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碳酸锂期货开场上演过山车式震荡走势论文

碳酸锂期货开场上演过山车式震荡走势论文

2

2024-05-23 10:25:56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事实上,国内推出碳酸锂期货的目的在于在周期转换的阶段,缓解价格快速上涨和暴跌所带来的周期性冲击。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市场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进碳酸锂期货交易机制,以增强市场的稳定性和预测性。此外,通过加强供需调控和市场监管,有望更好地平衡碳酸锂产业链各环节的利益,以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2023年7月21日,备受瞩目的国内碳酸锂期货在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然而市场上发生的激烈价格波动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期。在开盘的一个半小时内,碳酸锂期货几乎全线跌停,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第二个交易日,期货市场继续下跌,一些合约价值不断减少。除了2401合同外,其他合约的收盘价都低于20万元/吨,而同一天的现货价格为每吨28.5万元,两者之间的差价超过了8万元,有些合约的差价甚至超过了10万元。期货市场的剧烈下跌令人惊愕,许多业内专家也纷纷表示多头方面完全无力抵挡。

  到了第三个交易日,由于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巨大差异,碳酸锂期货价格出现了短暂的技术性反弹,部分引发了涨停潮。然而,在供应过剩、下游需求增长放缓以及库存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下,这次技术性反弹并没有改变市场对于锂价走势的悲观情绪。

  事实上,国内推出碳酸锂期货的目的在于在周期转换的阶段,缓解价格快速上涨和暴跌所带来的周期性冲击。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市场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进碳酸锂期货交易机制,以增强市场的稳定性和预测性。此外,通过加强供需调控和市场监管,有望更好地平衡碳酸锂产业链各环节的利益,以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稳定价格降低风险

  碳酸锂作为一种被誉为“白色石油”的原材料,近年来的价格波动犹如过山车般剧烈。在短短两年内,碳酸锂价格从不足5万元/吨飙升至近60万元/吨,随后在5个月内跌破20万元/吨,然而仅仅过了一个月,价格又飙升回到了30万元/吨以上。

  这种锂价格的剧烈波动给整个产业链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严重扰乱了产业链的供应稳定性,使得企业套期保值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市场迫切期待碳酸锂期货的推出,以稳定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的原材料供应保障,有效管理产销成本,提升企业的市场风险管理能力。

  在这种背景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和新加坡交易所(SGX)相继在过去两年里推出了氢氧化锂和碳酸锂期货合约,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image.png

  中国的碳酸锂期货也终于在广州期货交易所(广期所)上市。根据广期所官网的信息,截至2023年7月7日,中国证监会已经同意广州期货交易所注册碳酸锂期货及期权,并要求广期所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碳酸锂期货及期权的平稳推出和稳健运行。

  碳酸锂期货的推出意味着中国将拥有更多的工具来管理碳酸锂价格的波动,提升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这将有助于锂电池产业链的各方企业更好地进行规划和决策,降低市场风险,提高产业链运行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碳酸锂期货的上市也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推动市场活跃度和竞争力的提升。

  与境外锂期货交易所相比,广州期货交易所的碳酸锂期货合约采用实物交割方式,交易单位和交割单位均为1吨/手。拟定的交割地点为中国国内的锂主产销区,包括四川、江西、青海这三个主要产区,以及上海、江苏、广东、福建、湖南、湖北这六个主要销售区。其中,江西作为基准交割地,而青海地区则设置了1 000元/吨的贴水,其他地区则不设升贴水。

  相比之下,前述三家境外交易所则采用现金结算模式,以第三方机构发布的锂盐价格作为期货标的,定位侧重于为供应链参与者提供规避风险的金融工具。广期所解释称,由于当前全球大部分锂盐产能位于中国,国内锂盐产量在2022年占全球的六成,且中国锂产业链上下游完整度高,企业数量众多,因此碳酸锂期货具有良好的实物交割基础。

  广期所同时指出,中国作为碳酸锂的产销大国,在国际贸易定价方面影响力还不够大,行业缺乏权威透明的定价参考依据。推出碳酸锂期货的目的之一就是提升碳酸锂价格的权威性和透明度,有助于增强中国在锂国际贸易中的定价影响力。

  国内碳酸锂期货的上市对于锂产业链的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大部分企业缺乏主动应对锂价格波动的方法。川财证券认为,碳酸锂期货的推出对于行业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期货市场可以提高价格发现的效率,降低相关交易成本,并通过期货现货联动机制等方式稳定市场价格体系。此外,期货市场还有助于企业提前锁定未来产品利润,使国内企业能够更好地参与国际资源的开发。

  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锂业分析师李某表示:“期货市场提供了一个交易平台,使得碳酸锂的价格能够通过市场供需关系被发现,且可以进行风险管理。”企业可以利用碳酸锂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操作,降低资金成本和融资风险,从而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期货市场进行碳酸锂的采购和销售计划,优化库存控制,减少库存风险和资金占用,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率。

  对于锂电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而言,碳酸锂期货也将发挥不同程度的作用。矿山和碳酸锂生产企业可以利用期货合约进行对冲操作,矿山生产企业能够更好地预测和规划生产,碳酸锂生产企业则可以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对于锂电池制造企业来说,碳酸锂期货可以带来更加稳定和可预测的原材料价格,从而更好地控制成本;而锂产品加工企业则可以通过观察期货市场走势来调整产品定价,并更有效地管理供应链和库存。不同环节的企业还可以通过期货合约进行战略性合作,共同降低价格波动风险。

image.png

  市场悲观情绪浓厚

  2023年7月21日,备受瞩目的国内碳酸锂期货终于上市交易。在开盘一个半小时内几乎全线跌停的惨烈程度,远远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在上市的第一天,碳酸锂期货的主力合约2401报收在21.51万元/吨,较基准价下跌了12.56%。而远期合约2402—2407的收盘价均在21.16万元/吨左右,较基准价下跌近14%。

  接下来的第二个交易日,碳酸锂期货的价格继续下跌,其中一些远期合约继续跌停。主力合约2401报收价为21.14万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了4.21%;而2402合约报收价为19.94万元/吨,下跌了7.02%;2403—2407合约的跌幅均超过了10%,收盘价在17.8万~18.9万元/吨之间。值得注意的是,碳酸锂期货的挂牌基准价定在24.6万元/吨,已经较上市前超过29万元/吨的现货价格低了不少(7月20日,碳酸锂现货报价为29.35万元/吨)。然而,尽管有了较低的挂牌基准价,市场依然出现了跌停潮,导致不少业内人士称这一情况“太惨烈”,并认为“多头毫无抵抗之力”。

image.png

  中信建投认为,从2024年1月的交割时点来看,挂牌价24.6万元/吨仍然偏高,做空操作在赔率和胜率方面占据了优势。从供需关系的角度看,2023年将成为供需平衡的转折点,预计2024—2025年全球将出现供给过剩的情况。一个期货分析师分析称:“市场普遍认为2024年锂价可能会跌破20万元/吨的关口,期货价格迅速反应了这一预期。”

  此外,除了主力合约2401外,到了第二个交易日,其他合约的收盘价都已经跌至20万元/吨以下,这意味着相比于同一天的碳酸锂现货价格28.5万元/吨,期货的价差近8万元,有些合约的价差甚至超过10万元。到了第三个交易日,由于期现价差过大,碳酸锂期货终于出现了技术性反弹,引发了一波涨停潮。

  然而,尽管期货价格出现了技术性反弹,市场上的悲观情绪仍然持续存在,这一情绪反映在锂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上。碳酸锂期货上市的头两个交易日,申万三级行业(锂)下的11家上市公司股价均连续下跌,没有一家幸免。这显示出市场对于碳酸锂市场的担忧和压力。

image.png

  2023年7月25日,碳酸锂期货出现了技术性反弹,加上高层会议提到“活跃资本市场”给市场带来的提振,锂板块上市公司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然而,并没有完全收复前两天的失地,“锂业双雄”GF锂业和TQ锂业也没能恢复前一交易日的跌幅。

  另外,通过计算近几天锂业上市公司的超额收益,即将其涨跌幅与沪深300指数同期的涨幅相减,可以更好地反映资本市场对锂板块的看法。然而,计算得出的数据同样表现出了悲观情绪。以GF锂业和TQ锂业为例,2023年7月21日和24日的超额收益分别为-2.44%和-4.66%,而7月25日的超额收益仅为1.9%和1.23%。反弹幅度远远低于前两天下跌幅度的超额收益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市场对于碳酸锂价格前景的悲观情绪。

  截至2023年7月24日,A股市场上的11家锂业上市公司中,有8家股价(前复权)已经下跌超过60%。其中,GF锂业的股价从157.41元跌至55.46元,跌幅达64.77%;TQ锂业的股价从142.32元跌至63.04元,跌幅为55.71%。

  与股价一样,这些锂业公司的估值水平也出现了暴跌。截至2023年7月24日,头部锂业公司的市盈率(TTM)都在个位数水平,GF锂业和TQ锂业分别为5.78倍和4.03倍。而在近年来,它们的市盈率最高分别达到了522倍和38.7倍。

  与此同时,这些锂业公司在业绩方面也没有给资本市场带来令人振奋的表现。截至目前,11家锂业上市公司中有7家发布了2023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有6家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暴跌,最小跌幅超过50%,最大的跌幅超过了100%。此外,根据2023年一季度报告显示,11家公司中有7家的归母净利润相比2022年同期大幅下滑。

  从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碳酸锂期货头两个交易日的暴跌,以及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和市盈率的大幅下滑,都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对于锂板块的看法仍然悲观。

image.png

  抱团挺价无法抗拒周期趋势

  基于叠加供应过剩、下游需求增长放缓和库存增加等因素,锂行业的周期正在发生重大转换。与其他有色金属一样,锂也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供需关系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变化。

  锂行业的上一轮周期从2013年开始,当时我国开始对新能源汽车实施补贴政策。到2015年,锂价涨幅明显加快,2017年均价甚至一度接近17万元/吨。然而,随着海外矿山大规模放量以及国内补贴退坡,锂价进入了长时间的回调期。

  2018年底,锂价跌回到了8万元/吨左右,相比2017年的高位,回落幅度超过50%。到了2019年下半年,锂价甚至进一步跌至5万元/吨,低于许多项目的成本价。

  在周期波动中承受痛苦的TQ锂业,作为行业巨头,深刻理解其中的玄机。2013年,锂价势头向好,TQ锂业以30.41亿元收购了澳大利亚矿企泰利森,并间接获得了旗下格林布什优质锂矿51%的股权。当时,TQ锂业的总资产也只有16.8亿元。

  2014年5月,TQ锂业完成了对泰利森的收购,随后锂价在2015年快速上涨。TQ锂业的归母净利润从2014年的1.3亿元暴涨至2017年的21.45亿元。得益于良好的市场表现,TQ锂业很快偿还了并购贷款,并在2018年用270亿元的资金收购了智利SQM的股权。然而,之后锂价一路下跌,导致TQ锂业债务过重,最终不得不出售泰利森的股权来筹集资金。从财务数据来看,TQ锂业在上一个周期中也是经历了一次“大喜大悲”的过程。

  2016—2018年,TQ锂业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2亿元、21.45亿元和22亿元。然而,在2019年,TQ锂业亏损了近60亿元,超过过去三年的净利润总和。

  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升,锂价迎来了一个新的周期。这个周期的快速上涨始于2021年下半年。在2021年8月之前,锂价还在每吨10万元以下的水平。然而,2021年末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全年销量首次超过了300万辆,市场对行业前景的信心提升。这使得整个产业链上游的矿山和中游的电池环节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引发了投资扩产的热潮。

  然而,作为电动车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的关键原材料,锂资源的开发周期较长。一个全新的液态锂盐湖项目的开发大约需要三年的时间,而固体锂矿体系的开发也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另一方面,动力电池的建设周期相对较短,一般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

  上游开发周期长于下游扩产的速度,导致上下游周期的失衡,供应无法迅速满足需求。在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推动下,锂价在近两年内快速上涨。2021—2022年,锂价涨幅最高达到了10倍。这种剧烈波动的采购成本,严重挤压了中下游动力电池和汽车企业的利润,产业内部一度抱怨“产业链的钱都被上游赚走了”。

  然而,根据过去锂行业的周期性表现,高企的锂价并不具有持续性。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放缓以及产业链库存压力的叠加,动力电池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在短短5个月内从最高近60万元/吨跌至20万元/吨以下,抹去了2022年全年的涨幅,回到了2021年末的水平。由此导致锂盐产品的毛利急剧缩减,江西部分高成本的锂云母项目已经停产。尽管锂价之后又出现了止跌回升至30万元/吨以上,但其中更多是由上下游之间的短期博弈造成的。

  对于近期锂价的止跌回升,富宝锂电网锂盐分析师认为主要原因是碳酸锂及氢氧化锂厂家抱团挺价,抑制销售量。自2023年4月底以来,部分材料厂除了正常采购外,还有一些备货需求,加上贸易商的炒作,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在2023年5月,锂盐厂和锂矿商频繁举行拍卖,推高了锂价。与此同时,随着锂矿石价格的上涨,锂盐厂的成本压力明显增加,进一步增强了锂盐厂抱团挺价的决心。

  然而,短期的挺价行为很难改变中长期周期下行的趋势。类似的情况在其他行业也都有发生,从养猪到海运,短期的挺价最多也只能暂时阻挡跌势,在周期力量的推动下,价格可能还会继续下跌。

  碳酸锂期货的推出旨在缓解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周期阵痛,并提供给上下游企业更完善的风险控制工具。然而,从前三个交易日的情况来看,期货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并不容易。周期转换已经确定,市场对于锂价格的悲观情绪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