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理工论文 大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智能化建设实践论文

大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智能化建设实践论文

12

2024-06-03 14:39:42    来源:    作者:liangnanxi

摘要:化工行业具有高危行业和社会影响面广的特性,为适应化工行业安全监管力度日益严格和企业追求本质安全的需要。文章以某公司着眼于安全风险智能管控、安全信息自动处理为目标,针对安全管理的难点和痛点,分析了通过“互联网+”,实现现场账物合一、全程留痕、票证流程化、智能监督现场作业、引导式智能巡检、承包商智慧管理等应用场景,将数字化、信息化与管理手段进行有机融合,为企业安全生产、运行、维护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平台支持,降低现场作业风险,实现对安全管理全方位、全过程管控提供保障。

  摘要:化工行业具有高危行业和社会影响面广的特性,为适应化工行业安全监管力度日益严格和企业追求本质安全的需要。文章以某公司着眼于安全风险智能管控、安全信息自动处理为目标,针对安全管理的难点和痛点,分析了通过“互联网+”,实现现场账物合一、全程留痕、票证流程化、智能监督现场作业、引导式智能巡检、承包商智慧管理等应用场景,将数字化、信息化与管理手段进行有机融合,为企业安全生产、运行、维护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平台支持,降低现场作业风险,实现对安全管理全方位、全过程管控提供保障。

  关键词:智慧化工;双重预防机制;安全管理;大型化工企业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型化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同时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高温、高压操作、生产工艺复杂等特点,稍有不慎极易发生火灾、爆炸、泄漏等事故,存在着很高的安全风险。一旦发生事故,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而且社会影响面较大。大型化工企业现场作业人员数量多,既有生产运行人员,也有维护检修人员,尤其是有大量的外委承包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现场作业点多面广线长,高风险作业多,时空跨度大,全方位无死角安全监管难度大。因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尤为重要,不仅关系经济增长也关乎社会安全稳定。随着国家安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对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日益严格,企业追求本质安全,建设世界一流安全管理企业成为重要发展战略。

  目前,社会各行各业正面临智能化的技术革新,化工企业也同样处于智能化建设的浪潮之中,以安全风险智能管控、安全信息自动处理为方向的智能安全、智慧化工建设发展迅速。国有大型化工企业有条件、有能力应用信息科技手段,加强安全管理水平,筑牢科技兴安、科技保安、本质安全的基础。某公司作为福建古雷石化产业群重点骨干企业,是国内PTA市场排头兵企业,也是全球主要的PTA生产企业之一。自公司成立以来,始终贯彻落实政府对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提出的“起步就要与世界看齐”,打造世界一流安全管理企业的要求。积极开展安全智能信息平台建设,应用计算机、网络、物联网、信息技术等工具与手段来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大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智能化建设实践论文

  1项目背景及平台架构

  1.1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安全生产一直是化工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是保障人身、设备设施、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现代工业生产系统复杂、场景碎片化,传统安全管理方式存在着“看不到”“看不清”“看不透”“看不远”等问题[1]。某公司在重组整合后,安全生产取得长足进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逐渐完善,但是由于化工行业的危化品的基本属性,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具体表现:一是缺乏相应的智能监控系统。企业现场高风险作业点多面广线长,一般通过现场旁站、远程视频监管等方式监督,缺乏高风险作业地理标识、视频巡视、违章抓拍等功能。对现场人员违章和异常行为通过微信群通知、电话联系管理人员等方式进行监管,每月发布现场检查通报。缺少对现场人员违章和异常行为进行监控、分析、自动预警和通知的安全视频监控平台,对生产现场的异常行为不能第一时间提醒、第一时间通知到相关管理人员。有限空间作业缺少高效的全过程安全管控手段。二是参考借鉴外部先进的管理体系时,与企业现有的制度体系融合不充分,既可能生搬硬造难以执行,也有各走各道,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现场制度多、业务杂、业务流程效率低,制度规范执行难以监管。三是管理信息复杂冗余,难以高效处置。在安全生产过程建立大量的安全技术台账,如人员入厂三级安全教育、承包商管理、应急管理、风险预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管理、安全检查和安全通报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环保管理、职业健康管理、事故事件管理、班组安全建设管理等,部分台账仍采用纸质版,未能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无纸化办公的自动化。同时,在工作中产生大量的安全信息,存在信息处理难,信息共享少,有效利用需要提升等现象。

  因此,开展智能安全管控平台研究及应用,构建一体化的智能安全监控和监察办公系统,可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降低各类安全风险,确保生产顺利进行和人身安全。

  1.2平台的基础架构

  以全厂5G网络设施为基础,推动5G+安全生产、智慧屏、安全芯片等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和展示,全面提升安全实时监测能力、快速感知能力、超前预警能力、系统评估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采用平台加模块的形式,在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上建设不同的业务功能模块,满足公司、二级单位、班组的不同使用需求。系统总体建设从顶层设计入手,推进制度流程化、标准化与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数据透明、实现安全过程化管控,构建一体化的规范管理平台,如图1所示。

大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智能化建设实践论文

  系统硬件配套主要是监控大屏、台式电脑、高清移动摄像头、防爆智能终端、服务器、物联网卡和蓝牙定位标签等。

  软件系统总体架构如下:(1)底层为基础设施层。虚拟化硬件资源,包括计算、存储及网络,供应用和数据库部署。(2)平台级服务。提供包括分布式服务框架、分布式数据库服务框架、分布式文件服务框架等基础服务框架;封装工作流程引擎、任务调度、消息推送等基础组件。(3)软件级服务。支持快速开发部署的二次开发平台,并抽象出数据共享服务。应用层集成风险管理、风险评价工具、隐患排查、直接作业环节、数据展示等业务功能。(4)客户端支持PC Web、防爆手机、平板电脑,实现快速审批和移动办公。(5)运行监控平台提供应用的更新部署、应用升级、系统运行状态监控等功能。

  2平台建设及功能实现

  2.1智能化安全监控模块

  (1)智能化安全视频监控中心实现对现场违章和异常进行监测,分析人员异常行为,如烟火识别、安全带佩戴检测、移动看手机、未佩戴安全帽、吸烟检测等。对现场人员违章和异常行为第一时间推送给相关管理人员,经安全管理人员确认后,自动形成通报考核单。(2)利用移动摄像头等监控设备,对临时作业场所、高风险作业点进行作业区域划分,实现实时视频监控、语音对讲、违章抓拍和分析、违章信息推送等功能。

  (3)有限空间作业实时视频监控、气体监测、语音对讲、生命体征监测、人员一键报警等功能,并与视频监控中心联动。(4)实现引导式巡检管控,解决现场人员不检、漏检、巡而不检等问题。规范现场安全管理,实现现场账物合一、全程留痕、票证流程化、智能监督现场作业,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现场作业风险,落实对安全管理的全方位管控。(5)辅助风险辨识和评价分级,确定管控措施,生成风险四色图如图2所示,通过图形化界面实时展示风险四色图、隐患分布、现场作业分布、现场违章分布等信息,实时了解相关业务动态,显示当前单位相关具体业务,实现管理的全局化、可视化和数据联动性,方便查找风险因素,进行风险管理。

大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智能化建设实践论文

  2.2双重预控模块

  双重预控模块包括双重预防机制、应急管理、事故事件与经验反馈等应急预警相关模块建设。双重预防机制是为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扎实推进公司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的落地执行,将安全风险前移,控制在事前预防阶段;应急管理涉及应急预案、演练以及事中处置、事后总结等,利用平台将应急内容“打包式”包揽,实现应急管理的可视、可知、可控、可管。通过移动端应用,全员发现隐患可上报隐患信息,系统按流程推送相关审批工作,及时安排相关隐患整改责任人,全程监控隐患治理进度。同步改造升级自建数字化平台的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模块;开发、测试、接入国家应急部双重预防平台。

  2.3数字化安全管控模块

  数字化安全管控模块包括管理驾驶舱、制度管理、承包商管理、安全培训、设备设施与特种作业人员管理、人员违章管理、监督检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等基础业务模块的建设工作。从源头将安全生产信息进行收纳、整理及融合,将日常管理文件流程化、表单化、自动化,形成完善的安全管理台账。建立相关安全知识库,并实现安全管控业务的有效执行。对承包商的资质、管理机构、人员准入、培训管理、关键岗位人员能力验证、承包商考核管理及黑名单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从直接作业许可、巡检管理、承包商管理和隐患排查等过程中自动收集数据,形成数据的存储、归类,根据不同层级的管理要求,进行不同维度的统计与展示,为管理层提供精准看板与决策依据。实现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遵循分级响应原则,根据不同等级确定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实现对安全生产事故、环保事故、职业卫生事故的标准化管理,实现从事故快报、事故处理、事故进度、事故报告到事故统计等闭环管理。

大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智能化建设实践论文

  3结语

  大型化工企业用互联网思维对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统筹规划,紧扣化工企业日常安全管理的难点、痛点、堵点,科技赋能安全生产管理提升,构建“工业互联网+智能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和开展企业应用建设,对企业安全管理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基因再造,依托高清视频摄像头、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地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数字化、安全监察可视化、安全管理智能化。全面提升安全管理可知、可视、可溯、可控的综合效能[2-8],提高本质安全能力,降低企业安全风险,提高企业安全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云良,杜兰,程熙,等.面向智能装备制造的工业企业网络安全综合防护平台[J].中国仪器仪表,2020(12):21-26.

  [2]鲁效平,王超,盛国军,等.针对工业安全场景的智能管控平台研究与应用[J].工业控制计算机,2023,36(3):107-109.

  [3]卞平官,廖祥翔,黄乐观,等.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管控平台的搭建及运用[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22,44(5):578-584.

  [4]林一楠,闫辉,颜军,等.智慧监管系统在化工园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通信与信息技术,2023(5):87-90.

  [5]任治国,王如峰,翟同乐,等.新一代物联网技术在炼化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中的应用探索[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9(12):62-63.

  [6]黄颖,于青民.5G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应用进展[J].移动通信,2022,46(1):41-45.

  [7]胡世良.努力将5G打造成企业成长的第二曲线[J].邮电经济,2019(4):13-18.

  [8]杜昊远.“5G+工业互联网”助力煤化工企业绿色数字化转型[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2(1):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