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运行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实践论文

2025-07-10 16:19:10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在以“把隐患当事故处理”作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宗旨时,工作人员以基层和岗位为基础,立足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环节深度分析作业岗位工作现状,保障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质量,提升这一工作的实用性。
摘要:在以“把隐患当事故处理”作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宗旨时,工作人员以基层和岗位为基础,立足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环节深度分析作业岗位工作现状,保障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质量,提升这一工作的实用性。研山铁矿深入推进双重预防机制运行信息管理平台建设,通过安全基础精细化管理,奖惩并举,全面实施和应用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运行信息管理平台,提升了全体职工隐患排查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隐患排查综合管控水平,实现自主排查,自主管控风险。通过持续深入开展双控建设,安全生产各项指标显著提高,圆满完成制定的安全目标、指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积极开展内部管理机制的创新,稳步提升综合安全管理能力,不断健全完善安全基础管理,全面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矿山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运行;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实践
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迅速提升,建设进程逐步加快,应用率越来越高,其中智能终端以及移动互联网+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全面建设信息化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提前预警以及有效监测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规避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目前在研山铁矿还没有系统地研究如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运行信息管理平台的书籍与课题,国内也未检索到同类课题的研究。在市场经济逐步进入“深水区”的今天,设备自动化水平迅速提升,生产实践效率越来越高,自动化操作逐步成为主流。自动化设备以及自动化操作对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受行业及年龄的影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人员以及安全管理工作人员面临诸多的困境和挑战。
1双重预防机制运行信息管理平台的基本内容
“双重”机制建设是以习*平同志为核心的党*央关于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是提高大型矿山现代化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是努力贯彻“全面辨识、全程管控、全员排查、全域治理”工作方针的“一号工程”。双重预防机制运行信息管理平台是在全面辨识反映企业安全生产状态的指标的基础上,通过隐患排查、风险管理及仪器仪表监控等安全方法及工具,提前发现、分析和判断影响安全生产状态以及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信息,定量化表示企业生产安全状态,及时发布安全生产预警信息,提醒企业负责人及全体员工注意,使企业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及后果严重程度,从而形成具有预警能力的安全生产一体化平台。
平台以隐患排查、风险管理和仪器仪表监测检测数据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专家决策技术、可靠性工程等方法进行量化,建立数学分析模型,实现对未来的安全生产趋势进行预测、预警,及时发布安全生产预警信息,使企业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事前预防措施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地消除和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及后果的严重程度,从而帮助企业建立具有“报警”能力的安全生产平台[2]。平台具有定量、直观、实时、公开、预报、无量纲等特点,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矿山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运行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实践对策
为了提高隐患排查治理的效率,建立人人参与的双控机制,研山铁矿建设了双重预防机制运行信息管理平台,开发了与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相适应的处理模块和表单,实现了安全风险、事故隐患的信息化管理。双控信息平台从试运行至正式运行期间,共开发出风险管控、隐患治理、清单报表、重大危险源管理、应急管理、安全考核、事故案例、安全资质管理、安全培训管理、综合统计、高危作业、教育培训、相关方管理、工作任务等21大模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综合安全管理平台,并坚持做到持续改进。一是方案制定到位。制定印发了“双控”机制建设方案,并组织召开矿级领导、科级干部、班组长、职工代表等参加的动员部署大会,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实施步骤、时间节点、考核制度,形成上下联动、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二是全员培训到位。邀请省政府2号令主要起草人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同时,编制了工作手册,利用作业区安全例会、班组安全活动会等载体,层层传达,层层部署,确保“双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预期目标、实施步骤贯彻到每个岗位、每名职工。
2.1安全生产预警体系构建
双重预防机制运行信息管理平台的设计是以日常隐患排查工作为主线,并以日常安全管理为基础,通过安全管理过程的PDCA闭环管理将企业内部分散的各专业、多维度安全生产状态信息进行有效集成和提炼,形成一定时期内对安全生产有影响程度的综合预警指数,直观地反映企业内各部门在安全管理各环节的管理执行情况,为企业安全生产决策提供依据。双重预防机制运行信息管理平台的功能比较强大,设计目标较为明确。首先,以闭环管理为主导,保障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工作人员以安全预警指标为参照,综合考量管理、环境、物以及人的具体影响,将应急演练、安全教育培训、隐患排查相结合,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充分发挥闭环管理的优势。其次,以量化及考核安全管理工作为重点,结合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过程有效搜集相关数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成季度报告以及月度报告,借助大数据技术精准统计相关数据,严格考核管理工作人员和管理责任部门,顺利实现安全管理目标,提升这一工作的质量及科学水准。最后,动态评估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并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在深度挖掘及统计数据的过程中逐步生成趋势图,全方位掌控整个安全生产动向,为后续的管理工作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保障安全决策质量及水准。
2.2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预警相关安全制度
研山铁矿根据《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非煤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制定了《双重预防机制运行信息管理平台管理办法》。同时,修订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按照“适用范围、岗位安全作业职责、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岗位劳动防护用品佩戴要求、岗位作业安全要求、岗位应急要求”六要素内容进行梳理编制,完成了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修订编制。细化了各部门、各级人员隐患排查治理与安全职责,规范了奖惩原则、安全状态预警流程、预警指数分析评估与持续改进等内容。
2.3建立适合研山铁矿特点的安全生产预警指标
首先,预警指标选取原则。预警指标应能够描述和表征出某一段时间企业生产安全各个方面的状况及变化趋势,由动态和静态指标相结合,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动态性、可量化、独立性及可对比性等原则。其次,明确预警指标。企业应做到实事求是,深入分析当前的安全生产管理特征,科学定位预警指标,站在管理、环境、物、人等多元视角甄选预警指标。再次,明确指标权重。综合考量历史事故发生情况,统计安全数据尝试,借助Delphi法以及AHP综合考量整体预警指标体系中不同指标的具体表现,实现科学赋值,依托双控信息平台明确不同指标的重要性。最后,高度重视其他指标。企业应抓住管理细节,适当增添其他预警指标,比如外用工数量、外用工流动率以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所占的比重、安全意识和危险源状态。
立足于预警指标量化值以及具体的指标权重逐步形成数学模型,灵活利用多种安全预警模型方法。其中,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线性加权和较为常见,另外,还有贝叶斯网络、支持向量机以及粗糙集理论和神经网络,可以采用简单易行的线性加权和法,得出安全生产预警指数值,用来表征当前安全生产状态。另外,有利于事故预防、安全管理的指标项在公式中属于负向的系数,不利于事故预防、安全管理的指标项在公式中属于正向的系数。
2.4应用灰度预测理论,完善预测预警体系
影响安全生产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制订科学、合理的事故控制指标的关键在于对企业安全生产系统结构特征的分析和预测模型的建立。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成果得到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灰色理论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建立起包括系统分析、评估、控制、优化等在内的科学方法体系,在指数分析与预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结合研山铁矿工艺特点、设备特性和安全管理实践,将灰色累加理论引入基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数据集,进行企业安全生产状态的预测。首先是数据生成,采用累加生成方式进行数据处理。按照逻辑顺序累加各项数据,在同一数据列中衍生新的数据列,基于原始数据列进行逐步生成新的数据链。
2.5建立互联网+的安全生产预警一体化管控平台
通过数据统计、建模、计算、分析、定量化反映公司的生产安全状态。研山铁矿通过该信息平台掌握、指导、监督、考核把安全生产预警体系纳入平台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隐患排查、整改、评估、验收的闭环管理,公司各级人员按标准、频次开展隐患排查,应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移动终端APP等设备将排查出的隐患信息及治理情况,通过信息平台如实登记、记录,实现“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天候”安全生产常态化管控。
首先,根据隐患排查治理各个管理要素,设计隐患排查治理管控数据指标,如全员参与度、全员按计划隐患排查率、全员隐患按时整改率、班组全员自查整改率等,通过隐患排查整改、安全教育培训、应急预案演练、安全事故等数据统计、建模、计算、分析、定量化反映公司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和生产安全状态。按照隐患分级(一般隐患、重大隐患)、隐患分类(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缺陷、管理漏洞)对排查的隐患进行统计分析,使各级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可实时了解公司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和安全管理薄弱环节,便于采取针对性措施对隐患进行监督管控。
其次,按照安全管理要素,结合研山铁矿自身特点,构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运行信息管理平台构架,将企业安全基础管理的静态数据和现场管理的动态数据通过互联网+技术和云平台,聚集成研山铁矿安全生产数据平台,结合数据处理技术、安全预警模型以及灰度预测分析技术,建立研山铁矿双重预防机制运行信息管理平台。
再次,建立便捷化的隐患排查治理流程。公司所有员工通过信息化系统以及手机APP功能,可以实现隐患信息的实时录入、快速查询、自动汇总、数据共享,提升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管理效率。第一步,隐患排查治理模块下建有隐患排查、隐患治理、隐患统计分析、未排查汇总、公司隐患排查标准、岗位隐患排查清单等子模块。员工可根据各子模块功能完成隐患排查治理。员工按照岗位隐患排查清单开展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后,排查人进入平台录入隐患排查时间、地点、隐患内容和整改责任人等信息,平台通过不同模块功能,以任务单的形式将隐患提报到整改责任人的待办任务消息栏内,整改责任人要按照隐患整改“五到位”完成隐患整改、评估、验收等各项任务,同时可将隐患整改前、整改后的照片上传平台,确保实现闭环管理。同时平台会根据员工隐患排查录入的数据,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自动生成隐患排查治理专业报表。员工未按排查频次或未进行排查,平台会对未排查人员信息和未排查的内容进行记录,通过计算机直观地显示到可视化数据模块相应的指示图中。管理者可以根据考核管理办法对责任人进行考核,从而实现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追究。利用制度的约束力,促进员工积极主动进行隐患排查治理。第二步,开发手机APP软件。在双重预防机制运行信息管理平台基础上,配套开发了隐患排查手机APP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实现员工登录、隐患排查、隐患治理、隐患流转、隐患评估、验收等主要功能,并将所有信息同步到信息平台中。公司员工在手机安装双控信息平台软件,可以在任何工作区域内完成隐患排查工作,实现随时随地隐患排查。
最后,建立奖惩考评模块,设有安全奖惩汇总、专业考评和考评标准子模块。安全管理部门将奖惩信息录入平台进行发布,使员工提高遵章守制的自觉性。为此落实奖励机制,对避免事故、发现和举报隐患的,给予奖励;对被上级查出或被举报的隐患、对排查出来但未按“五到位”要求及时落实整改的隐患、对重复发生的隐患、对排查出的隐患未按要求登录台账的责任单位及个人,落实考核和处罚。作为安全管理创新的一部分,公司推行安全基础管理周总结、月分析的考评机制,结合公司安全管理特点,制定考评标准,通过对各单位安全基础管理月度考评,对管理突出的单位进行奖励,对管理优秀有差距的单位进行处罚,并对考评信息进行公布,从而促进各单位安全基础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研山铁矿通过创建双重预防机制运行信息管理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地实现安全生产领域信息化发展,逐步打造安全管控平台,完善信息覆盖网络体系。达到基础信息规范完整、动态信息随时调取、过程便捷可溯、应急处置快捷可视、事故规律预测预判,创新信息化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安全信息化效能。一盘棋即研山铁矿、各作业区、班组执行层三级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一套标准体系、一个平台、一个数据中心。研山铁矿双重预防机制运行信息管理平台对公司生产全过程进行隐患排查管理,杜绝因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导致设备故障,提高了设备完好率,降低设备故障率,间接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为研山铁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做出了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