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对策论文

2023-02-22 15:21:34 来源: 作者:shaozhun
摘要:摘要:在医疗卫生行业的不断改革中,大多数的公立医院都意识到了自身在日常运营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需要改进自身的运营模式和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改进和完善。公立医院进行高效的全面预算管理,可以避免出现资金风险和经营困难,同时也为公立医院稳定有序的发展奠定基础。文章从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入手,分析了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在全面预算管理环节中的现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对策。
摘要:在医疗卫生行业的不断改革中,大多数的公立医院都意识到了自身在日常运营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需要改进自身的运营模式和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改进和完善。公立医院进行高效的全面预算管理,可以避免出现资金风险和经营困难,同时也为公立医院稳定有序的发展奠定基础。文章从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入手,分析了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在全面预算管理环节中的现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对策
公立医院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可以促进公立医院提升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升资源利用率,也能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有助于公立医院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但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部分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模式已经与高速发展的时代及政策要求脱节,在日常的预算管理工作中出现许多问题,影响着公立医院日常的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存在较大的运营管理风险。因而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改进原来的预算管理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及管理的要求,以促进医院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探讨并给出一些具体的应对措施。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公立医院对所有经济活动实行全面管理,全部纳入全面预算管理范围。包含两方面:一是业务主管部门对公立医院预算和财务实行全面管理,公立医院作为预算单位,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范围。二是公立医院内部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以公立医院战略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目标为依据,充分运用预算手段开展公立医院内部各类经济资源的分配、使用、控制和考核等各项管理活动。具体包括收入、支出、成本费用、筹资投资、业务等预算。公立医院要先对其进行预算编制,通过这种方法来预测未来一段时期的各项开支,并在后续的工作中,通过对资金的有效管理达到预算目标。
二、公立医院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公立医院进行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对各类财务资源和非财务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在合理范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降低医院的运营管理风险。公立医院在日常的运行过程中,会将资金安全作为首要的关注目标,只有当资金处于安全的环境中,才能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从而使得国有资产进行保值增值。因而公立医院在进行预算编制与管理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安排好资金的使用,避免公立医院出现资金风险[1]。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公立医院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十分必要。
公立医院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使内部控制得到完善。公立医院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会将政策要求、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结合,通过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分析,从而发现其中的差异。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公立医院的预算得到有效管理,还可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进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三、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
(一)全面预算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在当前的公立医院中,部分公立医院在日常运营中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某些公立医院还缺乏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使得公立医院的预算与决算差距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不仅是因为医院工作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意识较差,更重要的是有部分公立医院管理者没有将全面预算管理重视起来,导致公立医院财务部门在预算中无法发挥监督作用,[2]导致公立医院内部出现资金匮乏,对公立医院的长久发展造成了威胁。
(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全面
部分公立医院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往往只考虑内部的因素,而忽略公立医院内外环境的变化,这使得相关医院进行资金预算时忽略大型设备的市场价格的变化。
(三)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的预算管理包括规划与计划、沟通与协调、控制与监督、考核与评价。通过编制全面预算,医院可以将医院战略目标分解为各个职能科室的工作目标和行动计划,医院各科室可以对医院发展提出看法;各科室之间可以相互沟通各自的计划和需求,互相督促互相进步;定期比较某一时期内各科室的实际情况与预算目标的差距,可以发现预算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可以做出相应的调整,有利于促进科室长远发展;通过考核特定时期内预算完成情况,可以侧面反映管理者的绩效。预算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称为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其实就是细化责任,保证合理配置医院的财务和非财务资源,推动医院实现战略目标。
(四)提高财务人员综合能力,培养财务信息化人才
任何企业的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人的发展、人才的竞争。医院的财会人员也应从传统的模式中走出来,适应新时代的步伐。从医院发展情况不难看出,医院财务中的复合型人才较少。部分医院财务管理人员数据分析与整理的能力较差,这种财务管理人员无法满足医院决策层的要求。人才是政策得以实施的保证,财会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不能仅对自己的本职工作部分熟悉,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丰富自身建设,多学多思。建立信息化的财务体系需要懂得财务管理和信息处理的人才做支撑,这样能保证医院管理的高效性,保证财务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医院要加大财务信息化人员的培养力度,财务信息化人员能加快医院业务和财务数据的融合,并对业务和财务数据进行全面性分析,提升医院管理效率,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经济背景下,医院财会管理工作面临着各项问题和挑战,这就需要有效地提升财会管理能力,从创新变革财务管理理念、完善医院的数据化共享、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和提高财务人员综合能力,培养财务信息化人才入手进行改革。将财会管理工作,由事后记录向事前分析、预测倾斜,使医院得到资源优化配置,进而使医院更好地融入到新经济时代中。
参考文献:
[1]陈清雨.基于新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财会管理创新性分析[J].商讯,2020(20):98-99.
[2]肖雪娟.大数据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优化路径分析[J].商业文化,2021(07):58-59.
[3]唐志刚.DRG支付方式改革下医院财务管理应对策略研究[J].财经界,2022(04):104-106.
[4]李会楠,聂子恒.基于大数据的医院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当代会计,2021(19):52-54.
[5]李琼.大数据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创新的实现路径[J].财会学习,2021(29):44-45.
[6]刘强安.市场价格、价值发现与公允价值计量[J].当代会计评论,2010(02):27-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