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实证分析论文

2025-05-07 14:08:50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收集2011-2019年数字经济和物流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数据,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来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成渝地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有效促进成渝地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稳定性检验后该结果仍然成立。因此,应积极推动成渝地区物流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技术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从而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摘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收集2011-2019年数字经济和物流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数据,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来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成渝地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有效促进成渝地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稳定性检验后该结果仍然成立。因此,应积极推动成渝地区物流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技术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从而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数字经济;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熵值法
1前言
物流业作为重要的基础性服务产业,在经济的发展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随着我国制造业的逐渐成熟,对外贸易的增加,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在生产制造、商品流通、资源配置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发展质量不仅影响整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是我国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环节。2019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指出: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物流业自身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经过4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物流业面临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导致人工成本增加、基础设施设备落后制约效率提升、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引起信息共享水平低等问题,正处在蓄力转型、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业态,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数据技术,通过与传统行业的融合,驱动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已经成为现代经济提质增效的主要动能。在此背景下探讨数字经济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数字经济有序推动物流业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转型,助力我国实现从“物流大国”向“物流强国”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文献回顾
关于数字经济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的研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数字经济方面。2016年,G20杭州峰会通过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对数字经济提出了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数字经济以数字知识和信息的运用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运用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驱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由定义来看,数字经济包含了核心基础软硬件、网络平台和行业数字化。数字经济主要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种类型,数字产业化主要包括传统的通信传输、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等服务业。产业数字化是数字技术与传统行业融合加深形成的数字经济活动。第二是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第一种是用单一标准来进行测度,比如用物流效率来衡量物流业发展水平。随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完善,新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机器设备在物流行业中的推广和使用,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更多的学者选择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来测度物流业发展水平。唐哲等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及发展规模等五个维度构建了黄河流域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在中国城市层面,罗瑞、王琴梅则认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表现在技术创新、结构优化、绿色优化、开放合作和环境共享上。李敏杰从规模扩张、降本增效、技术提升和绿色发展四个维度来评价省级层面的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第三是数字经济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Hazen,Byrd认为互联网技术的兴起通过对物流行业流程的改造,大幅度提升物流的服务效率和应对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数字经济在物流行业中的运用,将从底层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帮助完善物流体系、优化物流结构和改变物流服务模式,进一步降低物流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数字经济有利于提高物流业创新水平,通过物流产业规模的增加、物流业效率的提高、资源损耗及污染排放量的相对减少达到实现物流产业升级的目的。数字经济通过抑制市场交易成本的上升,对物流效率的提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高全社会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促进劳动和资本要素配置效率等,提升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关于数字经济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学者较一致的认可,但是在评级体系的构建、研究内容和区域的选择上还存在可以拓展的空间。
3机理分析
数字经济中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广泛运用,赋能物流业向智能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促使物流业提质增效降本减污染,实现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促进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3.1数字经济发展促进物流业技术创新
数字经济的发展强有力地推动了物流技术创新,促使最前沿的数字技术在物流领域得到广泛运用。物联网技术帮助物流企业实现对货物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跟踪,提高了物流效率,减少了货物损失,并优化了库存管理;智能仓储系统的发展,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机器人实现仓库的自动化管理,提升了存储和拣选效率;云计算支持物流企业实现物流信息的云端存储和共享,打破了信息孤岛,提升了信息流通效率;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物流企业可以优化运输路线和物流资源配置,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
3.2数字经济发展扩大物流运行规模
数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等新型商业模式的兴起,这些商业模式有助于物流服务的需求数量和范围增加,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机会,从而推进了物流规模的扩张;数字经济背景下国家发布的物流发展相关政策为扩大物流行业规模提供了稳定的政策支持;通过数字化手段,物流企业可以与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对市场需求更加精准地掌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从而形成稳定的供应链体系,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
3.3数字经济发展助力物流基础的发展
在物流领域,数字经济的崛起不仅深刻改变了传统物流的作业模式,还极大地促进了物流基础的发展与创新。数字经济打破了物流信息传播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为信息快速准确地共享,物流资源将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和配置。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物流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为数字化技术和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应用提供支持,如配送中心、运输路线、物流信息等智能化管理,发展云仓、城乡末端共同配送等物流新模式,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还提高了物流服务的灵活性,扩大了物流服务的覆盖面。
3.4数字经济发展促进物流业绿色高效
通过数字技术,物流企业可以实现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对物流活动所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高效筛选和智能化处理,妥善整合生产资源,优化各类经济要素的配置效率,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营绩效。数字技术和绿色物流措施的集合,如推广新能源车辆的使用,优化运输路线和配送方式,有助于降低物流业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通过物流设备智能化升级如电动叉车、智能传送带、自动化仓储系统等设备,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物流各环节的设备能耗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优化设备的运行时间和工作模式,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和节能减排。
4研究设计
4.1模型设定
数字经济具有丰富的内涵,应该从多方面进行测度。目前对于数字经济测度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省级层面,从城市层面研究的角度较少。考虑到数据的相关性和可得性,借鉴赵涛和段平方的做法,从互联网发展和普惠金融数字两个方面对数字经济进行衡量,具体计算方式为每百人中互联网用户数、信息传输与技术服务人员占就业人口比例、每百人移动电话用户数、电信业务总量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数字金融采用由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和蚂蚁金服集团共同编制的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并利用熵值法对综合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得到数字经济的综合测度指数。
4.2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应该更加全面地从多维度来衡量物流业发展情况,并符合成渝地区发展特征。借鉴李敏杰、涂刚的研究思路,结合成渝地区的现实状况,从技术创新、物流规模、物流基础和绿色发展四个维度对物流高质量发展进行衡量,其中包含12个具体评价指标。再通过熵值法对每个指标赋予权重,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避免了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再使用线性加权法计算出综合指标。如表1所示。
4.3控制变量
考虑到经济发展、政府干预、金融服务、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会对物流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为了更加准确分析数字经济对物流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将上述要素纳入到控制变量。其中地方经济发展水平(GDP),采用地方人均GDP进行衡量,并进行对数处理;政府干预程度(Gov),采用地方财政支出总量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值进行衡量;金融发展水平(Fin),采用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和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表示;城镇化水平(Urb)采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来进行衡量;产业结构(Upg)参考李彦等的研究,采用第三产业增加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值来衡量。
4.4回归模型
为了考察数字经济对成渝圈物流业高质量发发展的影响,建立基准回归模型:Pdhqdit=α0+α1Digit+αcXit+ui+εit(1)在模型(1)中,i表示城市,t表示时期。其中Pdhqdit表示城市i在t时期的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Digit表示城市i在t时期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Xit表示一系列控制指标,ui表示城市固定效应,α0是常数项,εit表示随机扰动项。
4.5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完整性,最终选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地级市2011-2019年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除了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外,其余基础数据均来源于«四川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四川省科技年鉴»和各地级市的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等。部分缺失数据采用插值法补充完整。所用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5实证分析
5.1基准回归
根据模型(1)进行基准回归,为了保证回归的稳健性,采用固定相应模型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总的来看,数字经济对成渝地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系数为正,在加入控制变量以后,核心解释变量的系数始终为正,且都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数字经济能够有效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列(2)-(6)中逐步加入控制变量后,经济发展水平的系数为正,且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经济发展对于提高成渝地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能原因是成渝地区深处中国西部内陆,在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智能设备的升级、资源整合上都因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受到了制约,发展经济可以有效突破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政府干预程度的系数为负,但不显著,说明影响效果并不明显。金融发展系数和产业升级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其对物流高质量发展没有显著影响。而城镇化的系数为负,且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城镇化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起到反向作用,有可能是成渝地区物流业还是劳动密集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低发展模式,而城镇化会限制物流业劳动力聚集,影响了物流业的发展。
5.2稳健性检验
为了验证基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运用熵权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核心解释变量重新进行测算,并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表中第二列是将主成分分析法测算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带入模型进行固定效应回归的结果,第三列是用熵权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回归的结果,两个模型都加入了一些控制变量,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更换变量测度方法后,数字经济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回归系数始终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证明了前文检验结果的稳健性。
6结论及建议
基于成渝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构建了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体系,通过对成渝地区2011-2019年数字经济和物流业高质量发展面板数据分析,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数字经济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论如下:数字经济可以有效促进成渝地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对物流业高质量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城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在更换解释变量以后,该结果仍然稳健。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6.1促进成渝地区物流业协调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存在着数字经济和物流业发展不均衡、基础设施建设与配套不完善、数字经济与物流业需要更深入融合等一系列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促进城市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互补。两座核心城市成都和重庆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都很发达,通过数字经济与物流业深度融合辐射周边地区,可以带动其他城市物流业水平进一步提高。非核心城市应加大数字经济和物流业政策倾斜和资源投入,加速提高数字经济水平,使之成为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6.2推动物流数字化转型
在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基础上,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物流企业加快数字化型,积极采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不断提升物流作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同时,政府支持建设集物流信息发布、交易撮合、在线支付、智能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物流平台,可以促进物流资源高效配置。引导上下游企业加强物流供应链协同,通过数据共享和业务流程优化,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加大对数字物流领域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其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数字物流龙头企业,带动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
6.3加强数字物流人才培养与引进
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培养既懂物流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成渝地区要鼓励高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增设物流数字化相关专业,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数字物流专业人才;同时,政府应该完善人才引进和留用政策,为数字物流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合理的薪酬待遇和更多职业发展机会,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物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1]涂刚,黄景章.数字经济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J].物流科技,2023(4):20-23+32.
[2]梁雯,郑锐.长三角一体化城市群数字经济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52-64.
[3]董海芳.数字经济对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探析[J].中国商论,2024(01):106-109.
[4]肖建辉.物流高质量发展研究述评与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2020(8):14-26.
[5]梁育民,田思苗.物流高质量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基于广东省地级以上城市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3(4):89-93.
[6]杨仁发,徐晓夏.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中国流通经济,2023(5):28-40.
[7]董千里,闫柏睿.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集成场认识[J].中国流通经济,2020(5):8-21.
[8]曹允春,李彤,林浩楠.我国区域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基于中国31个省市区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20(12):66-74.
[9]姚晋兰.双循环发展格局下现代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2(22):119-121.
[10]蒋树雷,张臻.数字经济发展与物流业产业升级—基于创新机制的检验[J].商业经济研究,2020(22):84-87.
[11]罗瑞,王琴梅.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城市问题,2022(6):35-46.
[12]卢亚和.数字经济发展对物流效率提升的影响—基于交易成本的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1(16):99-103.
[13]吴谢玲.数字经济时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2(2):134-136.
[14]武鹏,余永泽.我国国家级高新区的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6-23.
[15]李娟,王琴梅.我国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物流业效率视角[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82-93.
[16]唐哲,魏修建,陈恒.黄河流域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J].经济实证,2022(19):96-101.
[17]李敏杰.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J].物流研究,2024(03):46-53+60.
[18]赵涛,张智,梁上坤.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20(10):65-76.
[19]段平方,郭俊茂.数字经济对我国流通业发展的异质性影响—基于地级市数据的实证检验[J].商业经济研究,2021(6):15-19.
[20]李彦,张茹琪,曹宇芙.数字金融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工业技术经济,2022(5):144-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