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理工论文 基于高职医药类专业的分析化学课程思政研究论文

基于高职医药类专业的分析化学课程思政研究论文

5

2024-06-06 09:21:50    来源:    作者:liangnanxi

摘要:在学科与学情分析基础上,文章提出分析化学课程“课程思政”研究的总体思路。从民族精神、诚信教育、人生哲理、职业道德及环保意识等方面挖掘思政元素,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成效。该研究为高职卫生院校分析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经验。

  摘要:在学科与学情分析基础上,文章提出分析化学课程“课程思政”研究的总体思路。从民族精神、诚信教育、人生哲理、职业道德及环保意识等方面挖掘思政元素,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成效。该研究为高职卫生院校分析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经验。

  关键词: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高职

  0引言

  在高职药学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分析化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与学生今后从事的医药相关工作息息相关。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要培养学生熟练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高尚的职业道德及正确的价值导向。然而,长期以来一些医学院校该课程的教学多侧重于专业知识的讲授,而没有将医学伦理道德、人文关怀品质和科学素养结合起来。因此,在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部分医药卫生类院校在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也进行了探索,并在思政元素的融入途径[1-2]、思政教学的设计路径[3-4]、体系构建及考核评价模式[5-6]等取得一些成果。不过,该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也同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讨论较多,结合学科或专业实践的总结较少。本文在挖掘分析化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该课程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素养、人文素养、德医交融素养及环保节约素养等,从而为从事医学事业打下良好的政治素养。

基于高职医药类专业的分析化学课程思政研究论文

  1“课程思政”的设计思路

  通过学科、学情分析发现问题,形成教学目标→挖掘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研究思政元素融入方法,形成教学策略→将思政元素和教学策略应用于相关章节,落实于教学过程→完成教学成效评价。

  2学科与学情特点

  分析化学是高职医药卫生院校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能够使学生掌握分析理论和精确操作技能,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打下基础。我校学习本课程的学生正处于大一第二学期,虽然初步认识到化学知识与医药专业的联系,但由于对基础课的重视度不够,没有充分意识到分析工作的素养要求对职业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中,结合医学实际工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塑造健全的个人品格。

  3思政元素的挖掘

  本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遵循“思政”“专业”相长原则,从民族精神、诚信教育、人生哲理、职业道德及环保意识等方面探索分析化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表1所示),向学生传输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与精神面貌、正确的职业道德准则、做人的基本原则等思想意识,培养医德专业素养及正确的人生观。

基于高职医药类专业的分析化学课程思政研究论文

  4“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施

  将所挖掘的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等各方面之中[7],全方位实现课程知识显性教育和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思政元素融入示意图如图1所示。

基于高职医药类专业的分析化学课程思政研究论文

  4.1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案

  在编写课程教案时,对思政元素的融入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课前设计情景导入时融入,启发学生的同时,让学生于无形中得到思政元素的熏陶;在课中设计案例分析、问题讨论及项目汇报等教学活动时融入,引导学生在解决课程问题的同时,也对问题所蕴含的人生态度、道德观念及核心价值观有所思考;在课后设计文献资料查询、教育短片观看等自主学习方式时融入,引导学生在自觉行动中领悟思政价值,自觉养成良好的医学素质。

  4.2思政元素融入课堂理论教学

  主要采取案例教学的方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相关的专业知识点中,形成教学案例,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融为一体。在案例教学的同时,辅以情景导入、问题启发、小组讨论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将思政元素强加灌输,更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有效达到思政价值的深度浸润。考虑到案例教学可能存在时效性不够或重复性使用等不足[8],在教学设计中尽量紧跟时事,并且通过与该专业其他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的方式,减少相同案例滥用而造成学生审美疲劳的情况。部分教学案例如图2所示。

基于高职医药类专业的分析化学课程思政研究论文

  4.3思政元素融入实践教学

  以分析化学实验“水的总硬度的测定”项目为例(图3),结合饮用水安全问题开展创新课程实践。采取情景任务、问题导向、案例分析、赛教融合等方法,融入绿色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临床医学实际案例和科学研究案例,既提高了解决饮水安全中的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环保、科学和医德交融责任感,且引导学生从建立精准分析技术,助力水质安全监测的角度理解分析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2.4.jpg

  4.4思政元素融入学生自主学习

  以“体外诊断技术”[9]为例,让学生自主查询体外诊断技术在新冠病毒检测中的应用,将思政元素“抗疫精神”融入其中,引导学生自主观看教育视频或阅读新闻报道。在主题讨论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使学生在自主性学习中体会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学生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5“课程思政”的成效评价

  通过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方面评价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积极改变程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专业学习的促进效果。在课程全部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课程的思政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5.1过程性评价

  在平时的作业布置中,引导学生以职业道德、爱国情怀、环保理念、健康习惯等为主题,观看教育视频、查阅文献资料或制作专题课件进行汇报。多数学生能够参与主题学习,在解决课程问题的同时,明显传递出浓烈的家国情怀、强烈的责任感及正确的职业认同感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2终结性评价

  期末终结性考试中以案例分析为题型,融入思政元素,设计了5.00分主观性问题,考查学生在思想、责任和伦理等方面的综合认识和表现。参与测试的学生中该题的平均分为3.96分,接近40%的学生得满分。说明该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合起到了一定的价值引领作用。

  5.3问卷调查结果

  我校2021级药学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232名学生参与了该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9.66%的学生对本课程的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融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表示满意;90.95%的学生认为本课程的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的结合程度较为紧密;84.05%的学生认为本课程的思政教学对自身在爱国精神、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和环保节约这几项意识的提高帮助较大;98.28%的学生认为本课程的思政教学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助于培养既有大爱情怀,又有专业作为的医学人才。

  6结语

  近一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我校分析化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能够很好地结合学生专业发展,在掌握分析化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从事医学事业所需的爱国精神素养、人文素养、德医交融素养及环保节约素养等正确的价值导向。

基于高职医药类专业的分析化学课程思政研究论文

  本次“课程思政”在思政元素的挖掘中较为全面,但在教学实施中主要以案例分析为主,教学设计的多样性有待进一步完善。后续将加大情景任务、项目驱动、汇报演示、微课、课外拓展实践等教学方法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比例。另外,对“课程思政”实施成效评价的方式,虽然结合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但具体评价指标还较为单一。后续将加入课前课后测评、当堂测评、慕课学习、线上测评、教学竞赛等考核指标,从知识基础、技能操作、学以致用、思政素养、学习主动性、思维创新等方面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胡亚平,李静,王秀菊,等.药学类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思政点融入方式的设计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24):60-62.

  [2]宦双燕,王玉枝.分析化学(1)思政育人元素的融入途径探索[J].大学化学,2022,37(10):57-65.

  [3]孙彦坪,王治西.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探究与实践[J].广东化工,2022,49(8):240-242,239.

  [4]阿合买提江·吐尔逊.药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探析[J].广州化工,2021,49(17):210-211,214.

  [5]蔡晶.基于高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的分析化学课程思政研究[J].职业技术,2020,19(6):97-100.

  [6]代聪,刘梦琴,唐斯萍,等.基于课程思政的分析化学混合式教学探索[J].广东化工,2022,49(18):215-216,227.

  [7]韩宪洲.论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课程思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怎么看[J].北京教育(高教),2020(5):48-50.

  [8]王丛,孙晓婷,周文婷,等.分析化学课程思政特色案例的设计与实践[J].广东化工,2023,50(21):186-188.

  [9]杨雁冰,袁荃.基于“课程思政”的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探究—以体外诊断为例[J].大学化学,2022,37(10):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