涠洲 11-1 油田调整井水基钻井液优选与应用论文

2024-05-06 11:34:24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涠洲 11-1 油田位于南海北部湾海域,钻井过程中遇到的中新统灯楼角组和角尾组是关键的地层。角尾组上部泥 质含量较高,使用常规强包被型钻井液作业时,极易出现钻屑聚集形成泥球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钻井效率,还可能造 成起下钻过程中的遇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提高角尾组中下部砂岩层的储层保护效果,通过分析已钻井的相关 资料,优选了海水聚合物钻井液和 EZFLOW 无固相钻井液。对比强包被型 PDF-PLUS/KCl 钻井液,海水聚合物钻井液 更具分散性,可有效防止泥球形成;EZFLOW 无固相钻井液剪切稀释性
摘要:涠洲 11-1 油田位于南海北部湾海域,钻井过程中遇到的中新统灯楼角组和角尾组是关键的地层。角尾组上部泥 质含量较高,使用常规强包被型钻井液作业时,极易出现钻屑聚集形成泥球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钻井效率,还可能造 成起下钻过程中的遇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提高角尾组中下部砂岩层的储层保护效果,通过分析已钻井的相关 资料,优选了海水聚合物钻井液和 EZFLOW 无固相钻井液。对比强包被型 PDF-PLUS/KCl 钻井液,海水聚合物钻井液 更具分散性,可有效防止泥球形成;EZFLOW 无固相钻井液剪切稀释性强,悬浮携带性能和储层保护性能更佳。在涠洲 11-1 油田 A 平台的两口调整井中的成功应用表明,所优选的钻井液有效改善了角尾组出泥球问题,同时提高了起下钻 效率和储层保护效果。
关键词:涠洲 11-1 油田;出泥球;起下钻遇阻;海水聚合物钻井液;EZFLOW 无固相钻井液
0 引言
涠洲 11-1 油田位于广西北海市西南约 70 km 的 南海北部湾海域,距离涠洲终端 42 km,距涠洲 11-1N 油田平台 1.6 km,涠洲 10-3 油田 7 km,涠洲 12-1 油 田综合处理平台 18 km,水深 40 m。该油田钻遇的地层 自上而下分别为望楼港组、灯楼角组 / 角尾组 / 下洋组、 涠洲组和流沙港组。调整井开发的主要目的层为角尾 组,底界垂深 516.5~964.0 m,层厚 346.5~402.0 m 。 该油田的温压系统正常,地温梯度为 3.45 ℃/100 m, 油组储藏中深温度为 61.5 ℃;油组储层中深原始地 层压力为 9.58 MPa,地层压力系数为 1.01~1.02。上 部含大段软泥岩,下部为滨海相砂岩层。由于泥岩层极易水化出泥球[1],前期已钻超过 35 口井,大多存在 出泥球现象,严重影响了起下钻效率;砂岩层为储层, 需要保证较高的渗透率恢复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 提高作业效率,室内分析了已钻井的作业情况,并优 选出适度的分散性海水聚合物钻井液和储保效果优 良的 EZFLOW 无固相钻井液。这些钻井液在现场应 用中表现良好,有效地缓解了泥岩层出泥球的现象, 使得起下钻过程更加顺畅,提高了作业效率;同时,也 提高了砂岩层储层的保护效果。
1 已钻井钻井液类型及复杂情况分析
涠洲 11-1 油田已钻井超过 35 口,其中角二段上 部低阻储层为浅滩相泥质粉砂岩 / 局部粉砂岩,孔隙度为 22.8%~32.5%,渗透率为 86.5 ~1 951.5 mD,属 于高孔、中高渗储层[2]。平均泥质含量 15.3%~26%, 易水化造成泥球现象。针对角尾组大段泥岩,早期采 用强包被强抑制的 PDF-PLUS/KCL 钻井液进行钻 进。钻进过程中,岩屑拍打在井壁上形成“南瓜饼”型岩 屑,并粘附在下井壁,导致无法被及时带出,从而在井 内聚集形成泥团,进而造成倒划眼起钻困难等复杂现 象[3]。中后期采用适度分散和适度包被的 PDF-PLUS/ KCl 钻井液,利用 PF-VIS 提高动切力和剪切稀释性, 以改善钻井液的悬浮携砂性能;同时辅以固控设备和 置换部分钻井液的方式保持钻井液性能稳定。钻井 液常规配方:海水 +(1~2)kg/m3 烧碱 +(1~1)kg/m3 纯碱 +(2~3)kg/m3 PF-PACLV+(8~10)kg/m3 PF-FLO TROL+(2~4)kg/m3 PF-PLUS+(2~5)kg/m3 PF-VIS , 钻进期间配合加入润滑剂 PF-LUBE 改善润滑性。调 整后的钻井液产生泥团的现象有所改善,但仍然时有 发生。
分析认为,钻井液中的包被剂 PF-PLUS 属于聚 丙烯酰胺型高分子聚合物,一般通过亲水性酰胺基团 在钻屑表面进行吸附,从而形成隔水膜以阻止水分子 与钻屑中的黏土相互作用,进而防止黏土水化分散, 起到包被作用[4]。然而,在快速钻进过程中,井眼钻屑 浓度高,经钻具拍打后的钻屑受到高聚物包被的影响 会粘附在下井壁,难以被钻井液携带返出,也难以分 散。最终这些钻屑会相互聚集成团,导致倒划眼困难, 下钻遇阻等复杂情况。降低高聚物包被剂的加量只能 起到改善作用,并未解决根本问题。
2 钻井液优选与性能评价
调整井是在原井眼中开窗侧钻,目的层为角尾 组,与原井不同。原井眼在角尾组采用 PDF-PLUS/ KCl 钻井液钻进,只需满足钻井要求,而调整井除了 满足钻井要求外,还需满足储层保护要求。因此,针对 调整井角尾组以上地层及角尾组中上部的泥岩井段, 采用了海水聚合物钻井液体系;而在进入角尾组中下 部含砂地层前,采用了 EZFLOW 钻井液以提高储层 保护效果。
2.1 海水聚合物钻井液性能评价
相比 PDF-PLUS/KCl 钻井液,海水聚合物钻井液 不添加增黏剂,而是采用少量膨润土来提高黏度;基 本不添加包被剂 PLUS 和抑制剂 KCl,以保证钻井液 的分散性,从而预防出泥球现象的发生。海水聚合物 钻 井液基础配方为:海水膨润土浆 +(1.5~2.5)kg/m3 烧碱 + (1~2)kg/m3 纯碱 + (8~15)kg/m3 PF-PACLV+ (8~15)kg/m3 PF-FLO TROL,综合性能如表 1 所示。
由表 1 可知,海水聚合物钻井液的流变性能 (包 括表观黏度、塑性黏度和动切力)以及控滤失性能 (滤 失量) 与 PDF-PLUS/KCl 钻井液基本相似。然而,在 泥岩滚动回收率和泥岩防膨率方面,海水聚合物钻井 液的表现明显较低。因此,海水聚合物钻井液具有更 好的分散性,能够在角尾组上部地层更好地预防出泥 球现象。但这也意味着它更容易发生增稠,需要进行 钻井液置换操作。另外,由于海水聚合物钻井液的配 方相对简单,所需材料种类及用量较少,因此它更适 合于角尾组上部地层的快速钻进需求。
2.2 EZFLOW 无固相钻井液性能评价
相比 PDF-PLUS/KCl 钻井液和海水聚合物钻井 液,EZFLOW 钻井液采用无固相设计,配方中不添加 膨润土和重晶石等惰性固相。这主要采用生物聚合物 PF-EZVIS 调节钻井液黏切,改性淀粉 PF-EZFLO 调 节钻井液滤失量,酸溶暂堵剂 PF-EZCARB 提高泥饼 质量和改善储层保护效果。无机盐 KCl 主要作为加 重剂调节钻井液密度并兼具抑制功能,润滑剂属于通 用型。所有材料均可生物降解,钻井时具有良好的暂 堵效果。完井时泥饼可液化可降解,最终实现直接返 排,达到保护储层的目的[5-6]。EZFLOW 无固相钻井 液基础配方为:海水 +(2~3)kg/m3 烧碱 +(1~2)kg/m3 纯 碱 + (10~30)kg/m3 PF-EZFLO+(3~8)kg/m3 PF - EZVIS+(20~50)kg/m3 PF-EZCARB+(30~50)kg/m3 PF-LUBE+(30~50)kg/m3 PF-JLX,综合性能如表 2 所示。
由表 2 可知,EZFLOW 无固相钻井液的表观黏 度、低温低压滤失量和高温高压滤失量与 PDF-PLUS/ KCl 钻井液保持一致。然而,EZFLOW 钻井液具有更 高的动塑比、低剪切速率黏度、渗透率恢复率和更低 的摩擦系数。高动塑比,即较高的动切力和较低的塑 性黏度,使钻井液具有更优秀的携砂能力。而高的低 剪切速率黏度则赋予钻井液更优的悬砂能力,并可以 有效防止钻井液侵入储层。高渗透率恢复率说明钻井 液的储层保护效果更佳,更适合于储层裸眼钻完井。低摩擦系数则有助于降低摩擦阻力,提高钻井效率。
3 现场应用
涠洲 11-1 油田 A 平台两口调整井 A16H1 和 A24H1 采用海水聚合物钻井液深钻,进入目的层后转 换为 EZFLOW 无固相钻井液钻进,基本概况如表 3 所示。
两口井均为水平井,平均机械钻速超过 60 m/h,钻 井过程中无复杂情况,整体作业顺利。下面以 A24H1 井 为例,分析各阶段钻井液施工工艺和实际钻井液性能。
3.1 钻前准备
开窗前检查振动筛并换上 120 目 +140 目的筛 布,充分筛除铁屑。并配制 200 m3 稠膨润土浆,配方 如下:钻井水 +2 kg/m3 烧碱 +(100~120)kg/m3 钻井级 膨润土,原则上预水化 24 h 以上。开窗期间向循环系 统 加 入 3 kg/m3 PF-PAC LV+3 kg/m3 PF-FLO TROL, 维持钻井液黏度在 32~33 s 范围内,为进入灯楼角组 做准备。修窗结束后,充分进行井内循环,保证铁屑清 除干净。随后,向井底垫入 10 m3 高黏膨润土浆稠塞, 进行地层承压实验,折算当量密度 1.30 g/cm3 未漏, 井筒稳定性较好。
3.2 灯楼角组施工工艺
开窗期钻具出窗口前,适当降低钻井液排量,减 弱其对井壁的冲刷力度。进入灯楼角组后,钻进期间 维持钻井液黏度在 32~38 s 范围内,钻井液密度在 1.06 ~1.07 g/cm3 范围内,并间歇补充 PF-PAC LV 和PF-FOLTROL 以稳定钻井液黏度,同时降低钻井液 滤失量。每钻进 1 柱划眼 2 遍,停泵前垫 8 m3 稠膨润 土浆至井底。在进入角尾组时,扫 10 m3 稠膨润土浆, 充分循环直至振动筛干净。然后将裸眼段全部垫满稠 膨润土浆,起钻更换旋转导向。
3.3 角尾组施工工艺
在泥岩井段上部,采用海水聚合物钻井液进行 钻进。在钻进期间每柱划眼 4 遍,将钻井液黏度控制 在 32~34 s 范围内,以确保泥岩段井径适当扩径以 提高起下钻效率。当钻进至 1 400 m 角尾组大套泥岩 时,振动筛出现糊筛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扫入 10 m3 的海水来冲刷井壁,同时降低钻井液黏度,促 进泥岩分散,防止出现泥球。当钻进至角尾组中部砂 岩段时,向循环系统中适当补充 PF-PAC LV 和 PF- FOLTROL 以减少渗漏损失。为了提高钻井液的携砂 性能,回收了部分膨润土浆,并将钻井液黏度提高至 34~37 s。在角尾组一段钻进期间每柱垫入 8 m3 的稠 膨润土浆,并全程开启 2 台离心机及除砂除泥器,适 当置换钻井液,保持钻井液性能稳定。
当钻进至角尾组 一 段底部 (1 900 m) 时,替 入 EZFLOW 无固相钻井液,为进入角尾组二段目的层 做准备。替浆后,通过补充 PF-EZVIS 和 PF-EZFLO 提 高钻井液黏度至 42~45 s,以保证钻井液 R6/R3 达 到 9/8 及以上,以确保钻井液具有较好的悬浮携砂能 力。调整后的 EZFLOW 无固相钻井液配方如下:海 水 +3 kg/m3 烧碱 + 20 kg/m3 PF-EZFLO+2 kg/m3 PF- EZVIS+20 kg/m3 PF-JLX+15 kg/m3 PF-LUBE+20 kg/m3 PF-HLUB+20 kg/m3 PF-EZCARB+50 kg/m3 KCl。在 钻进期间,根据钻井液性能情况,调配胶液以补充钻 井液消耗。在确保筛面不跑浆后,将 120 目筛布替换为 140 目 +170 目复配筛布,并加强破损筛布检查更换。 为了清除钻井液中的固相,全程开启 2 台离心机和除 砂器除泥器。在水平段钻进期间,随着扭矩摩阻的增 大,及时添加液体润滑剂以改善钻井液润滑性。
3.4 全井起下钻情况
3.4.1 第一趟起下钻
为了确保筛面干净,本井在钻进至 2 649 m 后进 行了循环处理。随后,倒划眼起钻至 930 m,过程总体 顺畅。只是在 1 952 m 和 1 492 m 两处出现憋泵现象,但下放后划眼通过,无其他复杂情况。下钻通井全程 顺利到底,无任何遇阻或憋泵、蹩扭矩现象。
3.4.2 第二趟起下钻
在第一趟下钻通井到底后,充分循环至筛面干 净。然后垫入新浆,直接起钻全程顺利,无任何遇阻或 憋泵、蹩扭矩现象。
总的来说,全井两趟起下钻过程顺利,井眼稳定 且通过性良好。
3.5 现场钻井液性能
878 ~1 900 m 井段是一个大斜度井段,井斜角范 围为 70.01 °~85.09 °。在这个井段,采用了海水聚合 物钻井液进行施工,将密度调控在 1.06 ~1.07 g/cm3范围内,并保持漏斗黏度在 32~34 s 内。这种钻井液 配方简单,维护方便,整体性能稳定。1 900~2 649 m 井段是一个水平段,井斜范围为 85.09 °~90.60 °。在 这个井段,采用了 EZFLOW 无固相钻井液进行钻进。 这种钻井液的综合性能如表 4 所示。其钻井液流变性 能稳定,且动塑比超过 0.7 Pa/mPa·s,低剪切速率黏度 超过 15 000 mPa·s,这为水平段井眼清洁提供了良好 的性能基础。此外,它的低温低压滤失量小于 5 mL, 高温高压滤失量小于 12 mL,尽可能避免过多液相进 入储层对储层造成损害。最重要的是,这种钻井液的 摩擦系数始终低于 0.1,为水平段低扭矩提供了技术 支撑。
4 结语
(1) 在涠洲 11-1 油田的调整井项目中,目的层角 尾组的泥质含量较高。在高速钻井作业中,强包被钻 井液很容易导致出泥球的问题。
(2) 针对泥岩层出泥球所引起的起下钻遇阻问 题,适度的分散性海水聚合物钻井液来提高分散性, 从而防止泥岩岩屑聚集成球。此外,考虑到砂岩储层 对渗透率恢复率的高要求,优选了 EZFLOW 无固相 钻井液,以提高储层保护效果。
(3) 所选择的优化水基钻井液在涠洲 11-1 油田 A 平台的两口调整井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钻井液的综 合性能保持稳定,两口井的平均机械钻速超过 60 m/h, 并且全程没有出现泥球,起下钻过程顺畅。
参考文献:
[1] 孙翀,周书胜,吴宇,等. 钻井中泥球形成的影响 因素与控制措施[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20 (3):115-117.
[2] 魏峰. 涠洲 11-1 油田角尾组可动水分布研究[J] . 辽宁化工,2021,50(10):1541-1544,1547.
[3] 王淑 仪,许明 标,由福 昌,等. 一 种 预测钻 井液 产生泥球的室内实验方法[J] . 钻井液与完井液,2019, 36(5):600-604.
[4] 王珩 . 浅谈钻井液包被抑制剂(PLUS-L) 在伊拉 克AHDEB 项目中的应用[J]. 西部探矿工程,2018,30(3): 54-57.
[5] 向雄,杨洪烈,刘喜亮,等. 南海西部超浅层气田 水平井 EZFLOW 无固相弱凝胶钻井液研究与应用[J] . 石油钻探技术,2018,46(2):38-43.
[6] 赵林,曾祥聪. EZFLOW 钻井液体系在NEWFIELD 项目的应用[J]. 当代化工,2022,51(8):2004-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