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基于 SWOT 分析的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对策研究论文

基于 SWOT 分析的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对策研究论文

0

2024-04-25 14:37:54    来源:SCI论文网    作者:xuling

摘要:内部控制审计对于高校提高管理能力、规范经济秩序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大多数高校的内部控制审计还处于摸索阶段,工作实践不多且相关研究较少。SWOT分析法可以帮助审计人员较为全面地对高校内部控制审计面临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摘要:内部控制审计对于高校提高管理能力、规范经济秩序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大多数高校的内部控制审计还处于摸索阶段,工作实践不多且相关研究较少。SWOT分析法可以帮助审计人员较为全面地对高校内部控制审计面临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校,内部控制,SWOT审计
       近年来国内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活动越发频繁,建设全面内部控制体系成为高校一项重要任务。内部控制审计作为管理和监督的重要一环不容忽视,其审计结果对于健全高校的内部控制体系起着积极作用。

  一、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实施的目的与现状

  (一)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实施的目的

  1.贯彻落实国家政策。2018年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号)明确提出将审计监督范围延伸至内部控制、风险管理领域,内部审计机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与运行情况进行评价和监督。

  2.扩展内部审计范围。高校内部审计过去往往聚焦于财务收支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然而要适应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发展要求,高校内审机构必须扩大审计范围,不仅要满足于确认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更要关注到其背后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实现内审机构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3.提高内部管理水平。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一些高校在基础建设、资产管理、物资采购、科研经费使用等方面也逐渐暴露出内部管理问题,其中一部分就是内部控制缺陷问题,重视内部控制审计有助于发现内控的薄弱环节,识别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提高风险反应能力和管理效益。

  (二)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实施现状

  虽然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已经被高校管理者们所认识,内控审计也逐渐成为高校内审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大多数高校在内控审计方面仍处于摸索阶段,主要表现有:

  1.主动性不足。《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号)指出,内部审计机构除涉密事项外,可以根据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并对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根据这一条款,许多高校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时采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的形式进行整体外包,审计过程基本由中介机构完成,内审人员仅负责对接,对于审计内容干预较少,这不仅减少了高校内审人员参与内部控制审计的实践机会,也逐渐使得内审机构对社会中介机构的依赖性增加,内审人员主动性不足,其专业能力的提升也受到影响。

  2.规范性不足。由于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处于起步阶段,高校开展内控审计的工作实践较少,也没有具体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制度可以参考,高校内审人员只能根据现有知识和工作经验开展内控审计,因此各高校根据本校情况自行选择开展形式,没有统一标准的流程,离规范化、系统化的审计还有一定距离。一些高校采取单独立项的专项审计的形式;也有一些将内控审计融入到其他财务收支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单独对内控提出建议,但审计实施过程中缺少穿行测试和控制测试流程,随意性较强,不能满足内部控制审计的要求,从而影响了内部控制审计质量。

caf430bbb3a02f0c834b557d4caa029.png

  3.覆盖面不足。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分别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然而高校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往往不能做到全面评估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和信息与沟通常常被忽略,重业务层面的控制活动,轻单位层面,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全面。在控制活动方面,许多审计人员专注于经济活动的内部控制,而对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内控不够重视,审计内容覆盖不全面。

  二、高校内部控制审计进行SWOT分析的可行性
       (一)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是美国海因茨·韦里克教授提出的一种管理学分析方法,需要分别对企业当前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其名称来自于上述四要素的英文单词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的开头字母缩写。SWOT分析法又被称作态势分析法,它将四个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通过将各因素相互匹配进行系统分析,管理者可以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一个企业当前的情况,从而为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二)SWOT分析法运用于高校内部控制审计的可行性

  SWOT分析法过去较多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分析,而高校本身就是一个各要素互相影响且不断变化的环境,其内部控制相比企业来说环节更多,类型更广,牵涉人员众多,因此运用SWOT分析法可以帮助高校审计人员更加清晰有效地分析目前内部控制审计拥有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审计策略,提高审计质量。

  三、高校内部控制审计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时间优势。高校的内部控制相较于企业不仅涉及常规的经济活动,也涉及到一些特有的业务流程,高校内审人员作为教职工熟悉学校的各类情况,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校内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也更能关注到常规经济活动以外的其他内部控制节点,信息的获取贯穿于每天的日常工作之中,不受时间的限制,相较于第三方审计有着天然的信息优势和时间优势,审计沟通也更为顺畅。同时,高校内审人员也更加了解学校管理过程中的痛点与难点,可以针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事项随时进行调查和跟踪,更加及时地指出漏洞,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2.成本优势。上文提到许多高校采取购买社会审计的方式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相较于购买第三方审计,高校内审机构自行开展内控审计有着明显的成本优势。对于社会审计来说,审计质量与审计收费往往是成正比的,想要获得较好的审计质量必然要支付高额的审计费用,虽然高校自行审计可能需要增加审计人员的数量,但与事务所项目收费相比,增加的人力成本仍然可以节约总体的审计成本。

  (二)劣势

  1.人才劣势。高校内部控制的复杂性来源于其多变的内部环境和复杂的控制活动,然而内部审计队伍的人才配置与其面临的复杂环境并不能相匹配。许多高校审计人员数量不足,从而影响了内部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许多审计项目必须聘请外部审计才能完成。部分高校虽配置较为充足的内审人员,但大多为财务背景,人员流动性差,审计模式单一,工作内容大多为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对于内部控制审计这样的新要求缺乏相应的审计能力。此外,社会上针对内部控制审计的培训较少,内审人员无法获取更多元化的审计知识以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胜任能力。

  2.地位劣势。虽然近几年来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逐渐提高,大部分高校都设置了独立的审计机构,但其仍属于学校管理,工作中不免与其他部门存在联系,这种单在形式上的独立与真正做到审计的“独立性”仍有一定距离,对审计工作质量存在影响。其他校内人员对审计的重要性和权威性认识不足,对于审计问题的重视程度不高,这一点在内部控制审计方面表现得也十分明显。很多审计中指出的内控问题在整改过程中存在走过场的现象,并没有具体落实到每个控制缺陷上以从根源解决问题,内部控制审计的成果转化效率不高。

  (三)机会

  1.政策机会。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政策法规要求高校内审机构履行内部控制审计职责,除上文提到的审计署令第11号外,《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教财〔2015〕2号)中要求“将内部控制纳入内部审计范围,组织开展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审计”,《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2020年教育部令第47号)也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单位的要求,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情况进行审计”。

  2.技术机会。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建设智慧化校园也成为新趋势,高校许多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统,许多人工控制逐渐被计算机控制替代,控制的准确性提高,这一点在财务信息系统、资产管理、合同管理等系统中表现尤为突出。信息系统不仅降低了控制出错的概率,也使得审计人员可以更加便捷地采集数据,数据分析能力大大提高。在抽取样本时。计算机辅助抽样也可以帮助审计人员降低抽样风险,扩大审计范围,提高审计效率。

  (四)威胁

  1.制度威胁。虽然内部控制评价是内审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其开展的制度环境薄弱,各高校也没有统一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实施过程中缺乏依据。目前可以参考的有关内控的文件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和《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试行)》,有关内控审计的文件仅有《第2201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控制审计》。一方面,部属高校以外的高校没有内控相关制度指引;另一方面,对于高校特有的业务活动,如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等方面也没有明确具体的评价标准,审计人员难以做出准确客观的评价,达不到内部控制审计应有的效果。

  2.技术威胁。信息化技术虽为审计人员提供了技术支撑,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虽然许多部门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统,但由于各个系统由不同的软件公司开发,数据的衔接共享很难实现,这就造成了信息孤岛,甚至各个系统间的数据并不匹配。由于操作信息系统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许多审计人员不具有相关的专业计算机知识,很容易忽略当中的系统风险,即使意识到了也很难对其风险进行排查和评估,从而加大了总体审计风险。

5cb08b6f57bbbccdc136f6b265f192c.png

  四、强化高校内部控制审计的建议和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对于高校内部控制审计来说,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都是交叉存在的,某一因素既可能是优势也同时可能是劣势,既是机会也可能同时带来威胁,因此,如何利用优势和机会,克服劣势和威胁成为强化内部控制审计的关键。

  (一)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培养

  高校内审人员是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主要力量,只有配备了具有胜任能力的审计人员,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时间优势和成本优势,提高审计的主动性,减少对社会机构的依赖,因此高校应重视审计人才队伍的培养,对现有的人才问题逐一突破。首先要增加内部审计人员的数量,解决人手不足问题;其次要优化人员结构,引进非财务背景的审计人员,如计算机专业的审计人员,不仅可以帮助克服人才劣势,同时也可以减少技术方面的威胁。在此基础上,高校应鼓励内审人员参加专业培训,以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以满足内部控制审计的需要。

  (二)建立内控审计制度规范

  审计规范性不足的问题主要来源其制度威胁,因此建立高校自己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对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程序进行规范,既可以优化控制环境,也帮助内审人员明确工作流程,为审计人员提供行动指南,防范审计风险。制度的建设不仅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真正落实到实处,审计人员应严格制度的执行,采取科学的审计方法,关注审计结果的运用,使内控审计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三)建立内控审计评价标准

  虽然目前各高校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但各高校可以在内部控制指南的大框架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构建本校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以克服其地位劣势和制度威胁。审计部门可以邀请财务、资产、基建等各个部门共同参与评价体系的构建,一方面可以提高其他部门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识,另一方面通过明确审计标准,高校内部控制审计逐渐实现有章可循,审计的权威性也得到增强。

  (四)建立审计大数据中心

  中央审计委员会会议曾不止一次提出“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的建设”,内部审计也要重视审计技术的方法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由于现在许多审计资料都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提供,因此建立审计大数据中心显得迫在眉睫。审计大数据中心可以将财务数据与物资采购、学生收费、科研项目等业务数据汇集到一起,实现各种数据之间的综合比对和关联分析,打破数据孤岛,提高数据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实现数据的实时预警,推进数字化审计的方式,满足审计全覆盖的要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是由政策驱动,在管理方面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普遍存在着主动性不足,规范性不足和覆盖面不足的问题,通过SWOT分析法对高校内部控制审计面临的内部优势、劣势因素和外部机会、威胁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得出高校内部控制审计的改进优化需要更加专业的审计人才队伍,更加权威的内控审计制度,更加客观的评价标准,更加现代的审计信息化建设。通过以上途径,高校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推动学校经济活动的健康运行和学校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邦银,丁铎.高校内部控制审计探析——基于审计标准建设的角度[J].教育财会研究,2018,29(04):7.

  [2]徐建军.基于内部审计视角的内部控制审计SWOT分析[J].中国内部审计,2023(01):4.

  [3]周则赞.浅谈学校内部控制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24):77-78.

  [4]杨忠莲,张硕.基于治理视角的高校内部控制审计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6(10):6.

  [5]高云丽.提升高校内部控制审计水平的思考[J].对外经贸,2022(10):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