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文献综述应该怎么写(文献综述写作方法指南)

2024.06.13 17:14:04 来源: 编辑:caixiaona
文献综述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回顾了以往的学术研论,而且还为新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方向。
1.确定选题:
选题应既不过大也不过小,能够聚焦于关键问题而又不至于过于狭窄,应反映最新的研究趋势和发展。确定选题是研究工作的起点,也是整个研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选题的重要性在于它决定了研究的方向和范围,从而影响学术成效和价值。应符合个人的研究兴趣,这样在研究过程中能够保持热情和动力。也要具有实际意义,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增进理论认识。
开展可行性研究,考虑所拥有的资源、技能和延续时间。维持独创性和创新性,探索并未充分讨论的领域,或在原来研究的前提下提出新的理论。
2.收集文献:
使用手工和计算机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来收集相关文献。
纪录关键信息,如研究目地、方式、结果和结论,便于后续剖析。
3.拟定提纲:
在阅读并筛选文献后,制定一个结构清晰的提纲,确保文献综述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提纲应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三大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文献综述的目的、研究主题和范围。
主体部分展开详细的文献分析和讨论,每个子主题都应有相应的段落。结论部分总结主要发现,并指出未来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开始写作之前,根据需要修订提纲,确保其仍然符合研究目的和文献的整体结构。可能要反复修订,以使其更加完善和符合逻辑。
4.撰写文献综述:
前言部分简述综述的目的和范围。
主体部分系统化汇总与分析文献,揭露历史、探索状况和未来方向。
总结部分归纳主要观点,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潜在路径。
5.审阅和修改:
在完成初稿后,仔细审阅并修改文献综述,确保所有信息都是最新和准确的。
确保文献综述的流畅性和逻辑性。
6.参考文献列表:
最后,不要忘记列出所有引用的参考文献,遵循适当的引用格式。确保列出的文献都是完整的,包括作者姓名、文章标题、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卷号、期数、页码范围等。保证信息的准确性,避免出现拼写和年份错误或其他无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