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理工论文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

7

2024-11-20 13:59:36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贵州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资源丰富,50种资源量居全国前十,能为新能源电池材料、化工等行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保障,这里的矿山开采对地质及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选取贵州省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贵州省矿山开采历史、矿床类型、资源类型、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以及环境保护问题对策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比较,提出了改善贵州矿山开发对地质及生态环境影响的对策建议和措施。

  摘要:贵州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资源丰富,50种资源量居全国前十,能为新能源电池材料、化工等行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保障,这里的矿山开采对地质及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选取贵州省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贵州省矿山开采历史、矿床类型、资源类型、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以及环境保护问题对策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比较,提出了改善贵州矿山开发对地质及生态环境影响的对策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环境保护;贵州省;环境改善

  矿山开采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行业之一,但同时也是造成环境问题的行业之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是矿山开采中减少环境损害和保护环境的重要内容。贵州省是我国南部一物质丰富的地区,矿产资源具有丰富的潜力与发展前景。但是,这种大规模的矿山开采同样也会对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损害。为了满足人类需求,正确认识和处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将结合贵州省矿山开采历史、矿床类型、资源类型、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以及环境保护法规等方面,对贵州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以减少矿山开发对生产生活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本文讨论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矿山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保护和改善矿区的地质环境,以满足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研究,矿山的开采活动会对矿区地质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土地和土质标志物的不断开垦和破坏、气候变化与水文循环变化的失衡、重金属、广谱农药和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的释放和堆积,都会对矿区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机构和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改善矿山地质环境。德国法学家、政治家和环境活动家Ernst Ulrich von Weizsäcker提出的环境法污染者负担原则概念,这个概念指出,在环境保护和管理中,责任应该由产生环境污染和损害的行为人或者单位承担。这种责任属于经济性质,即对于在环境保护和修复方面的社会成本应由该行为人或单位承担。换句话说,这一原则要求由污染者承担环境修复和保护的成本,以鼓励他们减少环境污染行为,同时也保障了其他人群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益。此外,污染者负担原则还可被解读为法律上的“预防原则”。在环境保护和管理中,行为人和单位在行动上应该尽可能采取防范措施来避免环境污染和损害。矿山企业和政府应该尽最大努力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去保护矿区,为子孙后代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其中,矿山环境监测技术和措施被广泛提出,以便了解矿山开采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这种监测技术就是利用高科技设备采集环境污染物的数据,并分析这些数据来确定矿区环境污染物的级别、分布和流动情况。这些数据可以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另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也广泛开放了矿区土地,以吸引外资进入该领域。但在开发过程中,这些政府需要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克服开采过程中的负面影响。如印尼政府的矿业资源税制度和巴西政府的矿业保护地方财政机制等等。

  综上所述,随着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世界各地政府和企业都开始重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问题。因此未来需要更多研究来解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问题,并得出可持续性发展的方案。

  1矿山开采的现状

  贵州作为一个山区省份,拥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主要集中在黔东南州、黔西南州和遵义市等地,且以黔东南州地区矿产资源储量最大、种类最多。贵州目前开采的矿种高达73种,覆盖了137个矿种和亚种。其中能源矿产包括煤、煤层气和地下热水,而黑色金属矿则有铁和锰。有色金属矿种较为广泛,包括铜、铅、锌以及锑矿等,而贵金属矿只有金一种。此外,还有萤石、溶剂用灰岩、冶金白云岩、冶金石英岩等9种冶金辅助原料,而共49种的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则更为多样。

  贵州省的矿产资源开发历史悠久,由于工业和农业等现代化生产对指定的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贵州省的矿产资源得到了快速开发。但是,在开发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问题。许多矿山采矿现已成为废弃的矿山,这些矿山遗留下的问题不仅还没有得到清理,目前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在后期加以解决。否则,将严重影响和阻碍贵州省矿产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贵州在矿山开采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矿山结构不够合理、开采方式落后且粗放、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以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多。这些问题所产生的长期影响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明显。

  2矿床类型与资源类型分析

  根据矿床类型,贵州省的矿床主要分为岩浆热液型、沉积型和变质岩型矿床三种类型。其中,岩浆热液型矿床是贵州省最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包括了花岗岩型、斑岩型、蚀变岩型等三种类型。沉积型矿床主要由石灰岩堆积而成,包括石灰石、白垩土、苏打土等,沉积矿床是贵州省的氟石和磷矿主要来源。而变质岩型矿主床要分布在贵东北地区,这些矿床主要是由变质岩中的金属矿化物形成。

  根据资源类型,贵州省的矿产资源主要分为金属矿、非金属矿、能源矿等。其中,金属矿主要包括金、铜、铅、锌、钨、钼等;非金属矿主要包括了石灰石、磷矿、石膏等;能源矿主要包括了煤、天然气、石油等。

  目前,贵州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523.69亿吨,位居全国第五位,总量比江南11个省区之和还要多24亿吨。此外,贵州的煤炭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后备储量较大,全省的远景储量甚至达到了2419亿吨。2004年,该省原煤产量为9756.62万吨,2005年计划生产原煤1亿吨。此外,贵州的煤层中还蕴藏着丰富的煤层气,并且“水火互济”的电源结构以及良好的开发基础,使贵州省在实施“西电东送”战略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炼焦用煤储量占全国储量的21.8%,是中国南方冶金用焦的主要资源。贵州省的煤炭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且煤种也相对集中,已经形成了各具特点的能源优势,因此可以建设功能和性质不同的煤炭生产基地。比如,六盘水煤田主要生产炼焦用煤,是长江以南重要的炼焦煤基地,而织纳煤田则为无烟煤基地,煤种单一,具有高发热量、低含硫量以及热稳定性高等特点,适用于化工和气化等领域。

  贵州的铝土矿主要分布在两个区域,即黔中区和黔北区,已经探明的矿储量为4.13亿吨,保有储量为3.95亿吨,占全国铝土矿储量的五分之一。目前,贵州主要通过开采黔中地区的铝矿来满足贵州铝厂的生产需求。黔北地区也拥有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已经完成了部分勘探工作,适合进行规划和开采。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贵州的铝矿资源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将会有着显著的表现。

  贵州是中国磷矿最丰富的省份,其磷矿总量占全国总量的43%,探明储量为26.87亿吨,保有储量为25.61亿吨,占全国总量的16.8%,位居全国第二位。其中,一级品富矿储量为5.27亿吨,占全国富磷矿储量的45%。开阳磷矿和瓮福磷矿都是国内外著名的特大富矿区,其中开阳磷矿富矿总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丰富的磷矿资源为支撑,贵州已经建成了全国最重要的磷矿石及磷化工基地,并长期向国内20多个省份提供优质产品。这对中国化肥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贵州不仅这些矿产方面资源丰富,其锑矿探明储量也达到了49.2万吨,保有储量为24.51万吨,居于全国第四位。此外,贵州还探明了多种黑色金属,包括铁、钒、钛等。同时,该省还发现了26种不同种类的建筑材料和非金属矿,其中包括水晶、石棉、石膏、方解石、页岩、高岭土、陶瓷土、黏土、辉绿岩、大理石等。贵州还发现了多种化学矿,例如硫铁矿、电石用石灰石、白云石、硅石、砷等,在全国也拥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此外,贵州还是汞、化学用砂岩、冶金用砂岩、饰面用辉绿岩、砖瓦用砂岩等矿产资源的全国领先者。此外,在贵州还发现了很多稀有分散元素,例如铌、钽、锗、硒,同时还有重稀土金属矿的发现。

  3地质环境分析

  贵州省地处南方山区,地质环境非常复杂,常遭受洪涝、滑坡、地震等自然灾害。此外,矿物本身的化学性质和放射性都有一定的环境影响。贵州省地处南方山区,地质环境极其复杂。它被划分为南、北、东、西四个区域,拥有着一系列独特的地质特征,使得贵州省的岩石类型非常多样,包括了变质岩、火山岩、沉积岩、花岗岩及其它岩石类型。其中变质岩是贵州省最重要的岩石类型之一,它们主要分布在贵阳地区、贵东地区以及兴义市等区域。而沉积岩则主要分布在黔南州及遵义地区。同时,由于其雨量充沛,贵州省的地形特征非常刺激,其地貌特征包括山地、高原、丘陵以及盆地等。同时,由于地质运动和地表侵蚀等原因,大量的石灰石地层成为了贵州省独特的丹霞地貌和喀斯特地形景观。

  由于位于地震带,贵州省经常发生地震,自然灾害对地质环境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此外,由于强降雨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泥石流也是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常常导致地表破坏和损失。总体来看,贵州省的地质环境非常复杂,但同时也为贵州省的资源开发和旅游业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因此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需要以合理的方式来实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image.png

  4生态环境分析

  贵州省是一个富有矿产资源的省份,在矿业开发过程中,土地和水资源等生态环境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在土地资源上,由于矿山的开采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对土地资源的破坏非常严重。矿山开采对土地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矿区地表被破坏,植被遭到破坏,土地质量下降。这些问题加剧了贵州省的土地资源短缺现象,特别是在矿区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水资源上,矿山生产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非常显著。矿山开采和矿石选冶过程中的污水排放、废水、垃圾渗滤液会对周围地区的河流、湖泊和地下水造成污染。一些矿区的地下水和水源已经被污染超过了国家标准,这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在空气环境上,矿山生产过程中,尤其是矿石的选矿、浮选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废气,对周围的空气环境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矿区周围的居民和工人常常会受到尘埃、有害气体等影响,长期接触这些有害物质会引发多种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癌等。

  5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5.1加强监管与管理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相关机构,也需要提升,管理能力,只有加强对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监管与管理,才能有效控制矿山对环境的影响。首先,应完善矿山环境监测体系,提高监督管理部门从业人员的技能,让执法人员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增强对矿山开采过程和生态环境的监察力度和针对性,并完善评估、管理、绩效考查等环节,合理的对环境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和指导。其次,引入社会专业的第三方技术支持,通过监督部门或矿山企业委托具有更强专业知识和处理问题能力的专业机构,帮助矿山能够解决实际生产中环境保护的具体问题。最后,应加强环保部门与矿山企业之间的协调沟通,推动政府、矿企和公众间建立起广泛而开放的沟通渠道,让矿山企业明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动承担环境保护责任,招收更多专业人才,切实加强矿山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针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

  5.2推广矿山环保技术

  目前,各大院校和环保机构已经出现了许多专业的矿山环保技术和相关设备,如废水处理技术、储矿池管理技术、浮选与稀土分离技术等,但矿山企业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渠道了解矿山环保方面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应该商讨由政府部门主导,联合国内各大院校建立沟通、展示平台,定期组织开展宣传活动,一方面,通过推广应用这些矿山环保技术,可大幅度降低矿山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害程度,从而达到环保与矿产开发的双赢,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各大院校对环保技术研究工作的积极性,实现学术效益双优化,同时政府也应该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降低企业的排放水平,减少矿物处理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

image.png

  5.3合理地规划矿业用地

  矿山开采往往需要占用大量土地,也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如何合理地规划和使用土地显得尤为重要。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中长期规划时,应当合理考虑现有矿业开发的未来,划定可供矿业开发的特区,同时在划定保护区、保护地等范围时,要充分征求地勘单位勘查工作成果,做好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在实际批复矿山建设项目时,应当对开采的区域范围、开采的深度、采矿的方式以及流程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规定,加大管控力度,确保其不会给地质和生态环境带来过大的影响。

  6结论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问题是今后矿业开发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贵州省矿山开采历史、矿床类型、资源类型、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以及环境保护法规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比较,结合现有的环保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与建议,旨在减少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希望政府监管部门和矿山企业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从规划、建设抓起,真正提高矿山企业环境保护意识,让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可控,同时让政府、院校和企业三方联动,做好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双赢,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大力发展绿色工业,让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共同发展,为祖国的强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