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理工论文 济宁市污染源排放调查及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建议论文

济宁市污染源排放调查及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建议论文

20

2024-05-31 16:09:30    来源:    作者:liangnanxi

摘要: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文章概况性地分析了济宁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结合日常工作调研,从大气污染防治角度,提出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工业炉窑整治、提升工业锅炉治理水平、实施低效治理设施改造、实施水泥焦化超低排放改造等对策和建议,为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借鉴。

  摘要: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文章概况性地分析了济宁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结合日常工作调研,从大气污染防治角度,提出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工业炉窑整治、提升工业锅炉治理水平、实施低效治理设施改造、实施水泥焦化超低排放改造等对策和建议,为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借鉴。

  关键词:污染源普查;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0引言

  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对于准确判断全国生态环境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环保政策规划,不断提高环境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属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且境内拥有北方最大淡水湖泊——微山湖。本文概况性地分析了济宁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结合日常工作调研,从大气污染防治角度,提出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工业炉窑整治、提升工业锅炉治理水平、实施低效治理设施改造、实施水泥焦化超低排放改造、提升重点行业VOCs去除率等对策建议,为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效指导。

  1研究区概况——济宁市基本情况

  济宁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普查对象总数共22 212个。其中,工业污染源11 765个,农业污染源(规模畜禽养殖场)2 541个,生活污染源6 846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261个,移动源696个,工业园区16个。

  2工业源排放情况分析

  2.1工业污染源普查对象数量及分布情况

  济宁市普查库有工业源11 765个,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如表1所示。

济宁市污染源排放调查及 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建议论文

  济宁市产业结构特点显著,如图1所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五个大类占比53.91%,符合本市产业结构实际。

济宁市污染源排放调查及 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建议论文

  2.2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工业源废水、废气主要污染物行业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济宁市污染源排放调查及 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建议论文

  3重点行业分布特征及典型问题分析

  3.1全市涉气企业产业结构偏重

  全市产业结构偏重,传统产业占全部工业的70%,重化工业又占传统工业的70%。煤炭消费总量大,占全省的9.4%,居全省第二,仅燃煤机组和焦化行业的煤炭消费量就占全市煤炭消费量的85%。全市工业源二氧化硫排放量17 035 t,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比62.62%,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占比26.88%;工业源氮氧化物排放量26 380 t,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占比38.9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比31.37%;工业源颗粒物排放量31 924 t,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占比31.2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比23.68%,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占比12.56%;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26 282 t,造纸和纸制品业占比22.42%,炼焦行业占比30.78%,汽车制造业占比9.23%。

  3.2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排放总量较高

  济宁市是国家煤炭和能源基地之一,是山东省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电机组装机容量占全省的13.5%,居全省第二、内陆城市第一。全市现有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企业39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分别为4 579.51 t、10 285.71 t、4 009.80 t,分别占全市工业源排放的26.88%、38.96%、12.56%,排放总量较高,给全市空气质量带来较大压力[2]。

  3.3石油、煤炭、造纸、纸制品行业治污设施配套率低,VOCs排放较高

  全市挥发性有机物产生量28 451 t,排放量26 282 t,平均去除率7.62%。造纸和纸制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消减率为0.1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消减率为5.92%。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部分治污设施K值偏低,造成设施去除率不高。

  3.4工业企业无组织治理

  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源较为分散,产污环节多,尤其在铸造、石灰、砖瓦等高排放行业,难以实施有效收集,而无组织收集低效进一步导致监测数据偏低,监测数据无法反映实际排放情况。VOCs收集处理方面,VOCs挥发性强,无组织排放特征明显,多数量大面广的企业仍未采取有效管控措施,尤其是中小企业管理水平较差,收集效率低。

  4重点工业源减排潜力分析及建议

  4.1深化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煤炭经济转型,控制新增煤炭产能,提升煤炭依赖型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环保、节能、节水等技术标准,分类组织实施转移、压减、整合、关停,加快淘汰低效落后动能。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化工等新产业[3]。

  4.2推进工业锅炉综合治理

  强力推动35蒸吨/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尽快完成验收销号。积极推动燃气锅炉低氨燃烧改造,并及时评价运行效果,重点检查低氮燃烧器、烟气再循环系统、分级燃烧系统、燃料及风量调配系统等影响低氮燃烧效果的关键部件,推动取消烟气再循环系统手动开关阀,确有必要保留的,可采用电动阀、气动阀或铅封等。加大生物质锅炉监管,推进采用专用锅炉,并禁止掺烧煤炭、工业固废、垃圾等其他物料。

济宁市污染源排放调查及 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建议论文

  4.3实施工业炉窑综合整治

  全面排查工业炉窑治污运行水平,建立工业炉窑管理清单,定期更新,科学、有效、规范提升工业炉窑精细化管理。排查污染防治设施和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建设是否规范、运行是否正常、维护是否到位等,并督促、指导县(市、区)进行整改,确保稳定达标排放。重点开展玻璃、陶瓷、有色等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深度治理。

  4.4开展低效治理设施提升整治

  对脱硫、脱硝、除尘、VOCs去除等治理设施开展排查、梳理,重点梳理处理能力、运行情况、副产物产生、处置情况等,形成清单,推动实施升级改造。开展执法抽查,对实施低效治理技术且无法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的,划分处理方式,分类整治。

  4.5提速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全市现有5家水泥(熟料)制造企业、12家独立粉磨站、5家焦化企业,依据各企业污染物有组织排放浓度现状,于2023年底前有序完成水泥、焦化行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按照“应收尽收”原则配置废气收集设施,全面加强物料储存、装卸、输送、破碎、筛分、生产等全过程无组织排放控制,在保障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强化密闭、封闭措施提高收集率[4]。

  4.6促进石化、化工、涂装制药、包装印刷等行业VOCs综合去除率提升

  在化工、涂装、制药、包装等重点行业,强化含VOCs物料全方位、全链条、全环节无组织排放控制,按照“应收尽收、适宜高效、同启同停”原则,提升综合去除效率。以储罐、装卸、敞开液面、动静密封点、工艺过程为重点,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完成问题整改,建立市级LDAR信息管理平台,引导鼓励VOCs排放企业夏季实行夜间错峰生产。

  4.7提升低(无)挥发性原辅材料使用占比

  限制使用高挥发性原辅材料,鼓励使用低(无)挥发性原辅材料,确保在2023年底前,低VOCs原辅材料源头替代比例应较2020年提升9%。对机械加工、家具制造、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开展梳理排查,建立升级改造项目清单库,实施一批替代项目示范工程。

济宁市污染源排放调查及 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建议论文

  5结语

  结合济宁市整体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现状分析,“十四五”期间可通过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锅炉综合治理、实施工业炉窑综合整治、开展低效治理设施提升整治、提速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提升重点行业VOCs综合去除率等减排工程,有效实现污染物减排,改善空气质量。污染源排放调查通过对环境形势精确判断,为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方向,对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佩娟.两次污染源普查工业源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3,41(5):145-148.

  [2]李峰,林晶晶,云杰,等.激光雷达组网观测济宁市大气污染变化特征[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22,42(11):3467-3475.

  [3]李雷.大气主要污染物工业源排放分析及管控建议[J].绿色科技,2022,24(6):91-93.

  [4]任攀杰,仝吉昌,贾丁治,等.山西省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分析及超低排放改造技术研究[J].中国水泥,2023(2):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