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哈尔滨市农村互助养老生态系统的研究

哈尔滨市农村互助养老生态系统的研究

1

2024-05-04 14:11:00    来源:    作者:gaojie

摘要: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养老的发展面临诸多严峻问题,传统养老模式发展滞后,互助养老意识不强、互助资源匮乏以及政策支持力度严重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通过立足于哈尔滨市,研究哈尔滨市互助养老存在的现状及困境,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实现智慧养老互助服务、与第三方金融企业相结合、打造新型高质量服务机构四个方面对哈尔滨市互助养老生态系统进行创新发展,点面结合,从而进一步思考如何完善我国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体系的新途径。

  编者按: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养老的发展面临诸多严峻问题,传统养老模式发展滞后,互助养老意识不强、互助资源匮乏以及政策支持力度严重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通过立足于哈尔滨市,研究哈尔滨市互助养老存在的现状及困境,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实现智慧养老互助服务、与第三方金融企业相结合、打造新型高质量服务机构四个方面对哈尔滨市互助养老生态系统进行创新发展,点面结合,从而进一步思考如何完善我国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体系的新途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哈尔滨市互助养老;生态系统

  伴随着哈尔滨市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逐渐成为社会议论和关心的热门话题。根据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在哈尔滨市的总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220万人,占2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46.6万人,占14.65%。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9.2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6.56个百分点[1]。

  针对本市各区目前面临的老龄化程度过高、养老模式单一、专业化水平过低等一些情况,“互助养老”概念被提出并实践推行,但是社会对此关注不够。本文则是建立在哈尔滨市这个特定环境之下,根据哈尔滨市“互助养老”体系面临的困境和现状,来对“互助养老”模式进行创新和发展,提出合理对策,进而来思考我国农村互助养老体系如何完善,打开养老业的“新视界”。

  一、哈尔滨互助养老体系的现状

  (一)养老产业供应商类型单一

  哈尔滨市各大常见的养老服务群体对市场份额的竞争激烈。同时养老服务地域性强,同一地区内对养老的需求有限,竞争者数量较多,且由于养老服务较为单一使得竞争力度大抵相当。至少体现不出明显差异,都简单围绕着针对单一老人的服务入手,没有形成“网络化”管理。并且养老行业盲目扩张、无序竞争现象严重。部分养老行业经营者为实现规模经营的利益,扩大生产规模,但区域性的竞争均势遭到了破坏,养老服务大量过剩,同行业竞争者也开始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

  (二)难以实现养老需求和资源的无缝对接

  截至目前,通过对养老行业的市场细分发现,哈尔滨市传统养老院有148家,但是据调查数据显示,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左右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但是在养老服务设施上仍存在许多不足,加上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对养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调查显示,目前只有10.4%的社区拥有养老服务平台,且仍存在着公立养老院一床难用,而私立养老院价格又较贵的状况,见表1所示。

哈尔滨市农村互助养老生态系统的研究.jpg

  (三)市场主导机制尚未形成,互助养老服务专业度低

  目前市场在互助养老服务中的作用有限,市场主导机制还未形成。老年人所需求相对较高的生活照料、长期看护、日间照料、托老等社会服务的供给比例较低,社区服务保障意识相对淡薄,业务人员力量也不够完善,社会服务形式单一、业务层次低、服务内容较少、服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高的问题也普遍存在。而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在当前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基础下也并没有得以满足[2]。

  二、哈尔滨互助养老体系创新实践及对策

  (一)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制度

  目前,哈尔滨整体经济恢复速度较快,建立现代化的养老制度刻不容缓。哈尔滨市可以通过借鉴广东省社会保障制度的举措,市财政出资作为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资金,这一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农民的保险费由市、镇、村和个人共同承担,农民的基本养老金与参保人的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挂钩。居民可以提前支付养老保险用于退休后的养老费用,以现有制度为例,国家发放的养老基金费用可以按照居民上缴程度来衡定,将养老保险分档设立。

  (二)建立智慧养老互助服务体系

  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开展“云”养老。“互联网+”普及模式由于其所具有的低成本、高效率及普惠性特点正在蓬勃发展。通过建设“互联网+智慧养老”的服务平台,将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从哈尔滨市基层老年协会入手,运用互联网平台自上而下地建立起了各类养老互助服务团队,以精神型的养老互助服务为核心,为全市老年人提供了现代化的信息服务和互助服务,进一步提高了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形成包括楼道互助、邻里互助、信息互助、机构互助、技术互助等多种互助模式,见表2所示。

哈尔滨市农村互助养老生态系统的研究.jpg

  (三)互助养老体系与第三方金融企业相结合

  农村互助养老生态系统开创联合多方实体经营者,以金融产品为载体的养老服务新业态。通过找到加盟主体达成线下运营、联系本市各个社区机关帮助搭建公益互助养老平台、联合哈尔滨市第三方金融企业推出针对性服务于此类群体的金融养老产品,如银行、保险公司等达成合作,通过金融以及保险服务项目搭建老人与第三方企业的桥梁,更直接的,点对点的,针对性地实现对老年群体的帮扶,风险小,较为稳定。

  同时,把哈尔滨当地老年金融业发展起来。随着老年人社会保险制度的逐步实施和社会保障面的不断扩大,今后老年人的经济条件会越来越好,会有一定数量理财观念较好的老年人购买银行金融商品,储蓄、股票投资、现货投资、理财咨询服务等。拓宽宣传范围,为互助人群和互助性养老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和贴心服务。

  (四)打造新型高质量服务机构——互助康养苑

  把互助康养苑总部设立在哈尔滨,设立为集乡村文娱、互助养老、老年康养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化、全方位的康养服务团体,专注于帮助农村基层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互助康养宣传,进入农村老人居民家中提供上门养老服务,组织老人之间形成互助养老团体,加速构建形成从设立到售后保障一整套完整可行优质的互助养老的服务流程,打造乡村振兴下的农村居民养老互助体系本身,还包括优惠政策、退款、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的内容。

  三、我国农村互助养老体系的完善

  根据哈尔滨互助养老的发展途径,我国在完善农村互助养老体系发展大概思路是: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总结出共性问题,以制度保障为核心,互助养老的精神建设为重点,借鉴先进地区养老保障措施,针对具体情况提出具体化建议。

  (一)增强社区共同体意识,构建“互助网络”

  “邻里互助网络”产生于日本,主要面向65岁及以上独居或寡居的都市老人,该形式把他们组成邻里互助网络,并借助当地政府物资、政策支持以及志愿者的帮扶。日本的互助养老思想与我国的互助养老比较类似[3]。针对我国目前老年群体间共通性的减少和异质性的增多,社区内部很难达到均衡和共同的意识,而培养老年人的主体意识,需更多地顾及个体的需要,在社区层面上发展个性化的组织生活以构建公共性社区老年生活,构建“互助网络”的新形式。

  同时还需要老年人本身的参与和配合,比如,自发形成的社区内的互助养老网络。而这种组织形式在吸纳了志愿者组成以后,把人力资源进一步的组织化和合理配置,构成了一个新型的社区内人际网络,从而推动了社区内互助养老结构的更加完善。

  (二)注重养老文化建设,以文化促进养老服务供给多元化发展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老年文化建设逐渐成为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改善老年人寂寞空虚生活、提升养老品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化养老作为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值得重点关注并加大构建力度。

  从我国的实践上看,目前重庆市铜梁区在积极构建区、镇、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互助养老模式,已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3+1”养老发展模式,为中国的老龄化模式做出了尝试。我们可以引此为鉴,以村组片区为主要单位布局互助养老点,借助政府合理利用村级闲置资源,或者利用农民无偿提供的民房院落,逐步建立起老年人聚会交流、精神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的老年互助活动中心,并由政府支持完善功能设施,设置相应功能区,并配有养老服务设施,丰富养老的精神文化建设[4]。

哈尔滨市农村互助养老生态系统的研究.png

  (三)加强农村互助养老的专业化建设

  农村互助养老的专业化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参与,才能促进农村互助养老的发展,为农村地区的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关心。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专业化的养老服务队伍。可以鼓励和支持当地的农民或社区居民参与到养老服务中,通过培训和指导,使他们具备专业的护理和照料技能,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同时,也可以引进一些专业的养老服务人才,为农村地区的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2.完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通过建设一些专门的养老服务设施,如老年人活动中心、养老院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居住和活动环境。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智能家居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利和舒适的生活服务。

  3.推广互助养老服务模式。推广一些互助养老服务模式,例如,邻里互助、亲情互助等,让老年人在自己的家庭和社区中得到更好地照顾和关心。这种服务模式可以促进老年人的社交互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4.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为农村互助养老提供更好的支持。提供资金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农村互助养老领域。

  5.推动社会参与。开展志愿服务、慈善捐赠等活动,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互助养老中,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各地政治经济环境的不同,互助养老发展措施多样且丰富。本文总结出互助养老发展的共性问题,针对现实问题和发展趋势得出具有前瞻性的建议,给予社会一定的参考和启发,让互助对象拥有养老主动权,加深互助养老对象对互助养老的意识,吸引外来资金等,为老年人提供现代化的信息服务和互助服务,引导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互助养老模式,在健康中延年益寿、在长寿中体现价值,实现我国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海艳.中国人口的新特征、新趋势与思考——基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的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1,40(4):97-103.

  [2]王玉坤,王青松.我国互助养老的现实困境及其优化路径[J].经济师,2019(5):16-18.

  [3]吴香雪,杨宜勇.社区互助养老:功能定位、模式分类与机制推进[J].青海社会科学,2016(6):104-111.

  [4]储灿灿.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路径探究[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新论),2021,23(3):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