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探讨论文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探讨论文

11

2025-09-09 16:54:17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为了让曲靖市马龙区的肉牛产业顺利跨越行业低谷,分析了马龙区产业资源、区位优势、饲草资源、产业基础;及养殖逐步规模化、生产经营逐步规范化、产业发展逐步集群化、产业技术不断现代化、产业体量逐步扩大化等现状。

  摘要:为了让曲靖市马龙区的肉牛产业顺利跨越行业低谷,分析了马龙区产业资源、区位优势、饲草资源、产业基础;及养殖逐步规模化、生产经营逐步规范化、产业发展逐步集群化、产业技术不断现代化、产业体量逐步扩大化等现状;总结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饲草料供需不平衡、社会化服务程度低、肉牛产业链短、品牌发展滞后等难点。提出强化饲草料保障、完善繁育推体系、推进规模化发展、健全服务保障、提升屠宰加工、进一步打造品牌、完善政策支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对策。根本出路是从数量发展型向质量友好型转向。


  关键词: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探讨


  0引言


  2023年以来,我国牛肉市场价格持续下行、跌幅较大,肉牛产业发展遇到较大冲击。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牛肉产业已经到转型发展的关键期,该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发展,需要总结反思,转变观念,坚持市场导向,加强政策扶持,提高科技创新和应用,降低生产成本,延伸产业链,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加快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效益提升,从数量发展型向质量友好型转型。


  1基础条件


  1.1产业资源


  马龙气候冬春干旱,夏秋湿润,季节干旱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4.4℃,年日照时数1 740 h,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日温差较大。现有耕地442.66 km2,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359 hm2,适农土地广阔。国土面积1 598.68 km2,全境四面环山,具有山区、丘陵、河谷等地形特征,有天然草原面积419.8 km2,森林覆盖率达47.78%,7条河流分属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有水库塘坝490件,具有肉牛养殖的适宜环境。

481fcfb4f6edaf7e28b1dc3760a6db13.png

  1.2区位优势


  马龙区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为曲靖市向滇中经济圈开放的前沿门户。沪昆高铁、贵昆铁路贯通全境,境内现有鸡头村和照福铺2个铁路货运中心;杭瑞、三清、陆寻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有落地互通立交9个;公路干线网络南北相连、东西贯通、成环成网,处于长水机场1.5 h服务圈层范围内。境内生产的高原特色农产品48 h内均可到达华东一线以内各大城市,直达销售终端,可充分保证农产品的效益和品质。


  1.3饲草资源


  全区有可利用草原面积319.07 km2,其中有半人工草场13.33 km2,牧草种类多;年可利用秸秆资源110余万t。近年来,全区在饲料玉米种植、全株饲料玉米青贮、饲草料收储等工作较为成熟。2023年,全区种植全株青贮玉米超过13.33 km2,为肉牛养殖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料。


  1.4产业基础


  马龙区将肉牛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谋划早,发展起步早。2014年以来,马龙区率先在曲靖市实施牛源体系建设,引进优良能繁母牛、扩建牛舍、加快品种改良、加强疫病防控、保障饲草料供给,肉牛产业有群众基础,有产业基础,有科研支撑体系,有产品、有品牌面向市场。


  2肉牛产业现状


  2.1肉牛养殖逐步规模化


  马龙区朝着肉牛良种化、饲养设施化、管理规范化、防疫程序化、环境无害化、全程信息化的目标,大力发展肉牛规模化养殖。规模养殖户的数量、体量上均取得较快增长,全区有存栏肉牛超过10头的养殖户749户,规模达100头以上的养殖场53个、500头以上的11个、1 000头以上的3个,钱区规模化养殖率达51.6%。


  2.2生产经营逐步规范化


  马龙区是曲靖市牛源基地建设试点区,是云南省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区,围绕肉牛全产业链规范化生产经营发力。累计引进培育了现代化肉牛重点龙头企业2个,市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6个;建成存栏能繁母牛以70头为一个单元的23个,年均建设13.3 km2标准化青贮玉米基地,2024年全区种植青贮玉米80 km2;投资3.8亿元,购买了荷兰、冰岛的屠宰、加工设备,年可屠宰加工10万头肉牛。所注册的“高原云牛”牛肉产品已与沃尔玛、盒马鲜生、海底捞、美团等建立销售合作关系,具备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及市场影响力。


  2.3产业发展逐步集群化


  云南省山地牧业科技示范园入驻马龙,至2021年,建成了云南省畜禽繁育推广中心种牛场和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云岭牛育种场等2个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成为肉牛繁育、科研、教学实习基地,对全区肉牛产业发展发挥引领示范作用。2021年,马龙列入并实施了国家优势肉牛产业集群项目,建设“云岭牛”核心母牛扩繁区,肉牛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区,马龙区数字畜牧全产业链技术服务平台,初步形成了集饲料生产、肉牛养殖、牛肉加工、市场流通等发展的格局。


  2.4产业技术不断现代化


  2022年,马龙区建立了“黄必志肉牛专家工作站”“云南省现代农业草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和“肉牛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健全了区、乡、村三级畜牧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为肉牛产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保障。云南省种畜繁育推广中心种牛场为全国3家原种引进的加系西门塔尔国家核心种牛场之一,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为云岭牛国家核心场,属国家畜禽新品种“华西牛”联合攻关成员,成为以优良品种为主导的多品种肉牛高标准规模化生产的产学研科教示范基地。


  2.5产业体量逐步扩大化


  2023年,全区肉类总产36 061 t,其中牛肉产量5 898 t,同比分别增长9.9%、4.3%。全区肉牛存栏达8.64万头、出栏4.49万头,实现产值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4.2%、3.7%[1]。


  3难点


  3.1良种繁育体系还不完善


  依托2个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加强种牛育种、繁育和推广,但还存在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全区建立16个肉牛冻精改良点,覆盖10个乡镇(街道),肉牛良种推广体系初步建立,存在良种推广缺乏专项经费,企业和农户等社会力量参与不足,良种覆盖率不高。


  3.2饲草料供需不平衡


  饲草料生产存在参差不齐,导致产量达不到品种特性要求,生产能力低。饲草料供给中,本辖区的饲草饲料不能自给自足,还需要从外县调入,特别是豆粕、玉米和优质饲草料外购依存度高。已建立的专业饲草料加工企业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加工利用技术不够,没有形成完整的饲草料产业体系。


  3.3社会化服务程度低


  生产上,龙头企业带动不强,家庭养殖和小规模散养户各自为阵,在肉牛养殖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不足,产品参差不齐;服务上,未建立社会化服务组织,难以适应和保障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销售上,停留在个体自主经营,无专业化营销组织和队伍。


  3.4肉牛产业链短


  肉牛产业在育种、养殖、饲料、屠宰、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接不紧密,中小养殖场(户)与大企业联结机制不够,建成的肉牛屠宰加工厂日屠宰量不,精深加工链条延伸不长,产品附加值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物流配送、活牛交易体系等尚未建成,产销衔接不紧密。


  3.5品牌发展滞后


  屠宰精深加工能力弱,以鲜肉产品为主,其冷鲜肉、熟食等精深加工不足,产品附加值难以提高,开发的“高原云牛”品牌市场认可度和知名度仍然不高,市场占有份额低,没有形成品牌效应,产品研发、品牌打造有待加强完善。


  4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全区制定了《曲靖市马龙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25)》,围绕“一园、一区、一带”的规划布局[2],以肉牛全产业链提升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从饲料生产端、养殖端、屠宰加工端、品牌营销端、绿色循环端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


  4.1强化饲草料保障


  建立饲草料专业收储公司,培育壮大云南荟芸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发展成为专业饲草料收储、加工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民”的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模式,开发苜蓿、燕麦、黑麦等高品质干草及牛粗饲料和玉米青贮等产品,满足广大肉牛养殖场(户)的饲草料需求。采取“龙头企业+专业种植公司+农户”带动面上发展,积极组织广大肉牛肉羊养殖户,大力发展全株玉米、小黑麦等优质饲料种植,保障粗饲料稳定供给,降本增效。


  4.2完善繁育推体系


  完善肉牛核心育种场的肉牛遗传育种与繁殖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等建设,加快现代育种技术研发与应用,深化“华西牛”联合育种机制,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现代种业创新体系,提高种牛品质,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种源[3]。

  4.3推进规模化发展


  巩固现有肉牛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肉牛生产经营主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股份合作等形式,积极参与肉牛养殖;倡导“小规模、大群体”整村推进、分户饲养[4],持续增加能繁母牛的存栏数,稳步壮大肉牛产业。


  4.4健全服务保障


  建立肉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部门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畜牧站及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责任到人。在区农业农村局设立肉牛产业发展办公室,乡镇(街道)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安排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全区肉牛产业各环节的技术指导、项目推进等工作。


  4.5提升屠宰加工


  在巩固双友肉牛屠宰加工基础上,完善待宰隔离牛舍、热鲜肉剔骨分割区和电商直播区建设,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加大产品研发力度,研发火锅系列、牛排系列、烧烤系列、菜肴系列、腌腊制品系列、休闲食品系列、预制菜系列等新产品。


  4.6进一步打造品牌


  实施“高原云牛”品牌提升行动,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开设品牌形象店、餐饮店,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产品营销体系。全面开展品牌产品进超市、进食堂、进餐馆、进酒店、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做好市场营销,做好品牌宣传推介、讲好品牌故事。


  4.7完善政策支持


  坚持市场导向,继续实施粮改饲、良种补贴、肉牛增量提质行动,支持肉牛家庭牧场建设、养牛贷款贴息、青贮种植、放牧草地改良等政策支持[5],减少养殖亏损,增强发展动力,保障健康发展。探索开展肉牛养殖保险工作,努力将肉牛养殖保险列入特色农业保险奖补支持政策,降低养殖风险。

参考文献


  [1]马龙区统计局.马龙区统计资料[M].云南曲靖,2024:1-6.


  [2]曲靖市马龙区农业农村局.曲靖市马龙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M].云南曲靖,2022:5-16.


  [3]亐开兴,陈志宏,杨升祥,等.楚雄市做大肉牛产业发展的综合措施探讨[J].中国畜禽种业,2023,19(2):35-42.


  [4]陈万高,徐林,杨继怀,等.寻甸县肉牛产业发展前景及对策分析[J].中国畜禽种业,2023,18(5):3-7.


  [5]吐布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牛业科学,2024,50(4):63-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