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理工论文 基于弱相互作用力的共混型吸附剂去除六价铬离子论文

基于弱相互作用力的共混型吸附剂去除六价铬离子论文

5

2024-06-18 09:13:11    来源:    作者:liangnanxi

摘要:本研究采用聚乙二醇(PEG)与单宁酸(TA)的氢键和范德华力等弱相互作用力制备了一种新型混凝剂。在Fe2+的辅助下,Cr(Ⅵ)可在中性条件下形成沉淀。Cr(Ⅵ)质量浓度在2 h内可由100 mg/L降至<0.1 mg/L。且Fe2+的用量缩减为目前工业技术的1/3。去除过程涉及氧化还原-螯合、电荷相互作用和物理包裹等多种相互作用。由于反应条件温和、去除效率高,有望成为一种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新型除铬技术。

  摘要:本研究采用聚乙二醇(PEG)与单宁酸(TA)的氢键和范德华力等弱相互作用力制备了一种新型混凝剂。在Fe2+的辅助下,Cr(Ⅵ)可在中性条件下形成沉淀。Cr(Ⅵ)质量浓度在2 h内可由100 mg/L降至&lt;0.1 mg/L。且Fe2+的用量缩减为目前工业技术的1/3。去除过程涉及氧化还原-螯合、电荷相互作用和物理包裹等多种相互作用。由于反应条件温和、去除效率高,有望成为一种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新型除铬技术。

  关键词:混凝;六价铬去除;聚乙二醇;丹宁酸;弱相互作用力

  0引言

  重金属离子对水和土壤的污染一直备受关注。Cr(Ⅵ)作为一种典型的重金属污染物,被广泛应用于电镀、木材、纺织和皮革加工[1]。Cr(Ⅵ)一旦进入环境,就会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蓄积影响健康。目前,从水中去除Cr(Ⅵ)已经研究了几十年,并探索了一系列的技术,如絮凝沉淀、吸附等[2]。

  在之前的研究中,报道了聚乙二醇(PEG)和单宁酸(TA)具有一些特别的性能[3]。在目前的研究中,尝试使用了PEG和TA的混合物去除Cr(Ⅵ),但效果并不理想。考虑到Fe2+在一些报道中通常用于Cr(Ⅵ)[4]的氧化还原混凝,因此将其加入到本实验中以提高PEG+TA的性能。一旦Fe2+与PEG-TA结合,它就可以在中性环境中使用而无需调整pH值,从而彻底去除Cr(Ⅵ)。且PEG-TA-Fe2+的剂量在成本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制备过程也仅包含物理混合,因此这种方法在工业应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基于弱相互作用力的共混型吸附剂去除六价铬离子论文

  1试剂与仪器

  1.1试剂

  七水硫酸亚铁[FeSO4·(H2O)7]、重铬酸钾(K2Cr2O7),购于科龙化学;单宁酸(TA),购买于阿拉丁。

  1.2仪器

  微电脑离子浓度测定仪(HI83300),哈纳沃德仪器有限公司;扫描电子显微镜(JFM-7500),日本捷欧路电子有限公司;X射线光电子能谱(Escalab 250Xi),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PES膜,直径为50 mm,孔直径为0.1 mm,购买于浙江海宁能达过滤器厂。

  2实验方法

  称取K2Cr2O7并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制备出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Cr(Ⅵ)溶液。分别称取PEG和TA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制备出质量浓度为5 000 mg/L PEG和TA溶液,混合两者以获得PEG-TA分散体。然后在搅拌下将分散体和FeSO4粉末加入K2Cr2O7溶液中。反应2 h后,用分光光度计测试上层溶液的Cr(Ⅵ)浓度。其过程如图1所示。

基于弱相互作用力的共混型吸附剂去除六价铬离子论文

  Cr(Ⅵ)去除率R按照式(1)计算:

基于弱相互作用力的共混型吸附剂去除六价铬离子论文

  式中:ρ0和ρt表示去除试验初期和试验后的Cr(Ⅵ)质量浓度,mg/L。

  3结果与讨论

  3.1 Fe2+对于实验的影响

  通过将Fe2+、PEG+TA和PEG+TA+Fe2+三种不同的组分分别加入模拟废水中,考察其对Cr(Ⅵ)的去除性能,以探究Fe2+的在铬去除中的作用。单独的Fe2+对于Cr(Ⅵ)具有高达70%以上的去除率,这说明了Cr-Fe系统的氧化还原可能在Cr(Ⅵ)的去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中性环境下,Cr(Ⅵ)不能完全还原,因此单独的Fe2+对Cr(Ⅵ)的去除有限,仅在酸性条件下Fe2+可以完全还原Cr(Ⅵ)。因此,PEG+TA的存在可能是互补的,因为它不仅可以螯合Cr(Ⅲ)而且对于Cr(Ⅵ)还有一定的吸附和包埋效果,可以通过随后的比较实验来证实。

  3.2 Fe2+剂量对实验的影响

  在PEG+TA存在下还研究了Fe2+剂量的影响。增加剂量可以显著提高Cr(Ⅵ)的去除率。当Fe2+用量在150 mg/L以下时,对于Cr(Ⅵ)的去除率的提升基本呈现线关系,说明了Fe2+在少量时提升加入的量对于实验的影响是巨大的;Fe2+加入量从150~250 mg/L时,增加Fe2+的用量对于去除率的提升效果逐渐减弱,考虑到国家标准中对于Cr(Ⅵ)的高标准排放要求(&lt;0.5 mg/L),因此最终选择Fe2+用量为250 mg/L。

基于弱相互作用力的共混型吸附剂去除六价铬离子论文

  3.3 zeta电位

  在实验中观察到,不同的絮体分离方式也会导致结果有所变化。通过孔径0.1 mm的PES膜过滤分离沉淀物时,一部分Cr(Ⅵ)会从沉淀物中重新分散到水中,使得去除率降低到95%左右。使用PES膜过滤后的滤液呈现微黄色,而通过离心后的水则完全无色。这表明,一部分铬以弱相互作用力与药剂结合。

  为探究以上现象,对于PEG+TA、EG+TA+Fe2+、PEG+TA+Fe2++Cr(Ⅵ)三组分别测量了它们的zeta电位。PEG+TA这组带有较强的负电荷,对于Fe2+、Cr(Ⅵ)带有正电荷的离子具有一定的吸引作用,对吸附起到了积极的影响。PEG+TA+Fe2+这组依然带有较弱的负电荷,可能在吸附时依然具有正面影响,并且通过Fe-Cr之间的联系,强化了被吸附的Cr(Ⅵ)的稳定性。

  3.4沉淀物的SEM

  从图2-1可以观察到Cr(Ⅵ)与Fe2+一起形成了不混溶的颗粒物质。推测其主要可能是Cr(Ⅲ)-Fe(Ⅲ)-OH物质。微球状沉淀物与现有的其他絮凝沉淀方向的文献有所不同,目前大多数使用的凝结剂的微观结构都是大块且无序的,这表明了在Cr(Ⅵ)被去除过程中,试剂在胶体之间没有发生桥接。

基于弱相互作用力的共混型吸附剂去除六价铬离子论文

  4结论

  在本研究中,提出了一种新的Cr(Ⅵ)去除方法,即通过聚乙二醇、单宁酸和Fe2+的组合进行混凝。所得混凝剂可在2 h内将Cr(Ⅵ)质量浓度从100 mg/L降至0.1 mg/L以下甚至低于检测限值。其制备只涉及简单的物理混合,可在中性环境中进行,无需调节pH。该结果可为高效去除Cr(Ⅵ)提供一种新的混凝沉淀方法。

  参考文献

  [1]涂玉波,邓志成,刘娅,等.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在陶瓷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陶瓷,2018(12):25-8.

  [2]Liu N,Zhang Y,Xu C,et al.Removal mechanisms of aqueous Cr(Ⅵ)using apple wood biochar:a spectroscopic study[J].Hazard.Mater,2020,384:12-19.

  [3]Shi P,Hu X,Wang Y,et al.A PEG-tannic acid decorated microfiltra-tion membrane for the fast removal of Rhodamine B from water[J].Sep.Purif.Technol,2018,207:443-450.

  [4]Laskaridis A,SarakatsianosI,Tzollas N,et al.Simultaneous removal of arsenate and chromate from ground-and surface-waters by iron-based redox assisted coagulation[J].Sustainability,2020,12(13):5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