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浓缩-GC-MS/FID同时测定环境空气中104种挥发性有机物论文

2024-06-21 14:17:08 来源: 作者:liangnanxi
摘要:建立了预浓缩-GC-MS/FID双检测器同时测定环境空气中104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分析方法。利用中心切割,将C2~C3低沸点组分与其他组分切割到不同极性色谱柱分离,分别用FID和MS检测,提高了低碳组分的分析灵敏度。方法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01×10-9~0.12×10-9,RSD为0.5%~15.6%,加标回收率为83.4%~106%。
摘要:建立了预浓缩-GC-MS/FID双检测器同时测定环境空气中104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分析方法。利用中心切割,将C2~C3低沸点组分与其他组分切割到不同极性色谱柱分离,分别用FID和MS检测,提高了低碳组分的分析灵敏度。方法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01×10-9~0.12×10-9,RSD为0.5%~15.6%,加标回收率为83.4%~106%。
关键词:预浓缩;GC-MS/FID;挥发性有机物
挥发性有机物(VOCs)成分多样、来源复杂、毒性较大,是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和PM2.5的重要前体物,对人体皮肤、呼吸系统、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毒害[1-6]。自“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以臭氧和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大气复合污染形式依然严峻。
目前环境空气中VOCs的监测方法主要有GC-MS[7-8]、GC-FID[9]和GC-MS/FID[10]等。其中,GC-MS对低碳组分响应较低,由于VOCs种类繁多,沸点差异大,一个色谱柱难以实现所有组分分离。本研究用中心切割将C2~C3组分与其他组分切割到不同极性色谱柱分离,分别用FID和MS检测,提高了低碳组分的分析灵敏度。
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Agilent 7890B-5977B气相色谱-质谱仪(含FID、柱温冷却及中心切割),美国Agilent;Nutech 8910大气预浓缩,美国Nutech;Nutech 3610自动进样塔,美国Nutech;Nutech 2203静态稀释仪,美国Nutech;Entech 3100A罐清洗仪,美国Entech。
苏码罐,3.2 L/6 L,美国Entech;VOCs标准气体,1.0 nmol/mol,美国Linder;内标标准气,含溴氯甲烷、1,4-二氟苯、氯苯-d5、4-溴氟苯,1.0 nmol/mol,美国Linder。
1.2气相色谱-质谱仪条件
色谱柱:VF-624MS(柱1,60m×0.25mm×1.4μm);HP-PLOT Q(柱2,30 m×0.32 mm×20μm);MS限流管(3.5 m×0.15 mm);进样口温度:140℃;柱温:-20℃,保持3 min,以6℃/min升温至150℃,以12℃/min
升温至200℃,保持12.5 min;载气流量:氦气,柱1为1.0 mL/min,柱2为2.3 mL/min;进样口分流比10∶1;传输线温度:280℃;中心切割时间:9.65 min;FID:280℃;空气流量:400 mL/min;氢气流量:40 mL/min;尾吹气:25 mL/min。
质谱条件:BFB调谐;离子源温度,230℃;四级杆温度,150℃;溶剂延迟,9.75 min;采集方式,全扫描,30~300 amu。
1.3大气预浓缩条件
CTD模式;取样体积400 mL;一级冷阱:捕集温度-40℃;解析温度40℃;烘烤温度180℃;解析时间6 min;二级冷阱:捕集温度-90℃;解析温度240℃;解析时间1.5 min;烘烤温度245℃;三级冷阱:聚焦温度-185℃;解析时间25 s;传输线温度120℃。
1.4曲线绘制及样品测试
标准曲线绘制:用稀释仪将标准气稀释为5 nmol/mol,内标气稀释为40 nmol/mol。以400 mL为基准,设置标准气进样体积为40、100、200、400、800 mL(对应含量为0.5、1.25、2.5、5.0、10.0 nmol/mol);内标气进样体积为50 mL(对应含量为5.0 nmol/mol)。以C2~C3目标化合物浓度为横坐标,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其余化合物用内标法。
样品测试:取400 mL进样,加入50 mL内标使用气,按仪器条件分析。
2结果与讨论
2.1标准色谱图
采用中心切割(切割时间为9.65 min),将二氟二氯甲烷之前的乙烯、乙烷、丙炔、丙烯、丙烷切割到PLOT-Q分离并用FID检测,其余组分经VF-624 MS分离用MS检测,实现104种组分有效分离检测(除间对二甲苯),见图1、图2。
2.2方法性能指标
曲线线性:所有组分在0.5~10.0 nmol/mol范围内线性良好,除1,2,2-三氟-1,1,2-三氯乙烷和萘的相关系数为0.992和0.997外,其余组分的相关系数均为0.998以上。
检出限:配制接近检出限含量样品(0.25 nmol/mol),平行测定7次,按照MDL=SD*t(n=7,t=3.143)计算方法检出限。结果显示,除异丙醇检出限为0.12 nmol/mol之外,其余组分均在0.1 nmol/mol以下,详见表1。
精密度和正确度:分别对0.5、2.5、7.5 nmol/mol三个浓度水平样品进行6次平行测定。结果显示,低、中、高三个不同浓度水平的RSD分别为0.5%~15.6%、1.3%~9.8%、0.9%~6.4%,回收率分别为83.4%~106%、90.8%~102%和86.9%~105%。
加湿样品:配制RH-100%的2.5 nmol/mol的混合标气,24 h后,连续3针进样,评估重复性。结果显示,除三甲苯、正十一烷、正十二烷、萘等高沸点组分RSD较大外(11.4%~16.3%),其余组分RSD均在10%以内,回收率在79.4%~95.1%,表明预浓缩除水效果良好。
2.3实际样品测试
采集环境空气样品进行实际样品测试,共检出85种VOCs,含量为0.06~33.12 nmol/mol,其中,丙烷、异戊二烯、正丁烷、丙酮、异丙醇、二氯甲烷、2-丁酮、乙酸乙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等组分浓度较高。
3结论
建立了预浓缩-GC-MS/FID双检测器一次进样同时测定环境空气中104种VOCs的分析方法。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所有目标组分分离度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01×10-9~0.12×10-9,RSD为0.5%~15.6%,加标回收率在83.4%~106%,完全满足《环境空气65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HJ 759—2023)及《环境空气臭氧前体物手工监测技术要求(试行)》要求。
参考文献
[1]He C,Cheng J,Zhang X,et al.Recent advances in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a review based on pollutant sorts and sources[J].Chemical Reviews,2019,119(7):4471-4568.
[2]陆思华,白郁华,张广山,等.机动车排放及汽油中VOCs成分谱特征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9(4):507-511.
[3]徐洁,唐伟,张玮琦,等.大连市秋冬季环境空气中VOCs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21,37(6):7.
[4]杨笑笑,汤莉莉,张运江,等.南京夏季市区VOCs特征及O3生成潜势的相关性分析[J].环境化学,2016,37(2):443-451.
[5]欧盛菊,魏巍,王晓琦,等.华北地区典型重工业城市夏季近地面O3污染特征及敏感性[J].环境科学,2020,41(7):3085-3094.
[6]段菁春,彭艳春,谭吉华,等.北京市灰霾期NMHCs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2013,34(12):4533-4557.
[7]曹方方,张凤菊,聂晓玲,等.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环境空气中57种臭氧前体物[J].中国环境监测,2019,34(4):115-122.
[8]周杨,苏勤凯,赵陈晨,等.电子制冷型冷阱预浓缩测定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实验室方法研究[J].中国测试,2023,49(2):80-86.
[9]秦淳,彭奇,赵国欢,等.罐采样-气相色谱测定空气中低碳臭氧前体化合物方法的优化研究[J].环境科技,2019,32(2):69-72.
[10]许燕娟,任敏,沈斐.罐采样-冷聚焦-气相色谱中心切割-氢火焰/质谱双检测器法同时测定空气中104种挥发性有机物[J].分析科学学报,2021,37(5):649-6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