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勘查中地质找矿技术分析论文

2025-02-13 17:59:02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推进创新工作,也同时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度。针对金属矿开采行业,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使自身竞争力不断提高,及时优化创新找矿技术,从而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摘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推进创新工作,也同时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度。针对金属矿开采行业,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使自身竞争力不断提高,及时优化创新找矿技术,从而满足实际工作需求。金属矿勘查工作具有较大的工作强度和难度,在实际工作中涉及复杂的地质条件,而且现有的勘探技术存在不足之处,不利于顺利开展勘探工作。因此,需要合理选择地质找矿技术,才可以顺利开展相关工作,保障整体工作效率。文章主要分析了金属矿勘查中不同类型的地质找矿技术,并针对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意义进行了剖析。通过文章研究分析,以期为地质勘查提供参考,并推动中国金属矿行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金属矿;地质勘查;地质找矿技术
金属矿产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因此,对其加大开采力度是有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在金属矿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利用各种类型的金属矿勘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获取更加精准的勘查结果。但由于很多地区的地质活动具有密集性特点,且金属矿场分布情况比较复杂,要想获得全面的矿产信息,就需要提高和优化地质找矿技术,并且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实现高效地回收矿产资源,进一步提升金属开采水平。
1地质找矿技术应用原则
1.1地质和资源分布原则
金属矿勘查的目标是提高找矿效率、获取精准性的矿产资源分布信息、指导后续开采工作的开展。在金属矿勘查过程中,地质找矿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理开展专项工作,可以提高整体勘查水平,明确资源的分布位置和地质水文条件等,为开采方案的制定提供辅助。在实际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地质结构进行分析,但周围环境会影响到金属矿勘查质量,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合理选用新型设备和技术,降低不利条件的负面干扰。在地质找矿过程中需要遵循地质和资源分布原则,以现场环境和地质等情况为基础,对于各项勘查手段进行灵活利用,顺利开展勘查工作。
1.2统筹规划原则
由于金属矿勘查工作具有复杂性特点,因此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资源,为了保障整体工作效率,工作人员应遵循统筹规划原则,结合工作任务,合理分配不同工作部门和不同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科学地调配工作资源,各部门工作人员积极承担自身工作责任,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2金属矿勘查中地质找矿技术分类
2.1地质填图找矿技术
在金属矿产开采过程中该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升整体矿产勘查水平,而且可降低工作难度,顺利推进后续各项工作,同时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丰富的数据,有利于工作人员及时完成勘查任务[1]。在金属矿开采阶段利用专项技术,利用系统性的分析技术,确定岩石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利用图纸记录矿产资源的位置,在后续开发过程中作为参考。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全面掌握各项数据信息,在绘图阶段需要保证地质图的清晰度,明确地展示出矿产资源位置,以便于精准定位资源。
地质填图技术的具体应用形式包括:第一,人工绘制,由相关人员手动采集地壳资料,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合成。在地质资料录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制图软件对资料进行解析和图形的渲染,并实现自动绘图,但对于比较复杂的地质条件,则要将其与地质制图相结合。第二,数字绘图,利用专业软件完成制图工作,计算机可以自动化完成大部分制图操作,并且可以获取可靠性的结果。但是需要持续性地对地图信息进行补充和更新,进一步完善信息。利用数字绘图方式可以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软件制图阶段,如果无法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将会对制图精度造成影响,对于后续矿产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干扰。
2.2电子探针技术
在金属矿产的勘探中,电子探针技术也具有明显的优点,通过规范性地利用这项技术,可以获得矿区的具体状况,为今后的找矿工作提供有力的保证。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对固体、气体和液体的检测比较困难,必须对现有的检测方法进行改进[2]。电子探针技术体系中,有很多种不同的测试方法,例如,磁性电阻法,在工作过程中,根据实际环境,配置专门的仪器,以保证仪器在工作状态下能够获得相应的地质信息。通过布设电磁仪,掌握矿区内的导电体的电性结构、空间分布和矿产结构等资料,为进一步开展矿产勘查工作奠定基础。
目前电子探针技术在金属矿产勘探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磁场法和ICP-AES法,这两种方法均有其适用范围,需要结合具体的环境进行优选。相比而言,磁波法适用范围广、效果好,它可以检测出地质活动产生的高能射线,并可以将地震波的传播过程和结果进行即时的反演,例如,对于具体的金属矿,该技术具有较高的检测效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这种技术也有其缺点,那就是它所使用的电磁波的波长比较长,要想有效地进行这项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都要具备很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由于技术自身的局限性,使得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较低,尤其是对于固态物体,其检测能力较差。为此,在对地质勘查工作提出了新的需求时,需要对当前的电子探针技术使用现状进行剖析,并对其进行完善和革新。
2.3钻孔物探技术
在地质找矿过程中钻孔物探技术的应用率较高,在这种方法的实际运用中,需要使用钻探机械压力和电动压力,让钻头在地层中不断移动,并通过专门的探测器将岩石的物性参数进行采集,最终通过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获得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等[3]。在找矿地层中可以利用钻孔物探技术,并借助相应的仪器,获得与矿产有关的大量资料,并据此进行矿产开发。虽然利用该技术可以获得有关矿石的相关资料,但是钻孔过程具有较大的难度,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钻孔偏斜、泄漏等现象,不利于获取精准性的数据。此外,还可以通过对钻孔的大小进行测定,以此确定矿区内的矿体空间展布,从而判断有无隐伏矿体。
在利用该技术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钻孔深度不符合标准,或者无法同步开展地质钻探和钻探工程,将会影响地质找矿工作质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果孔壁厚度较大,或者矿产埋深深度不准确,都会影响到钻孔物探技术的应用。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全面勘查各区域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案,在工作方案中将技术流程和钻机参数等明确标识出来,顺利开展后续作业。在实际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钻孔参数进行合理调整,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从钻孔物探技术的流程和结果来看,为了提升总体应用水平,工作人员需要对钻探的地点进行适当的布置,保证钻探的数目和大小满足工作需求,同时还要对钻探的时机进行适当的规划,从而提升钻探作业的便利性,从而获得较为全面、精确的勘探结果,实现地质勘查目的[4]。此外利用钻孔物探技术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按照需要配置一台高性能的钻探测深仪,精确地测定孔眼之间的距离,并对目前存在的各种条件进行一系列的计算,从而得到孔深和孔距等相关参数。在选用钻井工具时,需要对钻井地区的地质结构和水文等基础资料进行详细的了解;在寻找井壁时,如果发现岩石中存在一种或多种坚硬结构,就需要使用高性能的钻井仪器来进行钻井作业;如果岩石和矿物的分布比较均匀,而孔深又比较低,可以对不同的地质勘查方式进行比较,优选出合适的地质勘查工艺。
2.4遥感技术
根据不同的探测方式,可以将遥感技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卫星空间信息的空间探测,另一类是航空遥感。在使用遥感方法时,首先要对地表的反射、辐射等进行检测与处理,从而获得所需的资料。应用该方法进行矿产勘查,能得到详尽的地质资料,提高勘探工作的总体效率。在应用卫星遥感时,采用的是从地面上收集到的地面反射光谱资料,然后经过资料处理,得到有用的矿产资料。应用卫星遥感对观测资料提出了苛刻的需求,必须对各探测波长进行适当的配置,并对资料处理方法进行适当的运用。在使用航空遥感技术时,使用的是无人驾驶飞机等进行观察,从而获得影像信息等,这项技术的空间分辨率比较高,可以保证工作的实时性,但是获取的数据相对较少。
2.5地质雷达技术
由于该技术的高效性优势,在矿产勘查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技术上,采用地雷达所发出的电磁波,依据各种媒质对电磁波的折射、衰减特性进行分析,实现了对地下物体的检测与辨识。在进行勘查时,还可以将其分为地面雷达检测、井中雷达检测、地震雷达检测三种,其中,地面雷达检测适用于浅层勘查[5]。而井中的雷达则是将雷达装置从井中发射到地面上,从而对地面上的资源进行勘探。地震雷达是一种通过对地震信号在地层中的传输特性进行探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地电雷达进行勘探,从而对地下矿藏进行勘探。在实践中,要将地质雷达与其他的勘查手段相融合,才能实现对地下物体的综合检测与解析,并对其进行处理,为地质勘查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资料,使整体工作效率得以提升。
2.6 GPS感应技术
在金属矿产的勘探开发中,需要保证定位的精准性,而GPS感应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些金属矿床规模较大,为了实现精确定位和方便开采的目的,需要将GPS感应技术应用于矿山地质勘查中,充分利用GPS定位的优点。利用GPS感应技术的过程中,通过卫星完成定位和结果传输,而地面接收到数据之后,就可以对矿床位置进行定位。在确认了矿藏的地点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可以制订出最优的采矿方案,合理细化工作流程[6]。GPS感应技术还可以对金属矿产勘探网进行绘制,首先精确地确定起点基线点,在实地进行基线的测绘,并做好相关的标注。然后检验各观测点是否有重合,将利用GPS感应技术收集到的资料画出勘查地图,同时将采集点位置和属性等数据在勘探图中明确标识出来。
3地质找矿技术的创新措施
在金属矿勘查过程中,通过深入分析地质结构特点和金属矿分布情况等,使整体找矿效率得以提升。技术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找矿区域的资料,全面开采深浅矿床[6],及时分析矿区环境特点,利用先进的开采技术,更稳定地完成开采任务。
3.1综合利用物探技术和化探技术
金属矿地质环境复杂,在勘查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选择勘探技术,紧密联系地质和地球物理等方面,完善预测模型,深入研究不同勘探技术获取的数据信息,深入分析矿区异常情况,使整体工作效率得以提高[7]。此外需要完善协调制度,深入交流各个学科的知识,保证找矿信息的准确性,使金属勘探水平得以提升,通过精准地预测金属矿分布情况,合理规划勘探路径,减少找矿过程中投入的时间。
3.2结合信息技术
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率较高,通过落实金属矿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不仅可以简化技术流程,而且可以保障勘查处理效率,因此金属矿勘查的主要发展方向为充分结合信息化技术[7]。当前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工作不断加强,受地质因素等因素的制约,矿山采矿工作的难度日益加大,传统采矿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各种需要。在这种背景下,有关工作人员应该适时地引进感应技术,利用卫星设备精准定位矿物,尽量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借助各种高科技手段,进一步优化找矿思路,提升整体找矿水平。
3.3完善金属矿矿石模型
在勘探和寻找矿产数据的过程中,要构建相应的模型,才能更好地推动矿产勘探工作的开展。在建立金属矿床模型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首先需要了解矿石资料,例如,对地区的地质情况以及地形地貌等进行全面的认识,以确保顺利开展金属矿勘查工作[8]。此外,还应根据矿区的各种参数、地质构造、地质地貌等数据,构建成矿区预测模型,使工作人员可以直观地看到矿区内的矿产资源,从而更好地理解矿区的真实发育情况。通过对成矿环境的研究,可以看出矿床的构造与其成因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对金属成矿的相关资料的分析,在进行勘探前,需要确定矿区内的矿床的支持因素,并对周边的地形地貌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认识,根据各种资料,推测出矿床形成的基本条件和进程,为今后的矿产勘探和勘探工作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4结束语
中国的矿产行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了保障金属矿勘查的科学性和高效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地质找矿技术,进一步提高勘查工作效率。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地质找矿技术,积极融合各种先进的技术和环保意识,以此推动金属矿开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慕旭峰.金属矿勘查中地质找矿技术及其创新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4(10):175-177.
[2]沈文斌.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中地质找矿技术要点及优化[J].冶金与材料,2024,44(2):76-78.
[3]胡富荣.浅谈金属矿产勘查中地质找矿技术的应用创新[J].世界有色金属,2024(3):68-70.
[4]周全.浅谈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中地质找矿技术要点及其优化策略[J].冶金管理,2019(15):99.
[5]陈镇海,吴晓荣,鲁光荣.探究金属矿产勘查中的地质找矿技术应用问题[J].冶金与材料,2023,43(3):121-123.
[6]李鑫.探析金属矿产勘查中地质找矿技术的应用创新[J].世界有色金属,2021(21):57-58.
[7]赵达.绿色勘查技术在超大型金属矿集区地质找矿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1(11):61-62.
[8]程皓.金属矿勘查中地质找矿技术及其创新对策[J].中国金属通报,2020(8):3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