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师资能力提升路径论文

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师资能力提升路径论文

3

2024-04-15 13:42:52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的加速时期,目前,创新思维已经深入人心,是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已面临百年之大变局,在这 样历史浪潮的推动下,国家着力于万众创新创业,这是民族发展中的重要部分 。高校师资能力创新该如何体现?路径何在? 文章主要针对提升高校师资创新创业能力做出如下论述:高 校师资创新的能力能够较好提升,做好以创促科,做好以创促医,为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师资能力提供一条基本路径,为我国今后可持续发展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时代 ,高校,创新创业,路径,师资能力

  前言

  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的加速时期,目前,创新思维已经深入人心,是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新经济发展的主题部分[1- 2] 。 国家教育和医疗同样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发展基础,高校培育人才最终目的是为国家输送人才,人才的类 型多种多样,尤其是全方面培养的综合性人才,高校创新创业 师资能力提升成为中国新时代的一个重任 ,很多高校都在不断探索。

  本文主要针对提升高校师资创新创业能力做出如下论  述:高校师资创新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并在教学中较好实践, 做好以创促用,知行并进;做好以创促科,科技兴国;做好以创促医,医保民生 。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师资能力提升路径,主要为紧跟国家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按照地方相关政策 、 研读单位有关文件,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奠定深厚的基础[3- 5]。

  一、高校师资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意义

  ( 一)高校师资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做好“ 以创促学,学以 致用 ”

  “ 以创促学”即:通过全新的教学方式,改变现有的教学模 式,以创新的方法,优化学生学习习惯,既对教师提出了新的 挑战,也为教学过程灌输以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教师提供创新 思维的培育 。这种教学方法的关键,需要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巨大的改良优化,最终呈现出不同的教学效果,希望将知识有 效地转化为能力的运用 ,这也充分地贴合我国教育教学中学 以致用的重要思想。

捕获.JPG

  在创新思维格局下的教学方式和以前相比有较大的差异 性;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学方式上的转变;创业多为学习期间的 转变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是高校培养人才中重要的组成 部分, 针对教师而言 ,教学模式上发生改变也会面临很多难 题,教学模式的改变使得学生也会随之产生变化,从而带来不 一样的教学效果,着力于人才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以下 策略:对各个学科的竞赛项目进行分析后,能够较好地指导项 目,也要能够迎合市场的需求;伴随教学方法的优化,提升了 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 。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学科,需要用发散的思维来考虑问题 ,在创新实践具体中着力于对人才进行培养[6]。

  ( 二)高校师资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做好“ 以创促用,知行 并进 ”

  在创新思维模式的不断优化下 ,学生和教师在教学和学  习模式中都不断摸索,不断提高能力,能够很好地用于实践, 首先最为重要的是乐于学习 ,学习过程中需要符合市场的变  化,如果知识的更新不及时,不能够较好地符合市场的不断变  化,并且在学习中也要不断进行实践,能够学得更加透彻,更加深入。

  “ 学以致用”关键在于运用。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只有 坚持自己的目标, 同时有重点和目标的进行学习 ,也要多思 考,能够将所学巧妙运用在实践中 。学以致用,最高境界当是 创造性运用 。学以致用是根本,将所学进行转化,能够较好地 边学边实践,学用结合[7]。

  知行关系哲学思辨,其核心理念是思想于实践间的联系。 其中,知表示主观意识,行表示实际动作,更深层次的含义可定义为伦理上的德行 。“知之非艰,行之憔艰”,对知行的关系进行了言简意咳的阐述,反映了认知相对于实践更容易形成, 而实践比认识更难落地 。也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意义。

  张響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企业家,他主张“ 实业救国”, 是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 ,一生创办了 20 多家企业, 370 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他对知行之道进行了转化和吸收,形成知行合一、知行并进的重要观点 。在他的理论中,“ 良知之学,重在  知行并进 。居今之世,舍知行并进,尚安有所谓学务战!”[8],对  于行知的联系, 他主张先实践后形成认知 ,认知比实践更简  单,实践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他还提出了知行结合 、知行相  异、学求致用、德艺行结合等观点 。对张響的教育理论进行解  读 ,可将其细化为:(1) 涵盖认识论和伦理学两方面的内容; (2)强调知行的对立统一思想;(3)揭示知行并进的条件;(4) 体现教育服务于实践的价值取向。

  张響“ 知行并进”理念当代启示:(1)理论实践相结合,对 于培育创新型教学十分重要;(2)学生的多元化教育和发展与 时代需要相适应,有用、可用之才是社会的重要支柱;(3)教育 所形成的知识体系,要通过生产劳动来落地。

  ( 三)高校师资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做好“ 以创促科,科技 兴国 ”

  我国素来重视思想道德培育、也推崇科学的教育环境 。古 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成为了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基 石,毕异、察伦、张衡、祖冲之、宋应星等科学家功垂宇宙、万古 流芳 。近代中国史上也先后涌现了数位家喻户晓的科学家典 范,如华罗康、钱学森、邓稼先、南仁东、李保国等,促进了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

  提高创新能力,对于实现产业化有很好的促进 。我国科技企业发展不平衡,大多数科技企业规模依然很小,发展缓慢, 存在管理落后、产品单一、新技术开发滞后、自我发展活力不  足、市场意识薄弱、质量观念淡薄和信息渠道不畅等问题[9]。所  以需要加大科学技术人员的培育力度, 激励科学技术人员实  现产业报国,多数科技企业在投资主体实现多元化,在产业结  构上比较贴近国家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尤为重要, 在企业  资产上也得到不断增值[10]。

  “ 科教兴国”扎根于我国教育事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通 过科学教育和现代化思想的建设 ,是实现社会主义强国和四 个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信息化得到了飞 速发展,科学技术得到质的飞跃,世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各 个国家在教育资源上的投入逐年提高 ,通过建设世界一流大 学,来吸引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引领国家在科技和教育事业 中的飞速发展 。科教兴国战略促进全社会更加重视科学技术 和教育的风气,进一步提升人民的科学精神,提升我国人民的 科学素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11],通过信息化媒介,取得了跨 越式的发展,提高了获取信息和资源的便利程度,促进了社会 经济和人民生活方式的蜕变。

  总之,“科教兴国”战略开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开创我国科技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为 21 世纪我国科学技术和  教育工作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12]。

  ( 四)高校师资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做好“ 以创促医,医保 民生 ”

  医疗也是民生的重要内容,是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在新时 代的经济发展环境中,经济面临着换挡降速,从快速发展迈向高 质量发展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实现高效、优质 的医疗服务,是贯彻“人民至上”和“ 以人为本”的重要力量。

  “ 以创促医,医保民生 。”现代市场经济竞争,一方面是资  源的竞争,但同时也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也是最重要的资源, 获得先进的人才能够获得先机 , 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样需  要先进诊疗设备和理论水平、实践技能的综合能力人才[13]。

  从学校的角度来探讨“ 以创促医,医保民生”这个问题,学 校不能像有关政府部门那样,完善医保政策,保障人民群众享 受优质、统一、精准的医保待遇,加大改革力度,减轻人民群众 医药负担,推进精准精细服务,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严厉打 击欺诈骗保,守护人民群众“救命钱”“保命钱”。但是学校可以 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培养医德良好的优秀 医生 ,促进各大药厂的先进技术和做好各个乡村医务所的人 才输送及培养。

  二、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师资能力提升路径

  新时代高校创新师资能力的提升 ,需要认真研讨我国相  关政策,在宏观政策上推进创业教育 。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 根据每个地区的政策,认真研究相关文件,为我国可持续发展  道路奠定深厚的基础。

  对于师资能力也要不断培养 ,师资培训体系需要不断升 级和优化,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培训,都需要了解需求,从而 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并与平台进行协同处理 , 同时也可以积极 开展各种师资能力培训的活动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能力卓越 的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理念,明确教师定位,强化教师责任,建 立激励体制[14]。

  ( 一)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师资能力提升路径存在问题

  一是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师资能力薄弱 ;二是新时代高 校创新创业师资结构不合理 ;三是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师资 教学模式传统。

  ( 二)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师资能力提升路径原因分析

  一是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师资教育认识不足 ;二是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师资管理机制不健全。

  ( 三)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师资能力提升路径建设措施

  一是打造结构合理的创新创业师资架构 ;二是明确创新 创业师资的角色定位;三是加强创新创业师资的培训;四是开 拓创新创业师资教学模式。

  三、以张謇企业家精神为反思探讨高校创新创业师资

  《周易·系辞大传》云:“天地之大德日生”“天地鼠氯,万物 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即:世间万物,遵循着自然的发展 规律,其源源不断,生生不息,有无穷的发展潜力,见证着社会 的进步和文明的更迭 。在人类从弱到强的过程中,物质越来越 丰富,生活也越来越多姿多彩。

  晚清时代,我国各方面都处于落后状态,老百姓生活苦不 堪言,各个列强伺机侵入我中华,清末企业家张響主张实业救 国,其终其半生精力,为我国抗击国外列强的强取豪夺,进行 了抗争,也警醒了国人看清实业兴国的重要性,对我国近代的 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回望张響“实业报国”的探索精神,坚持以创新发展和就业  优化理念为基础,具有丰富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 。当今所进行  的工业实践,也会为将来的社会带来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张響  的重要知行理论中,不能完全照搬,要取其精华、摒弃其不足, 融合近代工业的发展路线,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捕获.JPG

  新时代的今天,相信每一位中华儿女都会倍受鼓舞、见贤思齐,也会从这位先行者身上,充分波取破浪前行的勇气和智慧 。今日中国逐渐走向富强,全国人民信心百倍,学习张響企 业家、教育家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粗[15]。

  参考文献:

  [1]  马艳娇 . 浅谈《道德经》对中医药院校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 学教学效果的探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03):23- 24.

  [2]  马艳娇 .“ 互联网 + ”教育背景下云班课在中医药院校微生物  学与免疫学混合式教学管理的运用  [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20(01):196- 197.

  [3]  马艳娇,谢卫金 .“道德经”在新时代女性的生存及发展空间初 探[J].科学咨询(科技    管理),2021,12(49):233- 234.

  [4]  唐国强, 罗盛锋,杨端翠.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探究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4(619):67- 68.

  [5]  仇玉斌, 甄海胜. 文科跨专业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中 国成人教育,2017(13):70- 73.

  [6]  刘文光, 贺红林 .基于团队指导的创新创业型研究生培养探索 [J].教育教学论坛,2018(17):30- 33.

  [7]  秦洁 . 以师导学    以创促学    以学带学— 广告设计课程的 创新能力模块重构[J].大众文艺,2020(12):193- 194.

  [8]  王飞 . 张謇“知行并进”职教理念的内涵及当代启示[J].南通纺 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02):25- 28.

  [9]  陈勇 .破瓶颈制约促科企规模化发展[J].华东科技,2001(08): 24- 25.

  [10]  泸溪. 学以致用知行并进[N ].湖南日报,2019- 06- 30.

  [11]  邓也 . 最好的缅怀是让更多人志在科技兴国[N ].四川日报 , 2021- 05- 25(005).DOI:10.28672/ n.cnki.nscrb.2021.003498.

  [12]  王扬宗.科教兴国战略开启科技发展新时期[N ].中国科学报, 2021- 08- 26(005).

  [13]  许晟.理性参与共促科创板开好局[N ].安徽日报,2019(05):1.

  [14]  朱红剑 ,徐婷 . 以“ 党建 + ”为引领抓实党建促医改[J].人口与 健康,2019(04):74-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