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械设备可靠性与维护策略的优化研究论文

2025-01-08 16:15:39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矿山日常工作中,会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如果机械设备出现故障,不仅会影响矿山的工作效率,还会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本文总结了矿山机械设备所具有的特点,针对机械设备维护策略类型进行总结,对常见的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方法进行研究,最后提出维护策略优化建议。
摘要:矿山日常工作中,会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如果机械设备出现故障,不仅会影响矿山的工作效率,还会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本文总结了矿山机械设备所具有的特点,针对机械设备维护策略类型进行总结,对常见的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方法进行研究,最后提出维护策略优化建议。
关键词:矿山;机械设备;可靠性;维护
机械设备在矿业生产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其正常运行与否直接影响着矿山的生产效益,也影响着矿山的安全水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矿山机械设备日益复杂,其可靠性和维护成本成为矿山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需要对矿山机械设备的可靠性进行深入研究,根据矿山的运行情况,制定科学的维护策略,加强对矿山机械设备的管理,提升矿山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水平。
1矿山机械设备故障特点
1.1多样性
矿山机械设备种类不同,常用矿山机械设备包括掘进机械、输送机械、液压机械、通风机械设备等,这些设备的结构、功能、运行方式都有很大区别,因此故障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故障类型、故障原因等方面有很大不同。由于机械设备涉及众多零部件,这些部件之间的关联复杂,故障可能来源于多个方面,部分故障由于零部件长期使用损坏导致,也有可能由于系统设计不当或制造缺陷,导致矿山机械设备运行稳定性不足。
1.2渐发性
矿山机械设备故障往往具有渐发性,故障并非突然发生,而是在一段时间内逐渐积累和加剧。比如很多设备会随着使用年限增加,磨损、老化问题更加严重,设备整体性能、安全性都会有所下降,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也随之升高。由于渐发性特点,因此需要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对设备的运行各项指标性能开展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故障对矿山生产的影响。
1.3损耗性
矿山机械设备常年在矿山内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导致设备的损耗速度较快,因此其故障往往呈现出损耗性的特点。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部件的磨损、老化等问题,如果日常管理不针对损耗性开展管理工作,将会极大程度上提升矿山开采、日常运行的风险。在维护工作中不仅要关注故障的突发性问题,还需要关注设备长期运行中导致的设备损耗,并针对损耗性故障开展预防和及时修复,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矿山机械设备维修工作类别
2.1预防事故维修
预防事故维修是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采取措施的维修工作,能够避免设备性能、精度出现问题,根据相关技术要求开展维修和保养工作,维修类型主要包括定期检查、保养、润滑等手段,消除潜在故障隐患,实现预防性维修。可以根据维修节点进行定期维修和状态维修,以便在设备的局部开展维修工作,避免零件出现问题影响整个机械设备的运行。预防事故维修可以降低设备突发故障的概率,提高设备的稳定性,满足可靠性管理的要求,但是需要反复开展维修工作,因此会提升维护成本。
2.2主动防御维修
主动防御维修是一种根据设备工作情况监测结果进行维修的手段,会主动采取措施预防设备故障。维修工作会根据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评估结果开展,例如分析设备的运行温度、油液的理化特征等进行预测,可及时发现设备性能下降的迹象,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避免设备由于长时间运行而引发的潜在问题。
2.3预知事故维修
预知事故维修会对矿山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合监测和检测数据技术,以及矿山机械设备的运行管理经验,预知设备即将发生的故障,并提前制定维护计划,以最小的成本和停机时间完成维修工作。这种维修方式注重对设备运行状态判断,主要面向设备功能降低、失灵等故障,能够控制维护成本,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2.4事后改善维修
事后改善维修是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后开展维修工作,需要设备维修人员根据设备故障状况进行故障原因的深入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同类故障再次发生。事后改善维修类型侧重于从根本上解决设备故障的原因,避免故障反复发生,提高设备的寿命和稳定性,是目前矿山机械维护的主要方式。但是该方法一定程度上存在被动性问题,并不能提前对故障和事故开展预防工作,很难保证设备的可靠性。
3矿山机械设备常见故障成因和诊断方法
3.1破碎、掘进类机械设备故障
破碎掘进类机械设备是矿山的核心设备,能够完成对开采面的破碎、掘进工作。目前矿山的破碎掘进机械设备主要为大型用电机械,配合液压系统进行矿山的破碎掘进工作。这类机械具有工作负荷较大、损耗性高的特点。
(1)液压故障。在破碎、掘进类机械设备中都配有液压系统,这些液压系统会根据运行环境、设备性能进行针对性设计,发挥着关键作用。液压系统最常见的故障是油温过高,一般情况下,如果油温超过70℃就说明油温超过了安全要求,将会导致密封件失效,并造成系统漏油,而且会加速油封老化。导致油温过高的主要原因是掘进系统在开采过程中超负荷运行,如果发现油温过高的情况,需要检查系统是否有超负荷运行的问题,并进行适时调整。很多液压系统都配有专门的冷却系统,但是如果冷却系统的水路出现故障,就可能造成降温措施失效的问题,导致油温升高。因此出现油温过高的情况时,也要检查冷却系统能否正常工作,并及时恢复冷却系统的功能。
(2)机械传动部件异响。机械传动部件在运行期间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随着开采工作的进行,会出现异响,导致异响问题出现来自于轴承磨损、齿轮配合不良、超负荷运行、润滑不足等原因。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一旦发现掘进设备存在异响问题,应该马上停止作业,并开展检查和诊断工作。诊断时需要检查设备运行异响的频率和变化,从而判断问题的位置。对于轴承异响,可通过检测轴承温度和振动来判断轴承的工作状态,及时进行轴承润滑工作;针对齿轮传动问题导致的异响,应检查齿轮啮合情况、润滑情况,更换存在损坏的齿轮,确保齿轮传动恢复正常。
(3)电子故障。目前很多破碎掘进设备都使用电子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可能出现电子故障。电子故障属于电气系统的问题,出现原因主要为线路短路、电缆断裂、传感器故障等,检验诊断和修复的难度都相对比较小。在诊断时,通过检查电气连接是否牢固,是否有异常的电压波动,以及使用电子测试仪器对传感器进行检测,来判断电子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如果故障来自于PLC单元,就需要开展深入检查,分析PLC故障的原因,例如是否来自于保护器输出异常、节点失效等,分析PLC元件是否能够恢复正常工作,查看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烧毁现象,必要时需要更换PLC。
3.2物料传送类机械故障
物料传送机械设备主要包括刮板运输机械和矿用胶带输送机,这类设备在矿井中发挥着运送矿石资源的作用,如果出现故障,将会影响矿井的物料运输,导致矿井运行效率降低。
(1)动力故障。物料传送机械设备的动力主要来自电机,动力故障出现后,主要表现为轴承发热、声音出现异常、系统无法启动等等,故障出现的原因来自电机故障、电缆断裂、传动系统故障等。在诊断时,需要检查电机的工作状态,分析电机是否正常运转、电机运行温度是否正常。如果电机长期处于高负荷的运行状态,而且开采环境中缺少有效的通风散热,就很容易出现电机过热问题,因此针对电机故障也需要检查矿井是否存在通风问题,查看电机的运行负荷是否合理等。日常工作中,需要检查电缆是否有损坏或断裂,及时修补和更换破损电缆,确保电力传输的正常。
(2)减速装置故障。减速装置在物料传送设备中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物料运输设备需要具备良好的减速功能,满足速度控制需求。一般情况下,在运输装置内部都会集成减速器,达到速度调节的目的。减速装置故障来自于齿轮磨损、润滑不良、轴承故障等,出现故障后会导致润滑油温度过高,齿轮出现异响。维护人员要检查减速装置的运转是否平稳,减速器运行时是否有异常的噪音,还可以使用红外线枪确定齿轮箱的温度。检查齿轮传动情况时,要检查齿轮的磨损情况,观察润滑油的清洁度,查看齿轮啮合效果,进行齿轮的调整、更换,恢复减速装置的性能。
(3)胶带输送机胶带跑偏。带式输送装置,如果出现胶带跑偏的情况,会导致胶带受到额外应力,加快胶带的损耗。出现胶带跑偏问题主要来自于安装不当、胶带张力不均,或者在胶带运输过程中,托辊老化出现变形等。维护人员需要检查胶带的安装是否符合规范、胶带张力是否均匀。并且也要对托辊进行逐个检查,矫正出现变形的托辊。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观察胶带的运行情况,查看胶带是否偏离中心线、出现摆动,判断胶带是否跑偏。还可以在输送机上安装传感器、控制箱,加强对胶带的控制,避免出现撕裂等问题。
3.3通风机械设备故障
通风机械设备用于保障矿井内空气流通,及时排出矿山内部的可燃气体、灰尘,实现对矿山内部温湿度控制,防止有害气体积聚。通风设备的核心是除尘风机,这类设备会在矿山开采期间连续运行,因此对其稳定性有着较高要求。通风机械设备的轴承可能由于长时间运转、润滑不良等导致故障出现,在诊断时检修人员需要检查轴承的温度、振动情况,分析是否存在异常的噪音,根据轴承的破损情况进行轴承的更换,并开展必要的润滑保养。风机的叶轮可能由于异物进入、运转过程中的磨损导致损伤,需要定期检查叶轮的表面是否有划伤、变形等情况,观察叶轮运转是否平稳来判断叶轮的工作状态,及时修复和更换叶片。
3.4液压支护机械设备故障
液压支护机械设备在矿山中用于支撑矿井巷道,确保矿工的安全作业,避免出现工作面陷落、塌陷等问题。支护机械设备需要承受较大的工作负荷,主要故障包括液压缸漏油、阀门故障等。如果密封圈老化、损坏,就可能出现液压缸漏油问题,如果发现该问题,应该及时进行密封圈的更换。
4矿山机械设备维护策略
4.1加强机械设备规范使用
针对不同类型机械设备,应建立操作规程,明确设备的启动、停止、调整等操作步骤,以及设备运行期间的控制方法,避免设备出现超负荷运行的情况。针对设备出现异响、温度过高等问题,需要在规程中提出明确的控制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保证操作人员应当遵循这些规程进行操作,在出现异常情况后及时关闭设备、调整设备,避免不当的使用方式导致设备损坏或事故发生。所有设备周围,都应该设置清晰的标识,标明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信息,方便操作人员在操作中随时查阅相关信息,确保正确的使用设备。
应开展各类设备操作人员的设备操作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设备的结构、原理、操作规程、安全管理要求等,保证操作人员熟悉设备的各个部分,了解设备的运行原理,为正确地使用和维护设备提供条件。针对设备的应用,可以开展技术交流和经验交流,分享工作中的成功案例和教训,能够使操作人员更好地理解设备,增加其对设备操作的信心和熟练度,针对设备的特性使用合理的控制手段。
4.2定期保养和不定期保养结合
在矿山机械设备的维护过程中,由于设备出现的故障可能不可预见,因此,需要实现定期保养和不定期保养的结合,能够全面维护设备,保障其正常运行。首先,需要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设备特点建立定期保养计划,明确每个设备在不同维护周期的维护内容,日常工作中完成更换易损件、润滑、清洁等工作,确保设备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必要的维护。针对设备的运行状态,需要使用现代监测技术获得运行数据,能够安装传感器、监控系统等设备,收集设备的运行状态、振动、温度等数据。结合设备特点定期安排巡检团队对设备进行全面的巡检和检查,可发现潜在问题,完成对设备的优化。
结合设备的工作状况,需要进行设备健康评估,结合各类数据建立健康评估体系,并根据综合性的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额外的不定期保养。还能够引入智能算法,利用设备历史数据、预测模型对设备的运行状况、故障做出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及时开展保养工作,防止潜在故障的发生。
4.3加强对日常设备的检查
在矿山日常管理过程中,加强日常设备检查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和延长寿命的关键步骤,能够有效避免设备老化、磨损问题所导致的故障。为此需要制定明确的设备检查计划,确定检查的频率、检查的内容和检查的标准,开展日常工作中对设备的全面检查。设备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之前,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工作,为此在人员培训时,需要制定详细的检查标准和流程,明确每个检查项目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步骤,通过检查后才能将设备投入使用,保证设备的安全性。
4.4提升检修人员水平
提升矿山检修人员的水平对于设备的维护和修理至关重要,目前各种全新技术被投入到了设备的运行管理中,应开展人员培训等检修人员队伍建设工作,满足当下对矿山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需求。为此,需要结合需要开展专业培训,培训内容设备的结构、原理、工作流程、维护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也要开展智能算法应用、智能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让人员能够使用智能技术进行设备的维修工作。如果矿山机械设备经过改造、引入全新设备,也要根据新设备的技术特点开展培训,让维修人员了解新设备的技术应用要求。矿山还要加强和设备供应商合作,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借助供应商培养维护团队,针对新型设备技术和维护方法开展培训。保证维护人员能够不断更新知识,满足设备维护管理需求。
5结论
矿山机械设备是矿山开采的关键,需要矿山加强维护工作,强化对故障的诊断和检查,保证矿山的安全性和效率性。在日常管理中,需要针对各类机械设备故障加强维护管理,强化各类设备的规范使用,开展有效的日常设备检查,并且也要提升检修人员水平,合理使用各类机械设备管理模式和技术,满足矿山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