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微生物反应器在实际应用中的脱氮效能及经济性分析论文

2025-03-13 17:36:54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膜微生物反应器(MABR)是一种新型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具有无泡(微孔)曝气和异向传质的核心特点。利用MABR处理特定的生活污水,可在调整进水流速和曝气压力参数的条件下,使NH3-N、TN去除率分别达到99.5%、83%,优于传统的AAO(厌氧-缺氧-好氧处理工艺)工艺。
摘要:膜微生物反应器(MABR)是一种新型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具有无泡(微孔)曝气和异向传质的核心特点。利用MABR处理特定的生活污水,可在调整进水流速和曝气压力参数的条件下,使NH3-N、TN去除率分别达到99.5%、83%,优于传统的AAO(厌氧-缺氧-好氧处理工艺)工艺。在全生命周期吨水造价比较中,MABR处理工艺与AAO工艺接近,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膜微生物反应器;脱氮;经济性
随着人类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生活污水的不达标排放,对水体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同时,传统生物处理技术存在能耗高、氧利用率低等问题,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受限。因此,高效、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成为研究热点。膜微生物反应器(Membrane aerated biofilm reactor,MABR)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以独特优势在污水处理领域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1膜微生物反应器原理
膜微生物反应器的核心元件为具备疏水性质的中空纤维膜[1],该透气膜兼具曝气供氧和生物膜载体两项功能,工艺特点为无泡(微孔)曝气和异向传质。无泡(微孔)曝气具有节能功效和高氧利用效率(理论值为100%)的特征[2]。这是因为氧气与污染物异向传质形成了特殊的分层结构,使硝化与反硝化能同步进行,从而在脱氮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3-4]。
2实际应用
为充分验证MABR的脱氮效果,本文搭建了一套容量为1 m3/h的试验装置,并将其设置于浙江省安吉县杭垓镇污水处理厂。该厂主要采用AAO工艺,处理容量为1 000 m3/d,来水水质为一般生活污水。试验装置以旁路应用方式运作,装置工艺布置具体如图1所示。
具体工艺流程为:污水厂调节水池来水→厌氧池→膜微生物反应区→好氧池→沉淀池→过滤区→清水池→消毒→排放。试验装置中设有气泵,能够对好氧池和膜微生物反应区充氧,并通过阀门进行调节。
本试验中的水质检测分析以《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4版)》和《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第15版)》为依据,并通过水质测定仪对水体中的主要脱氮指标,即NH3-N和TN实施检测。
3脱氮效能分析
本试验中的活性污泥取自污水处理厂中的污泥浓缩池。MABR启动后,在10 d内顺利完成挂膜。经过初步调试,选定曝气压力5 kPa、水流速度0.02 m/s、硝化液回流比200%为初始工况。在此工况的基础上,观察在曝气压力、进水流速参数变化情况下,试验装置对NH3-N及TN的去除效果,并与污水处理厂主工艺—AAO工艺进行对比分析。
由图2~5可知,MABR对NH3-N、TN的去除作用突出。在进水流速为0.02 m/s时,因进水负荷较小,NH3-N及TN脱除率分别为82%、69%;若将进水流速调整为0.04 m/s,NH3-N及TN去除率则分别降至75%、60%。这说明,在此状态下,限制NH3-N及TN去除率的主要因素是供氧不足。因此,当逐渐将曝气压力加大至15 kPa,并将进水流速调节至0.06 m/s时,NH3-N及TN去除率会逐步提升并达到稳定状态,分别维持在99.5%和83%,而AAO工艺同等情况下的NH3-N及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5%、76%。由此可见,MABR表现更为出色[5]。
4经济性分析
鉴于MABR的初期投资较高,本文将其与同等容量的AAO工艺的生命周期总费用和吨水投资进行对比分析(生命周期取15年),以得出更经济友好的选择。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两组工艺的费用组成比例具体如图6所示。
研究发现,MABR的设备费用占比较大,为60.89%,而AAO工艺的设施(设备、土建)费用占比较大,为48%。在初期投资方面,MABR的造价较高,但由于其自动化程度较高、运维投入较小,其生命周期吨水投资与AAO工艺接近。
5结论
膜微生物反应器(MABR)因无泡(微孔)曝气和异向传质,具有节能功效及高氧利用效率优势,是一项高效、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调整进水流速和曝气压力参数,MABR对NH3-N、T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9.5%和83%,优于传统的AAO工艺。其主要原因在于MABR特殊的生物膜结构和高效的氧气传质效率。虽然MABR的初期投资较大,但在考虑生命周期吨水投资的情况下,与AAO工艺接近,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纪清源,解利昕,吴怡萱,等.MABR用中空纤维膜制备及性能研究[J/OL].化学工业与工程,1-10[2024-10-26].
[2]包进锋,朱品尚,朱圆圆,等.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膜传氧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2023,43(2):123-127,149.
[3]任志鹏,陈小光,唐崇俭,等.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脱氮性能研究[J].工业水处理,2024,44(2):112-117.
[4]陈阳漫,秦庆东,谢迎龙,等.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脱氮性能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23,45(12):1716-1723.
[5]诸大宇.不同曝气压力下MABR反应器污染物去除效率研究[J].水处理技术,2023,49(2):117-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