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历史文化城市中地铁空间与遗址型博物馆叠加复合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

历史文化城市中地铁空间与遗址型博物馆叠加复合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

1

2024-04-30 11:07:33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 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城市群”是 新型城镇化形态的主要形态,而“都市圈”则是新型城镇化 的空间形态。基于未来发展趋势,城市人口流动及城市间 联系度将进一步加强,轨道交通会成为城市间交通方式的 主要载体。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及陕西省省会 城市,西安市在“十四五”规划中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和良好 的发展前景。

  摘 要:本文基于对西安地下轨道交通和地铁沿线历史文化遗产的重合区域的研究,分析采样回填模式的利弊,结合文物保护 所需要的以保护和发展共生为重点的理念,提出将地下遗址保护与城市开发相叠加的概念。

  关键词:地下公共空间,遗址型博物馆,叠加复合空间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 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城市群”是 新型城镇化形态的主要形态,而“都市圈”则是新型城镇化 的空间形态。基于未来发展趋势,城市人口流动及城市间 联系度将进一步加强,轨道交通会成为城市间交通方式的 主要载体。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及陕西省省会 城市,西安市在“十四五”规划中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和良好 的发展前景。

  当下西安市交通发展的主要手段是依靠地铁将城市各 个城区衔接在一起,这一方案目前适用于我国诸多城市。西 安地铁的开发过程中,线路规划最大的干扰因素在于西安 市本土的历史积淀,西安有“十三朝古都”的美誉,历史因 素在西安市的城市化进程中成为了双刃剑,西安因历史文 化底蕴深厚而闻名,但在地铁的开发建造中,历史遗址与 深埋地下的文物拖慢了地铁的开发进度,从而影响了城市 发展,这是当下地铁与历史遗址最大的冲突。针对这一问 题,西安市政府当下的决策是采用采样后回填的方式,继 续开发地铁,尽可能减少地铁线路的更改。此种解决方式 最大限度地为地铁服务,但却导致文化遗址丧失了原有的 价值,仅仅通过采样的方式留存,使原本的遗址不见天日, 也是一种文化资源的浪费。

  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将地铁的公共空间与遗址 型博物馆叠加组合的一种复合空间利用模式,将地铁人流 汇集的特性与博物馆的人流需求相结合。从空间设计角度 来讲,本文以期通过此类探究为类似的历史古城在城市发 展的进程中提供一个解决策略。

  一、轨道交通与地下公共空间发展之间的关联性

  轨道交通本身是一个具有集合性质的概念,此概念是 区别于城市道路与国家主要干线公路一系列客运方式的总 体称呼。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城市中列车在固定的轨道上 按照时刻运行的交通方式,城市轨道交通多用于解决城市中城区跨度较大的关联性交通问题,现阶段我国城市轨道 交通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分别为地铁与轻轨。本文以西 安为场地代表研究,西安本土以地铁为主。

  轨道交通的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地下的利用空间 变得极为重要,地上的空间受区位、场地功能影响和限制, 但地下的空间是伴随着地铁而产生的新空间。

  地铁作为连接城市间各个节点的重要纽带,覆盖城市 全部重点区域,在其车站中有大量的公共空间可以利用。 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西安的地铁空间存在大量的空 间浪费情况。

  我国地铁发展较晚,当下仍处于工程性大于空间利用 性的情况。国外的地铁发展较为成熟,有大量值得我国地 下公共空间学习的方式,例如巴黎地铁的巴士底站的文化 墙上画满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图片,人们在候车时可以了 解到当地的历史文化,这是一种通过空间设计的手段来宣 传本土文化的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部分城市已经开始将本土 文化元素融入地铁公共空间中。例如北京市的奥运支线 便将奥运文化融入地铁站内,成都市地铁站将熊猫元素作 为设计理念形成独特的具有地域性的“艺术地铁文化空 间”。[1]

  西安也在往此方向发展,但本质仍然是地铁空间上附 属的表达设计,并非完全利用到空余的公共空间,仅在立 面上通过视觉传达出了文化特色,空间本身的属性并未发 生变化,这是当下轨道交通地下公共空间发展的局限性。 不少地铁的公共空间发展为商业空间,本身也是过度依赖 于轨道交通的地上节点,以至于限制了地下公共空间的发 展形态。[2]为此,本文希望通过空间设计的手段,发展出一 种相对独立并且又具有与地下公共空间紧密联系的复合空 间,充分发挥轨道交通与地下公共空间的关联性,带动西 安的城市发展,并解决地下公共空间的空间浪费及历史文 化遗址资源浪费的问题。[3]

  二、地下遗址型博物馆形成特点

  遗址是指过去人类活动留下的遗迹。遗址的展现方式 多种多样,但最主要的特质是遗址具有一定的区域范围,同 时多以不完整的残存物形式存在,也是人类活动在时间上 的遗留代表。[4]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因此在地层中留下了大 量的遗址堆积,这些遗址堆积有建筑、构筑物及墓葬等,目 前尚存于西安地下的遗址以各个历史时期的墓葬为主(图 1)。这些遗址堆积形成了古代遗址文化层。[5]

image.png

  目前我国对于遗址挖掘后的结果有两类处理方式。一种 是通过采样、收集信息,将文物妥善保管,最后回填遗址。另一种则是在面对较 为大型的遗址公园 时,建立遗址型博物 馆来保护整个遗址 的完整性,以便于后 续 的开发和学术研 究。遗址型博物馆的 类别主要依照遗址 的本身属性来分类, 分别为古人类遗址 博物馆、聚落遗址博 物馆、陵墓遗址博物 馆和石窟遗址博物 馆。同样地,遗址博 物馆的建筑形态也 受场地地形影响(图 2)。[6]

  目前西安市对 于地铁挖掘过程中 遇到的遗址主要采 取 的方式是采样回填,采用这一处理方式的主要原因是在地铁挖掘过程中挖 掘出的遗址多是平民或官员的墓葬坑道,此类遗址多数情 况下占地面积有限,规模不大,受重视程度不高,不足以 形成传统遗址型博物馆的体量。

image.png

  经上述对遗址博物馆的分析,笔者认为,在空间上形 成新的复合空间形态,遗址本身与地铁的空间是相伴随 的,不过只是当下情况下做出了取舍,将遗址博物馆空间 进行解构,与原有的地铁空间叠加,重新组合空间,利用 遗址的分布性以及地铁的公共空间,使两者在地下形成叠 加的状态(图3)。

  三、遗址博物馆与地下空间的叠加探究

  地下空间的特殊性在于其较少受到区位及架构方式的 限制,因为地铁本身独立性的存在,能够成为空间上延伸 的依托,在原有的构成上形成新的空间,地铁站是以多层 次的空间利用垂直交通串联形成的,没有具体的建筑外形 及形态束缚,在符合规范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地铁站未经 利用的公共空间作为延伸与遗址博物馆相衔接形成通道, 地铁公共空间与遗址博物馆空间仍然是相互独立的系统, 但同时又在地下形成密切的关联性。[7]

  遗址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展陈方式,因此结合遗址特 性与当下的博物馆展陈方式,笔者设计了利用遗址的展陈 概念,为此设计出了探索式展厅、原址观览展厅、墓葬综合 展厅以及利用现代手段做出的全息厅及遗址复原展厅(图 4、图5)。

image.png

  展陈空间的设计本身是利用不同类型的遗址、不同埋 置深度的遗址以及不同等级的特点而提出的展陈方式,因 此是一种适用于多数文化遗址的展陈空间,并不局限于地域以及朝代。

  遗址博物馆的内部空间与地铁站的公共空间叠加的重 点问题在于人流线与疏散,倘若将遗址博物馆简单地安插 进地铁空间,会形成流线混乱,地铁本身的人流量大,以快 速移动、不停留为主,博物馆则以观览的形式为主要流线, 两个不同节奏的控制流线必然冲突,为此采取叠加空间的 方式解决此设计遇到的问题。

image.png

  面对叠加的形态问题,笔者提出的方式则是依托土层 深度方向的纵向体系变化,形成横纵及倾斜联系体等多元 复合体系的形态作为空间外形安插于地下遗址与地铁之 间(图6),筒状的形态有利于充分展现遗址的形态,并且 符合人流直行观览的动线需求,在柱体空间中也有利于进 行二次的建造,如方体、弧形流线等,有利于各个展厅空 间之中的串联性。各个展厅通过围绕在地铁周围的遗址延 伸,在保留必要的通道的同时建立自身环线,随着遗址的 深入浅出,该方式在地下的各层空间中都具有可行性。这 种具有自身外壳形态的模式,能够随着遗址环境自主地改 变流线与形态的结合,同时与地铁空间相互适应,依靠地 铁人流汇集的特性而吸引人群参观,且空间本身既是参观 对象,也是地下公共空间与遗址之间的媒介。

image.png

  这种复合空间,能充分发挥地下遗址的文化优势,增强地铁站的功能属性。

  通过平面图及剖面图(图7、图8)可以看到,展馆本身 依据遗址建设,整体围绕地铁展开,在垂直方向上贯穿遗 址文化层,在平行方向上与地铁预留空间结合,遗址融入地 铁内空间,形成叠加,在展厅中以规则的方式展示,展厅外 仍有部分遗址尽可能保留原始形态,在外围修建空间与预 留空间相结合。整体设计利用空间的叠加性,打破旧有的 规矩及束缚感,意在通过复合空间的形式,给予人们新的 空间感受,避免长久在地下出现憋闷、压抑等不适感。同样是为了迎合不同深度、不 同样式的遗址面貌而设 计,遗址本身是不动的, 地铁空间是整个设计的 载体,将不动 的空 间与 载体结合,形成新 的空 间形态。地铁在整个设 计概念中是可替换的载 体,载体可以是地铁站、 火车站、飞机场,不变的 是遗址,在设计 中将遗 址化为独立的体块再串 联,打破传统遗址博物 馆的束缚感,利用载体 将独立的遗址体块再进 行连接,形成整合性的 地下遗址型博物馆。

image.png

  四、结 语

  本设计以西安市为 历史文化古城代表作研 究,类似于西安市 的情 况并不少见。通过对此 种复合空间的探究与实践,火车站、高铁站、机场、轨道交通空间不仅可以变为商 业化的场所,还能成为传播地域文化与促进城市发展的场 所。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消费主义的盛行使快 餐文化迅速崛起并占领市场,而历史的发展是厚重且具有 温度的,不因时代的变迁而消逝,反而随着时间的流转愈 发厚重,通过两种相悖的空间形态叠加能进一步推动新型 地下公共空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鲁生.美在乡村[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9.

  [2] 吴静雯,蒋晖.南京城市文化元素在地铁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2):126-128.

  [3] 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 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03-13.

  [4] 郑育林.我国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相关问题的研究[J].西北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0(3).

  [5] 姜晓彤.齐鲁乡村文化建设背景下的武氏祠遗址博物馆设 计研究[D].济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20.

  [6] 张颖岚,刘骋.博弈 论 视角下的城市历史文化 遗 产保 护 [N].中国文物报,2021-11-12.

  [7] 陈玉昊,汪大伟.地铁车站空间一体化设计整体感知[J] . 设计,2021.34(1):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