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期刊和国家级期刊怎么辨别(一文搞懂二者之间如何区分)

2024.05.09 16:35:06 来源: 编辑:gaojie
早在2007年就宣布:中国的出版物只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不分国家级与省级期刊,等等。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把某一类刊物称为省级、国家级刊物,某一类刊物称为省级、市级刊物,这在实践中有一定的反差意义,也是许多学报评价质量与水平的依据之一。对高校、科研机构而言,通常也不会将其划分为省级或国家级,而仅仅进行核心与非核心之分。因此,目前对期刊省级与国家级的划分其实是一种民间共识,即普遍认为,主管主办单位中有一个为国家级单位的期刊即为国家级期刊,这里要注意以下三点:
1.期刊的级别(省级或国家级)与其质量、要求及办刊水平并非直接相关,简而言之,国家级期刊并不比省级期刊好。
尽管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发表国家级期刊的文章可能享有更高的加分权重,但单纯从刊物质量的角度来看,国家级期刊并不总是超越省级期刊。实际上,一个期刊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其本身的办刊质量和学术价值,而非其所属的行政级别。
那么,为什么核心期刊通常比普刊更具优势呢?这是因为核心期刊目录是由国内权威学术机构经过严格评选和定期更新而确定的,入选的刊物必须符合一定的学术标准和质量要求。因此,核心期刊的质量普遍有一个较高的下限。相比之下,普刊虽然也有部分质量上乘的刊物,但整体而言,其质量门槛相对较低,甚至存在只要付费即可发表的刊物(当然,前提是稿件符合基本要求和敏感性标准)。
2.国家级期刊与省级期刊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主管主办单位。
许多国家级期刊的主办单位可能是各类协会等非固定化组织,因此在管理上可能相对松散。而省级期刊中,一些由省级社科院或省级实权单位主办的刊物,往往具有更强的办刊能力和更高的办刊意识。因此,在某些情况下,省级期刊可能优于一些国家级期刊。但具体情况仍需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在选择期刊时,我们不应迷信国家级刊物。因为过于迷信国家级刊物容易让人陷入误区,甚至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例如,有些骗子会冒充人民大学等知名机构主办的刊物进行诈骗。实际上,这些知名机构主办的刊物往往有着严格的审稿标准和要求,并不会轻易接受投稿。此外,还有一些复印资料类期刊(如《教育学文摘》)并不直接接受作者投稿。
3.要判断一个期刊是否为国家级,最可靠的方式是查阅总署上的主管主办单位备案信息。
尽管有些省级刊物可能声称自己与国家级单位有合作关系或作为国家级单位的会刊,但这种说法往往难以准确核实。即使能够获取到相关证明文件,但在实际操作中,单位在评估期刊级别时通常还是主要参考总署的查询记录,而不是仅仅依据证明文件或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的介绍。
确实存在一些非国字头的单位,尽管它们属于国家级单位,但在判断其期刊级别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你对此有所担忧,建议优先选择那些明显具有国字头背景的刊物进行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