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医学论文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

0

2024-04-24 11:28:36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为临床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的治疗效果, 改善预后提供依据。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为临床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的治疗效果, 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收治的 116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 资料, 依据入院后 24 h 内是否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将其分为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 79 例, 未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与恶性室性心 律失常组( 37 例,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 筛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患者年 龄更大,白细胞计数( WBC )、血清肌钙蛋白Ⅰ( Tn Ⅰ)水平更高,窦性心律 RR 间期标准差( SDNN )水平更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组 Killip 分级为Ⅲ ~ Ⅳ级、梗死部位为下后壁梗死、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40% 、QRS-T 夹角 >90° 的患者占比均高于无恶性室性心 律失常组(均 P<0.05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大、Killip 分级为Ⅲ ~ Ⅳ级、下后壁梗死、低钾血症、 WBC 水平偏 高、 Tn Ⅰ水平偏高、 LVEF<40% 、QRS-T 夹角 >90° 、SDNN 偏低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93 、 2.924 、2.901 、2.380 、3.086 、2.790 、2.380 、2.951 、2.643 ,均 P<0.05 )。 结论 年龄大、Killip 分级为Ⅲ ~ Ⅳ级、下后壁梗死、低钾血 症、 WBC 水平偏高、 Tn Ⅰ水平偏高、 LVEF<40%、QRS-T 夹角 >90° 、SDNN 偏低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 因素,因此根据上述各项因素及时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进行预防、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 危险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患者发病前 多会出现乏力、胸部不适、心悸、气急、烦躁等,主要 症状是剧烈胸痛,持续时间长。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主 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栓形成,阻塞血管, 使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细胞死亡,该病起病较急, 病情较重,可能导致患者猝死 [1-2]。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为 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与心肌细胞的动作 电位和兴奋性的异常变化,导致心肌细胞复极化过程异 常有关,且多发生于梗死后 24 h 内,患者出现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症状,甚至可导致死亡,严重威胁患者 生命健康 [3-4]。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 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 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收治的 116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 资料,纳入标准:⑴符合《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5] 中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⑵发 病至接受治疗时间 <24 h;⑶均接受 PCI 治疗;⑷初次发 病,既往无急性心肌梗死病史;⑸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 准:⑴死亡;⑵合并恶性肿瘤;⑶合并心源性休克;⑷既 往有恶性心律失常病史;⑸伴有免疫系统、神经系统严重 疾病。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相关的相关要求。

  1.2研究方法

  1.2.1 分组方法参照《实用临床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 指南》[6]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出现持续性室性异位搏 动,频率超 100 次 /min,满足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指征, 心电图出现不规则改变,无法识别 QRS 波,冠脉血供波 动明显,即可诊断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依据入院后 24 h 内是否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将其分为无恶性室性心律失 常组(79 例)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37 例)。

  1.2.2血清学检测于入院后 24 h 内,采集所有患 者晨起空腹静脉血 5 mL ,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 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粤械注准 20172220313.型号:BC-5000)检测白细胞计数(WBC), 取其中 2 mL 血液,离心(3 500 r/min,10 min),取上层 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肌钙蛋白Ⅰ(Tn Ⅰ) 水平。

  1.2.3心电图监测于入院后 24 h 内,采用心电图 机 [ 飞利浦金科威(深圳) 实业有限公司,粤械注准 20172071612.型号:PageWriter TC10] 对患者心电图进行 分析,检测 QRS 波与 T 波之间的夹角, QRS-T 夹角 <45° 为正常,45°~90° 为临界值, >90° 为异常 [7]。记录窦性心律 RR 间期标准差(SDNN)。

  1.2.4 超声检测于入院后 24 h 内,患者左侧卧于检查 床上,解开内衣,暴露第 2 肋间至第 5 肋间区域皮肤,于 探头涂抹耦合剂,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深圳 市泰乐康科技有限公司,粤械注准 20232060286.型号: Civis 9E)扫描其四腔心切面、两腔心切面、大动脉短轴 切面、长轴切面等,评估检测患者梗死部位、病变类型及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1.3观察指标 ⑴单因素分析。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性别、 年龄、Killip 分级、高血压、糖尿病、低钾血症、吸烟史、 梗死部位、病变类型、WBC、Tn Ⅰ、LVEF、QRS-T 夹角的情 况。⑵多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 变量纳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出急性心肌 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 据。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 以 (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单因素 分析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患者年龄更大, WBC、Tn Ⅰ 水平更高, SDNN 水平更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 Killip 分级为Ⅲ ~ Ⅳ级、梗死部位为下后壁梗死、LVEF<40%、 QRS-T 夹角 >90° 的患者占比均高于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1.png

  2.2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多因素 分析 以急性心肌梗死是否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为因变 量,将单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 并进行赋值,即用“0”“ 1”进行赋值,代表某一变量, 见表 2;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年龄 大、Killip 分级为Ⅲ ~ Ⅳ级、下后壁梗死、低钾血症、WBC 水平偏高、Tn Ⅰ水平偏高、LVEF<40%、QRS-T 夹角 >90°、 SDNN 偏低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独 立危险因素,效应值均有统计学意义(OR=3.093、2.924、 2.901、2.380、3.086、2.790、2.380、2.951、2.643.均 P<0.05), 见表 3.

  3  讨论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可 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紊乱,诱发心源性猝死。当前临床尚 未探明其具体发病机制,普遍认为梗死灶周围组织缺血、 梗死灶周围代谢紊乱、坏死心肌细胞的心电生理改变、治 疗后血流供应导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心肌细胞非同步 状态等均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病相关。

  随着介入、溶栓治疗技术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治 疗方案与预后得到一定改善,但其并发症问题尚未得到根 本解决 [8]。本研究中, 116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37 例合 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发生率为 31.90%,提示急性心肌梗 死后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风险较高,对其影响因素进行 探讨,有利于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的改善。

  本研究中,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大、Killip 分级为Ⅲ ~ Ⅳ级、下后壁梗死、低钾血症、 WBC 水平偏高、Tn Ⅰ水平偏高、LVEF<40%、QRS-T 夹角 >90°、 SDNN 偏低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独 立危险因素。分析其原因可能为,随着年龄增长,各器官 功能衰退,其心脏代偿功能下降,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更 容易出现代谢紊乱,进而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低钾血 症患者体内的钠钾泵交换受到一定抑制,心肌细胞出现异 常生理活动, 进而引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9]。Killip 分级、 Tn Ⅰ水平、 LVEF 均与患者心肌损伤程度及心功能相关, 其中 Killip 分级越高,患者心功能越差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发生率更高, Tn Ⅰ水平升高往往代表心肌细胞损伤严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缺血坏死可导致其心肌自主神经调 节功能受损,心肌整体收缩协同性降低,LVEF 下降,均 更易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10-11]。WBC 水平升高与机体 炎症与感染相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心肌细胞坏死,机体出现炎症反应,WBC 水平升高,进一步加重病情,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此外,再灌注治 疗后,会进一步造成心肌细胞损伤,诱导恶性心律失常发 生。正常情况下的心脏电传导冲动起源于窦房结,并传导 至心房,再经房室束传导至心室,心脏下后壁梗死患者的 梗死灶面积较大,梗死灶周围的组织缺血情况更为严重, 心肌电位及组织电位不稳定,心肌正常除极、复极受到影 响,因此下后壁梗死患者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更 高 [12]。QRS-T 夹角可反映心室除极向量与负极向量之间的 关系, 当患者心肌细胞的电传导不协调时, 患者 QRS-T 夹 角增大, 进而提高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13]。SDNN 为心 律变异性的重要指标,可反映心肌自主神经功能,其值降 低意味着心律变异性显著降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可 能性更高。针对上危险测因素,临床可采取以下干预措施以降低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⑴临床应加强对高龄患者生 命体征的监测, 一旦出现头痛、昏迷等心律失常表现, 需立 即给予高流量吸氧、药物治疗、电复律等干预措施。⑵对 于低血钾患者,在使用药物控制心率的同时,应尽早对其

  机体的电解质紊乱情况进行纠正。⑶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实 施再灌注治疗的同时,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通过高压氧 疗、心肌保护剂、利钠肽等药物治疗方式对患者心衰状态 进行纠正,降低心肌再灌注损伤,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 善患者心功能,进而降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综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 测因素为年龄大、Killip 分级为Ⅲ ~ Ⅳ级、下后壁梗死、低 钾血症、WBC 水平偏高、Tn Ⅰ水平偏高、LVEF<40%、 QRS-T 夹角 >90°、SDNN 偏低, 临床可采取针对性措施防 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金怀双 , 徐健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 分析 [J]. 安徽医学 , 2020. 41(9): 1058-1061.

  [2] 范利斌 , 范乾晖 , 范松 , 等 . 24 h 动态心电图参数对急性心肌梗 死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J]. 山东医药 , 2023. 63(1):65-68.

  [3] 钮黎剑 , 黄文军 , 孙伟 , 等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 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 QRS-T夹角对其的诊断价值分析 [J]. 现代 生物医学进展 , 2020. 20(24): 4665-4669.

  [4] 哈海枫 , 蔡艳丽 , 严鹏仲 , 等 . 急性心肌梗死(AMI) 患者合并恶性 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国现代医生 , 2019. 57(32):29-31. 36.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J]. 中华心血管病杂 志 , 2015. 43(5): 380-393.

  [6] 鲁端 , 黄元铸 . 实用临床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指南 [M].上海 : 复 旦大学出版社 , 2003: 57-58.

  [7] 许显芳 , 卢景华 , 祁琛虹 , 等 . 心电图额面 QRS-T 夹角、QRS 波 时限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 [J]. 山东医药 ,2023. 63(31): 1-5.

  [8] 杨志鹏 , 王长远 , 孟然 , 等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 常发生的危险因素及胺碘酮治疗的短期预后因素分析 [J]. 临床 和实验医学杂志 , 2022. 21(21): 2281-2285.

  [9] 孔羽 , 李全 , 万瑾 , 等 .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血尿酸 水平与 Killip 分级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1. 40(8): 795-798. 808.

  [10] 史云桃 , 王涟 , 谢峻 . 中青年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恶性 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研究 [J]. 山西医药杂志 , 2023. 52(20):1523-1527.

  [11] 王盼盼 . 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 响 [D]. 石家庄 : 河北医科大学 , 2020.

  [12] 侯莹 , 朱晓晴 , 王秀玲 , 等 . 早期心电图参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恶性心律失常风险及不良预后的价值 [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 23(8): 17-21.

  [13] 袁建新 , 梁婷 , 易会新 . 电图平面 QRS-T 夹角、 CRP 水平与急 性心梗并发心律失常的关系研究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 2022.33(21): 3253-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