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OI云管理系统的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应用研究论文

2023-09-10 17:49:30 来源: 作者:yeyuankang
摘要:医药制度改革一直是我国高度重视的改革内容。其中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是关键环节之一。在改革过程中,薪酬制度不但要符合医务人员薪酬服务的诉求,可以调动医院以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同时也要形成好的激励模式,全方位优化医疗服务机制,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文章立足于此,探讨加快薪酬制度改革,助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方案和举措。
摘要:VOI(Virtual OS Infrastructure)是一套创新的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现已被广泛的运用到计算机实验室。而实验室是大学进行实践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它的建设和管理直接关系到大学的教学、科研和育人效果。因此,如何更好地提高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许多大学实验教学管理人员所要考虑的问题。通过对政策文件的解读和对日常工作的总结,得出了数据是最关键的要素的结论,并对科学实验经费的分配、开放管理模式的优化、服务能力的提升、绩效评估、实验人员的绩效评估等方面的决策与执行尤其关键,唯有以“数”为基础,方能更加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实验室的整体建设水平、管理效率、服务能力。基于此,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应用中提出了VOI云管理系统,本文围绕VOI云管理系统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应用展开研究,以期为相关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VOI云管理系统;高校计算机;计算机实验室;应用
引言
本文通过对大学实验室的研究,探讨了如何提高大学实验室的工作质量,以及提高大学实验室工作质量的方法。而高校实验室不仅可以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支持,还可以为学生们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同时还可以作为技术开发和转化的一个重要的实践场所。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以及对大量科研经费的投资,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呈现出了几何级数的发展,同时,与实验室相关工作的教师数量和岗位种类也在持续增多。近年来,全社会所面对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地解决途径和研究方向,大部分都已经超越了单个学科的范围。在这个进程中,各学科之间出现了相互融合、相互联系的情况,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交叉学科,促进了大学的交叉学科实验室的迅速发展,使得实验室管理系统需要处理更多的数据信息,为了更加高效地处理复杂、繁多的数据信息提出了VOI云管理系统。高校VIO云管理系统部署架构如图1所示。
1 VOI云管理系统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中的应用优势
1.1整合资源和共享的效率
VOI云管理系统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在实际运行中能够将海量的数据信息集成到一起,从而达到信息的集中和共享。利用VOI云计算管理平台,可以减少集成化的硬件偏差,提高整体的管理效率,并减少运行费用,保证运行在一个科学、理性的范围内,整体技术架构图如图2所示。
1.2计算机实验室维护和管理
可通过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集成管理,来提高VOI云管理系统的应用。这样,实验室的后续维修时间也会被有效地降低,从而提高了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维护效率,降低了其成本,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在后期维护方面的工作量也会被降低,从而有效地防止了维修成本浪费的现象。
1.3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应用VOI云管理系统的架构
VOI云管理系统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中的应用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设施层,其主要目的是保证系统能够充分地实现VOI云管理系统的全部功能,同时也是整个系统的操作依据。(2)底层管理:这一层使用VOI云计算管理,建立一个分散的云计算环境,在各个模块中都有Java虚拟机,具有很高的自主性。(3)应用界面层,这个部分包括了配置网络界面,设定用户环境,验证最终用户的身份,而应用界面的功能则是把底层的架构和各个应用之间的通讯联系起来。(4)在应用层面,大学的计算机实验室可以使用VOI云端管理系统来进行日常的工作,也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快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
2 VOI云管理系统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中的应用措施
2.1虚拟化技术应用
云桌面的虚拟化技术,简而言之,就是利用服务器来虚拟出n台虚拟主机,让多个用户桌面在服务器上分别单独地进行操作,还可以实现对底层物理硬件资源的共享,例如CPU、内存、硬盘、显卡等。利用桌面云逻辑框架的应用,能够保证资源可以被精确地、高效地进行分配,保证了用户的安全使用,提升了对其的管理和控制能力,并为其提供与实体PC机相同的桌面体验。台式机虚拟化技术能够将数据存储在服务器的数据中心,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应用桌面虚拟化技术期间,虚拟主机系统中毒或系统崩溃、软件更新,皆是在服务器的虚拟母盘上操作管理,可以快速删除和克隆单个或多个云桌面系统,还可以同时同步进行多台虚拟系统里的软件更新。云终端对数据的不运算以及不存储功能,加上Windows Server或Linux系统都比普通个人版本系统安装稳定,使病毒几乎没有入侵的机会,管理员只需在计算机服务器上做好防护工作,打漏洞补丁和端口的管控,就可以有效、良好地保障服务器系统安全,同时也保障了n台虚拟学生机的正常运转。
2.2云桌面技术的灵活性
云桌面系统是将操作系统、存储数据的访问、各个应用软件相结合,我们用户可以通过其他终端设备来进行远程登录、远程控制管理、远程工作。比如,可以通过平板、计算机、智能手机等设备随时登录访问个人的云桌面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有关数据的更新和定期对重要数据盘的备份、加密处理等。互联网时代,管理员远程登录后台就可以快捷实现进行后台操作修改、远程办公,大大提升了实验室管理的灵活性和效率性。
2.3云桌面虚拟化方案
VOI技术采用分布运算,容易维护,并且支持多系统离线运行、支持桌面集中管控、按实际需要交付桌面、网络依赖度低,对3D设计、图像影视处理类场景有较好的体验,用户使用起来就像使用PC机,符合实验室建设的需求性、性价比高、用户体验好等功能。当然,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实验室可以依据用户需求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云桌面,从而能更高效地服务于工作。
3 VOI云管理系统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中的应用效果
3.1完成实验室基础信息分级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学院设备管理中心已经对实验室的基本信息进行了分类,分为了实验中心、公共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三个层次,使用者可以手动地确定一个管理等级,以便于在日常生活中方便地进行管理。其中包含了基础数据,规章制度关键字检索功能,建立用房信息体系等。实验人员一般都表示,数据重复填报的事务工作量减少了很多,对数据进行查询也变得方便了很多,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都主动地参加到实验室数据的更新和维护工作中来。
3.2加强对仪表和装备资料的动态管理,使其发挥最大效用
该系统收集到的各种仪器的种类、编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值,仪器的存放地点、即时状态、所属管理员、学习资料等,都支持增删修改、查询审核,并且可以进行实时的动态更新,便于试验者对仪器的使用状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也便于对其进行维修,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提高利用率,并为以后的购置工作提供参考。另外,由于资料的分享,也可以让各系在空闲时间里利用起来,而试验室也会把这一点,当作业绩考核的一部分,以此来激励试验室的热情。
3.3完成信息发布互动、数据共享对接的功能
利用VOI平台的信息互动功能,实验人员可以对实验室资源现状、实验仪器信息、安全检查信息、危化品相关信息等情况进行管理和发布,并由平台自动产生动态的数据信息。平台还能够提供便捷的数据访问手段,实现了在实际应用中对信息进行改进,确保了信息的时效性、一致性和完整性。利用数据管道技术,可以让数据按照预先设置的规则,自动地从数据生产方转移到数据使用方,这样就可以解决在学生完成开放项目后,实验室管理系统可以实时将学号批量转移给教务系统,从而完成对自主个性化学分的自动分配。教师和学生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预约仪器设备和实验室。通过这些新的应用,使以前复杂的操作过程变得简单,同时也提高了使用的效率。
4结语
VOI云管理系统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具有可行性、新型性的应用模式,相比传统的计算机应用模式,VOI云管理系统建设成本低、管理效率高、稳定性和安全性都占有一定优势。我们应加快加大VOI云管理系统、虚拟化技术、智能化建设,根据师生使用情况,构建多方面性能、多样化系统、资源丰富、使用简捷、交互更强的云桌面,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和VOI云管理系统的价值和优势,利用好各种现代化技术资源于教学,改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提高计算机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为教学工作良好有序进行提供有力保障,为国家培养人才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邱坤,郭盛,顾亦然,等.高校实验室信息化数据治理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41(10):265-269.
[2]黄四青,冯凌峰,冯凌云.基于VOI云桌面的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应用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9(3):72-75.
[3]刘佳霖.高校交叉学科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现状调查及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41(11):292-297.
[4]赵华.桌面云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中的应用[J].数码世界,2020(9):62-63.
[5]李赛.基于云计算的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9(3):62.
[6]黄戌珺.基于VOI云桌面的语音实验室的设计与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06):36-37.
[7]郝妮.基于VOI的桌面虚拟化语言实验室构建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9):189-190.
[8]葛丹.探究基于云计算技术的高校机房及实验室管理系统[J].中国新通信,2019,21(23):133-134.
[9]李延香,袁辉,刘敏娜.基于云桌面技术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应用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7):95-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