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理工论文 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与应对论文

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与应对论文

3

2024-11-27 14:52:36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以华北地区某地级市现存的大气VOCs污染问题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采样法对当地大气中的VOCs进行采集与分析,明确大气中VOCs的主要特征水平、季节变化和小时变化特征,并初步分析了造成上述特征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PMF源解析法,对大气中VOCs污染物的主要来源进行探究。结果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大气中VOCs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因此,在后续工作中,应当将机动车尾气治理工作放在当地大气VOCs污染治理工作的首位,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治理,有效改善大气环境。

  摘要:以华北地区某地级市现存的大气VOCs污染问题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采样法对当地大气中的VOCs进行采集与分析,明确大气中VOCs的主要特征水平、季节变化和小时变化特征,并初步分析了造成上述特征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PMF源解析法,对大气中VOCs污染物的主要来源进行探究。结果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大气中VOCs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因此,在后续工作中,应当将机动车尾气治理工作放在当地大气VOCs污染治理工作的首位,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治理,有效改善大气环境。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监测;应对措施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工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导致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类污染问题则是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简称VOCs)的污染,此类污染物的组分相对较为复杂,涵盖了烃类、卤代烃类和多环芳烃类等多种类型,且来源也相对较为复杂,因不同地区在产业布局等方面上的差异,通常导致各地VOCs的污染特征也存在差异。针对此类问题,需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探究VOCs的监测与应对措施。

  1主要实验方法

  1.1样品采集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华北地区某地级市进行大气中VOCs的采集与分析,选取该地某中高层建筑楼顶进行空气样品采集,采用气相色谱在线采样法,对当地不同行业(机动车尾气排放、钢铁厂、机械制造厂和喷漆行业等)的VOCs排放数据进行采集,具体如图1所示。

image.png

  1.2样品分析

  在得到样品后,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样品中存在的VOCs进行分析,该环节的分析使用AirmoVOC分析系统进行,具体分析步骤则按照《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法-质谱法》(HJ 644—2013)标准要求进行。

  2实验结果与讨论

  2.1该地区大气中挥发性污染物的特征及水平

  对监测结果进行整合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大气中的VOCs共计监测到56种,包括27种烷烃、15种芳香烃、13种烯烃和1种炔烃。在研究时间跨度内,排名前10的VOCs为1-己烯、甲苯、丙烷、正戊烷、正丁烷、乙烷、异丁烷、乙炔、乙烯和丙烯,上述10种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59、2.65、2.49、1.76、1.46、1.22、1.14、0.96、0.84、0.81μg/m3。同时,上述10种化合物在整体VOCs组分中的占比分别为35.05%、5.95%、5.59%、3.96%、3.28%、2.75%、2.56%、2.16%、1.88%和1.82%。

  对该地区全年环境空气中的TVOCs的年平均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该地区大气中的TVOCs年平均质量浓度为28.89μg/m3,相较于国内外其他同等规模城市而言,尚未达到重污染水平,但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因此,需要对TVOCs的具体特征和来源进行分析,以确定解决路径。

  2.2该地区大气中挥发性污染物的时间变化规律

  在确定该地区大气挥发性污染物的主要类型后,对其时间变化规律做进一步分析,首先分析各组分的季节变化规律,得到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image.png

  由表1可知,不同季节中VOCs的种类和含量都有着一定的差异。春季,甲苯所占比例最高,所占比例为6.49%,其他几类占比较高的VOCs分别是丙烷、乙烷、异丁烷、异戊烷、乙烯、正丁烷、正戊烷、苯和环戊烷。夏季,环戊烷占比达到最高点,顺-2-丁烯和异丁烷次之,其他化合物占比则较低。秋季,丙烷占比达到最高值,环戊烷和异丁烷次之,其他化合物占比较低。冬季,占比最高的VOCs仍是丙烷。在此基础上,对表1中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知,短链烷烃(含碳数3~5)、乙烯、苯类化合物在该地区全年都有所表现,且丙烷在春季、秋季和冬季均较高。由于丙烷产物与机动车尾气排放有关,因此,初步推断该地区的VOCs污染受到机动车尾气的影响较为突出。

  对原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该地区TVOCs的小时变化规律,得到研究时间段内TVOCs质量浓度的小时平均值,如图2所示。

image.png

  从图2中的变化趋势可知,每日的TVOCs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其中,上午10:00左右的TVOCs质量浓度最高,接近35μg/m3,而在下午14:00—17:00时期间的TVOCs质量浓度则相对较低。初步推断,上午时段TVOCs质量浓度升高可能与机动车尾气排放有关。而在下午时段TVOCs降低则可能是由于太阳辐射量的逐步降低,导致TVOCs组分的光解程度随之下降。另外,在21:00—24:00和01:00—05:00时间段,由于夜间和凌晨的大气条件基本处于静稳状态,因此,TVOCs的质量浓度也基本保持稳定,未见明显波动,变化范围整体在9~18μg/m3之间。

  3该地区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来源解析及应对策略

  基于前期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可知,该地区VOCs来源于汽车尾气、工业源、挥发源和燃烧源。因此,基于前期调查中的VOCs浓度数据,应用PMF3.0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解析,如表2所示。

image.png

  由表2可知,在因子1中,正丁烷、异丁烷、环己烷和环戊烷的贡献率最高,苯类化合物次之,乙烷和乙烯几乎未产生贡献。考虑到苯系物含量较高。因此,确定因子1是机动车尾气排放源。在因子2中,丙烯、顺-2-丁烯、异丁烷和异戊烷的贡献均较高,结合前期研究获知,城市环境下的异戊烷大多出现在交通拥堵路段。因此,确定因子2是挥发源。在因子3中,二甲苯、苯和环己烷等贡献相对较高,其可指向当地化工厂所排放的苯系物。因此,可确定因子3为工业污染源。在因子4中,多种VOCs均有较高的贡献率,且脂肪烃类型占比较高,这与煤炭燃烧的气体组分具有较高一致性。因此,确定因子4为燃烧源。

  在此基础上,对VOCs来源进行解析,得到PMF源解析结果比例图如图3所示。

image.png

  如图3所示,在当地大气中,机动车尾气排放源是最为主要的污染源,其占比明显高于另外几种污染源。因此,在后续的工作中,应当将机动车尾气治理工作放在当地大气VOCs污染治理工作的首位,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限制部分不符合环保标准的车辆驶入、加强尾气检测等。

  4结语

  在本次研究工作中,针对某地现存的大气VOCs污染问题,以气相色谱在线采样法为基础,对当地的空气样品进行采集和分析,并对当地大气VOCs污染特征和污染水平进行全面探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PMF源解析确定了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当地大气VOCs污染的主要原因。在今后的相关工作中,应当以本文的研究为基础,进一步探究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的相关技术方案,有效改善当地的大气环境。

       参考文献:

  [1]常娥,唐婷,吴翠敏.催化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运用[J].清洗世界,2023,39(11):105-107.

  [2]刘凯,陈龙.贵州某城市大气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J].山西化工,2023,43(11):254-256.

  [3]付洁,胡造时,韦江慧,等.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源解析技术研究[J].当代化工,2023,52(11):2726-2731.

  [4]张小丽,薛峰苏.环境检测中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技术的应用[J].山西化工,2023,43(10):115-117.

  [5]何欣,戴红,唐敏然,等.分布式多通道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系统测试方法的研究[J].计量与测试技术,2023,50(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