(18):23-26.
[9]赵柳英,杨帆,杨蓉.高等学校化工安全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初探[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5,36(16):54-57.
[10]陈士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6(1):6-10.
[11]陈丁冉,刘英.医药企业内部控制失败的探索——基于长春长生“问题疫苗”事件的分析[J].财会通讯,2019(11):110-115.
[12]任磊,韩丹,章逸倩,等.课程思政背景下探究电影教学法在药事管理教学中的应用——以电影《我不是药神》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13):53-54.
[13]章伟光,张仕林,郭栋,等.关注手性药物:从“反应停事件”说起[J].大学化学,2019,34(9):1-12.
[14]梅全喜,曾聪彦.由“鱼腥草注射液紧急停用事件”引发的思考[J].中国药房,2006,17(15):1124-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