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

2024-04-20 13:57:40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提升为国家战略 ,指出信息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途径 。大科学工程项目是规模庞大且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管理较一般项目来说更具挑战性
摘 要:立足新发展阶段,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促进管理转型的有效抓手和必由之路,是实现项目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精 细化转型的有效途径。实践分析认为,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信 息化建设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理念,强化总体统筹 、多方协调 、 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才能顺应当前的信息化建设总体趋势, 有效破解信息化建设困局,提升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效果。
关键词: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
引言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提升为国家战略 ,指出信息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途径 。大科学工程项目是规模庞大且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管理较一般项目来说更具挑战性。传统的管理理念 、工具和方法已经暴露出管理简单粗放 、效率低下、超期超概等多种问题,项目管理者难以及时掌握更为准确、 完整和全面的项目信息以支撑科学决策 ,不能有效应对因项目 规模和复杂性等急剧增加带来的各种问题。因此,早日实现管理能力由经验型向专业化转变,管理规范由碎片化、离散型向法治化、体系型转变,管理手段由传统型向流程化、信息化、数字化转变,不仅是新时期项目管理能力提升的主要发展方向,更是大科学工程对于项目管理信息化提出的迫切需求。
一、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动态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最早广泛应用于国内工程领域, 为工程 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较为积极的推动作用[1-3] 。国外项目 管理软件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为满足专业或大型建设项目需求 的高端项目管理软件 ,另一类为满足非专业需求的低端项目管 理软件 。20 世纪 80~90 年代,项目管理软件在我国逐步普及,但 由于管理理论管理环境的差异,应用效果不甚理想。
对于大科学工程领域来说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已有所应 用[4],但是面向系统化、集成化、模块化需求的大科学工程项目 管理信息系统还相对罕见 ,相关的建设案例和工作经验也有 所缺乏[5-6]。传统的项目管理软件功能较为单一,往往无法达到 大科学工程项目所需的管理深度 ,不能适应其管理模式的特 殊要求, 从管理范围上也难以实现对项目各方面管理要求的 全面覆盖 。同时,受到保密管理、业务分管界面等因素影响,不 同信息化系统之间数据交互不通畅,在信息传递网络化、集成 共享一体化等方面,难以有效满足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要求。 因此,加快推动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基于信 息化平台的全过程、全要素和实时动态化监管的“ 透明化”项 目管理,对于提升项目单位管理效果,降低管理成本,实现项 目目标和单位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路
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充分整合项目管理理 念与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需求和特点 ,研制适合项目单位环境 和项目背景的综合性、体系化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从根本上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综合治理能力。
(一)主要建设原则
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主要原则包括:
1.系统性原则 。遵循系统工程理念进行建设,在系统策划上 做到局部与整体的有机结合,在系统实施上实现局部与整体的 解耦,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2.标准化原则。保证各相关方、各系统间的协调一致,统一系 统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的数据传输规则、存储规范、信息安全标 准等。
3.实用性与先进性兼顾原则。系统建设既要考虑项目业务扩 展需求,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又要合理考虑开发 成本、时间成本等。
4.逐步完善原则 。信息系统的建立要通过不断的验证优化, 经历一个逐步完善发展的过程[7]。
5.面向用户原则 。系统建设的最终使用者是用户,无论是设 计风格、操作习惯、附加需求的实现都要始终围绕这一原则。
( 二)主要建设思路
1.以支撑项目管理体系为出发点。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作为项 目管理体系的基础信息平台 ,集中体现项目管理体系各方面的 管理规则和管理要求 ,确保项目活动在管理体系规范框架下正 常运转。
2.依托先进项目管理理论。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要借 助先进的管理理论,在管理内容上应覆盖项目管理各项要素,在 管理方法上应囊括先进成熟的项目管理技术。
3.覆盖多种管理体系要求。项目的组织实施除了建立在以传 统的计划、经费、质量管理为主线的项目任务管理体系基础上, 还需要满足诸如安全、保密、技术状态等多维度、全过程的管理 体系要求。
4.实现多维度协同管理 。为了满足项目总体管理要求,信息 化平台各功能模块之间需要建立联系,形成有机整体,实现项目 多要素联动的快速响应状态,及时收集反馈项目信息,支撑科学 决策。
三、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
(一)系统建设目标
基于项目管理理论和项目实际管理状况 , 以项目实施流程 为主线展开,重点实现规划、资源、质量、进度、经费、成果等项目 要素的一体化管控,兼顾合同、沟通和决策支持等管理领域,具 备从全周期计划,阶段规划到年、月、周颗粒度的滚动计划一体 化 PDCA 管控能力,形成多领域、全过程、全视角、一体化的大科 学工程项目管控平台。
( 二)系统实施策略
根据系统建设总体规划部署,项目总体实施策略为:整体规 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尽快见效 。为了降低项目实施风险,同 时满足项目分级部署要求,系统分为两期投资建设,并对各期建 设目标进行合理划分,便于组织实施,此外,系统采用成熟的平 台进行二次开发,以缩短项目实施周期。
(三)主要建设阶段
1. 需求调研阶段 。开展面向项目管理各业务层级的具体业 务需求调研,根据不同管理层级的业务需求,明确系统各级业务 模块建设范围,提出系统建设相关技术要求,完成系统需求分析 报告编制。
2.流程梳理阶段 。在需求调研基础上,通过流程梳理进一步 明确项目实施管理的主要思路和工作要求,从组织管理、过程管 理、要素管理等方面,以信息化需求为切入点,开展流程梳理再 造并制定相应模板表单。本项目业务流程梳理历时约八个月,通 过梳理形成了项目管理全套体系文件 ,有效支撑了系统建设工 作。
3.建设方案阶段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识别项目 管理业务特点、管理难点,经过深入分析诊断,并结合系统建设 单位自身拥有的技术能力和软件产品优势 ,形成解决管理难点 和问题的具体建议方案,明确项目实施具体策划。信息系统建设 方案经评审后作为指导系统实施的直接依据。
4.系统开发阶段 。系统开发期间存在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 主要包括需求补充调研和变更优化 、与相关信息系统接口讨论 等,同时对于系统实施进度、质量管控也是该阶段的管控重点。 为保证系统实施效果,本项目采取月例会工作机制,并邀请数字 化专家、上级管理单位项目主管到场指导,确保系统建设按照既 定路线高效推进。
5. 系统上线运行阶段 。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较一 般管理系统功能构成更为复杂,流程颗粒度更为细化,数据关联 协同度更高,为此,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步试运行和分批推广上 线的策略 ,本项目选取与用户关联性较大的模块作为第一批推 广试用模块,充分吸纳用户意见,为后续分批推广和最终正式上 线奠定基础。
( 四)项目信息化建设成效
经过多方共同努力 ,该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已经 正式投入使用 。经过初步使用, 系统表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
1.系统的整体性、综合性效用日益凸显 。通过各模块管理业 务流程的有序关联,既保证了项目管理业务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又实现了项目信息在不同管理板块之间的高效互通 ,消除了传 统工作模式下的信息隔阂。
2. 面向用户系统的优势多点呈现 。建立了集中统一的项目 管理门户,实时监控计划落实情况和执行进展信息,方便决策者 快速掌握项目情况,提供精准决策支撑 。在项目管理及实施层 面,以外协采购板块为例,重点解决了传统模式下采购计划申报 耗时长、表单填报不规范、计划统计分析复杂等问题,切实减轻 了基层负担。
3.实现与相关系统之间有效协同 。系统通过以“任务驱动流 程”方式,实现对某项目相关业务领域的管理优化和业务流程的 自动流转,面向不同管理层级,提供专业化的辅助和支撑。
四、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经验总结
某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为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信息 化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系统顶层策划
项目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导致各种应用系统萌芽而生,尽管不同系统在功能上各有侧重 ,但是依然存在部分功能、流 程、数据等的重叠和衔接 。为此,务必要明确现有和拟规划实施 的各类信息系统业务范围和功能,在顶层厘清系统的界面关系, 确保有效发挥其强大的业务功能和信息处理能力。
( 二)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
以管理需求为牵引,始终围绕“决策层关注”和“增强用户获 得感”两条主线发力 。通过梳理分析各业务领域的“ 问题域”,找 出“痛点”,策划好典型的业务场景和关键 KPI 指标,在实现过程 中重点关注各类用户的关切,发现问题尽快解决,让关键用户获 得更好的体验,从而提升系统的认可度。
(三)持续做好业务需求的动态管理
大型复杂项目管理系统开发周期长 ,项目实施过程中管理 思路的改变、政策要求的变化都可能导致需求变更 。因此,业务 需求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动态性和长期性,必须按照技术状 态管理要求做好业务需求管理 。在业务需求未完全明确的条件 下,从管理策略上可先启动流程简单的、业务需求较为急迫的功 能模块,从技术策略上可采用柔性系统设计,如可拓展的基于面 向服务的架构体系架构。
( 四)建立系统建设工作组织协调机制
系统开发涉及多家参与单位、各个管理实施层级,需要开展 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必须建立固定的工作团队,保障工作的正 常开展 。在某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工作组依托月例 会、专家指导、评审把关等多种工作机制,推动相关工作快速开 展,也为减少系统实施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8]。
(五)重视信息系统数据的规范化管理
数据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和灵魂 ,也是确保信息系统流 畅通运转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系统建设各个环节都应该注重和 加强对数据的规范化管理,做好数据全生命周期规划和使用管 理,为决策层、管理层、实施层提供决策辅助、统计和分析等服 务。
(六)探索建立自主技术支撑队伍模式
信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团队保 障,无法单纯依靠外部力量实现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对于 体量较大、建设周期较长的大科学工程项目,项目过程中的各种 不确定性变化和潜在需求在所难免, 为了确保项目管理信息系 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应当提前策划和考虑建立自主技术支撑队 伍模式。
五、结语
大科学工程项目组织实施管理难度很高,其信息化建设同 样是一项系统工程,既继承了项目管理本身的复杂特点,又面临 着信息化建设中常见的典型问题 ,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理念全面 推进,既要在系统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又要兼顾考虑各细节 层面管理、流程、数据的耦合贯通,这样才能顺应当前的信息化 建设总体要求,破解信息化建设困局,提升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 效果 。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将有力保障 项目目标的高质量完成 ,促进大科学工程管理效率和效果双提 升,并为类似大型复杂信息系统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 1] 周新会 . 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发展与未来[J].项目管理技术, 2006(06)
[2] 张丽 , 马柯 . 浅谈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29): 529-566 .
[3] 钱敏 , 成建华 . 科研项目管理软件系统及应用[J]. 水道港 口, 2004(25):134-136 .
[4] 何伟,任振,杨敏等 .科学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设计浅析[J].项目管理技术,2019( 17):111-115 .
[5] 杨扬 , 贾君君 , 李研 .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 [J].信息系统工程,2017( 12):112-113 .
[6] 李子友 .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 建筑 知识,2016( 10):98 .
[7] 夏耘, 陈昊,刘辉.复杂大型信息系统开发流程[J].指挥信息系统与 技术,2012(04):8-11.
[8] 高清阔,张永淼.浅析信息系统开发的项目风险管理[J]. 中小企业 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07):45-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