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理工论文 动环系统数据解耦方案研究与实现论文

动环系统数据解耦方案研究与实现论文

7

2025-11-12 11:48:49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为推进动环管理系统数字化、智慧化的转型需求,针对设备与系统的强捆绑壁垒,通过标准化数据解耦、FSU数据双送、平台数据直采等一系列治理措施,陕西联通实现了动环数据统一整合、能力统一开放、规则统一沉淀、遥测统一配置、接口统一规范的平台化支撑能力,提升了运营商动环管理系统的数据运营安全,推进了动环数据的标准化治理进程。

  摘要:在通信机房数字化治理中,存在监测设备与动环管理系统强捆绑的现象。为推进动环管理系统数字化、智慧化的转型需求,针对设备与系统的强捆绑壁垒,通过标准化数据解耦、FSU数据双送、平台数据直采等一系列治理措施,陕西联通实现了动环数据统一整合、能力统一开放、规则统一沉淀、遥测统一配置、接口统一规范的平台化支撑能力,提升了运营商动环管理系统的数据运营安全,推进了动环数据的标准化治理进程。


  关键词:数据解耦;FSU;白盒化;B+C接口


  0引言


  在电信运营商的动环管理系统中,监测设备的数据采集协议、数据编码逻辑、告警阈值规则等关键信息都掌握在设备厂家手中,为动环数据的开放共享、监测设备的遥测控制、动环系统的定向应用研发带来了技术壁垒。现有系统版本受私有协议限制,新品牌的FSU设备无法统一纳管,原有系统IT架构耦合度高,数据封闭性强,数据对外共享困难,对业务的高速发展、技术更新都产生了制约。


  当前,陕西联通动环监控系统包含监控中心(SC)和监控单元(SU)两部分。监控设备单元(SU)包含三种品牌,分别为力维、赛尔、维谛设备。监控中心(SC)包含两个系统,分别为力维动环网管、维谛动环网管,其中赛尔监控单元(SU)数据由维谛动环网管(SC)统一管理。


  当前系统为传统IT架构,各系统多为垂直管理,且各厂家数据受私有协议等条件制约,其设备、性能、告警的数据极易形成数据孤岛,导致出现资源、性能、告警等状况后,受制于厂家监控中心,生产管理者无法第一时间获知。基于以上情况,现有动环监控系统迫切需要进行系统与数据解耦,实现生产管理者对动环资源的统一、集中化管理,保证数据安全。


  1可选方案对比


  针对以上目标,如何安全稳定地落实监测设备、管理系统、监测数据间的解耦问题,成为数据治理的关键。本文对融合网管组网、白盒化数据采集、单一接口组网对接、混合接口组网等方案进行逐一分析对比,以获得最佳治理路径。


  1.1融合网管组网方案


  采用融合网管监控当前全部厂家监控单元(SC):受现各厂家设备私有协议限制,现网动环系统各厂家抵触性强,融合推进缓慢;融合网管厂商需长周期适配及数据比对、验证,数据准确性无法持续一致,影响交付质量;无法摆脱对融合网管厂商的数据依赖,受私有协议的限制的状况,重蹈系统与数据耦合、封闭性强的覆辙。


  1.2白盒化数据采集方案


  白盒化本质是通过“打开盒子”(即暴露内部细节)实现更精准的控制或验证,现网动环监控网管对白盒化数据插件安全性存在质疑,认为其涉嫌知识产权侵犯;白盒化进程在捕获FSU数据解码时,易出现与现网数据标准不一致现象,需大量适配与质量测试,数据实时准确性无法保证[1];网管更新时,白盒化需被动迭代,更新、数据验证频繁,影响业务运行安全;系统与数据耦合度高问题依然存在,出现白盒化协议限制的二次捆绑。


  1.3单一C接口采集组网方案


  动环监控数据的获取将继续受制于原维谛网管监控中心(SC),推高后期动环数据管理及维护成本;从C接口中获取到的数据,多为已被加工的数据,对故障跟踪和工单是否派发等问题缺乏自主判断,造成对厂家网管粘性高;数据管理者对动环数据实时状况缺乏呈现手段,无实时页面呈现各动环状态指标。


  1.4单一B接口采集组网方案


  采用B接口对厂家监控单元(SC)进行直采,可实时掌握动环资源、性能、告警数据,通过数据规则,可以完成资源、性能、告警状态的判断[2],但异常指标准确性无法确定,影响业务运营安全;通过B接口判断规则输出的告警等信息缺乏参考性;数据获取为单链路模式,抗风险能力薄弱。


  1.5混合B+C接口采集组网


  采用B+C接口方式采集,由于数据整合平台非网管系统,无私有协议限制,数据可实现完全开放,采用B+C接口组合方式,实现资源获取双通道保护,提高数据抗风险能力;依托B接口对当前监控单元(SU)进行资源、性能、告警信息直采,开发FSU数据双送能力,依托B、C接口对动环监控中心(SC)和动环监控单元(SU)数据进行采集,通过判断规则,输出异常数据,解决了数据受厂家私有协议的限制问题;伴随原私有协议的动环监控单元(SU)逐步退网、满足联通B接口的动环监控单元逐步引入,可实现新、旧设备的平稳过渡,可保持现网动环监控厂家的服务意愿度与业务运行安全;经B+C接口输出的异常数据比对,可达到对B接口规则沉淀,提升数据资产自主校验能力和数据可靠性,实现系统与数据解耦、数据资产转化、摆脱依赖力维。动环系统与数据强捆绑的“破局”,采用B+C接口组合方案最为安全、可靠、可实施。


  2综合解决方案


  2.1整体方案


  以标准的动环采集组件(协议适配器)为抓手,以动环数据资产为触点,以标准化数据治理为目标,实现跨厂家、跨平台的设备统一纳管、数据智慧共享(如图1所示)。

  2.2实现路径


  依托与数据整合平台,对原动环网管进行数据治理,实现对动环管理系统的IT架构重塑,形成数据统一治理、能力统一共享、接口统一规范三个能力(如图2所示)。

  在动环管理系统IT架构重塑中,动环综合管理模块为动环管理系统数据治理的大脑,整合平台、动环综合管理模块,与动环监控单元通过数据实时同步,实现对动环资源、性能、告警数据的管理与可视化贯穿。采用B接口将各厂家监控单元(SU)数据采集至数据整合平台,整合平台以C接口方式,将各厂家动环网管(SC)数据整合,通过对B、C接口采集的数据比对,实现动环监控数据的监控与标准化、一致性治理,实现数据采集、整合、比对、共享、资产控制、资产呈现的统一数据能力。


  (1)动环系统IT架构重塑。以动环综合管理模块为指挥中枢,与数据整合平台的数据实时同步,实现动环综合管理模块对动环监控数据的呈现和实时监控。整合平台在与动环综合管理模块交互的过程中,仅参与数据的下发与回传,综合管理模块中动环监控中心(SC)对监控单元(SC)的监控主要实现资源管理、性能管理、控制管理和告警管理。


  在开发FSU数据双送的基础上,依托B、C接口对动环监控中心(SC)和动环监控单元(SU)数据进行采集,实现数据的统一、标准化,使动环数据采集摆脱私有协议限制。采集的资源数据可按照局站、机房、FSU、设备进行多维度查询及展示;对告警数据按照告警等级、告警发生时间、设备类型、机房、局站等维度进行实时告警展示和历史告警展示;对性能数据,可按照设备、FSU、机房、局站、区域维度实时展示,实现动环监控数据的可视化呈现[3];阈值配置可按照设备、FSU、局站、维度配置,实现自动判断性能越线,生成性能告警能力,一次性解决数据提取、检索、编排依赖厂家网管的状况。


  综合管理模块(SC)通过接口方式下发遥测、遥信指令,指令经整合平台下发至监控单元(SU),可实现获取遥测量数据,遥测量状态变化上报,遥测量历史数据上报,遥信量状态变化、遥信量历史数据上送。控制管理单元通过综合管理模块(SC)接口方式下发遥调、遥控指令,指令经数据整合平台下发至监控单元(SU),可实现获取遥调量数据、遥调量参数设置、遥控量信息和控制命令下发。数据采集模块实现数据的归集整合,并通过数据比对实现一致性纠偏,经过协议统一、规则统一沉淀,实现标准化动环监测数据的治理。


  (2)数据治理。通过B、C接口将数据引入数据整合平台,可对监控单元(SU)中的资源数据、性能数据、告警进行比对,生成比对异常数据清单,通过多次分析异常数据、实现规则沉淀,最终达到摆脱单一依靠动环设备厂家网管系统的目标。通过接口输出的异常指标比对,可对各厂家监控中心(SC)是否进行故障跟踪、工单派发等信息进行精准监控,实现对各动环监控中心异常数据的监管与跟踪。


  (3)数据共享。通过对动环数据统一治理,实现接口协议统一、数据规则统一的数据的统一供给能力,为配合各场景业务的深度开发提供有力数据支撑保障。


  3结语


  本文依托B+C接口组合的数据统一采集能力、数据整合平台的统一数据治理能力、综合管理模块的统一调度能力,实现了动环系统能力统一与IT架构全解耦,彻底解决了动环系统与动环数据耦合度高、数据监管薄弱、敏捷赋能的难题,实现了动环系统数据的统一调度、规则统一沉淀、能力统一开放,为运营商通信机房数字化管理、智能化运营提供了数据基座与资产沉淀能力,更为动环系统的深度开发与应用扩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钱惠君,李洪,王淑颖.铁塔FSU白盒化技术探索[J].中国宽带,2024,20(12):171-173.


  [2]陈圆,粟欣.动环监控系统中B接口的实现[J].电子产品世界,2017,24(8):49-52.


  [3]张永红,王芙蓉,孙发墩,等.动环系统全域可视化监控及智能化调度技术研究[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23,36(S1):268-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