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有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策略论文

2023-12-28 09:09:41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企业文化是助推国有煤矿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是企业核心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国有煤矿企业T公司为例,梳理了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背景,分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存问题,提出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以期提供借鉴和参考。
摘要:企业文化是助推国有煤矿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是企业核心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国有煤矿企业T公司为例,梳理了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背景,分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存问题,提出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以期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体制机制,阵地建设,文化建设策略
一、T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背景
当前,国有煤矿企业T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大力推进文化强企,注重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循序渐进,以“党建一流”带动“文化一流”,立根塑魂,促进企业文化深度融合。
1.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定位。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完整、准确地贯彻新时代党治疆方略,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品牌建设。
2.完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煤矿企业全体职工秉承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认真落实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使职工这一重大责任的发展目标成为广阔职工的共识。确立“为社会赋能为经济助力”的宗旨,将企业“实干、奉献、创新、争先”精神给予新的时代内涵,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引导广大职工增进思想认同、价值认同、感情认同、行为认同,从而为企业改革与发展奠定更加坚固的思想基础。
3.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企业积极培育主流价值,着力构建符合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重点抓好安全、创新、廉洁、法治、人才、感恩等文化方面,与企业发展、生产经营管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职工队伍建设深度融合,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激发全体职工干事创业激情。
二、T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存问题
1.企业文化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典型宣传等业务工作结合不够,缺乏规划、全员参与的企业文化体制机制,与生产经营同计划、同部署、同考核效果不好,工作人员局限党务干部。
2.文体活动形式单一。企业建立了阅览室、职工书屋、文体活动室等场所,但文体活动、文化宣贯形式单一,效果不好,场所利用率不高,未树立企业文化示范点和选树先进典型,在促进企业文化品牌化等方面力度不足。
3.文化管理缺乏科学有效性。企业文化建设未贯穿于企业发展战略、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年度考核之中,缺乏科学化、规范化和人本化管理。
4.以人为本,履行社会责任不丰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理念重视程度不够,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职工幸福指数还有待提升,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效果不好,公司在地区中的影响力不够。
三、T公司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建立并完善体制机制
1.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创新创效、标杆选树、典型宣传等各项业务工作相结合,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整体规划、党政配合、部门联动、全员参与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政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党员领导干部履行“一岗双责”责任。
2.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考核体系,党委会每半年至少研究一次企业文化工作,有议题、有记录、有部署、有检查;制定科学有效、符合实际、便于操作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和计划,与生产经营同计划、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
3.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履行“一岗双责”抓党建工作考核机制,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评议、考核重要依据。将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4.加大企业文化建设人财物投入力度,选好配强企业文化专兼职工作人员。专兼职工作人员分级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指导、协调及文化理念的宣贯、文化案例、文化故事总结报送等工作;科室、区队设企业文化兼职管理员,主要职责是开展企业文化培训,督导职工遵守行为规范,执行规章制度,组织开展企业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和特色专项子文化建设等;加大企业文化宣贯、主题活动践行、宣传及标识标牌等方面经费的支持,为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保障。
5.企业积极开展党务干部学习培训、考察交流,党务干部加强企业文化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多出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和精品。
(二)注重文体活动与文化宣贯的多元化发展
1.文体活动方面。一是根据企业实际建立阅览室、职工书屋、文体活动室等,加强日常管理,实时更新软硬件设施,有效地发挥吸引职工、凝聚职工、服务职工的作用。二是建立各类兴趣小组等并加强组织和引导工作,加强对基层文化组织管理人员的选配、培养和使用,有效地发挥上述组织吸引职工、影响职工的积极作用。三是强化企业文化传播。举办讲堂、展览等活动,完善软硬件设施,开辟和利用网络、手机、微信等新型传播媒介,增吸引力;加大文化产品创造力度。积极组织职工创作有温度、有筋骨、有生命力、健康高雅的文化作品;创意制作文化宣贯产品,推动优秀价值理念作品的传播,提升优秀文化的传播实效。四是树立“互联网+文化”理念,充分运用党建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加大优秀企业文化成果推广、应用力度。
2.文化宣贯方面。一是遵循企业文化建设规律,立足企业发展实际,打造“一主多元”文化格局,坚持核心文化和主基调高度统一,做到发展战略、核心价值理念、形象标识、职工基本行为规范“四统一”,塑造统一的集团品牌形象。二是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宣贯活动,将其贯穿于各类学习、教育、培训和宣传报道之中,把企业文化宣贯与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爱企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融汇,创新载体、丰富内容、注重成效。三是积极开展文化培训,把企业文化培训工作纳入安全培训计划之中,针对性地举办培训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做企业文化坚定的拥护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四是开展企业文化先进典型选树工作,评选表彰企业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树立和宣传能够彰显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先进、道德楷模的“好故事”以及好风采人物,总结推广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做法和先进经验。
(三)强化文化管理
1.加强文化管理实施,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具备较强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职工队伍建设和工作责任制、年度考核中,不断增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人本化。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制度体系的废立机制,定期开展文化审视,把先进指标、流程、标准等引入制度体系中,确保制度体系始终符合企业文化理念以及发展要求,确保管理标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科学有效,管理效能不断提升。
3.加强专项文化建设,充分结合企业发展历程、企业特点、区域特点和企业中心任务,立足于煤矿实际,开展安全、法治、人才、创新、廉洁、感恩等方面文化建设工作,相关部门按照《煤矿企业文化实施方案》落实专项子文化建设具体职责,形成协同推进机制,使文化管理能够有效地融入企业管理的全过程。
4.加强文化融合,正确处理文化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差异性的关系;确立符合集团、公司、矿厂要求并切合单位实际工作需要的文化建设路径;加强跨文化管理,开展沟通与交流活动形成文化共识,实现文化认同;把文化融合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用文化凝聚人心。
(四)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1.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一是以企业愿景引导干部职工增强荣辱与共的责任感和奉献意识。自觉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加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着力解决好职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聚焦职工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切实做好职工困难帮扶服务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实施职工关爱工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增强职工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是大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依托官方微信公众号,展播文化作品,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让文化成果惠及全体职工,推进和谐企业的建设工作。
2.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一是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诚信、合规地经营,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水平;打造清洁能源和生态环境,保障生产安全,提供安全、可靠、清洁的能源;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创建内外协调的和谐环境。二是加强民主管理,健全企业工会组织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围绕“公开解难题,民主促发展”主题活动,丰富民主管理形式和内容,切实保障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三是加强品牌宣传,规范使用集团公司品牌视觉识别手册,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优化企业环境,增强企业市场影响力。在企业内部开展文化活动精品示范工程,创建文化活动品牌。面向社会积极宣传和展示企业战略、发展成果和文化理念,增强公司在各层面、各区域的影响力,为企业发展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升企业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四是高度关注网络舆情,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积极利用各类平台开展舆论宣传,有效引导不良舆论,妥善处置负面信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建立舆情管控体制机制,提高危机公关处理的意识和能力,制定《煤矿企业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应急预案(试行)》,维护好企业品牌形象。
四、T公司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
1.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坚定历史自信,领悟“两个确立”决定,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党建业务知识培训,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深化对历史进程的认识、历史规律的把握、历史智慧的运用。2.围绕中心抓党建创新方式方法。推行“互联网+党建”,使用集智慧党建、融智学习、学习强国等载体线上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提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水平;改进文风会风,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
3.强化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储备,突出政治标准,强化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强化执行力,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审计,永葆自我革命精神,维护制度权威,坚决防止制度空转,形成严格遵从制度、靠制度选人、靠制度管事、靠流程办事的企业新风尚。
4.持续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围绕公司“1355”发展战略目标,将文化理念与企业发展、生产经营管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深度融合,开展“一党委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活动,打造企业“融合型·实效型”党建品牌。
5.发挥宣传思想的导向激励作用。定期开展网络舆情管控,重点围绕矿区内部网络、微信、QQ、钉钉等载体,加强信访、维稳等专业知识学习,实时掌握追踪网络负面舆情,保障不发生重大新闻事件。
6.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和群团工作。健全团青工作制度,落实好“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在发挥“号、手、岗、队”传统品牌载体的基础上,引领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持续开展好“我为青年做件事”实践活动,提升青年职工归属感和幸福感,为企业发展聚心、聚力、聚智。
参考文献
[1]李志坤.企业文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曹妃甸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路径剖析[J].河北企业,2022(10):124-126.
[2]何旭.新时代国有建筑企业党建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路径[J].活力,2022(17):82-84.
[3]王芳.铁路企业文化建设现状与优化策略——以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企业文化[J].理论学习与探索,2022(4):70-72.
[4]崔迎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23.
[5]王志丞.文化建设引领企业发展的作用与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2):154-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