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苗圃综合经营管理策略论文

2024-05-08 11:34:28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林木苗圃的生态价值与观赏价值较高,就单单这两个价值,林木苗圃在保护环境方面、城市绿化方面已经有较大的贡献。苗圃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与林业的发展有直接关联,为了使苗圃行业长期稳定发展,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林木苗圃的实际情况编制针对性的经营管理方案,也是为林木苗圃的健康成长夯实基础。
林木苗圃的生态价值与观赏价值较高,就单单这两个价值,林木苗圃在保护环境方面、城市绿化方面已经有较大的贡献。苗圃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与林业的发展有直接关联,为了使苗圃行业长期稳定发展,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林木苗圃的实际情况编制针对性的经营管理方案,也是为林木苗圃的健康成长夯实基础。
林木苗圃的价值
(一)造景方面
林木苗圃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造景,也是为高楼林立的环境创设意境,使居民在上班之后闲余时光欣赏美丽的景致,缓解生活与工作带来的压力,当然也可以很好地与建筑物的孔隙相贴切,弥补建筑物的空旷感。加之建筑物的外貌都非常相似,难以直接看出季节的变更,因此相关人员尽量选择可以将不同季节景色凸显出来的林业品种装饰环境。基于此将地域的特色呈现出来,避免品种的单一性,还要考虑品种适应环境的能力,选择林木苗圃时也要注意纵向结构,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二)净化空气方面
在社会、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空气、噪音、光污染越来越严重,此时林木苗圃就凭借自身独有的净化功能在城市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一些枝叶生长密集、叶片较厚的植物,可以栽种于居民区、街道中央,实现阻隔街道产生噪音的目的,减轻对居民的负面影响。还有植物自身拥有特殊功效,如可以吸收有害气体,这种植物就可以多栽种一些。栽种苗圃的时候,需要依据市场需求、使用价值、林木品种进行合理的选择,保证在发展工业与经济的同时,不会对环境、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三)生态旅游方面
在部分城市的郊区位置,苗圃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苗圃本身拥有的花草树木与地形地貌已经构成良好的景观效果,其旅游观光价值较高,可以在一些必要的园路、凉亭,有效创设集旅游休闲一体化的综合性苗圃,或者实力雄厚的大型苗圃,在生产园林苗圃以外,还会构建现代化的温室大棚,培育更多珍稀的植被供人们欣赏,也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态旅游场所。
(四)苗木销售方面
苗圃中苗木的种类相对较多且种植规模大、管理工作的开展也较为便捷,可以提供大量林木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该类型的苗圃发展时间相对较长,并且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苗圃规模也各不相同,在长期发展期间会出现很多问题,对苗圃的稳定性发展形成阻碍,如经营理念的陈旧、管理方式的滞后性、管理技术存在缺陷等,都会导致林木生产环境持续性弱化,因此,在苗圃生长期间需要扬长避短,将林木苗圃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当前林木苗圃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利用程度有待提升
近些年,苗圃信息化建设,已经获取了喜人的成就,其还包含着动态管理与数字化管理等内容,主要应用于种子采购、栽种、库存管理方面,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可以辅助提高林木苗圃的管理效率,但是在应用信息技术期间需要注意,系统研发成熟度与工作人员使用熟练度都会影响到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当前林木苗圃管理工作中应用的信息化程度依然有限,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区域中,环境、资金、人员素养都会成为影响信息技术利用的阻碍。
(二)苗圃育苗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林业苗圃育苗工作效率不高且信息化进程缓慢,大部分苗圃未建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对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加之育苗培育的难度较大,持续性压缩利润空间。科研工作开展也不顺利,和当前经济建设进程不相符,更别提实现科产同步发展,科研工作的现状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经济的需求。当下从事个人苗木生产的企业不少,整个行业呈现出供大于求的态势,这也是在冲击需求市场的发展。
(三)苗圃种植地土壤结构不理想
苗圃种植期间,相关人员为了追求可观的利益,会存在过度种植的情况,导致土壤结构与肥力持续性下降。种植林木苗圃的时候,苗圃的质量会因为土壤肥力的弱化逐渐下降,这样的情况一样会导致种植苗圃时林木成活率不高。还有从业人员在工作期间未经过实地考察选择苗圃的种类以及种植场地是否合适,对影响苗圃培育期间的自然因素也没有较多的考量,因此在建设苗圃的时候就会选择环境较为偏远或者环境不好的地方。另外,工作人员对土壤的保护性工作开展没有高度重视,起苗时带走的土壤也会导致苗圃地土壤质量不断下滑。
(四)预防病虫害的措施有待完善
管理苗圃时,需要提前预防病虫害的出现,若可以在病虫害暴发之前,及时将其消灭,其结果将远远好于感染病虫害之后再处理。这是由于预防病虫害行为和苗木的生长密切相关,一些苗圃在预防病虫害方面的发展依然处于被动状态,甚至习惯性沿用传统型预防对策,该举措无外乎是在浪费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从事苗圃工作的工作人员自身专业水平有限,其尚未意识到开展病虫害预防工作的重要意义,片面的认为只要没有出现大面积灾情,苗圃就是相对安全的,不需要格外注意病虫害问题,长此以往,预防措施的实施难免不尽如人意。
提高林木苗圃综合经营管理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做好生产、销售方案
之所以注重完善生产销售工作,就是要满足苗木市场的需求,而制订好生产计划,可以有效满足市场供求的条件,实现林木苗圃稳定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一些地方也开始注重转变苗圃的生产经营方式,执行计划分配与市场调节相融合但以计划控制为核心的管理模式。所谓的苗圃计划包含了上级对下级命令的发布,还有培育绿化环境需要的苗木,而苗圃的负责人需要按照市场的供应情况编制生产计划。各个苗圃的经营者为了保证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会关注市场发展信息,提高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保证苗木的质量。除此之外,根据苗圃的情况编制行之有效且合理的营销方案,该方案的核心就是分析苗木如何进入市场、拓展市场发展,之所以强调制订营销方案就是为了提前预防苗圃在经营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将其纳入计划中提前做好应对措施。还有工作人员需要制订良好的苗木生产与市场营销计划,如果发现市场紧缺的苗木品种和高质量苗木销售较为可观,从市场反馈方面也可以调整生产技术为生产部门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二)选择优质苗木品种
在林木苗圃中经过专业人士的培育可以获取多样化且高质量的苗木品种,关键时刻以技术手段为有效依托,研究更多优质品种,只是在培育苗木期间,需要遵守:优化生态环境、预防水土流失、促进林业产业、带动旅游业发展的发展性原则。培育苗木期间,在创建优秀生态环境的同时培养优质苗圃,还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选择合适的幼苗,通过检测当地的土壤成分与养分情况,围绕多品种、多选择的理念选择苗木。除此之外,研究市场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周围区域的林业特点,选择、引进优良苗木品种,将其栽植到合适的区域,从根源上提高苗圃质量。培养一批专业的种植人才,要求其既要有较高的培育技术,也要有较高的素养。同时,管理好这批优秀的技术人员、挖潜技术人才的潜能,用合理、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提高员工的归属感以及工作主动性。为了保证工作质量,也要注意完善管理制度,无论是技术型员工还是普通的种植员工都要遵守规章制度。例如,引进奖罚制度,给予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员工精神或者物质方面的奖励,而对于在工作中工作态度不积极的员工要给予适当的惩罚,保证苗圃的正常经营、获取可观的经济利益。
(三)选择合适种植地
在栽种苗圃的时候,由于苗圃地无法与生产的需求相匹配,相关工作人员选择苗圃地址时,缺乏专业的知识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致使苗圃地存在一些问题,故而,在种植苗圃的时候要注意培养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优化改良土壤环境以及肥力。提升土壤肥力的时候选择有机肥料、深翻方式,这些也有助于改良土壤的透气性,甚至可以提升苗圃浇水的质量。之所以选择有机肥料就是为了增加土壤中的肥力,并且最大限度降低化学施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对土壤肥力造成的负面影响。详细分析土壤营养和水分流失,提升土壤肥力,满足林木苗圃生长需求,通过深翻的方式减少土壤中可溶盐的数量。在处理时还要按照土壤的实际情况改良土壤环境,对于土壤中缺乏的元素要进行适当的补充,实现提升土壤质量的目的。
(四)防止苗圃病虫害
1.生物防治方式。防治病虫害期间,生物防治属于基础性防治措施,可分析食物链关系,寻找害虫天敌,将其放在同一环境,利用害虫的天敌解决害虫问题,该方式就是在保证环保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消灭害虫。例如,蚜虫常常出现于苗圃的苗木上,工作人员可以用瓢虫帮助解决蚜虫。2.物理防治方式。在防治苗圃苗木病虫害过程中,物理防治措施也可以减少对环境产生的危害。物理防治可以用病虫害自身的特征,对其进行灭杀,如光照、温度、湿度,工作人员可以制作一些工具,诱捕害虫。例如,天牛、毒蛾等昆虫喜欢出现在有光照的地方,此时工作人员可以考虑安装杀虫灯,利用其趋光性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安装防虫网结构,隔离虫与苗木达到防虫的效果。
(五)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管理方式
春季气候多变且昼夜温差大,需要做好防冻准备工作,因为春季阶段的雨水稍微偏多,地势较低的苗圃就需要做好防湿操作。如果土壤中的水分相对较多就会导致苗木的根部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出现腐烂,对于耐干旱的苗木来讲就是灾难性的环境,因此需要注意苗圃是否存在积水,可以将草木灰洒在土壤上,辅助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保证苗木生长环境的干燥。在春季,还有一类重要的问题就是排水问题。通常春季的病害起因为真菌,早春苗木还处于“幼儿”时期,此时抗菌能力较差,感染可能性较大,需要做好防护。夏季阶段,苗木处于高温环境下,通风不理想,黑斑病、黄化病、白粉病的出现会直接威胁到苗木的成长,夏季病虫繁殖速度较快,因此会增加防治病虫的难度,加之夏季缺乏水分,若水分流失速度过快,苗木就会被灼伤。在夏季管理苗木的时候既要做好病虫防治工作,还要做好通风,一旦苗木罹患白粉病,可以适当增加光照强度解决白粉病。秋季是苗木生长的重要阶段,可以多量少次灌溉苗木,做到浇灌彻底浇灌均匀。为了使苗木正常生长还需要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如清除杂草、松土壤,还有避免出现涝灾,工作人员应提前挖好沟渠为顺利排水做准备。秋季也要注重施肥作业的开展,在苗木落叶的前一周就可以用洒尿素肥料的方式增强苗木抗冻力。到了冬季,幼嫩苗木容易被冻伤或者轻微的冻害,如果被冻,苗木就会死亡,要想解决苗木在冬季阶段被冻害的问题,还是要有前瞻性地做好苗木抗冻工作,适当早播种延长苗木生长时间,为苗木的生长制造更好的环境,在后期适当施加钾肥与磷肥,在秋末的时候减少水分滋养。温度持续性下降时,考虑搭建大棚,为苗木提供相对恒温的环境,还要保证有足够的光照,或者用草绳将苗木保护起来。冬季病虫害的困扰相对较少,此时可以用裁剪病虫枝、刮皮、刮腐烂的方式解决病虫苗木,在裁剪、刮皮之后涂抹防冻药物,避免“伤口”冻伤,提升苗木管理质量。
(六)正确应用林木育苗技术
唯有掌握科学的育苗技术才可以减少因为外界环境对苗圃的影响,高度关注苗圃植被生长的阶段性发展,为苗木提供足够的养分,为苗木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首先,是幼苗育苗技术的应用。幼苗苗木生长力弱且抵抗力不高,很容易受恶劣环境的影响,若幼苗周围有生长状况良好的苗木,幼苗就无法吸收足够的养分,导致营养不良。幼苗育苗技术就是适度增加对幼苗的关注以及“养育”。其次,要掌握幼林育苗技术。在幼苗栽种阶段,注意其根部的舒展性,合理安排灌溉量与时间,高度重视幼林育苗工作的开展,确保苗木的成活率。与苗圃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确定苗木栽种的间隔,将一些长势不理想的苗木移植到专门区域,保证一批苗木生长的均衡性。定期清理苗圃中的杂草物质,防止病虫害“光临”,注重施肥工作的合理安排。最后,应用中龄育苗技术。在苗木已经生长到成熟的阶段,为了保证苗木的生长密度,加强生长效果,需要对部分苗木进行移栽处理,保证其他苗木的正常生长,考虑将采伐的苗木进行再次加工,将其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提升苗圃经济利益。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森林面积持续减少、沙漠面积不断增大、一些稀有动植物已经濒临灭绝,这些都在提示着所有人类重视保护自然环境,林木苗圃的栽种在保护环境方面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下通过不同途径提高林木苗圃综合经营管理质量格外重要,也是在为苗木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