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政府补助对企业费用粘性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

政府补助对企业费用粘性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

10

2024-06-03 10:51:27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现有文献研究对政府补助和费用粘性的关系还未完全形成系统认知,文章立足于政府作为“有形之手”参与市场经济的现实背景,将政府补助和企业费用粘性纳入同一框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政府补助会增强企业费用粘性,且其形成机理主要受管理层代理、乐观预期和成本调整的影响,该成果对政府有效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有一定借鉴意义。

  摘要:现有文献研究对政府补助和费用粘性的关系还未完全形成系统认知,文章立足于政府作为“有形之手”参与市场经济的现实背景,将政府补助和企业费用粘性纳入同一框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政府补助会增强企业费用粘性,且其形成机理主要受管理层代理、乐观预期和成本调整的影响,该成果对政府有效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政府补助,费用粘性,委托代理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企业所面临的“降成本、促发展”压力逐渐加大,成本费用管理成为各企业实现长足发展的内在要求。政府可以通过补助这一形式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帮助企业实现节支降费,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变动作出相应调整,助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然而,长期依赖政府补助的企业,其控制成本的能力令人唏嘘。究其原因,当政府补助大量投入企业时,企业利用这部分资源扩大生产、过度投资,导致成本费用大幅增加;由于某些客观原因政府补助流入企业受限时,诸如企业资源配置不当、盲目投资、资产利用率低等问题日渐显现,导致企业陷入“低收益、高成本”的危险处境。因此,政府补助能否助力企业改善经营状况、持续提高企业生产效益?政府补助与企业经营状况存在何种内在联系?对于此类问题,本文欲从成本性态着手,基于成本调整、管理层代理和管理层乐观预期角度出发,深究政府补助对企业费用粘性产生影响的原因及机制。

  已有文献分别围绕政府补助和企业费用粘性展开。关于政府补助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补助的动机[1-3]、补助资源分配的影响因素[4-5]、补助对企业产生的经济效应三方面[6-8],政府积极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企业的经营绩效显著提高[9]。关于企业费用粘性的研究主要围绕其存在性及影响因素展开。结果显示,企业普遍存在费用粘性现象[10],费用粘性的存在会增强企业的经营风险,致使收入和利润呈不对称性[11~12]。

  目前,现有文献对政府补助和费用粘性的关系还未完全形成系统认知,因此,本文将探究政府补助对企业费用粘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充实相关理论基础,并为政府干预市场经济、企业提高成本管理能力提供参考,帮助政府制定精准扶持政策。

8f1d7ecec970aa04c6480cc05168901.png

  二、费用粘性的影响因素

  费用粘性是指同等业务量的变化会造成不对称的费用变动,具体是指业务量下降导致费用下降的程度小于等额业务量上升致使费用上升的水平,企业费用变动显示出“易增难减”的粘性特征。企业费用粘性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管理层因素、公司治理、融资约束、宏观经济因素等。

  第一,管理层因素。管理层背景、对未来走势的判断、风险偏好等都会对企业费用粘性产生显著影响。如果管理层拥有丰富的财务背景、对市场预期悲观、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则更为看重企业的成本控制与风险管理,投资项目更为慎重,业务量下降时会及时对费用做出调整,从而弱化企业费用粘性。

  第二,公司治理。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内部控制水平直接反映公司治理的好坏,有效的公司治理会降低代理成本,削弱企业费用粘性。具体而言,股权过度集中会形成“一股独大”的局面,控股股东会利用“绝对控制”地位进行过度投资、关联方交易、侵犯中小股东权益以获取超额报酬,从而强化费用粘性;董事会规模大、独立董事比例高、董事会召开频繁、两职分离(董事长和总经理)会通过弱化代理问题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从而降低企业费用粘性;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实施有效管理的关键所在,内部控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内部控制将从两方面影响企业费用粘性,一方面,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资源配置时无法随收入变动合理调整成本,导致出现费用粘性。另一方面,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企业,管理层与股东、董事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股东难以对管理层实施有效监督,从而加重管理层的盈余管理动机,企业费用粘性居高不下。

  第三,融资约束。融资约束可以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发挥治理作用,有助于降低企业费用粘性。债权人为保证债务人到期还本付息,对债务人的经营以及投资状况会形成约束,促使管理层在债权人的监督下被动调整业务活动、规避高风险投资,抑制管理层过度投资行为,从而减少费用粘性。

  第四,其他因素。除上述因素外,市场化水平、国家政策等宏观经济因素都会对微观企业费用粘性产生影响。企业所处地区市场化水平越高,企业资源调整成本和代理成本越低,对企业费用粘性起到抑制作用;股权分置改革削弱了控股股东影响力,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参与度提高,企业费用粘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经济形势向好会促使管理层形成乐观预期,对削减冗余成本的动机不强,成本粘性增加。

  三、政府补助对企业费用粘性的影响机制

  政府补助对企业投资活动会产生积极影响,通常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为直接影响,即政府补助可以弥补企业的资金缺口,为企业投资行为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为间接影响,基于信号传递理论,政府补助向市场发出信号,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又可以通过信号效应拓宽融资渠道,为企业的投资创造有利条件。但是,由于政府补助是无偿拨款,致使很多企业出于寻租动机来获取政府资助,由此加剧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主要体现为过度投资。

  由于政府补助的严格性、阶段性和长周期性,使得企业费用呈现出刚性特征。政府补助与企业费用粘性的内在联系将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阐析。

  (一)基于委托代理视角

  当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随之而来的便是委托代理问题。规模的扩大意味着企业要想实现长足发展、股东利益诉求得到满足就必须拥有专业性更强的职业经理人代为经营,由此出现控制权和经营权两相分离的情形。基于经济人假设,管理者会利用职务之便和信息优势为自身谋取福利,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加剧了股东对管理者实施有效监督的难度。即使企业经营效益不佳,甚至存在严重资源浪费,管理者为掌控企业经营权,倾向于继续使用落后生产设备来维持现有产能,成本费用率居高不下,由此产生费用粘性问题。政府补助作为无偿资金流入,并向金融市场传递积极信号使得融资约束减少,企业现金流一直处于较为充足的状态。根据自由现金流理论,企业现金流的增加将诱使管理者建立“个人帝国”、盲目扩大投资规模。而当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时,管理者及时调减生产规模的意愿不强,成本费用依旧处在较高水平,政府补助将进一步加重企业费用粘性。

  (二)基于成本调整视角

  为扩大生产、占据市场份额、追逐规模效应,企业倾向于提高自身生产能力,积极投融资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动,但购建厂房、大型机器生产线以及雇佣大量劳动力等投资活动都具有长周期的特征,资金占用现象严重。当经济下行时,由于市场需求不足,企业在短期内会出现厂房和生产线闲置、劳动的剩余价值暂时休眠的现象,短暂的利润下降不足以诱使企业出售固定资产、解聘员工。而这些闲置资源依旧需要计提折旧、发放基本工资,在会计上一般会被计入管理费用(员工工资视劳动力岗位而定)。当产品滞销严重,销售收入锐减,出现收不抵支,企业无法及时偿还相应欠款,形成大量坏账,导致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处于较高水平。这些费用往往具有一定刚性,在销售额锐减的情况下,成本费用难以及时下调,致使成本费用的变化幅度和业务量的变动幅度差异较大,由此出现企业费用粘性。政府补助作为免费资源,在经济疲软时,可以有效缓解成本费用下调压力,但企业往往倾向于将冗余资金留存,以便在经济回暖时及时回应市场,导致业务量的缩减并不能伴随成本费用的及时下调;在经济形势好转时,由于政府补助的支撑,企业可以迅速回应市场需求,扩大投资规模,将政府补贴当作“扭亏为盈”的工具,盲目扩张,忽略企业经营风险。由此可知,政府补助会加剧成本调整和业务量调整的差异化程度,即政府补助会增强费用粘性。

43f49ea967ca24d36ec712b6bd2bae0.png

  (三)基于管理者预期视角

  近十几年,我国经济整体处于较为稳健的状态,管理者对企业长期发展持乐观态度,认为在短期内即使公司经营效益不佳,最终也会摆脱困境。当销售额下降时,企业不会立马作出减少产能、下调成本费用的反应,而是为了不失去市场,维持原有业务规模继续量产,最终表现为管理者预期越乐观,企业费用粘性程度越强的特征。政府补助的注入使得企业的自由现金流变得充裕,管理者在投资时变得更有信心和安全感,无疑强化了管理者乐观预期的程度。持有乐观预期的管理者往往会低估企业经营风险、高估现金流,企业的投资行为更为激进,业务量的下降并未伴随费用的缩减。以上分析表明,政府补助会在管理者的乐观预期下加重企业费用粘性程度。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分析政府补助对企业费用粘性的作用,结果发现:由于管理者代理、乐观预期和成本调整的因素,企业难以根据业务量的变动对成本费用及时作出调整,从而导致费用粘性的产生。而政府补助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企业投资规模扩张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进一步突出代理问题,提高管理者对未来生产的乐观预期程度,加大成本下调的难度,整体而言,政府补助加剧了企业费用粘性水平。

  本文研究成果对政府干预微观企业提供了新思路,为合理实施相关财政政策提供一定借鉴意义。首先,规范政府施政职责。***指出,明确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所在。政府应在遵循一般市场规律的同时,适度干预市场经济运行。政府应出台与补助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政府的职责界限,避免政府在参与市场时出现越位、错位及缺位等行为。其次,政府补助具有重新整合、配置资源的功能,可以起到纠正市场失灵的作用,但也会加重企业的费用粘性。因此,政府应考虑从“供给侧补贴”转变为“供给侧+需求侧双重补贴”,加大消费者补贴力度倒逼企业优化生产流程、解决过剩产能问题,降低费用粘性带来的经营风险。最后,政府应加强补助效果的考核。当下会计制度下,企业无法提供政府补助使用详情,导致政府补助效果脱离社会监督。部分地方官员为完成政治晋升、解决就业问题、提升当地GDP水平等,对企业的盈利能力、研发能力、发展前景等缺乏科学评估,致使出现政府补助配置效率不高、资源利用不足的现象。为此,政府应考虑引入第三方机构对政府补贴效果进行监督和考核。例如,严格规范企业获取补助流程、构建政府补助退出机制、加大违规企业惩处力度等。

  现阶段,企业普遍存在费用下调困难的现象,为此,应提升企业成本规律认知水平,加强费用管理。首先,提高管理层素质。政府补助使用是否得当,利用效率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层水平。目前,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发展不够成熟,职业经理人素质良莠不齐,对企业内外部环境把控能力普遍较弱,政府补助配置效率偏低。管理层素质的提升或者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完善都会促使管理层减少自利行为,在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可以避免管理层利用政府补助来实现盈余管理,有效降低费用下调难度。其次,建立完善的费用预算管理制度。费用粘性的强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费用管理水平。企业应合理利用政府补助降低费用随业务量变动的不对称程度,缓解费用调整压力,加强费用管理水平。具体而言,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费用预算管理制度,将责任细化到个人,费用支出严格按照预算规模执行,并辅以公正透明的奖惩措施,同时,也要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力度,以此减少企业不必要开支,提高费用管理水平。最后,完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不仅可以促使企业规范费用使用流程,减少投资者和管理层、政府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还可以方便政府有效甄别研发能力强、发展前景好且亟需资金投入的企业,提高政府补助配置效率,将政府公共资源的扶持力度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赵璨,王竹泉,杨德明,等.企业迎合行为与政府补贴绩效研究—基于企业不同盈利状况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5(7):130-145.

  [2]GUE RZ ON I M,RAI TERI E.D e m a n d-sid e vs.supply-side technology policies:Hidden treatment andnew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policy mix[J].Research Policy,2015,44(3):726-747.

  [3]郭玥.政府创新补助的信号传递机制与企业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18(9):98-116.

  [4]曾萍,吕迪伟,刘洋.技术创新、政治关联与政府创新支持:机制与路径[J].科研管理,2016,37(7):17-26.

  [5]金宇超,施文,唐松,等.产业政策中的资全配置:市场力量与政府扶持[J].财经研究,2018,44(4):4-19.

  [6]BRAUTZSCH H-U,GUNTHER J,LOOSE B,et al.Can R&D subsidies counteract the economic crisis?-Macroeconomic effects in Germany[J].Research Policy,2015,44(3):623-633.

  [7]马悦.政府补助、公司绩效与管理者自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9(1):47-56.

  [8]祝树金,刘莹,钟腾龙.融资约束、产品排序与多产品出口企业产品加成率[J].国际贸易问题,2019(6):1-15.

  [9]王羲,张强,侯稼晓.研发投入、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22,37(2):108-116.

  [10]纳超洪,陈雪,徐慧.财务共享能降低成本粘性吗?基于集团管控的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22(6):1-32.

  [11]GU Zhaoyang,TANG Song,WU Donghui.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labor employment decisions:Evidence from China[J].Management Science,2020,66(10):4703-4725.

  [12]梁上坤.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影响公司费用粘性吗?[J].管理世界,2018(12):13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