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主体间性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主体间性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3

2024-04-15 15:56:52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源自主体间性哲学理论,其主要观点论主张的是教育是双向直接的,教学内容及知识是学生和教 师双向选择的 。 因此,在主体间性的教育视角下

  摘 要: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源自主体间性哲学理论,其主要观点论主张的是教育是双向直接的,教学内容及知识是学生和教 师双向选择的 。 因此,在主体间性的教育视角下,教学模式变成了师生互为主体性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将中西方文化巧妙地 融入大学英语课堂,让学生的文化储备更加完善,从而实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大学英语的语言技能目标 。基于此,文章将 主体间性理论作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实现师生互为“双主体”的混合教学模式。

  关键词:主体间性理论;大学英语教学;应用路径

  Analysis on the Strategie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subjectivity Theory

  Xu Shichao , Zheng Ming

  (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 Guiyang , Guizhou , 550025)

  Abstract: The educational theory of inter- subjectivity originates from the inter- subjectivity philosophy. It advocates that the textbook learned by students and the knowledge of students are both gained by themselves due to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refore , in the context of the theory of inter- subjectivity , teachers should use blended teaching method to integrate western culture into college class so as to enrich students' knowledge and language skills . Therefore , 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focus on the use of blended teaching mo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 subjectivity theory.

  Key words: the theory of inter- subjectivity;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pplied method

  在 20 世纪,西方哲学实现了从主体性哲学向主 体间性哲学的转变,主体间性哲学注重探讨的是哲 学带来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主体间性本质上为一种交互性,是“你中有我,我中 有你”的共生状态,由此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教 育领域开始向“ 主体间性”转变,旨在强调教育者和 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即教师和学生同为教育的主体, 共同面对教学客体( 如教材、教学资源设备等),从 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大学英语的关键是要“讲 好中国故事”,具有跨文化交际素养,而主体间性理 论具有文化、语言、媒体、文本等衍生间性,有助于解 决教学的交互问题[1] 。 因此,如何有效运用“ 主体间性”理论,发挥师生互为主体的作用,传播中西方文化,做到“三全育人”便是文章探讨的重要内容。

  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主体间性理论的意义

  教学与教育是双向的、直接的、互为主客体的关 系,在教学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只是教学的主体,也 是教育的客体;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和教材,而且要 转变思想,明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灌输自己 所理解的文本 。相反在主体间性的教育视角下,学 生所理解的文本,应该是经过学生自己理解后的自 主选择,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创造的知识 。因此,在教 学教育过程中,师生均是主体,双方是共生共存的, 主体与客体的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2] 。大学英语是一 门综合型的课程,主要是把人文和知识结合起来,同时也是让中国和西方连接的桥 梁 。其并不是一 门独立的课程,而是在学习英语的 基础上进行素质、道德、学习能力等全面的教育,实 现教育的全过程 。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如何运 用主体间性理论,“讲好中国故事”,将中西方文化 巧妙地融入大学英语课堂,从思想、文化、体系等方 面入手,让学生的文化储备更加完善,加深学生对中 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从而实现大学英语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2853FA45-6620-498d-A942-0F4022097454.png

  二、主体间性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 一)巧妙运用“翻转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课前预、复习

  在“互联网+”背景下,“ 翻转课堂”是在“ 互联 网+”技术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新式教学模式,能够为 学习者创造并提供更加适合个体的学习机会与资 源 。“ 翻转课堂”模式是将课堂教学过程置于课前 及课后阶段,再将知识与技能培养过程翻转到课堂 阶段[3] 。这也就相当于让学生充当教学主体,让学 生先行了解教材,理解课文背景,使学生对课文及自 身的学习目标形成整体把握,并在课后进行有效的 复习与总结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引入翻课教学模 式是充分应用“ 互联网+教育”平台的有效手段,能 够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充分彰显学 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开展翻转课堂教学 的时候,主要是依托互联网资源,在互联网平台中筛 选出合适的英语教学内容,并且把这部分内容进行 整理和分类,并通过在线传输分享给学生 。学生可 以在课前提前观看这部分内容,并进行思考,提高后 期英语学习的效率[4] 。

  首先,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以依托“互联网 +教育”平台,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课的英语教学 内容,认识本课的课文背景信息,强化学生对本课重 难点的把握,激发其学习兴趣 。在此阶段,教师由过 去权威性的知识传播者转而成为连接者及引导者。 其次,在课后复习阶段,教师可将本课的重难点进行 整理并对学生进行分享,让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课程 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可以做到有选择性的学习,并且可以在课后对一些重点内容进行复习 。在复习的过程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辅助,当发现 学生遇到困难时,就要对其进行引导,使学生可以自 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对英语知识了解更加深 入,从而做到线上“ 互联网+教育”平台与线下课堂 教学的深度融合,发挥“互联网+教育”平台下的“ 翻 转课堂”优势 。此外,教师也要在设计教学课件的 时候,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放在课件中,让学生 根据重难点进行思考,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 去搜索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 。在此阶段中,教师作 为引导者,能够帮助学生总结知识,分享知识[5] 。 最后,由于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的结合要考虑学 生的倦怠性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师要做好线下 的教学服务工作,做好数据记录与监督工作,实时了 解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并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 突发情况及遇到的学习困难进行分析,锁定普遍问 题;同时可以组织小组分享等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 学习情况,从而真正实现从“ 以教师为中心”到“ 以 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可以有效实现分层教学,因材 施教,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从而创建“ 双主体”的教学模式。

  (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场颠 覆,该理论认为师生之间应该是两个平等主体之间 的交流、对话与沟通 。将教学关系从“ 以教师为主 体”转向了“师生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 。在该理论 指导下的教学中,教师改变传统的单项式传输方式, 转而与学生进行互动,在向学生抛出问题之后,要等 学生的反馈,保证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处于相互交 流的状态,让课堂的氛围更加活跃,开启了英语多元 化教学,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 欲 。尤其是在如今“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大学英 语课堂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输出,而兼具价值观的 塑造和文化的传播,是“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 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在教学中, 师生应是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正向关系,教学氛围 应是愉快和谐的[6] 。

  ( 三)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

  线上+线下融合的“ 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需要对其过程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实时了解大学生学习的状况 。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形成多元化的评价 平台,除了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还要保证评价的方式 是多元化的 。其中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在评价 中除了进行教师评价,还要开展自我评价以及学生 之间互相评价等方法,可以以学生为主体[7] 。首 先,在“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阶段,大学英语教师 应根据学生课前预习的在线时长、观看进度及学习 任务的完成情况对每个学生进行初步评价并记录。 其次,在“翻转课堂”后,教师应充分考虑英语学科 的课程特点,全方位且多元化地考查学生的应用能 力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对学生英语 的口语、书写、听力等能力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 文化交际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讲好中国故事”, 起到中西方文化的传播媒介,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中, 使学生正确地看待不同文化中的优势和劣势,进而 塑造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同时在“互联网+”教 学的网络支持下,应引入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 互相评价的体系,学生可以通过对自我的认知,了解 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习习惯和学 习策略,保证学习效果可以达到最优 。在学生互相 评价中,通过对其他学生的评价,可以了解其他学生 的学习进度,发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进行纵向 比较,进而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8] 。

BD9559EF-627C-44b8-A629-549C6A668F99.png

  三、主体间性视角下大学教学的具体案例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为例,授 课单元为 Unit 1 Text A Never, ever give up 为例, 授课对象为本校 B 层学生,即入学时均达到英语高考及格线学生。

  ( 一)教学目标

  1 . 语言目标

  运用词汇描述如何克服人生困境及熟悉举例子 作文的写作技巧。

  2. 育人目标

  结合单元主题培养学生永不言弃的精神品质。

  ( 二)课前准备及驱动阶段

  本单元是以“成功”作为主题的相关单元,成功 路上充满荆棘,挫折在所难免 。本单元的教学重心 除了语言及写作等知识点,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理解努力和坚持才是成功的关键 。因此,在课前准备阶段,可提 前 在 U 校 园 补 充 资 源 处 观 看 TED 视 频 Angela Duckworth's speech , 选取与主题相关的素材, 并呈现目标任务,即用 exemplifcation 的模式,通过 口语形式,尝试回答问题“Please define the important human character in the video”。在这个过程中,学生 通过自学,可以发现自己的弱点,查缺补漏,产生学 习饥饿感,树立学习目标[9] 。同时在课前阶段,以 小组 为 单 位,给 学 生 分 配 任 务,查 找 有 关“ the important character of successful people”的其余事例, 并将其与 TED 视频中的成功要素进行对比,并以小组书面形式在课堂呈现。

  ( 三)课堂融入阶段

  1 . 导入,促成价值观点

  针对课前 U 校园上的视频及口语练习,在课堂 上进一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成功的重要品 质,同时观看视频讨论结束后,请 2 ~ 3 组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师生给予即时评价。

  2. 课文学习,促成话语结构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结构,形成对 example essay 文章 结 构 的 写 作 认 知 。如:文 章Paragraph 1 -2 , 3 -5 , 和 Paragraph 6 都采用了 Topic sentence+example 的篇章结构,Paragraph 1 -2 用 Sir Winston Churchill 的例子引出了作者的第一个观点,即 the amazing determination;Paragraph 3 -5 中,作者用 Albert Einstein , Thomas Edison 和 Abrahalm Lincoln 引出第二个观点,即 the strong spirit; 在 Paragraph 6 中,作者用 Sandra Day O'C onnor 引出最后一 个观点,即 the sheer persistence。文章结构的分析可 以帮助学生搭建话结构语,同时引入本单元的育人 目标—即成功的重要元素,让学生明白成功的关 键不在于智商与能力的高低,而在于坚持与永不言 弃,也就是本课标题:Never, ever give up! 从而培养 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实现价值引导。

  3. 词汇、句型学习,促成语言

  本课 中 出 现 Deviate , preclude , inhibit , spur, dedication , endeavor, unprecedented , transcend 等词 均出现在党的十九大的报告中和《习近平谈治国理 政》多次,通过列举报告中的相关例句可以增加学习的厚度,让学生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以 deviate为例:deviate:vi.start doing sth.different from what is expected or agreed.在《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中 提 到 Leading officials must direct their studies correctly.If they deviate from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Marxism,they will be studying without a clear aim and may go astray.领导干部学习,要正确把握学习的方 向 。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方向,学习就容易 陷入盲目状态甚至误入歧途[10]。

  4.布置任务,促进交流,促成观点

  完成课堂学习后,在学习通 App 上上传基于课文结 构 的 写 作:Write a example story on the topic How to be a successful college student with the lan⁃ guage,content and discourse structure to be learnt in this unit.同时开启师生共评,引导学生从语言、观点 和话语结构三个方面进行评价,针对自身问题,修改 后再上传,这样通过多次打磨,可以发挥出多元评价的“促学”作用。

  ( 四)课后复习总结阶段,激发批判性思考,促成价值

  结合本单元“成功”主题内容,在课后给出一段 关于美国歌手及演员 Will Smith 人生经历的视频, 作为补充材料,同时本课第 7 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 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remark ‘ It's not how many times you fall down that matters.It is how many times you get back up that makes success!’?”展开讨 论,深化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加深学生对“ 成 功”要素的价值观,即直面恐惧,坚定梦想,不妥协、不放弃。

  四、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线 上优质的学习资源丰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网络为依托,从课堂为中心 的模式走向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做到 “ 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观,实现师生的“双主体”,共同实现大学英语的语言技能目标与“三全育人”。


参考文献:

  [1]蔡燕兰,李慧.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指导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研 究[ J ].甘 肃 开 放 大 学 学 报,2022( 12):85-88.

  [2]陈 爱 菊.基 于 主 体 间 性 哲 学 理 论 的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研究[ J].上海商业,2021(4):150-151.

  [3]董亚军,闫丹,王军,等.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教育平台在大学 英 语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研 究[ J ].海 外 英 语,2022(21):111-112.118.

  [4]郭万群.主体间性哲学视域下我们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回顾与展望[ J ].南 京 工 程 学 院( 社 会 科 学 版),2018.18(3):1-6.

  [5]蒋秀凤.“互联网+”教育生态圈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挑战及落实路径[ J].中国新通信,2022.24(5):191-193.

  [6]孔明安,谭勇.交往的主体与生成的主体—哈贝马斯与齐泽克的主体性思想比较研究[ 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47-54.

  [7]李艳霞.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应用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 6):84-85.

  [8]梁艳敏.主体间视域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D].银川:北方民族大学,2022.

  [9]吴 岳 军.论 主 体 间 性 视 角 下 的 师 生 关 系 及 其 教 师 角色[ J].教师教育研究,2010(2):40-43.

  [10]张倩,周海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模式研究[ J].新闻研究导刊,2023(1):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