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返修可以增加作者吗(论文发表各阶段能否增删作者详细解读)

2024.05.11 16:18:08 来源: 编辑:gaojie
SCI论文的发表确实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其发表流程原则上是不允许增减作者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情况的出现,如科研合作、作者变更等,有时确实需要调整作者信息。当前虚假挂名和利益交换的现象很常见,这也加剧了科研矛盾中的成果分割问题。一般来说,SCI论文见刊前作者是不能轻易变动的。因此,处理作者变更问题时,必须严格遵循期刊的相关要求。
一般来说,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不应变动,尤其通讯要与期刊联系,在投稿时就应当确定下来。这是蕞重要的两个位置,如果随意改动会被期刊质疑买卖稿件。其他作者变更是可以协商的,但要有合理理由,与期刊沟通看编辑如何决定。比如写错了、有不可抗拒的理由要换通讯,像联合培养的学生有两个单位或导师,提前确定好哪边导师做通讯符合毕业要求,同时提前查好期刊往期文章和作者须知看是否认可共一和共同通讯。
对于增加作者的情况,原则上新增的作者只能按照原有的顺序依次往后排列,不能插到原作者顺序的前面。
在返修和大修阶段,由于需要回答众多问题、补充文献、实验、数据等,这个环节增加作者是相对合理的。而小修的工作量较小,通常不需要增加新作者,对于新的贡献者可以通过致谢的方式表达。
作者信息的修改只能在论文被录用前进行,并且需要得到期刊的批准。一旦论文被录用,作者顺序是不能变更的,但可以申请变更和增加作者单位。在录用后的清样阶段,作者信息也不能修改,但可以对拼写错误的作者姓名进行纠正。
特殊情况下,如期刊出现失误,编辑可能会考虑在录用后变更作者。但这种情况很少见,且变更期间文章上线会暂停。如果文章已经上线,作者更改将以勘误(Corrigendum)形式发布。期刊不会轻易发布勘误,因此如果是作者方的失误,期刊可能不会给予回应。
在更改作者信息时,部分期刊为了保留记录,可能会要求提供改动的原因、所有作者同意的声明和手写签字,包括被增删的作者的确认,或按照出版商的变更规定(Changes to authorship)填写并签署表格。但总体来说,只要按照期刊的要求和流程操作,更改作者信息通常不会过于复杂。
尽管在投稿前我们已经与导师商定了署名顺序,但投稿过程中仍有可能遇到导师希望调整作者名单的情况,甚至有时导师对署名安排不满,进而要求撤回已录用的稿件。因此,我们强烈建议在此类情况下及时与导师沟通,积极争取,确保我们的研究成果得到应有的认可,并尽量避免因署名问题而影响到稿件的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