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商业银行如何借助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论文

商业银行如何借助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论文

2

2025-06-25 16:43:25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们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还在稳增长、保就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们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还在稳增长、保就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和资金实力有限,在开展业务时容易面临更多风险,因此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意愿不够强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微企业的发展。通过深入研究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为各商业银行面向小微企业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提供理论借鉴,有助于丰富普惠金融赋能小微企业发展的理论体系,推动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


  普惠金融与小微企业的关系


  自2005年联合国首次提出普惠金融的概念以来,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研究和推广普惠金融的浪潮。我国自2006年引入普惠金融概念后,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政策,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保障。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相继将普惠金融业务纳入战略发展范畴,通过业务创新、产品创新等方式,不断强化普惠金融产品供给。


  在我国,小微企业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还在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普惠金融将社会弱势群体作为服务重点,注重为社会各阶层、各群体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在这一理念下,小微企业就自然成为普惠金融的重点支持对象。

  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现状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支持力度不断提升。截至2023年底,我国网民规模接近13亿大关,互联网普及率持续增长。在这一背景下,金融科技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提升。众多金融科技不断涌现,为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赋能小微企业发展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特征。在客户服务方面,金融科技的应用为商业银行开辟了“非接触服务”的新路径。这一创新服务模式不仅促进了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与小微企业金融需求的有效对接,还强化了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产品供给能力,使小微企业能够享受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在风险控制方面,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信用模型促使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由抵质押物向数据驱动、提前预测等方向转变。在产品创新方面,金融科技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调查和分析小微企业的现实需求,商业银行可以借助金融科技为小微企业定制个性化产品和提供差异化服务。同时,普惠金融产品还具有较强智能化特征,能够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金融产品有待创新,难以满足小微企业的需求。目前,国内许多商业银行在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时,虽致力于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流程优化,但因缺乏场景化布局和区域特色,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难以在同业竞争中建立竞争优势。例如,商业银行的线上普惠金融业务主要集中于信用类、抵押类纳税类三大板块,所开发的产品在特点、适用范围上差异不明显,且适用范围有限,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风险内控落实不足,风险防控漏洞较多。普惠金融业务有别于传统金融业务,它聚焦小微企业等金融需求主体,依托低成本、广覆盖和包容性强等核心优势,并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拓展金融制度边界,以降低小微企业获得金融支持的难度。在此过程中,部分商业银行未能结合普惠金融业务特点创新风险内控机制,这将加大面临风险的概率,难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策略

       以金融科技赋能,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获客精准性。商业银行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智能营销平台,通过全面采集小微企业的多源数据,建立客户画像参数体系。在此基础上,开发多样化的业务场景,深入挖掘行业内外部数据资源,建立客户信息模型,精准客户小微企业等客户的特征,以此提升分层分群的精细化水平。


  投入适量资金,建设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商业银行因外部数据接口相对单一,在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时,传统渠道获取的数据资源也很难满足业务需求。因此,商业银行可以适当与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等开展合作,或者建立完善的大数据生态体系,为数字化赋能普惠金融业务创新提供有力支撑,以此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推动产品创新,提升普惠金融可获得性


  商业银行在创新普惠金融产品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产业特征和区域特征,开发具有个性化特色的场景化与生态化普惠金融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多元的选择。


  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还应注重线上普惠金融产品的开发。为此,商业银行要做好线上普惠金融业务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与路径。同时,还应积极推动线上金融产品创新和应用,逐步开发线上化的开户、抵质押、快贷等金融产品。线上普惠金融以其操作便捷、审批高效、快速投放和灵活还款等特征,将大大提升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商业银行还应实施分层分类管理,为各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普惠金融产品。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可以根据服务创新与需求挖掘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全面满足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助力小微企业健康成长。

933cb77b13c30d0040bdbb2c4c49fb6.png

  完善内控机制,全面防范金融风险


  为了推动普惠金融业务数字化转型,商业银行可以开发数字化系统,致力于将传统线下金融业务向线上渠道转移。这一转型不仅解放了劳动力,还充分利用了数字化系统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使我们能及时识别和防范金融风险,确保普惠金融业务在数字化道路上稳健发展。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建立完善的风险诊疗制度至关重要。为此,商业银行应主动应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和整理用户信息,同时借助财税部门的帮助深入分析税务相关数据,不仅为小微企业普惠金融的开展提供参考,还为风险预警提示提供保障,助力其能更好地把控业务风险。


  此外,小微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的宣传和引导,制定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并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以便能及时发现内部存在的问题,从源头上降低因经营管理行为可能给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带来的风险,确保普惠金融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小微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解决其资金问题是推进发展的当务之急。普惠金融作为服务小微企业的有力工具,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开发新产品、强化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对双方发展具有较强促进作用。我们建议商业银行将普惠金融提升到战略高度,将小微企业作为重点金融扶持对象,积极推动普惠金融与小微企业经营发展的融合,不断壮大小微企业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