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省级金控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及内审能力提升策略探讨论文

省级金控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及内审能力提升策略探讨论文

6

2024-04-13 10:29:03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随着国有金融资本集中统一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省级金控公司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着多重挑战。本文分析了省级金控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内审工作负责人、审计组织架构、审计权限、科技赋能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提升省级金控公司内审能力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摘要:随着国有金融资本集中统一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省级金控公司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着多重挑战。本文分析了省级金控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内审工作负责人、审计组织架构、审计权限、科技赋能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提升省级金控公司内审能力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省级金控公司;内部审计;内审能力提升;策略

  一、前言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与国有金融机构业务和职能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共同构成内部控制的重要防线,对于国有金融机构实现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经营活动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与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外部审计共同构成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础。

  作为国有金融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省级政府所管理的金融资本在落实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防范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深化区域金融改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构成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力量。2018年6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财政部门根据本级政府授权集中统一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并要求国有金融机构要细化、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流程控制,加快形成全方位覆盖、有效制衡的内部监督机制。在此政策背景下,各省加速推进国有资本集中统一管理进程,例如,湖北省2022年启动对宏泰集团重组、福建省和海南省分别在2022年年初设立了福建省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海南省财金集团有限公司。

  在多金融牌照甚至跨金融及实业经营的情况下,省级金控公司业务范围广、投资项目多,各层级经营实体面临的风险和外部监管环境差异较大,给内审工作面带来了多重挑战。

  二、省级金控公司内部审计现状

  (一)多数公司成立独立审计部门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

  在剔除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外的31家省级金控公司样本中,23家均已成立独立审计部门及董事会下设的审计相关专业委员会。

  (二)内审人员数量和能力难以匹配资产规模和业务

  1.内审人员数量有限,与资产规模不匹配

  部分省级金控公司总部审计部门人员较少,与资产规模及子公司数量不匹配,并且存在内审人员被外部单位借用的情况,这加剧了内审人员不足的困境,难以满足审计全覆盖的要求。例如,一家2022年底资产规模已超2500亿元的省级金控公司,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内一级子公司8家、主要合营及联营企业20多家,但集团总部审计部仅有4名审计人员,难以有效发挥审计监督职责。

  2.业务复杂、监管严格,对审计能力要求较高

  受历史因素影响,多数省份尚未达到国有金融资本完全由省级财政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要求,并且部分省级金控公司在主营银行、证券等金融类业务的同时,部分实业类项目并未剥离,如山西金控、江苏国信、山东鲁信、新疆金投、重庆渝富等。一些省级金控公司在省级政府主导下重组而成,并在落实国有金融资本统一管理的过程中逐步收购整合其他金融类公司,这类公司内审人员原从事的审计业务比较单一,对各类金融业务及相关政策和监管法规理解不充分,对被审计单位业务的风险研判和理解能力不足,短时间内难以满足整合后多牌照经营的要求。

  (三)对外股权投资复杂多样导致审计范围存在争议

  部分省级金控公司内审人员对《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规定的“内部审计机构应对本单位所属单位的内审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中“所属单位”如何界定存在疑问。省级金控公司主要负责金融股权投资与运作职能,对外投资项目既包括绝对控股、控制并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股权,又包括仅具有重大影响不满足财务并表条件的股权投资以及无重大影响的一般股权性投资,还可能存在虽绝对控股但不能控制、不满足纳入合并报表条件的一些股权合伙企业等。对于财务并表范围外的股权投资项目,省级金控公司是否需要进行审计存在争议。

  (四)金融科技应用与创新对内审工作提出新要求

  银行、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广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人工智能等技术重塑传统金融产品、服务、机构组织,并催生了网络借贷、第三方支付、数字货币、互联网保险/信托/财富管理/征信等新的金融业态,增强了金融服务的创新性和个性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省级金控公司运营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并且不同细分金融行业应用的金融科技差异较大,因此,内部审计必须实施高度整合的信息化,这样才能满足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需求。部分省级金控公司虽然通过购买或者自行研发建成内审信息系统,但仅停留在基本信息搜集层面和审计流程线上化层面,尚未实现数据分析和预警功能,内审工作信息化程度滞后严重。

image.png

  三、提升省级金控公司内审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主要负责人直管内审工作

  内部审计承担着全方位监督国有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重要职责,在避免金融领域腐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要求,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内审机构应当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省级金控公司应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直管内审工作的要求,并积极推进建立总审计师制度,进一步提升内审工作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对于审计计划、审计决定、审计线索移交等重要审计事项,应纳入“三重一大”决策范围。

  (二)搭建高效的审计组织架构

  省级金控公司组织架构大多为“小总部、大业务”模式,子公司中有跨地区展业、业务范围广、盈利能力强的银行、证券、信托、期货等公司,还有融资租赁、担保、征信、结算等主要在省内展业的金融业务,子公司业务复杂度、监管环境、科技化水平各不相同。在审计人员力量有限的情况下,为做到审计全覆盖、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省级金控公司可以采用分级管理模式,即集团层面成立审计部或审计中心指导和监督二级子公司审计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并负责对二级子公司审计;二级子公司设立独立审计部门,根据其特有风险,对其所管理公司开展内审。

  随着省级金控公司的发展,审计组织架构应进行调整,进一步增强审计独立性和整体审计力量。通过整合集团各层级审计力量建立集中化、专业化的内审管理组织,对整个集团业务开展审计,充分融合不同金融细分行业审计人员工作经验,一方面,更符合金融行业跨业监管的大趋势;另一方面,也有利培养复合型金融审计人才。省级金控公司可以参照中国太平成立太平金融稽核服务(深圳)有限公司的做法,成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服务公司,将纯费用中心转为利润中心,在促进金控公司合规经营和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促进内部审计机构提质增效。

  (三)按“三原则”确定审计权限

  1.按照人事管理权限

  省级金控公司外派至参控股单位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的人员对于参控股公司生产经营决策、公司治理和风险防控具有重要影响,其能够履职尽责对于落实金控公司战略决策部署、维护金控公司利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省级金控公司应对所有董事长、总经理人事关系受其管理的参控股企业,均具有审计权。

  2.按照财务并表口径

  省级金控公司对纳入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投资决策、各项制度设计等均有决定权,子公司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会传导至省级金控公司。因此,省级金控公司对纳入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均应有审计权,以便及时发现和防控各种风险。

  3.按照风险并表口径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发布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相关规定,金控公司应以企业会计准则和资本监管规定为基础,对所出资机构进行并表管理,即虽然部分机构不符合财务报表合并条件,但如果其业务、风险和损失可能对金控公司产生重大影响的,金控公司应对其公司治理、等进行全面持续管控以有效识别和防控金控公司整体风险。内部审计是对公司风险防范的重要手段,履行对风险管理情况的监督职责,因此,应按照风险并表管理的原则确定内部省级金控公司的审计权限。

  (四)推动科技赋能内审工作

  省级金控公司应将现代信息化技术全面应用到内审工作中,在全面调研各板块业务及科技应用基础上,通过企业内部IT力量或委托专业第三方技术提供方开发能够对接业务、财务、投资、风控等系统的审计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人工职能等技术,不断创新和优化审计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和报告工作流程,促进内审工作提质增效。内审人员要深入了解和掌握金融科技在相关业务领域的应用,熟练使用数字化审计工具,注重加强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深入挖掘潜在风险和问题,提高审计工作能力。

  (五)持续提升内审工作价值

  1.利用外部审计机构

  相较于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并且大型外部审计机构均设有专门的金融服务组,可以根据需要向不同金融细分行业的公司提供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审计及咨询服务。省级金控公司内审部门可以加强与外部审计机构合作,学习借鉴其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从而促进公司内审能力提升。

  2.强化内部服务意识

  省级金控公司内审部门应积极主动地将审计关口前移,通过参加公司重要决策会议,充分了解公司经营业务,对公司各类风险事前研判;通过事前调研分析、汇总履行监督职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等措施,发挥对法律规章和企业管理制度熟悉的优势,就内部控制薄弱环节为公司各部门及子公司经营管理、风险防控提供有效建议和咨询,以增强各层级管理人员进行有效决策。

  四、结语

  受多金融牌照甚至跨金融经营、投资项目众多、审计人员有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省级金控公司内审工作面临着多重挑战。为增强企业内审能力,省级金控公司应明确由主要负责人直管内审工作,通过搭建高效的审计组织架构,推动内审工作科技化,按照“人事管理+财务并表+风险并表”等原则严格开展内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服务作用,促进省级金控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晓光.国有控股和国有金融控股集团构建内部审计体系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9(9):48-50.

  [2]王允星,田佳禾,候昕明.国有金融控股集团构建内部审计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石油企业,2020(10):26-27.

  [3]尚文程.基于金融控股集团下分类审计体系构建原则的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2021(11):30-33.

  [4]张葵.浅析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偏差——基于内审法规和相关文献研究[J].财会月刊,2022(S1):55-58.

  [5]赵永红.国企内审工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人民论坛,2022(20):104-106.

  [6]于威,左民玮.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审计组建模式探索[J].中国内部审计,2023(5):24-29.

  [7]李海绚.浅谈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J],现代审计与会计,2023(7):70-72.

  [8]李梓熙.金融企业加强内部审计建设的问题研究[J].上海商业,2023(9):73-75.

  [9]李雨桐.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内部审计创新转型思考[J],中国农业会计,2023(14):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