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论袁晓岑、王晋元对云南花鸟画的探索与贡献论文

论袁晓岑、王晋元对云南花鸟画的探索与贡献论文

0

2024-04-30 10:58:58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云南地处高原,海拔落差大,地理地貌丰富,气候类型 多样,动植物独特且丰富,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然而, 由于地处边疆,云南的艺术发展并不似主流地区繁盛,云 南画长期处于模仿中原或其他文化发达地区的阶段,本土 画家虽有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却没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和 敏锐的思想意识对其进行发掘。

  摘 要: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复杂多样的地形与高原气候造就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为花鸟画家们 提供了极为可观的创作题材和灵感。传统花鸟画的题材多局限于梅兰竹菊、常见的花卉和昆虫鸟兽等,而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给予云南花鸟画更为新颖、广阔的创作空间。作为云南写意花鸟画家的优秀代表,袁晓岑和王晋元立足传统,以深厚的绘画功力为基 础,深入自然生活,将独特的视角和云南本土题材相结合,促使当代云南花鸟画得到快速转型与发展,带动了云南花鸟画题材的拓展 和地域风格的深化,并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风格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关键词:云南花鸟画,袁晓岑,王晋元

  云南地处高原,海拔落差大,地理地貌丰富,气候类型 多样,动植物独特且丰富,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然而, 由于地处边疆,云南的艺术发展并不似主流地区繁盛,云 南画长期处于模仿中原或其他文化发达地区的阶段,本土 画家虽有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却没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和 敏锐的思想意识对其进行发掘。

  20世纪50年代后,云南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与原生态 的民族风情吸引了一批画家前来取材,逐渐出现专门表现 云南典型景与物的云南花鸟画。云南花鸟画有两层含义:一 是云南本土或定居云南的画家所画的花鸟画,二是专门表 现云南花鸟题材、云南地域特征突出的绘画作品。20世纪 初至80年代,是云南花鸟画转型发展并确立地域风格的关 键时期。20世纪初至40年代,在中国画“现代转型”的大背 景之下,西方现代艺术逐渐传入云南,云南花鸟画吸收了西 方焦点透视法,开始实现自身“现代转型”,这是当代中国 花鸟画发展的必然阶段。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道路建设的 发展以及中国画拓展题材运动的开展,云南地区特有的景 物风貌受到艺术家们更多的关注。20世纪40到70年代,云 南花鸟画题材有了突破,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将云南题材融 入作品,主要以第一代云南现代花鸟画家萧士英、袁晓岑、 周霖等为代表。而云南花鸟画正式形成地方风格是在70年 代后期,云南花鸟画创作逐渐呈现多元化,更多画家从各 个方面进行创新性创作,真正意义上创造出具有云南地域 风格的云南花鸟画,主要以第二代云南现代花鸟画家王晋 元、郎森等为代表。两代云南花鸟画家都致力于运用现实 观察的创作方式,以云南当地的动植物和人文景观作为表 现对象,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充分发挥画家的独立性思 考,使云南花鸟画创作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格,为后期画家 提供了植根传统又别开生面的云南花鸟画范式。

  云南花鸟画发展至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这离不开 上世纪云南花鸟画家们的锐意突破和奠基之功。本文以袁 晓岑和王晋元为例进行论述,来说明以两位画家为代表的 云南画家群体是如何推动云南花鸟画转型并带动云南花鸟画的多元化发展的。

  一、袁晓岑对云南花鸟画题材的探索

  (一)个人经历与绘画风格变化

  袁晓岑(1915-2008),出生于贵州普定,在文学、雕 塑、绘画等多方面均有深厚造诣。袁晓岑作为中国当代写 意花鸟画名家,在此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开写意孔雀 画之先河,将云南花鸟画发展推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袁晓岑自幼习画,少时因喜爱美术常在课余时临摹《芥 子园画谱》及“二任”(任伯年、任阜长)画作。到昆明读高 中时,接触到高剑父、高奇峰的作品并产生浓厚兴趣,自此 私淑“岭南二高”,开始对岭南画派的思想、技法等进行学 习和探索,因此袁晓岑早期画作呈现出典型的岭南画派风 格。考入云南大学后,袁晓岑幸逢徐悲鸿先生,受其教导, 画作在岭南画派风格的基础上加以西方线条和结构的变 化。在党的文艺方针的影响下,袁晓岑到云南开展工作,深 入德宏、西双版纳等充满少数民族风情的地区,感受到生活 在大自然中的孔雀的魅力,对云南边陲产生了浓厚兴趣,开 始将自身绘画风格和云南典型景物题材相结合,强调传统 笔墨意趣,追求新的创作方式,画风也随之产生巨大变化。

  (二)对云南花鸟画的探索与创新

  20世纪80至90年代,袁晓岑以写意孔雀闻名全国,作 为当代写意孔雀创始人,他将孔雀描绘得淋漓尽致,成为 中国画坛中的一绝。袁晓岑描绘孔雀,不似传统花鸟画中 以工笔描绘为主,而用写意的手法将孔雀从皇家苑囿之中 解放出来,放归于现实生活环境之中,形象不再局限于传 统绘画中富丽堂皇的祥瑞之鸟,而是生活在大自然中具有 野性的鸟类,真正展现了其本质。袁晓岑为云南写意花鸟 画拓展了热带雨林动物题材,创新性地从花鸟画内容上进 行大胆突破,将来源于生活中的描绘对象升华为新的艺术 对象。中国花鸟画通过赋予花鸟形象以生命与情感,来表 露其本身对自然界的体验和认识。在袁晓岑笔下,花鸟画早 已超脱自然景观本身,融入传统写意花鸟寄寓抒情的表现方式,蕴含着他富有诗意的精神内涵。

  袁晓岑从传统文人画范式中走出来,从有限的描绘对 象中走出来,走向云南边陲原始的自然风景之中,将创新的 绘画题材与传统的绘画形式相结合,碰撞出了更宽泛的艺 术表达语言,推动了云南花鸟画从内容题材方面迈上新的 台阶,激励了更多花鸟画家对云南本土题材进行探索。

  (三)小结

  袁晓岑一生在艺术道路上孜孜不倦,不断追求对美的 探索,在深入生活中,寻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走近 大自然与动植物,感悟自然与生活。他在创作中特别注重诗 意情趣和气韵生动,以形写神,以形写意,在笔墨变化中感 知内心,如同一位诗人般,不断探索诗画交融的真谛。

  袁晓岑先生在当代中国花鸟画坛中取得的卓越成就, 对云南花鸟画有着巨大影响,是真正意义上推动云南花鸟 画进入中国画表现领域的“第一人”。尤其值得肯定的是他 在花鸟画创作中所表达出的创新意识,不仅促使他走出了 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还推动越来越多的画家开始将云南 本土元素入画。

image.png

  二、王晋元对云南花鸟画图式的探索

  (一)个人经历及绘画风格影响

  王晋元(1939-2001),出生于河北乐亭。1959年,王 晋元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分方向后开始专攻花鸟, 接受了系统花鸟画教育。1964年毕业后选择到云南工作, 时常跟随植物学家蔡希陶穿行热带雨林,了解并收集到了 云南地区多种特有的动植物形象,在高原密林中被云南各 种独特素材所吸引,开始了探索云南花鸟画的创新之路。

  扎根云南期间,王晋元先生常年与西双版纳独有的热 带雨林景观进行对话,不停穿梭其中找寻能够表达自身的 创新性艺术语言。热带雨林独有的自然景观及丰富多样的 植被类型,都给予他丰富的创作灵感。他的创作过程吸收 了老师郭味蕖对写生的深刻理解,致力于融入自然。中央 美术学院的学习背景和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深入研究,为王 晋元形成个人绘画风格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对云南花鸟画的探索与创新

  云南原生态环境中错综复杂的花卉以及枝繁叶茂的雨 林景象,难以用传统折枝花卉进行表达。王晋元一反传统, 摆脱前人传统范式,在花鸟画构图形式上进行大胆创新,在 构图布局中将笔墨、色彩与线条相结合,增强线条感与装饰 性,巧妙运用笔墨变化表现空间层次关系。王晋元开创性地 探索出全景式花鸟画图式,对于画面主体采用“截取式”的 方法,将自然景观中最为精彩的一部分截取,再运用构图章 法进行调整布局,使得画面极具强烈的视觉效果。“满、繁、 密、重”是王晋元探索出的花鸟画风格特征,满构图与地域 性相结合,摆脱一般传统国画清新淡雅的色彩,强化画面中 的色彩对比,色彩丰富,层次明显,形成了他代表性的个人 风格,创造性地表现了云南的热带雨林风貌。

  王晋元的创作是一个融合的过程,他坚守传统笔墨,同时吸收多家营养,有取舍地加以运用,促成其独特的花 鸟画模式。他开创了云南花鸟画“全景式构图”的新局面, 探索出了花鸟画表达语言的新形式,推动了云南花鸟画新 审美观念的形成。王晋元“全景式花鸟构图”的不断深化, 使得云南花鸟画地域性特征得以强化,打破了云南花鸟画 边缘化的地位,树立了云南花鸟画在中国画坛中的话语权, 激发了云南本土花鸟画家的创新意识,为云南花鸟画坛提 供了更加开阔和更多形式的创作灵感。

  (三)小结

  王晋元义无反顾地扎根云南40年,醉心于表现热带雨 林风貌,给当代中国花鸟画坛带来了一股新颖之风。他始终 明白继承传统并不等于创造,时代变迁和艺术追求的发展, 需要新的探索。在将传统与云南地域特色结合的基础上,力 求出新,在绘画风格上不断摸索,充分灵活运用自身艺术观 念和坚实的绘画基础,打造个人独特的绘画风貌,开辟了具 有自身独立风格的艺术道路。

  从王晋元后期的画中,能够体会到他对自然的深刻感 悟、自身的主体意识以及广阔的语言表达,在探寻自然规律 与特点的同时极大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和个性,能够明显感 受到他在艺术上的飞跃。他将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描绘成 艺术形象,通过画作传达给大众,讴歌自然之美,这正是他 坚持不断创新的动力源泉。

image.png

       三、两位画家对后世的贡献与启迪

  袁晓岑和王晋元作为身处同一时代的写意花鸟画名家, 他们的成功都具备重要的先决条件和坚实的物质基础。绘 画理论与技法的精进是绘画创作的最基本条件,但更重要 的是在习古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眼界和境界,打开内心,广 泛接受,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更新自身艺术观念。

  在创作过程中,技法、理论和生活应该是并行的,画家 作为个体身处社会之中,其思维深受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 的影响。他们的绘画作品存在着最为明显的共同之处,就 是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但不是对大自然的简单提取再现, 而是在吸取前人绘画精华的同时紧跟时代发展,再加入自 己的思考与理解,对自然之美进行升华。

  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曾说:“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 而已。”两位画家对云南花鸟画的探索与贡献是他们与云 南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创作 环境,但需要依托画家的描绘和表现。两位画家有着自己 独特的思考方式,运用不同表现手法来描绘云南,他们都 在此过程中找到了自身艺术风格。他们用创作表达了身处 时代的责任感,在精神方面始终坚持中国画的传统文化语 言,在继承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加入地域特色和现代语言, 为丰富中国当代写意花鸟画贡献了力量,推动了云南花鸟 画的创新与发展。

  四、结 语

  云南花鸟画前辈们的开拓创新无疑对后辈们有着极大 的激励作用,推动创作、审美、艺术思维等方面的拓展与提升,促使云南花鸟画更多艺术风格形成,以及云南花 鸟画群体形成与扩大。

  随着时代的发展,云南花鸟画内容、题材等不断 丰富,在基于传统、立足本土的基础上,云南花鸟画 家们持续对作品进行思考,不断在创作上追求新意, 在表现云南地域性特点的同时,不断进行多元化的更 新探索,云南花鸟画现象正是在这样一步步摸索中得 以形成的。云南花鸟画的发展并不是独立封闭的,而 是在接续传统之外,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接外来优 秀文化艺术的影响。创新是云南花鸟画创作的大势所 趋,也是云南花鸟画家需要一生研究的课题。

  如今,云南花鸟画呈现出更为繁荣的多元化景 象,新一代画家通过不断拓展创作视野和增强创作 意识,挖掘云南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在内容、形 式、艺术语言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进一步推 动了云南花鸟画的传承与发展,在新时期花鸟画的 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在这一思路 指导下,未来云南花鸟画坛一定会不断开辟新的地 域题材,挖掘时代精神风貌,呈现出更加多姿多彩 的艺术风貌,引领花鸟画创作走向更加广阔的创作 空间和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 郭怡孮.中国花鸟画的写生与创作[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2004.

  [2] 郭味蕖,郭怡孮,林维.郭味蕖讲花鸟画[M].天津:天津古籍出 版社,2015.

  [3] 赵星垣.现代云南花鸟画的发展历程[J].中国艺术时空,2018(4):86-96.

  [4] 满江红.云南雨林题材花鸟画创作之我见[J].中国书画,2020(9):108-113.

  [5] 汤海涛.花鸟态 笔墨度:谈“花鸟 ·云南”中国画学术展的意义 [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6(1):156-158.

  [6] 赵星垣.塑墨双绝:袁晓岑的艺术历程[J].美术,2015(8): 56-62.

  [7] 殷双喜,汤静.大地之子:袁晓岑的艺术道路[J].美术研究, 2001(1):24-28.

  [8] 李松.王晋元花鸟画二题[J].美术,1999(4):21-23.48-51.

  [9] 朱维明.崖畔山花:忆王晋元兼谈他的艺术[J].美术,2002(2):38-40.

  [10] 伊娜.中国热带雨林题材的花鸟画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 院,2017.

  [11] 陈慧文.袁晓岑与王晋元写意花鸟画风格比较研究[D].昆明: 云南艺术学院,2014.

  [12] 虎勇.袁晓岑写意花鸟画研究[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0.

  [13] 孔筱.王晋元花鸟画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3.

  [14] 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林夕,译.天津:天津人民 美术出版社,19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