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掠夺性期刊(掠夺性期刊的起源和本质介绍)

2024.05.21 14:10:43 来源: 编辑:gaojie
科研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需应对课题、考核、职称晋升等多重压力,再加上论文发表经验的欠缺,投稿过程中稍有不慎便可能“误入歧途”。而在期刊领域,确实存在某些所谓的“陷阱”,其中最典型的便是掠夺性期刊。
那么,什么是掠夺性期刊?
掠夺性期刊即Predatory Journal,其运作的核心在于通过收取高额版面费来获取盈利。这类期刊往往具有几个显著特点:文章质量参差不齐,拒稿率极低甚至不存在拒稿现象,只要支付费用即可发表。这也意味着这些期刊在审稿和发表标准上相对宽松,甚至可以说准入门槛极低。不过,关于掠夺性期刊的定义,目前学界仍在不断完善之中。除了那些明显提供虚假信息、文章质量极差的期刊被明确认定为掠夺性期刊并应受到抵制外,一些原本信誉良好、质量较高的期刊,为了增加出版量而降低标准,游走于高质量与掠夺性之间的模糊地带。这些行为虽未明确界定,但同样值得警惕。这些期刊的存在和做法,无疑对科研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基于今年3月15日Nature杂志刊登的Inter Academy Partnership(IAP)中Tracey Elliott和Teresa M.de laPuente的报告,保守估计掠夺性期刊的数量已突破15500种。
在下图中,我们观察到了从1960年至2018年间正常期刊与掠夺性期刊的增长趋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2010年起,掠夺性期刊的数量出现了显著的激增,其增长速度远超过正常期刊。这种迅猛的增长不仅给科研领域带来了诸多困扰,也在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那么如何识别掠夺性期刊呢?
1、首先,可以通过访问WoS网站来确认该期刊是否被收录,并核实其影响因子的准确性。
2、对于那些主动通过邮件向你约稿的期刊,应持谨慎态度。
3、注意期刊名称的合理性。有些掠夺性期刊为了敛财,会将不同学科拼凑在一起,以吸引早期职业生涯、辨别能力较弱的科研工作者投稿。
4、正规期刊通常会提供详细的作者投稿指南,而掠夺性期刊可能缺乏这样的指南。
5、查阅期刊中的论文,观察是否存在图片不清晰、扭曲、失真、拼写错误或排版不美观等问题。
6、验证期刊是否属于开放存取期刊目录(DOAJ)、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开放存取学术出版商协会(OASPA)或国际科学、技术和医学出版商协会(STM)的成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直接联系这些组织进行验证。
7、仔细审查期刊的同行评审过程和出版时间表。注意同行评审建议的专业性和出版周期的合理性(避免异常快速的承诺)。
8、检查编委会的组成。有些掠夺性期刊会未经允许地将研究人员列为编辑,甚至包括已故科学家的名字。请核实编委会成员所属机构、专业方向和名字的准确性。
9、注意是否存在除论文处理费外的额外费用。如果期刊在提交或撤稿时要求额外费用,那么肯定是有问题的。
10、观察网站主页的宣传语是否主要面向作者。
11、留意稿件处理流程是否公开透明。
12、若期刊仅通过E-mail接收投稿,且联系邮箱并非企业或机构邮箱,则需谨慎。
13、对于声称自己是OA期刊但保留版权或根本不提及版权的期刊,要特别警惕,因为它们可能收了费用后不履行出版职责,纯粹是为了敛财。
针对当前的掠夺性期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曝光发现的掠夺性期刊;
(2)对科研人员进行识别掠夺性期刊的培训;
(3)制定并执行抵制掠夺性期刊的规章制度;
(4)协助那些质量不高但无意造假的期刊提升出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