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1

2025-06-16 12:01:25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STEAM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是一种重实践的超学科教育理念。随着STEAM教育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与深入实践,其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成本核算与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与技术变革,传统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局限性,难以满足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对此,文章基于STEAM教育理念探索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的项目化教

  [摘要]STEAM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是一种重实践的超学科教育理念。随着STEAM教育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与深入实践,其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成本核算与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与技术变革,传统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局限性,难以满足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对此,文章基于STEAM教育理念探索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首先从STEAM教育理念融入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入手,然后明确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教学改革路径。[关键词]ST EAM教育理念;项目化教学;成本核算与管理

  0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开创性地将教育、科技、人才放在战略任务中进行统筹部署,赋予教育新的战略高度、历史使命、发展蓝图。在此背景下,构建集科学教育、工程教育、人文教育于一体的高质量教育课程体系,正是对STEAM教育理念的深刻践行,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引导学生以跨学科的视角认识世界,在实践中探索世界、改造世界1。对于高职院校的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以STEAM教育理念为指导,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从成本会计岗位能力要求出发,深入探索一条模块化、项目化并重的教学改革路径,不仅是对传统以课程为核心进行模块划分的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大突破,更是对职业教育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积极响应,可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的深度融合与运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1 STEAM教育理念融入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1.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019年,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着重强调深化“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紧迫性。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职业教育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2]。在此背景下,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STEAM教育理念强调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跨学科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不仅能够扎实掌握成本核算基本技能,还能在复杂多变的成本管理实践中运用数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知识进行深度分析与综合判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1.2有助于促进跨学科知识整合

  为推动高职院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发布了《高等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要求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引导高职院校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³。在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中引入STEAM教育理念正是对《方案》的深入实践,能使学生跨越学科界限,将数学、经济学、艺术设计、信息学、管理学等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合,从而为成本核算与管理实践服务。例如,学生可借助先进的数据分析软件,对成本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通过技术提高成本核算的精准度与效率;运用工程思维,对成本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实现成本控制水平与效益双提升的目标;运用艺术设计元素,增强成本管理报告的视觉效果与可读性,使其更具吸引力与说服力。

image.png

  1.3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改革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度重视、加快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战略定位,着力夯实基础、补齐短板,着力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高职院校应夯实基础、深化综合改革,并灵活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实践训练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构建以学习者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模块化教学的协同合作机制,以此推动“课堂革命”的深入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而STEAM教育理念在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融入,正是这一政策导向的生动实践,可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多变的成本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方案设计、模拟实验等一系列教学环节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学生勇于突破传统框架,提出新颖的成本控制策略与管理方案,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5。

  习框架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搭建从成本认识到成本报表分析的全链条知识体系,具体涵盖成本会计基本概念、费用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处理、成本核算方案概览、具体核算方法深入剖析及成本报表编制与应用等内容。然而,在实际教学执行过程中,鉴于学生理解能力存在差异,以及教学时间有限,课堂教学只能将重点聚焦于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上,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对于辅助性成本核算方法及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只能采取简单的讲授方式,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计划,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全面学习成本核算与管理知识的需求。

  2.2教学手段具有局限性

  尽管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但现实是教师由于面临教学时间与精力的双重压力,在课堂教学中依旧倾向于使用多媒体和板书等传统教学方式。即使有些高职院校已经引入雨课堂、云课堂等信息化平台,但是其功能多被限制于课堂签到与资料分享等领域,未能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互动与课堂氛围营造等方面的优势,使得课堂教学缺乏活力,师生互动不足,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6。

  2.3实践教学内容不足

  成本核算与管理作为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依旧侧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较为缺乏,且实践课时占比偏小,难以满足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需求。同时,现有的实践内容多局限于书面试题的计算与测试,缺乏与实际工作场景的紧密联系,呈现出明显的理论化倾向,不仅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

  2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实施课程改革的主要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该课程教学中,需要深度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演练两个方面,使二者相辅相成,促使学生掌握理论基础、增强实践能力。当前,高职院校将该课程设置在第三学期,将其作为财务会计基础与企业财务会计课程的进阶课程,与前者紧密衔接,避免出现知识断层与重复的问题,还要融入企业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及纳税实务等知识,形成知识广泛联结与深度融合的局面。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尽管已经实施信息化建设,将现代技术手段融入课堂教学中,但是依旧存在不完善之处,还需要持续优化。

  2.1课程内容学习框架落实不到位

  目前,高职院校构建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内容学全面培养,还影响了其未来岗位适应能力与胜任能力。

  3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策略

  3.1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

  为了深入推进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项目化教学改革,高职院校应组建一支由Python、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课程主讲教师构成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这些教师需要具备跨学科教学与研究能力,可灵活运用STEAM教育理念将不同学科知识与技能融入课程教学中。在团队组建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注重教师专业发展与能力提升,定期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协同教研等活动,促进教师间的知识共享与交流,并鼓励教师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与重构,明确各模块的教学目标与要求,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与系统性。同时,教师之间应形成明确的分工协作关系,共同负责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共享。此外,在团队管理与激励机制建设方面,高职院校应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创造能力。对于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应给予相应的表彰与奖励,以树立典型、激励后进。

image.png

  3.2基于STEAM教育理念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计划

  基于STEAM教育理念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规划与设计,在保留成本核算与管理核心知识框架的同时,将跨学科知识如信息技术、工程设计、艺术审美等融入其中,通过项目化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融合与创新。同时,注重将课程思政的理念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劳动观与职业观7。在调整教学计划时,充分考虑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学校的资源配置情况,针对原有教学计划中辅助生产方法内容过多、教学任务不够明确等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优化,删除部分与课程核心教学目标关联度不高的内容,细化教学任务,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掌握关键的知识与技能。

  3.3构建基于成本会计岗位能力要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在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成本会计岗位的职业能力与素养要求日益提高,传统课程体系难以满足当前和未来市场发展需求。对此,应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深刻反思与全面重构,以适应数字经济背景下成本会计岗位的新要求。具体而言,应围绕成本会计岗位的职业核心能力,如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对课程内容进行精细化、模块化划分,每个模块都聚焦于一个或几个核心技能点,通过引入或衔接Python编程、管理会计等相关课程内容,进一步增强课程内容的适配性与实用性。其中,Python编程的引入可为学生提供数据处理与分析工具,使学生能高效地应对复杂多变的成本会计问题。同时,在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应彻底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摒弃那些与时代脱节、与职业要求不符的教学内容,强调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以职业核心能力为基础,逐渐“跨界”开发课程。

  3.4探索项目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工作过程导向等教学模式

  在STEAM教育理念导向下,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应以培养成本会计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8,在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考虑项目的真实性、挑战性和可操作性,将每个模块以岗位实际工作要求为导向划分为若干个项目,确保教学内容与岗位实践无缝对接。之后,进一步分解任务,开发一系列基于岗位工作情境的仿真教学案例,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再现成本会计岗位的实际工作场景,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学习与实践,掌握岗位所需的核心技能。此外,积极引入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引导学生按照岗位工作过程的逻辑顺序逐步完成各项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和提升,从而更高效地理解成本会计岗位工作流程与技能要求,并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快速适应和胜任相关工作。

  4结束语

  在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中,高职院校应结合STEAM教育理念,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计划,并构建基于成本会计岗位能力要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探索项目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工作过程导向等教学模式,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耿冉冉,史建军,孙梦馨,等.“机械工程基础”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4(7):73-78,89.

  [2]陈宁.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以会计基础课程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4(13):139-142.

  [3]张永学,赵新莉.项目化教学背景下基础课教学设计与实施: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J].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4(5):93-97.

  [4]朱丽霞.新媒体运营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新闻世界,2023(8):111-114.

  [5]屠畅远.项目化教学模式在电子商务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探索[J].新课程,2023(12):82-84.

  [6]张丽娜.探讨项目化课程改革对基础会计教学影响[J].知识文库,2023(6):151-153.

  [7]陆玉芳.中职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与项目化教学的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2(7):69-72.

  [8]黄玲.基于STEAM教学理念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实施研究:以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为例[J].当代会计,2021(1):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