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基于后金融危机背景的上市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探讨论文

基于后金融危机背景的上市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探讨论文

3

2024-05-08 09:36:29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财务风险已成为上市企业不可忽视的挑战。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多样的风险因素,因此,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后金融危机时期上市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入手,分析了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法律与合规风险等多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财务风险防范策略与方法,包括建立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优化资本结构、加强现金流管理、遵循法律法规、强化内部控制和采取套期保值策略等。这些策略和方法将有助于上市企业更好地识别、评估、控制和应对财务风险,保障企业

  编者按: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财务风险已成为上市企业不可忽视的挑战。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多样的风险因素,因此,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后金融危机时期上市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入手,分析了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法律与合规风险等多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财务风险防范策略与方法,包括建立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优化资本结构、加强现金流管理、遵循法律法规、强化内部控制和采取套期保值策略等。这些策略和方法将有助于上市企业更好地识别、评估、控制和应对财务风险,保障企业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上市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源于美国次贷市场的泡沫破裂,进而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场。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很多企业破产或陷入困境,失业率飙升,国际贸易萎缩,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救市措施。危机对企业运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上市企业,它们在金融危机后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财务风险挑战。首先,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企业融资成本上升,信贷紧缩。其次,企业内部运营面临压力,收入减少,成本上升,盈利能力下降。最后,监管政策趋严,国际合规要求不断加强,企业需更加注重风险管理。这些因素使得上市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期面临更为严重的财务风险[1]。

  财务风险是企业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金融危机后的背景下,上市企业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财务风险防范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企业可以确保自身的稳健发展,避免因为市场波动或内部问题导致的重大损失,降低企业破产风险。同时,财务风险防范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信誉,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文章旨在探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上市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分析上市企业在金融危机后面临的财务风险及其成因,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一、后金融危机时期上市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一)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在短期内可能无法按时支付到期债务、满足其日常经营所需的资金需求或将资产变现的风险。金融危机后,市场对信贷的需求大幅减少,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收紧,这使得上市企业融资更加困难,进而导致流动性风险的增加。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企业因交易对手违约、失信或破产而导致损失的风险。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不景气,企业间竞争激烈,部分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可能较差。因此,上市企业在与其他企业进行交易时,需要关注对方的信用状况,以降低因信用风险导致的损失。

  (三)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上市企业因市场价格波动(如汇率、利率、股票价格等)而可能导致的损失。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大,市场价格波动更加剧烈,给上市企业的财务状况带来压力。为了应对市场风险,企业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四)法律与合规风险

  法律与合规风险是指上市企业因不符合法律法规或监管要求而可能遭受的损失。金融危机后,监管机构加大了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格查处。此外,金融危机暴露出的企业治理问题导致监管部门对上市企业的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要求更加严格。因此,上市企业需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遵守,以降低法律与合规风险。

  二、后金融危机时期上市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策略与方法

  (一)建立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建立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是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核心环节。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上市企业可以有效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各种财务风险,从而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保障企业的稳健发展。一个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制定明确的财务风险管理政策和目标。上市企业应明确财务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政策,确保企业各层级员工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此外,企业还应建立风险偏好体系,明确企业在不同业务领域可承受的风险水平。

  其次,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和人员并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培训。上市企业应设立专门负责财务风险管理的部门,如风险管理部或风险管理委员会。此外,企业还应配备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负责开展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等工作。上市企业应定期组织财务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同时,企业还应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将风险管理理念融入企业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决策中[2]。

  最后,建立完善的风险信息收集与报告机制,制订风险应对预案和紧急处置机制。上市企业应建立风险信息收集机制,对内部和外部的财务风险信息进行持续收集、整理和分析。此外,企业还应建立风险信息报告机制,确保风险信息在企业内部得到及时传递和处理。企业应针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事件制订相应的应对预案,明确各类风险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和责任人。在风险事件发生时,企业应迅速启动紧急处置机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损失。

  (二)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负债风险

  一个稳健的资本结构有助于企业在市场波动、经济衰退或其他不确定因素中保持稳定。由此可以减轻企业在金融市场波动时的压力,避免出现因短期债务压力而导致的现金流紧张、资产抵押或者破产等问题。企业应审慎评估其资本结构,确保负债水平适度,以降低负债风险。

  1.合理搭配债务融资与权益融资

  上市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成长阶段和市场环境,合理搭配债务融资与权益融资,以实现资本成本最低化。此外,上市企业还应关注权益融资的多样性,如发行优先股、可转债等,以降低融资成本和负债风险。

  2.选择合适的债务期限和利率类型

  上市企业在选择债务融资时,应根据自身的偿债能力、现金流预测和市场利率预期,选择合适的债务期限和利率类型。较长的债务期限可以降低债务偿还压力,但可能会带来较高的利息成本;固定利率债务可以锁定债务成本,而浮动利率债务则可以在市场利率下降时降低债务成本。

  3.建立债务分散策略

  上市企业应关注债务来源的多样性,避免过度依赖单一融资渠道。债务分散策略包括多元化融资渠道(如银行贷款、债券发行和供应链融资等),以及多种融资工具(如短期债务、中长期债务和综合信贷工具等)。

  4.定期评估资本结构

  上市企业应定期对资本结构进行评估,以确保负债水平和融资成本维持在合理范围内。评估过程应包括分析企业的负债比率、权益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财务指标,以及比较同行业其他企业的资本结构。

  5.在必要时进行债务重组

  当上市企业面临较高的负债风险时,应考虑进行债务重组,以降低负债水平和融资成本。债务重组措施包括债务展期、利率调整、债务减免和债转股等。

  (三)加强现金流管理,提高流动性

  现金流管理是企业应对流动性风险的关键环节。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环境不稳定或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上市企业可能会遭遇突发性的财务风险。应具备良好的现金流管理和较高的流动性可以帮助企业应对这些风险,让企业具备充足的现金以应对各类运营支出,从而确保企业正常运营。上市企业应制定全面的现金流管理策略,以确保充足的现金流以应对可能的流动性风险。

  首先,上市企业应当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加快存货周转。上市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包括明确的信用政策、账期设置、账款跟踪和催收机制。此外,企业还可以考虑使用保理、应收账款融资等方式,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并且,上市企业应优化存货管理,包括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实施库存控制和提高供应链协同效率。通过降低存货水平和加快存货周转,企业可以释放库存资金,提高现金流水平。

  其次,上市企业应当合理安排支付时间,并且重视内部的现金储备。上市企业应合理安排应付账款和其他支付,以充分利用支付账期。通过延长支付时间或协商更有利的支付条件,企业可以降低现金流出压力。上市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和市场环境,建立适当的现金储备。将现金储备用于应对突发事件、投资机会或市场波动,提高企业的流动性和抗风险能力。

  最后,上市企业应进行现金流预测,加强现金流风险管理。上市企业应建立现金流预测机制,以监控未来现金流的变动。现金流预测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潜在的流动性问题,并调整现金流管理策略。预测过程应包括收入预测、支出预测、融资需求分析等环节。同时,上市企业应关注现金流风险,如汇率波动、利率变动等,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运用金融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进行外汇风险管理,以及调整负债结构等。通过有效的现金流风险管理,上市企业可以降低现金流波动对企业流动性的影响[3]。

  (四)遵循法律法规,降低法律与合规风险

  遵守法律法规是企业合法经营的基础,只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业务,企业才能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对于上市企业而言,遵循法律法规能够保护企业的声誉,避免因违法行为导致的经济损失和法律责任。上市企业应重视遵守法律法规,及时关注法律法规的变动,并确保内部各项业务活动符合相关要求。具体措施如下。

005XpTbZly1hi309xttjaj30j60j50u4.jpg

  1.设立专门的法律与合规部门并制定相关机制

  上市企业应设立专门的法律与合规部门,负责监督企业在各个业务领域的合规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法律风险,并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建立有效的内部合规机制,包括制定详细的合规政策、流程和制度,以及建立违规行为的监测、报告和处罚机制。

  2.加强员工培训并定期进行合规审查

  上市企业应定期组织法律法规培训,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培训内容应涵盖企业所涉及的各项法律法规,如税收法规、劳动法规、环境法规等。同时定期进行内部合规审查,对可能的法律风险进行预警和防范。合规审查应涵盖企业的各个业务领域和流程,确保企业的合规运营。

  3.密切关注法律法规变动,加强与律师团队的合作

  上市企业应密切关注与其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变动,及时了解新的法律要求和政策导向。可以通过订阅法律信息服务、加入行业协会等途径,获取最新的法律法规信息。上市企业还应加强与专业律师团队的合作,以确保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专业支持。此外,企业还可以考虑建立常年法律顾问制度,为企业的日常经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三、结语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财务风险。为确保企业的稳健发展,上市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财务风险防范工作,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降低风险。文章从建立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优化资本结构、加强现金流管理、遵循法律法规、强化内部控制和采取套期保值策略等方面探讨了财务风险防范的策略与方法。企业在实施这些策略的过程中,应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持续调整和完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通过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可以降低潜在的财务风险,为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4]。

参考文献

  [1]李波.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财务与会计,2021(22):64-65.

  [2]李玉颖.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及防控研究[J].今日财富,2021(15):173-174.

  [3]袁庆鸿.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风险预防与控制分析[J].现代商业,2021(18):94-96.

  [4]王雅妮.关于上市公司财务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21(20):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