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测定润滑油黏度方法的对比研究论文

2024-06-25 15:13:58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为能够快速灵敏地反应润滑黏度变化情况,满足实际应用需求,通过分析CPA-TPA和DCPE-TPA两种聚焦诱导荧光探针检测方法,对比研究其在润滑油中的荧光发射强度,结果表明:这两种探针都可用于检测润滑油黏度变化,且随着润滑油黏度的增加,其分子荧光发射强度均随之增大,但是在相同黏度的润滑油中,分子转子旋转阻力更大的CPA-TPA分子的荧光发射更强,明显高于DCPE-TPA,其对黏度的响应性能更好。
摘要:为能够快速灵敏地反应润滑黏度变化情况,满足实际应用需求,通过分析CPA-TPA和DCPE-TPA两种聚焦诱导荧光探针检测方法,对比研究其在润滑油中的荧光发射强度,结果表明:这两种探针都可用于检测润滑油黏度变化,且随着润滑油黏度的增加,其分子荧光发射强度均随之增大,但是在相同黏度的润滑油中,分子转子旋转阻力更大的CPA-TPA分子的荧光发射更强,明显高于DCPE-TPA,其对黏度的响应性能更好。
关键词:润滑油;黏度;聚焦诱导荧光探针;荧光发射
0引言
润滑油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物质,不仅可以降低各类零件、设备的摩擦,还可起到防锈、润滑及密封等作用,对机械设备的安全及经济运行起着重要作用[1]。目前,油润滑的品质鉴定指标有酸指、黏度值、含水量及污染颗粒[2]等,其中,黏度为鉴别润滑油质量的主要指标,决定着摩擦面油膜的厚度,而当润滑油黏度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影响其性能,因此,需定期检测润滑油黏度的变化。润滑油黏度传统测定方法有落球法、毛吸管法等,这些方法存在低黏度测量精度低、高黏度测量用时长,且对样品的需求量也较大。而荧光探针作为一种新型测定技术,使用荧光传感器,其组成有荧光团、连接基因和识别基因,由于其具备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及选择性高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润滑油黏度检测中,成为润滑油状态检测的潜在手段。因此,为得到更好的润滑油黏度测定方法,并基于荧光探针检测手段,本文对比分析CPA-TPA和DCPE-TPA两种聚焦诱导荧光探针的荧光发射强度,进而获得更快更灵敏的润滑油黏度测定方法,为实践应用提供依据。
1不同黏度测定方法
黏度既是展示润滑油油品及其流动性的重要指标,也是更换润滑油的指标,较厚的油膜可隔开摩擦面,降低零件磨损,有效保护设备。通常情况下,为获得厚的油膜进而其润滑性能更好,都将黏度维持较高的水平,然而润滑油黏度变化复杂,如因氧化而减小、因高温裂解而增大。因此,定期检测润滑油黏度是很有必要的。
为得到更好的润滑油黏度测定方法,本文对比分析两种方法:一是在分散状态下,聚焦增强发射(AEE)分子仍会发出荧光,可作为分析润滑油黏度的荧光探针,因此,一种D-A型AEE分子三苯胺衍生物CPA-TPA被合成作为荧光探针,因此,其具有三苯胺供电子和氰基吸电子结构,其在聚集态和高黏度介质中会被抑制非辐射跃迁,造成荧光强度增加,进而实现对润滑油黏度的响应;二是仍以三苯胺为分子转子、电子供体,以丙二腈为电子受体合成DCPE-TPA分子,且与CPA-TPA结构相似,探针DCPE-TPA可旋转部分(三苯胺和苯环)的分子在较大黏度的介质中会受到抑制,形成强烈的荧光发射。
1.1 CPA-TPA聚焦诱导荧光探针
本文中,选择黏度较高的PAO4基础油和CPA-TPA溶解度高的甲苯为探针溶剂,且标准溶液为0.01 g CPA-TPA溶解在9.99 g甲苯中。由于润滑油分子组成非常复杂,可能含脂化合物、芳香烃、脂肪烃等,所以,分子结构会影响CPA-TPA探针的检测功能,将标准溶液加入到混合物(TMP-PAO4、DA-PAO4和PE-PAO4)中,得到混合油样的PL光谱,如图1所示。
当增大混合油液黏度时,在366 nm的激发下,CPA-TPA探针的荧光强度稳定增加,说明在脂类油-PAO4混合物中,CPA-TPA探针包保持其对黏度的响应性。图1-1中,随不同油混合物黏度的增加,PL强度也随之增加,但是,3组油混合物中相同的发射强度不同的油黏度,说明分子结构会影响CPA-TPA探针的黏度传感功能,是由于CPA-TPA分子的发射强度由其在溶剂中的构象所决定,这与其溶剂黏度和极性、聚集状态决定等。因此,尽管润滑剂分子结构影响CPA-TPA的黏度传感功能,但CPA-TPA荧光探针可用于对润滑油的黏度分析。
1.2 DCPE-TPA聚焦诱导荧光探针
为准确判断DCPE-TPA作为荧光探针分子润滑油黏度,将DCPE-TPA加入到甲苯溶液中得到探针溶液。由于脂类合成油属于广泛使用的基础油,其含有羟基氧和羰基氧多种形态的氧原子,使脂类和PAO基础油存在着较大的性能差异。因此,本文中,制备3组混合物(TMP-PAO4、DA-PAO4和PE-PAO4),并将10 mmol/LMDCPE-TPA加入待测油样中,得到混合后样品的荧光光谱,如图2所示。
图2-1—图2-3中,当增加混合油样的黏度时,在320 nm的光源激发下,DCPE-TPA探针的荧光强度逐渐增强,说明在脂类油PAO4混合物中,DCPE-TPA探针能够保持其对黏度的响应性。图2-4中,建立混合油样黏度和DCPE-TPA荧光强度的函数关系,Logv、LogIf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说明DCPE-TPA可用来定量测定脂类-PAO混合物的黏度。
2对比研究
为对比分析得到两种荧光探针对PAO4脂类混合物黏度的响应情况,在相同试验下,获得10 mmol/L MCPA-TPA探针溶液在PAO4脂类基础油中的荧光光谱,如图3所示。
图3中,在PAO4脂类基础油中,CPA-TPA能够响应混合油液的黏度变化。同样,因在润滑油中CPA-TPA的旋转阻力更大,所以CPA-TPA在PAO4脂类基础油中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DCPE-TPA。尽管在3种脂类基础油中DA的黏度最大,但在DA中两种探针的荧光发射不是最强,这或许是因为对比DA,在PE、TMP中的含氧官能团更多,容易和探针分子间产生分子间氢键,从而限制探针分子的运动能力,使荧光发射更强。
因此,通过对比分析CPA-TPA和DCPE-TPA两种探针,表明分子旋转力大的探针分子具有更好的黏度响应特征,即在相同黏度的润滑油中,分子转子旋转阻力更大的CPA-TPA分子的荧光发射更强,对润滑油黏度的响应性更好。
3结论
由于润滑油黏度传统测定方法存在低黏度测量精度低、高黏度测量又用时长等缺点,而荧光探针作为一种新型测定技术,具备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及选择性高等优点,因此,为得到更好的润滑油黏度测定方法,本文对比分析CPA-TPA和DCPE-TPA两种探针的荧光发射强度,结论如下:
1)CPA-TPA分子对润滑油基础油黏度变化存在着高度敏感性,且随着润滑油黏度的增加,CPA-TPA分子荧光发射强度随之增大,可用于对润滑油的黏度分析;同样地,DCPE-TPA对润滑油黏度有很好的响应,可用于定量测定脂类-PAO混合物的黏度。
2)在相同黏度的润滑油中,分子转子旋转阻力更大的CPA-TPA分子的荧光发射更强,明显高于DCPE-TPA,因此,CPA-TPA荧光探针对润滑油黏度的响应性更好。
参考文献
[1]陈长伟.傅立叶红外光谱法在润滑油分析和检测中的应用与研究发展[J].化工管理,2019(5):46.
[2]郭忠烈,费逸伟,姜旭峰,等.润滑油粘度指标分析[J].化工时刊,2017,31(5):3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