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教育论文 “双减”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论文

“双减”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论文

1

2024-04-25 13:43:14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双减”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成为教师重点关注的教学问题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这样才能响应“双减”号召,真正实现“减负提质”的教学目标。文章就“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具体策略进行了研究。

  摘要:“双减”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成为教师重点关注的教学问题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这样才能响应“双减”号召,真正实现“减负提质”的教学目标。文章就“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具体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双减”;课堂学习效率

  “双减”背景下,教师若想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就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发展自身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还应重视优化作业设计,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成就感,更进一步推动小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探究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结合目前班级教学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双减”要求,并制订具体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真正落实减负提质教育要求。

  一、“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着力点

  第一,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但小学生专注力难以持久。对此,教师应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的,注重课堂教学氛围营造,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提升奠定扎实基础。

  第二,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主导学习思维阶段,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会遇到很多难题。此时,教师应重点研究教学方法,将生活情境与教材知识有效联系,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转移到逻辑思维层面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意识,使学生一直处于课堂主体地位,可应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与教师有效互动,高质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第三,教师应重视优化设计作业。“双减”落实后,以往靠“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作业布置策略要优化,即要在明确学生个体差异性基础上,研究并创新作业设计,这既可有效突出作业布置的有效性与趣味性,又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方面并不是单纯地减少作业量,而是需要将作业优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练习,适当增加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练习,提升作业的价值,发挥作业应有的教育作用。

360截图20230324162931037.jpg

  二、“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具体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

  在“双减”背景下,若想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教师首先应重视课堂氛围的营造,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也是互动教学,有教授知识的一方,必须有接受知识的一方,教授知识的一方应重视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氛围,接受知识的一方会受氛围影响,进而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中,与教授知识的一方积极互动,探讨知识,深挖知识本质,提升课堂学习效率[1]。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作为教授知识的一方,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结合教学内容,参考班级学生的理解认知程度,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年、月、日”相关知识为例,在教学开始前,教师提问学生:“我国何时举办了夏季奥运会?”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的讨论。有学生回答“2008年8月8日”,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趁机向全班学生渗透“年、月、日”相关知识,让学生懂得年、月、日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导入时间单位年、月、日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大月、小月,教授学生“拳头数月份法”,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判断推理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组织学生开展竞猜活动,具体如下:教师说出任意一个月份(如12月),学生需要快速回答出这个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这个月份有多少天。在游戏教学开展前,教师就已经将学生分为两组,所以在游戏开展时也是以两组竞猜的游戏方式进行的。如教师在黑板上写出11月后,两个小组需要快速举手,由教师选择举手最快的一组回答问题。学生若回答正确,则可以获得一分;若回答错误,则不得分。组内学生利用教师教授的“拳头数月份法”动手实践,可数一数教师给出的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学生需要特殊记忆二月。对于其他月份,学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学习记忆。最终,学生在竞猜游戏中扎实掌握和记忆了“年、月、日”相关知识。

  (二)应用问题情境,构建可激发学习兴趣的课堂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通过减负增效的教学引导模式启发学生学习,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这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吻合,有助于学生接受、理解相关知识,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小学生还不具备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所以教师这个课堂教学主导者需要应用必要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而创设问题情境,就是非常适合的一种教学手段。

  以“位置与方向(一)”中“认知东南西北”为例,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独立分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本节知识学习任务。教师先提出第一个问题:“如果在野外迷失了方向,有什么办法可以辨别方向吗?”一名学生思考后回答:“可以看北极星,它一直在北方。找到它,就能知道具体方位了。”一名学生回答:“如果去野外需要带着指南针,用指南针可以在野外辨别方向。”接着,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大家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哪个方向落下吗?”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学生很快就能给出答案。教师再接着提出第三个问题:“同学们,请观察教材上的图片,早上到校后,小明面向太阳,应如何判断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呢?有什么窍门吗?”此时,在问题情境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增,教师再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探究知识,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也会显著提升。

  (三)开展探究教学,致力于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在“双减”背景下,若想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后,学习质量与效率也会获得提升。所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与实施者,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开展探究教学,致力于有效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增加学生思维深度与广度,提升学生认知水平。与此同时,教师若想高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则应明白必须有适合的数学情境,便于学生开动脑筋、活跃思维,在思考中逐步形成数学思维,在深入探究中发展思维能力,在多次实践中拓展思维。

  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笔算除法”为例,教师可创设适合的数学情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知识”。教师先创设一个较为简单、易于理解的数学情境:教师准备了若干捆的小木棒,每捆有10根小木棒,教师拿出4捆小木棒和2根独立的小木棒,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小木棒分成两份。学生动笔在纸上画一画,与同桌就平均分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初步感知算理,明白应先列式计算,4捆小木棒,一捆有10根小木棒,那么一共有40根小木棒,加上余下的2根,一共有42根小木棒参与到平均分中,可列式42÷2。学生列完算式后,并未直接进行竖式计算,而是动手先将4捆小木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2捆;再把剩下的2根小木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1根,将均分的小木棒合起来,可知每一份中有2捆小木棒和1根小木棒,合起来就是21根小木棒,因此得出42÷2=21。此时,教师利用同样的方法,增加题目难度:又增加1捆小木棒,现在是5捆小木棒+2根小木棒,平均分成两份各是多少根小木棒?此时,学生依据第一个数学题目的操作过程进行笔算方法探究,发现将5捆小木棒平均分后还会余下1捆小木棒,将1捆小木棒拆开,加上零散的2根小木棒变成12根,再进行平均分,每份是6根。此时,在动手探究过程中,学生对52÷2这个算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时,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已经初步形成,其课堂学习效率也将稳步提升[3]。

  (四)指导学习方法,助力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在“双减”背景下,若想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助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4]。小学阶段的教学不仅是知识教育,还包括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与学习方法指导教育。数学知识虽然看似计算题目多,但若究其本质,可发现数学中的数学概念、数学理论定理、数学法则知识等都是文字型知识,需要学生理解记忆,这样才能确保计算题目的正确率。因此,数学教师应重视教授学生如何阅读并理解记忆数学知识。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多思、多想、多问,并在单元知识学习后利用思维导图整理归纳知识点,梳理知识脉络。此时,学生会在大脑中构建数学模型,归纳整理知识能力也将增强,自主学习能力顺势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随之提升。

  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课出现大量的需要记忆的数学知识内容。此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先观察知识特点,找出知识存在的规律,进而进行知识理解记忆。在记忆体积公式时,学生先寻找规律,体积与底面积和高有关,底面积与长和宽有关,所以体积的公式就与长、宽、高有关,即“长×宽×高”,其中应注意单位要统一。在总结知识规律,发现知识特点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得到有效培养。在课堂教学开展前,学生即可通过自主学习做好课前预习,课堂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五)优化作业设计,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成就感

  在“双减”背景下,若想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在课堂知识讲解完后,布置科学的练习作业,以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为下一堂课知识学习奠定扎实基础[5]。数学知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学生只有学通、学透前面知识,才能更好、更轻松地理解与领悟后面知识。因此,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最根本的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内容,以强化学生数学基本功,降低后续学习难度,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在以往作业设计中,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布置作业,教材配套习题作业会布置,教材本身自带练习题作业也会布置。但二者作业内容相似程度较高,导致学生一直在做重复性作业,综合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优化作业设计,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将“分层作业设计”“实践性作业设计”“理论验证作业设计”以及“总结性作业设计”等作业设计理念充分落实到实际作业布置中。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知识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分层作业设计”理念设计作业。教师应考虑到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性的,完成作业能力也有较大差异。教师若照顾学困生,布置较为简单的作业,则无法有效提升学优生的综合能力;若偏重学优生,布置难度较大的作业,则会使学困生无法独立完成作业,中等生也会感到学习吃力,进而影响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从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成就感的角度进行分层作业设计,以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阶段性提升方式,整体提高班级学生学习质量。此时,班级课堂学习效率也会迅速提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双减”背景下,研究小学数学学习效率提升策略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中,与教师互动交流,依据教师引导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习成就感。此外,教师要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巩固知识,使学生对数学保持高度探究兴趣,顺利实现减负提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毛凯敏,俞福荣.“双减”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J].华夏教师,2022(10):69-71.

  [2]王东华.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A1):69-70.

  [3]张雪峥.刍议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J].新课程,2020(16):184.

  [4]陈标.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自我提升的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8(2):155.

  [5]胡勤仙.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数学大世界,2016(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