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理工论文 电梯井道的检验与案例分析论文

电梯井道的检验与案例分析论文

10

2023-10-09 16:53:12    来源:    作者:yeyuankang

摘要:井道作为电梯运行的封闭空间,其内部空间及安全部件的距离要求与电梯的安全运行及电梯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相关。井道多数在建筑建造时预留,存在预留井道未满足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的问题,给电梯安装和安全运行带来难题。总结了多年从事电梯检验工作的经验,分析相关标准规范文件并归纳电梯安装工艺,系统总结出电梯井道的检验要求。此外,对两起常见的检验案例分析及一起不常见的玻璃式电梯井道的检验分析,提出了玻璃井道的特殊检验要点及相应整改方法。本研究可对井道的设计提供借鉴,同时为电梯安装及运维提供参考。

  摘要:井道作为电梯运行的封闭空间,其内部空间及安全部件的距离要求与电梯的安全运行及电梯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相关。井道多数在建筑建造时预留,存在预留井道未满足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的问题,给电梯安装和安全运行带来难题。总结了多年从事电梯检验工作的经验,分析相关标准规范文件并归纳电梯安装工艺,系统总结出电梯井道的检验要求。此外,对两起常见的检验案例分析及一起不常见的玻璃式电梯井道的检验分析,提出了玻璃井道的特殊检验要点及相应整改方法。本研究可对井道的设计提供借鉴,同时为电梯安装及运维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梯;井道;检验要求;案例分析

  Abstract:As a closed space for elevator operation,the internal space of shaft and distance requirements of safety components are related to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elevator and the personal safety of elevator maintenance personnel.Most of the elevator shafts are reserv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and there is a problem that the reserved elevator shaft does not meet the elevator safet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which brings problems to the installation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elevator.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many years of elevator inspection,analyze the relevant standard and specification documents and summarize the elevator installation process,and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 the inspec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elevator shaft.In addition,the analysis of two common inspection cases and the inspection and analysis of an uncommon glass elevator shaft are proposed,and the special inspection points of the glass elevator shaft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ctification methods are proposed.This study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elevator shaft,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elevator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Key words:elevator;shaft;inspection requirements;case analysis

  0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电梯成为了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工具。近几年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多在既有建筑外新建井道,不仅仅涉及到城市的规划修改,还对加装电梯的井道结构和强度提出了要求[1]。电梯井道是电梯与建筑物的结合点,建筑建造时的井道预留与电梯安装施工对建筑和电梯都产生直接影响[2]。电梯井道分为全封闭井道及部分封闭井道。井道作为建筑主体的一部分内容,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就应当对其强度及保护空间进行设计。建筑的设计单位和电梯安装单位对标准规范的理解和执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电梯井道的设置不规范,进而造成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3]。当前电梯安装技术规范对电梯井道内部的安全空间、安全部件等内容,均做了明确的技术要求,但实际中却存在着与检验要求不符的问题。

  因此,本文以全封闭井道作为研究内容,根据标准规范并结合多年实践检验经验,分析了现场检验过程中井道的检验要求,对电梯玻璃式井道的检验做出一系列分析。有助于建筑设计单位提前按照要求对井道进行预留设计、电梯安装单位对电梯的规范安装、电梯设计单位针对非标井道的电梯设计、监管单位有依据地对住宅加装电梯井道的监管和检验单位对井道标准规范的理解。

  1电梯井道概述

  电梯井道是用于轿厢、对重(平衡重)以及液压缸柱塞运行所需的建筑空间,通常为封闭空间,这一运动空间以井道底坑地面、井道壁、井道楼层顶面围成。井道设计时过程中,需要考虑防止火焰蔓延。除了设有进出轿厢的层门,还需要有对井道内设备进行维护检修的检修门、对紧急状况进行应急救援的安全门以及井道顶面与机房之间钢丝绳或随行电缆的功能性开口等开口[4]。除了以上运动部件,电梯的导轨、层门、缓冲器、随行电缆、照明和无机房电梯的主机等部件都固定在井道里面。建筑内部的井道结构主要是由砖墙混凝土圈梁结构组成,其次为钢筋混凝土的承重墙结构和钢结构组成[5]。加装电梯的井道建设,有在原有住宅内部增设,通过敲掉楼板砌砖墙或原有回形楼梯中间增设,或在原有建筑外部增设电梯,此类增设的电梯井道通常采用搭积木形式的钢结构[6]。井道的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其能承受电梯正常运行、装卸载和紧急制动工况下主机及导轨等部件施加的载荷,以及考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载荷[7]。

  2电梯井道检验要求

  2.1顶部空间

  相关技术文件要求,对于曳引驱动电梯顶部空间,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的情况下,检验需满足以下要求:①轿厢导轨能够确保制导行程S0≥0.1+0.035 v2;②基于公式S1≥1.0+0.035 v2,要求轿顶可站人最高面积的水平面,其与轿厢投影处井道顶最低部件水平面形成的自由垂直距离满足这一公式;③基于公式S2≥0.3+0.035 v2,要求除导靴、钢丝绳附件等,轿顶设备最高部件,与井道顶最低部件的间距满足这一公式;④要求轿顶上方应有一个立体空间,尺寸不小于0.5 m×0.6 m×0.8 m。⑤还需考虑轿厢处于底层位置完全压缩缓冲器的时候,当轿厢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对重导轨的制导行程S3≥0.1+0.035 v2[8]。对电梯顶部空间的检验重点是对相应数据进行测量与判定。

  2.2井道壁

  井道壁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井道壁如为玻璃,均应采用夹层玻璃[9]。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对于井道壁的检验,有如下要求:轿厢门与其面对的设有层门一侧的井道壁距离应不大于0.15 m;如果存在局部高度低于0.5 m,或是电梯采用了垂直滑动门的,上述距离控制应增加0.2 m;电梯轿厢有安装机械锁紧的门,该门在开锁区内才能打开,则不存在上述所说的距离控制问题[10]。对井道壁的检验重点一是要确保轿厢门锁符合有关的啮合深度及强度要求,二是要测量井道壁距离,尤其是电梯设置安全门的情况下,要准确测量安全门门框距离及轿厢与安全门门扇的距离[11]。

  2.3井道底坑地面

  缓冲器座、导轨座、补偿绳的导向装置及下置式电梯的主机以及排水装置等主要部件设置在底坑地面上。除此之外,底坑内还有电气安全装置和照明装置,因此要求底坑内部应当整洁干燥,避免由于潮湿及渗水造成的安全回路短路及降低安全部件的使用寿命[12]。检验时,应当注意底坑下方是否存在可通行空间,若存在应当审查底坑强度的设计资料。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当轿厢完全压缩在缓冲器上时,应当有足够的避险空间或者检修维护空间来对以上相关部件及电气装置进行维护检修,若无法满足相关的尺寸要求,则应当设置相应的机械停止装置,以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13]。

  2.4井道内部及环境

  在对井道内部检验时,应确保井道内部不存在与电梯无关的设备,确保电梯专用。井道可以安装采暖设备,但是其热源不得为蒸汽和水,有关采暖设备的控制调节装置应安装于井道外[14]。对井道内部的检验重点应是判断是否存在与电梯无关的设备、零件。同时应考虑井道环境,实际上也就是检验电梯使用条件,电梯井道环境检验重点应是当处于封闭状态下井道机器设备间的温度和井道照明[15]。

  3案例分析

  3.1井道壁强度不足的案例分析

  (1)缺陷描述:检验时发现电梯井道内的混凝土圈梁有缺陷,存在尺寸小、质量不符的无钢筋圈梁,如图1所示。同时还存在砖墙上粉刷水泥砂浆伪装成钢筋混凝土墙面。现图1无钢筋圈梁场检验时,参照土建混凝土回弹检测方法,用混凝土回弹仪验证了混凝土以及缺陷圈梁和墙面的强度,然后进行对比,可见井道的强度不符合要求。导轨支架安装在有缺陷的井道上时,将无法承受满载轿厢及对重在安全钳动作时施加在导轨上的作用力,或者电梯长期运行时候后,导轨支架螺栓与砖墙的固定松动,给电梯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截图20231009165110.png

  (2)原因分析:土建施工方未严格按照图纸施工,电梯施工单位缺乏专业的土建工程检测能力,是产生了上述支架安装于有缺陷圈梁上的主要原因,给电梯施工质量和安全带来了隐患,建议土建检方提供圈梁强度证明或者要求电梯施工单位开展圈梁强度检测。目前,电梯圈梁的监督检验,基本上是采用资料确认、肉眼观察、锤子敲击等抽查方式,对于缺陷不明显的圈梁很难准确判定圈梁的强度值和符合性。

  (3)处理意见:井道土建结构及布置必须符合电梯制造单位设计的土建布置图要求。电梯安装、监检、使用等单位需依据图纸和施工工艺要求,对井道进行确认或验收。①将导轨支架移装至符合要求的圈梁处,或者采用其他符合要求的加固方法;②加固圈梁,通常采用三面环墙的钢筋混凝土做成圈梁;③采用高强度的槽钢连接其他可靠的;④对井道壁强度存在质疑是,需通过专业检测手段准确判定井道圈梁的强度值是否满足要求,确保电梯导轨安装的安全性。

  3.2井道未封闭的案例分析

  (1)缺陷描述:检验员在监督检验过程中,发现该无机房电梯井道顶部未进行封闭,采取的是用铁栏杆与铁门对井道位置进行防护,如图2。无法满足除必要的开口处井道应当完全封闭或者当建筑物中不要求井道在火灾情况下具有防止火焰蔓延的功能时,允许采用部分封闭井道,但在人员可正常接近电梯处应当设置无孔的高度足够的围壁,以防止人员遭受电梯运动部件直接伤害,或者用手持物体触及井道中的电梯设备。本案例当人员身体部位或者手持物体通过井道未封闭处伸入井道时,会使得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可能对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或者设备本身的安全造成严重的伤害。

截图20231009165130.png

  (2)原因分析:由于无机房的井道通常是封闭的,只有控制柜或者操作屏位于井道外部进行操作,井道内部的电梯运行通常采用透视窗进行观察。该电梯控制操作屏并未设置在轿厢顶层位置,而是设置在顶层的上一层,安装单位为了安装便利在其旁边开口以便于对顶层内的主机等部件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将其作为检修门使用,却未对照检修门的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3)处理意见:方法一,将现有的铁栏杆与铁门拆除,用砖头、水泥等材料对井道进行封闭,使其符合检验规范的要求。方法二,严格按照检修活板门的要求规范开口设置。通往井道的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除了因使用人员的安全或检修需要外,一般不应采用。检修活板门的高度不得大于0.50 m,宽度不得大于0.50 m。设置电气安全装置,当检修活板门打开时,电梯应停止正常运行。

  3.3玻璃式井道壁检验案例分析

  (1)缺陷描述:在进行实际检验时,发现某电梯井道部分区域用到的井道壁材料为普通玻璃。根据有关要求,观光电梯及其围护所用到的玻璃必须为安全玻璃,在人员可接触到的玻璃门扇处等应使用夹层玻璃。在实际检验中,测得该电梯轿厢与井道壁内表面距离为0.2 m,且无机械锁装置,标准要求电梯轿厢与面对箱门入口井道壁间距,在局部高度超过0.5 m处,内表面距离应控制在0.15 m内,结合现场情况,发现该电梯内表面距离超标,容易造成人员跌落井道的危险。

  (2)原因分析:玻璃井道壁较之于混凝土结构井道壁,具有透明、易碎等特性[13]。由于运输和保存不当导致原有符合要求的玻璃缺失及破损,使用单位为了便利直接让安装单位重新采购安装,安装单位未按井道玻璃的要求进行采购。根据检规要求,轿厢需设置防扒门装置,其相对于轿门机械锁装置缺少一套电气装置。电梯安装单位将防扒门装置误认为轿门机械锁装置而未对面对轿厢侧的井道壁进行距离把控。

  (3)处理意见:①选取高强度井道壁材料,观光电梯必须换用安全玻璃,且在人员可接触范围内,所使用到的玻璃应是夹层玻璃;②轿厢与井道壁内表面距离存在不符合有关规定的问题,可通过下面两种措施进行处理:一是改造井道壁,使内表面距离控制在0.15 m;③在电梯内安装机械锁,使该距离不受控制。

  4结束语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已成为一种趋势,而玻璃式电梯井道壁电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加装电梯的井道相对于原有的砖混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缺少更多的规范,需在井道设计之初便对其进行把控。电梯井道基本都是在电梯安装之前便已经建设完成,安装人员需在安装前对其进行确认,否则后期若出现与安装工艺不符的问题,将对其整改将造成很大麻烦。对于电梯井道的检验而言,其中所涉及到的检验项目诸多,需要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仔细认真的检验,从而最大限度地排除安全隐患,保障电梯运行安全。本文详细阐述了电梯井道的检验要求,并以3则案例分析来具体探讨电梯井道在检验中的有关问题,希望能为同行业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钊.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现状与问题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2(8):88-91.

  [2]杨国斌.电梯井道的常见问题和整改措施分析[J].中国电梯,2019,30(20):39-40.

  [3]郑启勐.电梯井道安全门风险分析及控制策略[J].特种设备安全技术,2021(6):38-39.

  [4]郭雯雯.电梯井道的检验重点及整改措施探讨[J].装备维修技术,2019(3):193.

  [5]王琼.试分析电梯井道土建检验[J].中国设备工程,2022(15):145-147.

  [6]刘同焰.既有建筑增加钢框架电梯井道的设计探析[J].安徽建筑,2021,28(3):68.

  [7]吴丕阳,张崴.超高层建筑电梯井道烟囱效应的分析及解决方案[J].中国电梯,2021,32(15):6-11.

  [8]刘毅,殷志成.透明玻璃井道壁缺点分析及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2022,41(1):37-40.

  [9]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

  [10]王文轩.关于旧楼加装电梯检验要点的探讨[J].机电工程技术,2018,47(8):267-269.

  [11]张大伟.电梯底坑检验常见问题分析[J].机电信息,2020(8):32-33.

  [12]龙志健.电梯顶部和底坑安全空间测量的要点分析[J].机电工程技术,2017,46(3):126-131.

  [13]胡诚,万亭亭,胡文绸.玻璃式电梯井道壁的检验和整改[J].劳动保护,2019(10):94-96.

  [14]秦英凡.曳引驱动乘客电梯井道安全空间的标准要求和检验方法[J].中国标准,2022(13):198-202.

  [15]王学翔,唐丽娜,周练,等.既有建筑增设电梯井道结构设计研究[J].四川建筑,2020,40(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