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新时代背景下低碳旅游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新时代背景下低碳旅游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11

2024-06-05 10:13:06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当今,低碳经济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策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大众的旅游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旅游服务业也出现了新的发展模式,旅游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供求不平衡、环境污染、渠道种类较少等诸多问题,这些都制约着旅游经济的低碳发展。文章旨在对发展低碳旅游经济的必要性和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给出相应措施,以期为新时期的低碳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摘要:当今,低碳经济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策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大众的旅游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旅游服务业也出现了新的发展模式,旅游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供求不平衡、环境污染、渠道种类较少等诸多问题,这些都制约着旅游经济的低碳发展。文章旨在对发展低碳旅游经济的必要性和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给出相应措施,以期为新时期的低碳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关键词:低碳﹔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作为一种新型的、可持续的旅游经济发展方式,低碳旅游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低碳旅游经济强调在旅游业发展中注重环保、节能、减排,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低碳旅游经济不仅能活化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品品质,还能推动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使低碳旅游服务呈现新的发展形态。与此同时,发展低碳旅游经济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推动低碳旅游经济的发展,包括政策措施、技术创新、宣传推广等方面。同时还将分析当前中国低碳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何为“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是指在低能耗、低污染的前提下,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促进旅游资源的整合,提高旅游业的整体效益,其将在旅游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全要素中有所体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低碳环保的绿色旅游产品

  新时代背景下,低碳环保的绿色旅游产品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这种旅游产品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强调环境友好性,力求在旅游活动中凸显低碳、环保、绿色和生态的理念。为实现这一目标,旅游产品的设计者在产品策划之初就需要充分考虑低碳、环保、绿色和生态的理念,确保这些理念能够渗透到旅游产品的方方面面[1]。

  在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景区的旅游经营主体和开发商需要积极运用新型的环保技术材料和节能减排技术,降低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其中包括在旅游设施的建设过程中采用环保建材,利用可再生能源供电,以及实施水资源保护和废弃物处理等措施。通过运用这些环保技术和方法,持续提升旅游景区的运营管理水平,推动旅游景区向绿色低碳化方向发展。

  为促进旅游产业链的转型升级,旅游景区还需关注绿色、低碳的旅游产品。这包括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推广绿色出行方式,以及加强游客的环保教育等。通过这些举措,旅游景区不仅可以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还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旅游体验,从而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60截图20230404155758815.jpg

  (二)低碳环保的适度消费理念

  “低碳”是一种强调深度绿色旅游的理念,要求游客在每天的出游中都能不断增强自身对低碳和环保的认知。为实现这一目标,游客需要坚持适当的消费伦理观念,即质量型、生态型、均衡型的适度消费观念。

  在出游过程中,游客们应注意节能、节水、节电,减少自己的碳足迹。例如,在住宿时,选择那些采用节能设备的酒店;用餐时适量点菜,避免食物浪费;在游览景点时,可以用步行、骑行代替驾车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实际上都是对低碳环保理念的实际践行。

  二、发展低碳旅游经济的意义

  第一,发展低碳型的旅游经济,对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人类和自然需求相结合,物质和精神需求相结合,这便是现代人类对旅游生活的美好期望。为持续改善我国旅游业的生态环境,必须重视推进其实现“低碳化”“绿色化”“健康化”,减少碳排放。

  第二,发展低碳型旅游经济,促进我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在当前严峻而又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在资源与能源供求关系日趋紧张、物价高涨、环境问题严重以及全球温度持续升高的背景下,发展低碳旅游为人们指明了转型道路与方向。例如,在日常出行中,可以尽量避免开车,并且在使用水、电和纸张时注意节约。在购物时,随身携带袋子,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采用电子地图而非纸质地图。这些都是低碳旅游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助于节约成本,还有益于身体健康,同时也能提升个人的生活品质[2]。

  第三,发展低碳型的旅游经济对我国旅游业相关研究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们对低碳旅游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剖析,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国内关于低碳旅游的研究内容,由此还可以拓展出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在此基础上,对构建绿色低碳型城市、绿色低碳型旅游景点、绿色低碳型社会,促进绿色低碳城市出行方式的构建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三、发展低碳旅游经济的必要性

  (一)旅游业现状变革的必然要求

  1.人们过度消费现象严重

  在国内,大众旅游的热潮正在逐渐兴起,随着游客数量的急剧增加以及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一些景点可能会面临超负荷的情况,这可能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破坏,影响旅游资源的长期保护。此外,为吸引游客,部分景区可能过于盲目地发展、建设,导致景区资源被过度开采,与此同时,景区内的旅游设施也可能过度建设,导致大量旅游资源的浪费,从而阻碍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2.景区节能减排观念缺乏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旅游业的蓬勃兴起也带来了一些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经济建设的同时,部分旅游景点为了获取更多经济效益,频繁引入各类高强度的建筑工程。这些建筑工程不仅耗费大量资源,在施工过程中释放的气体、粉尘和噪音还可能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游客和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此外,由于景点内废物分类管理不善以及垃圾中转站建设滞后等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对本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对风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3]。

  3.游客生态环保意识淡薄

  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政府越来越强调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旅游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游客的生态环保意识缺失,游客对于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严重程度了解不够深入,在日常生活中和外出旅游时,只有极少部分人能够真正贯彻落实绿色、低碳、环保的旅游观念。例如,在旅游期间,人们随意丢弃垃圾,长期下来势必会使风景区的生态环境受到极大损害,而景点工作人员对废弃物的处置也更加困难。

360截图20230617141653081.jpg

  (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1.发展低碳旅游是促进我国旅游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低碳旅游又是一个关键环节。然而,中国传统的旅游业发展模式与中国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目标不符。在新形势下,中国的旅游业必须坚持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方向,以促进中国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发展低碳旅游是构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手段

  旅游业必须将绿色低碳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持续加速国家旅游业结构调整,使其在旅游业发展中形成新的发展模式。我国低碳旅游业要把重点放在实现工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方面,使其持续降低碳排放,同时要准确全面地贯彻落实低碳经济理念,进一步调整工业结构,使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保护,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的旅游发展模式。

  3.发展低碳旅游是提升我国旅游品牌文化形象的重要举措

  对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来说,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和转型是一个长期又复杂的过程。旅游景区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应将低碳旅游的文化内涵融入到景区的全过程中,以打造和转型低碳旅游文化为重点,持续加强对旅游经营者、管理者、景区员工等的低碳环保观念的宣传和培训,促进旅游从业者成为低碳旅游文化的自觉传播者和实践者。同时,以低碳旅游文化为基础,和市场串联起来,构建低碳旅游文化节、低碳旅游黄金旅游线、黄金度假线,加强旅游景点低碳旅游文化的品牌建设,持续提升我国旅游品牌文化形象[4]。

  四、低碳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产品功能简单

  目前国内各大旅游景点虽名目繁多,但大部分大同小异,并且功能定位也较单一。目前,我国的旅游产品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较大景点上,尽管其在功能上已基本达到“全”的水平,但在“特”的方面仍面临一定的挑战,所研发的旅游产品往往偏向于满足短期游客的需求,容易被市场淘汰。此外,很多风景区过于注重游客的吸引力,仅仅依赖风景名胜来吸引游客,导致旅游产品单一化。大量的旅游产品仍然只是简单的旅游体验,而未能融合成为一个集旅游、休闲度假于一身的综合旅游业。随着时代变迁,人们的旅游需求也在不断演变,而现有的旅游产品未能及时响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无法实现“以变而生存,以质量取胜”的目标。

  (二)渠道类型单一

  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旅游景点的作用日益减弱,而新兴的OTA、研学机构、网络售票等也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很多旅游景点都已经打通了相关的销售途径,但依然存在依赖现有渠道无法将游客有效聚集到景点的窘境,而且,信息获得途径非常有限,销售方式也比较简单,需要不断地改进、提升。

  (三)环境污染严重

  近几十年,我国经济发展步伐越来越快,人们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但在交通、餐饮和旅游购物等方面,我们依然存在着大量资源浪费的情况,以及内部的环境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对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理环境污染,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旅游业未来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5]。

  (四)人才培养不足

  我国部分景点还存在着观念保守、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的问题。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引入懂管理、会策划、会营销的领军型、高层次人才的力度还有待加大,同时也需要培养一批能够应对突发情况的一线导游,这样才能满足旅游业的竞争需求,推动整体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五、低碳旅游经济发展对策分析

  (一)政策体系建设

  第一,针对国家低碳旅游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政策,并对相应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和激励政策等进行持续修订和健全,推动旅游景点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第二,重视强化宏观调控,从宏观、微观、中观三个层次,构建宏观调控、微观调控、中观调控等多个层次的宏观调控体系。第三,搭建旅游景点低碳旅游平台,持续加速旅游景点低碳旅游平台建设,利用低碳旅游的这一平台,向游客宣传低碳旅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游客在生活中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持续提高游客绿色、低碳、环保意识,促进低碳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产品体系建设

  第一,建设旅游景点的核心旅游商品。加强风景区的核心产品建设,必须不断推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鲜明文化主题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低碳环境友好型旅游产品。例如,持续加大研究设计力度,对景点生态研学游、康体游、生态环保游等进行创新发展,持续推动风景名胜区旅游产品的系统建设,推动国家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二,旅游景点的物质资源建设。在新时期,推动风景名胜区物质产品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想推动景区实体产品的发展,就必须持续地加大对景区低碳化、特色性旅游活动和旅游项目的创新研发,旅游景区要重视各种低碳旅游主题活动和低碳旅游活动的开发和设计,例如,景区低碳展览馆、低碳体验区、代步车活动、自行车比赛、植树活动、低碳知识竞赛、垃圾回收奖励、低碳建议咨询等,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需要,持续地为游客提供旅游体验。

  第三,大力发展绿色旅游产品。在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过程中,以“低碳”为主要内容的旅游纪念品开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中,要加强地方优势,坚持地方优先原则,在挑选商品的原材料时,要尽可能地使用当地的原材料,从而确保其具有地方特征,防止纪念品的重复。另外,还可以将低碳经济发展的概念贯彻到商品的包装中,在旅游商品的原材料上可以选择可再生纸张、可降解塑料等环保型和碳排放量小的物质,以此来推动对资源的有效使用,推动我国低碳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6]。

  (三)消费体系建设

  第一,加强消费体系建设,推动消费低碳化的发展。在旅游景点低碳化的进程中,要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的推广功能,持续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和指导,让游客在旅游、购物时,能够自觉意识到低碳化的发展观念,让他们能够有意识地购买低碳化、绿色化的旅游产品。同时,景区也可以通过移动显示屏、张贴公告板、悬挂条幅等形式,让游客了解发展低碳旅游的重要意义,使更多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绿色低碳的出行习惯。

  第二,加强路线研究,推动绿色交通体系的构建。低碳交通是一种新兴的、环境友好的交通模式,其顺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通过雇用专业的设计队伍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景点的具体条件开展专项规划,在发展过程中,将绿色、低碳、环保的发展思想融入景区的旅游路线中,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专题性、特色性低碳旅游线路。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发自驾车游览线路、徒步游览和绿色生态游览等多种类型的旅游线路,以此来推动景区低碳经济的发展,为实现景区的低碳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鼓励酒店消费的低碳发展。酒店应与住客一起践行低碳、绿色、环保的新的生活模式。“低碳旅游”提倡旅游者自备牙膏、牙刷、香皂,拖鞋等生活必需品;在平常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节能减排的好习惯,应注意节约用水和用电;同时,景区也可以制定相关的奖励措施,如不向游客主动提供免费的毛巾、清洁服务等,则可以在原有房费的基础上给予游客一定的折扣优惠,引导人们积极投身到节约能源的实践中来。

  六、结语

  全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着我国旅游经济朝着“绿色、低碳、健康、高质量”的目标转型升级。政府、旅游景点景区、旅行社及游客等各主体需要综合发力,积极构建绿色、低碳的旅游环境和消费环境。新时期,中国的低碳旅游产业正展现出崭新的生命力与活力。为有效应对当前复杂且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旅游业需要不断完善旅游标准化工作体制与协调机制,深化绿色低碳环保理念在旅游发展各环节和全过程中的应用,持续推动国家旅游产品系统的构建,强化特色旅游纪念品的研发,以满足游客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确保节能减排措施的有效实施。新时代背景下,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只有持续不断加强低碳旅游经济研究,努力使人们自觉践行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旅游消费观念,营造良好的绿色低碳消费环境,推动国家旅游业新模式的构建,才能实现国家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乐.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4):120-121.

  [2]胡尊香.低碳经济视野下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探析[J].商展经济,2023(14):46-48.

  [3]李志.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旅游经济的绿色发展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20,36(4):22-24.

  [4]张冲冲.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探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3(19):118-120.

  [5]宋航,王峥,李树宇.低碳经济视野下旅游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山西农经,2018(6):92.

  [6]杨娟,何秉宇.低碳旅游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2):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