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1

2024-05-05 17:14:00    来源:    作者:gaojie

摘要:功能翻译理论的基础是目的原则、忠实原则与连贯原则以及文本类型理论。教师通过将功能翻译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翻译课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科学、实用的翻译指导。这一理论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掌握目的原则、忠实原则与连贯原则以及文本类型理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翻译任务的特点和要求,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摘要]功能翻译理论的基础是目的原则、忠实原则与连贯原则以及文本类型理论。教师通过将功能翻译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翻译课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科学、实用的翻译指导。这一理论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掌握目的原则、忠实原则与连贯原则以及文本类型理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翻译任务的特点和要求,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原则;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传统的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限制,因此,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理念和模式需要进行改良与创新。功能翻译理论可以作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参考,教师应以此为基础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实现为社会输送实用型英语人才的目标。

  1.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1.1功能翻译理论基本概念

  在实际应用中,翻译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其最终目的是实现沟通和文化交流。基于目的原则、忠实原则与连贯原则以及文本类型理论等,功能翻译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学者提出,其本质是翻译人员基于自身的语言知识和分析理解能力,通过思维来展现翻译的功能,而目的论与行为论则是其核心理论。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与功能,将翻译视为一种主动行为,旨在满足特定的交际需求。翻译人员通过分析、理解和思考,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达到有效传递信息和推动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综上所述,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具有明确目的的行为,并通过思维来展现其功能。翻译应该以实践应用为导向,注重实用功能和准确传达信息。

  1.2功能翻译理论所遵循的原则

  (1)目的原则。作为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原则之一,目的原则强调在翻译活动中优先考虑翻译的目的。这意味着译者应该以译入语的背景文化和情境为基础,并考虑译入语接受者的表达习惯。例如,在翻译历史题材的内容时,译者需要努力还原历史场景,以满足读者对历史背景的理解需求。而在诗歌翻译中,最终目的是展现原文的思维和情感。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特别关注并尊重艺术价值。译者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语言和形式,传达原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尽可能使译文与原文一样富有韵味和美感。

  (2)忠实与连贯原则。确保翻译的忠实性和连贯性是非常重要的。在翻译任何一篇英文作品时,翻译人员都需要遵循这两个方面的原则。

  首先,保证翻译的忠实性意味着译者应以原始文本为基础,并尽力传达作者的观点和目标,而不是伪造作者意图。译者应准确理解原文的含义、语气和风格,以便将其有效地传达到译文中。同时,在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有所差异的情况下,译者也需要适当调整翻译策略,以确保译文能够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其次,保持翻译的连贯性意味着译文应该具备通顺性和连续性。因为中文和英文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译者可能无法完全按照原文逐字逐句进行翻译。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灵活运用语言技巧和结构调整策略,以确保译文在语法、语义和修辞等方面与原文一致,并且能够流畅自然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3)文本类型理论。文本类型理论是指不同英语文本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一定差异。这些文本以传递相关内容和信息为基础,旨在实现信息传递的共同目标。尽管大部分英语文本都以信息为基础,但它们在具体的内容和形式上各有不同。在翻译不同类型的英语文本时,译者需要根据文本类型理论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模式和方法。因为不同类型的文本可能有不同的要求和特点,所以译者需要灵活运用功能翻译理论,并遵循相应的原则来实现准确而适当的英语翻译。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peg

  2.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材与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目前部分高等院校所选用或编写的英语教材存在一些问题。这些教材缺乏合理性和完整性,内容相对陈旧,形式较为单一,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此外,这些教材未能合理地考虑学生与社会实际情况之间的联系。

  在课堂上,英语教学过于偏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忽略了翻译方面的内容。即使有涉及翻译的部分,也只包括对翻译标准和原则的介绍,缺乏对翻译方法的细致全面讲解和训练。部分高校所选用的英语教材虽然包含一些翻译练习,但仅限于特定词汇和语法的使用。

  2.2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单调

  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相对传统且单一,主要集中于语言的表面转换,而忽略了语言内涵的重要性。学生所学习的内容主要局限于语言知识,而在培养文化意识方面存在不足。在我国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虽然将英语翻译作为一个独立模块进行讲解,但教学目标和形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仍停留在简单的语言转换层面,缺乏对翻译语境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指导,从而导致翻译教学效果欠佳。

  举例来说,如果译者只是进行简单的语言转换,将“Practice makes perfect.”译为“练习带来完美”,译文就会失去该谚语的文化内涵和美感。然而,译者如果对中英俗语文化熟悉,就会选择译为“熟能生巧”,使之更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2.3学生主体性缺失

  从目前情况来看,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传统的集中授课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翻译方面处于被动地位,无法满足构建学生主体性课堂的基本要求。集中授课模式未考虑到学生的独特性,强调每位学生必须紧随课堂节奏。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翻译水平出现明显的差距,使得那些英语能力较弱的学生感到自己无法跟上教学进度,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peg

  3.功能翻译理论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创新策略

  3.1有效应用功能翻译理论

  传统的翻译教学往往注重语言表面的转换,而忽略了翻译目的和功能。然而,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是为了满足特定的交际、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承需求。因此,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功能翻译理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翻译的背后目的和意义(赵娟,2019)。

  教师通过有效应用功能翻译理论,可以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问题。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重翻译的目标和受众,以使其符合特定的交流需求。其次,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根据不同场景和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技巧,以达到最佳的功能转换效果。

  3.2优化翻译模式

  在大学英语翻译实践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优化翻译模式,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在优化翻译模式时,教师不仅要注重英语文本的理解和应用,还应重视语篇功能的传达。

  功能翻译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理论强调要关注翻译的整体性,并注重表现英语文本的核心内涵。在实际的英语翻译实践中,英语文本是译者工作的基础。没有英语文本,译者也就无法进行英语翻译工作。因此,从事英语翻译工作的人员需要将英语文本作为基础,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研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全面理解英语文本的含义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对于原文的准确把握和细致分析能力。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在翻译过程中传达语篇功能的能力,使其能够恰当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和信息。这可以通过实践案例、角色扮演和语篇分析等教学方法来实现。

  总之,在大学英语翻译实践教学中,优化翻译模式是教师的首要任务。这包括注重英语文本的理解和应用,以及重视语篇功能的传达。优化后的翻译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和质量,使他们在实际翻译工作中更加准确地表达和传达信息。

  3.3培养学生英语翻译能动性

  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常常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为解决这一问题,培养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动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翻译难点,针对性地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他们能够逐步克服困难,提高翻译水平。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翻译实践,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就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丰富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例如,提供优质的翻译文本、专业的翻译工具和参考资料,让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积累经验和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翻译作品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总之,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动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以及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翻译能力,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翻译实践中,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能动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文本分析能力。学生在具体翻译实践中,需要推理翻译材料原作者的意图。这一环节体现了学生对翻译的主动性和自发性。同时,学生还需要结合具体条件,在翻译过程中实现对目标语言的语用加工。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这可以通过训练学生进行翻译实践来实现。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翻译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原文作者的意图,并在语境条件下进行目标语言的语用加工;同时,也需要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文本分析能力(周雯雯,2021)。

  (2)文本解读能力。通常,人们对于文本解读的理解是欣赏诗歌、阅读散文或观看电影等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广义上的文本指的是由人创造并体现人本质的一切物质存在形式,包括文字、绘画、雕塑、音乐、影视、戏剧、行为等。而在英语翻译领域,文本解读是从事翻译工作所必备的基础能力。学生如果缺乏文本解读能力,就无法将文本转换成其他语言文本;在大学英语翻译课堂上,学生如果缺乏文本解读能力,就难以进行有效的翻译工作(李金晔,2021)。

  由此,文本解读能力对于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功能翻译理论可以加强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对英语翻译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有趣的活动,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在正式翻译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具体语境,提出解决翻译难点的策略,帮助学生清晰地思考翻译过程。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降低英语翻译的难度,有效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欣赏文学作品和观看电影等方式培养文本解读能力。通过解读文本,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和情感表达,为翻译过程提供更准确的参考。

  总之,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通过功能翻译理论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提高他们对英语翻译的兴趣和信心,从而有效地提升英语翻译能力。

  (3)文本转换能力。学生在具备了文本分析和文本解读能力之后,就需要进一步培养其文本转换能力。功能翻译理论可以为学生提升文本转换能力提供指导。

  理想化的翻译境界是在其他语言系统中找到一个与原文本相契合的具体化的语言形式来进行替代,即文本转换。在这个过程中,新替换的文本必须完整地保留原有文本中的基础感情,不能削减或丧失。学生的文本转换能力对于英语翻译实践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培养学生的文本转换能力,教师要适当减少翻译理论的授课时间,增加更多的翻译实践课时。教师还可以安排相关的翻译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通过增加实践性的课程安排和相关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运用功能翻译理论,提高其文本转换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快地提升英语翻译能力,并增强他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信心和动力。

  总之,教师通过适当调整课程时间安排、增加实践性的课堂活动和竞赛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本转换能力,促进其英语翻译能力的快速发展。

  4.结语

  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功能翻译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理论能够引导学生关注语言交际目的,加强翻译教学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培养分析能力,促进跨文化交流,并拓宽视野和培养创新思维。教师通过运用功能翻译理论,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使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

 参考文献

  [1]李金晔.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英语翻译技巧探析[J].国际援助,2021(27):81-82.

  [2]莫晨莉.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策略研究——评《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9(3):121.

  [3]赵娟.功能翻译学的理论解析与教学实践——评《翻译理论与实践——功能翻译学的口笔译教学论》[J].中国教育学刊,2019(7):114.

  [4]周雯雯.生态翻译视角下的科技英语翻译研究——评《当代英语教学变革与生态翻译理论探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7):236.

  [5]朱晓博.校企共建“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创新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3):14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