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论文

2025-09-29 15:58:39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在我国,企业的税务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点内容。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对企业的税收政策也越来越完善。
摘要:在我国,企业的税务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点内容。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对企业的税收政策也越来越完善。对于企业来说,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适应税收政策,做好税务管理工作。但是从当前来看,我国企业税务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想提高企业税务管理水平,就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改进。
关键词:税务管理;财务管理;税收政策
企业税务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企业的税收成本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期发展密切相关。由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税种,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这些税种都有各自的税收优惠政策,也有不同的征收方式[1]。在不同的税种中,企业可以享受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中要对各个税种进行统筹考虑,确保获得最大限度的税收优惠。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家不断完善和优化税收政策,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税收政策,提高税务管理水平。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税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税收优惠,就必须加强税务管理工作。
一、企业税务管理内涵
企业税务管理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对企业的各项税务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减少企业的纳税负担,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2]。在我国,企业税务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税收筹划,通过对税收政策的了解和掌握,对企业税务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实现最大限度地减少纳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二是纳税申报,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对纳税人进行纳税申报、缴纳税款;三是税务检查和处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税务部门发生联系。因此,要想确保企业顺利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就必须做好税务管理工作。
二、企业税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统一管理,统一政策,统一核算的原则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执行统一的税务政策,按照统一的财务核算制度进行核算。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税务政策规定,必须坚持依法纳税,合理避税。这是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首要原则。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配合国家税收政策和税法规定执行,认真研究和分析国家政策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方向和战略,以便达到减轻纳税负担,合理避税[3]。
(二)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经济效益原则
企业税务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这一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企业在进行税务管理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企业经营活动的特点和性质出发,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经营管理水平和纳税能力,全面分析税收法规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正确把握税收政策,使纳税筹划最大限度地符合国家税法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取得最佳的纳税效果。
(三)坚持效益与风险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在税务管理过程中,必须坚持效益与风险相结合的原则,即在税务管理中,既要考虑到税收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也要考虑到税收对企业发展的消极作用。因此,企业必须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从整体利益出发,权衡利弊得失,做出合理选择。同时,由于我国税收政策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法律法规的变动性,企业必须坚持风险与收益相结合的原则。在税务管理过程中,应尽量降低税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但如果企业因税务管理失误而遭受损失,也应积极面对和承担。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效益与风险相结合的目标。另外,企业在税务管理过程中还应考虑到税务管理对企业经营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4]。
三、当前企业税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税务管理理念落后
我国企业的税务管理理念比较落后,有的企业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不涉及税收问题,或者认为税收只是计算缴纳税款时考虑的一个方面。由于缺乏对税务管理的认识,加上我国税收法律体系不健全、政策变化快、征管水平有待提高等因素影响,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容易产生税收风险,这些风险不仅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而且也会使企业受到法律制裁。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已迫在眉睫。
(二)纳税筹划能力较低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减少企业税收支出,提高经济效益,许多企业采取了纳税筹划的方法,但是由于许多企业对纳税筹划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以及财务人员业务能力低等原因,使纳税筹划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对税收法律法规了解不到位、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缺乏有效的分析、对会计核算等基础工作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税收筹划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较低等。
(三)税务管理不规范
很多企业的税务管理是由财务部门直接负责,税务管理与财务部门脱节,财务部门只是负责报税,而没有真正地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与税务管理也不是一体的。许多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体系,有的甚至没有专职的税务人员。企业与税务机构之间也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渠道,有的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将财务部门作为纳税义务发生点。
在纳税申报时,一些企业不按照规定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甚至逃避缴纳税款,造成税款流失。企业缺少科学的财务核算方法和财务分析手段,难以从宏观上把握税收政策和相关规定对企业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
(四)涉税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经营范围也越来越广,很多企业的经营活动已经超越了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等简单业务,税务工作也越来越复杂,对涉税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很多企业的财务人员不懂税务、不懂会计、不懂财务,这就造成了企业在税务工作中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由于很多财务人员不懂税务业务知识,也很难理解企业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税务知识,因此也难以进行税务管理[5]。另外,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往往只是具有会计职称或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对相关税收法规知识一知半解。这些原因造成了企业在税务管理中缺乏专业性和权威性,也影响了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开展[6]。
四、企业税务管理改进策略
(一)完善税务管理制度
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发展,必须重视税务管理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战略来制定科学合理的税务管理制度,使税务管理工作能够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同时,为了确保税务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实施,企业还应该注重对其进行不断完善和修订。在实际的工作中,企业还应该对税务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税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在制定税务管理制度时,企业应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并根据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业务类型制定相应的税务管理制度。
(二)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对税务风险的管理。首先,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要加强对税务政策的学习和研究。当前我国在税收方面已经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因此,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对税收政策的学习和研究。此外,企业还可以聘请一些具有丰富税务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来帮助自己对税收政策进行分析和制定。在制度建立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制度建立要以合法合规为基础;第二,制度建立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第三,制度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企业发展战略;第四,制度建设要与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相适应。
(三)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税务人员素质
税务管理工作不仅需要会计、财务、税务等专业人才,还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工作队伍。为了适应新时期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应重视对税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综合素质。首先,企业应组织税务管理人员参加专业培训。税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解,使其对税收法律法规有全面深入地了解,树立正确的税收观念。同时在培训时还可以将最新税收政策及时传达给税务人员,帮助其更好地掌握最新税收政策。最后,企业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税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培训不仅能够使其了解最新的税收法规与政策,还能进一步提高其税务管理水平。除此之外,企业应组织员工积极参加税务稽查和纳税评估工作,使其更好地了解税务稽查和纳税评估工作的基本流程与方法,明确自身在其中的职责与义务,为以后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四)提升企业税收筹划水平
税收筹划是企业税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它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纳税水平,降低企业的涉税风险。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对于税收筹划认识不够深刻,导致其税务筹划工作出现漏洞,进而影响到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本文认为,要想提升企业税收筹划水平,首先要提升企业领导对税收筹划的认识,促进其树立正确的税收筹划观念。其次,要加大对税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培养其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职业素养。最后,要强化对税务筹划风险的防范意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必须加强对税务风险的防范意识。
另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企业税务筹划工作。首先,要严格控制税务支出。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税务支出,做到合法、合规、合理。其次,要加强对税收政策的研究和学习。税收政策是国家针对某一行业或领域制定出来的具有一定约束作用的规定和要求,是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必须了解和掌握的重要内容。最后,要强化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税务筹划工作需要财务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因此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学习以提升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税收筹划水平。
(五)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税务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首先,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税务管理制度,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制定相应的税务管理制度。其次,在建立和完善企业税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包括生产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组织机构、人员配置等方面。另外,还需要对税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使其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税法知识。最后,企业还需要定期对税务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从当前来看,我国很多企业在税务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充分发挥出税务管理的作用,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促进我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改进,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国家对税收政策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为企业做好税务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机会。因此,企业必须积极适应税收政策的变化,做好税务管理工作。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企业税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存在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措施和策略,希望能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侯慧娟.企业税务筹划中的细节问题与管理措施[J].中国中小企业,2023(2):168-170.
[2]王瀛堃.加强企业税务管理,防范和化解税务风险初探[J].商业观察,2023,9(6):85-88.
[3]宋丽.减税降费背景下民营企业加强税务管理的策略研究[J].上海商业,2023(2):120-122.
[4]田英.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税收管理现状与发展策略[J].中国中小企业,2023(1):134-136.
[5]胡小华.新税法下企业税务筹划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中国总会计师,2023(1):86-88.
[6]王丽.项目成本视域下的企业税务管理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23(3):145-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