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投稿经验 > 论文写作

经管论文常见的写作误区(不可不知的经济学论文的四大误区)

0

2024.05.15 17:47:37  来源: 编辑:gaojie

  在学术界,一个引人注目的怪象逐渐浮现:一边是众多作者为寻找期刊发表而焦头烂额,一边是各大期刊苦苦寻觅优质的稿件以充实其内容。作者们抱怨论文难以发表,而编辑们则感叹难以找到真正有价值的文章。那么,如何撰写一篇出色的经济学论文呢?关键在于做到重内容、重观点、重思想、重实践意义、重应用价值,跳出误区,将研究建立在现实生活中,才有可能出大作。

经管论文常见的写作误区(不可不知的经济学论文的四大误区).jpg

  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现今的经济学论文在形式、内容和技术含量上均有了显著的进步,整体学术水平得到了提升。这既得益于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也离不开教育科技水平的全面提高。然而,在经济学研究和论文创作中,仍有一些误区值得我们警惕。

  误区之一:过于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有些论文虽然充斥着公式、图表、模型和假说,但真正触及研究核心的内容却寥寥无几。它们的形式或许光鲜亮丽,但内容却显得苍白无力,缺乏对现象的深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切实方法。

  误区之二:过于强调学术性而忽视应用性。一些论文过于追求所谓的学术价值,却忽视了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它们往往堆砌文献、罗列理论,却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解决方案。这样的研究往往难以落地应用,提出的政策建议也往往脱离实际,难以操作。

  误区之三:过分关注研究过程而忽视研究结论。有些作者沉迷于研究过程的描述和数学推导,却忽视了对数据资料的深刻分析。他们的研究过程与研究结论往往脱节,结论并非源于前文的数据分析,政策建议也并非基于结论得出。

  误区之四:过度依赖定量分析而忽视定性思考。虽然现时的经济学论文大多采用统计学和经济计量学的方法进行分析,但过度依赖模型和数据可能导致研究变得复杂而失去焦点。有些论文甚至在没有实验数据和资料支撑的情况下,仅凭数理推导得出结论,这样的研究往往缺乏可信度。

  所以认为这些现象是误区,是因为有些作者认为这些现象是合理的、正常的。这些作者以为,论文中有了理论、有了方法、有了国际国内的文献评述,论文的理论水平就高了;有了模型、有了检验、有了复杂的数学推理,论文的学术水平就高了;有了数据、有了定量分析,就是科学研究了,研究的结论就可靠了;研究了宏观的、全国的问题,选题的意义就重大了。

  这些误区之所以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时期经济学研究的功利性趋势。一些学者的研究目标并非为了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而是为了个人的功利。因此,他们在研究和论文创作中往往脱离现实生活实践和社会现实,避难趋易,寻求捷径。

  为了走出这些误区,经济学家应当走出书斋和工作室,深入现实生活实践,观察、了解并思考现实。只有将研究建立在深入的调查研究之上,才能真正产生有价值、有意义的论文。在经济学研究中,我们应当重内容、重观点、重思想、重实践意义、重应用价值,是经济学研究当遵守的根本准则,也是经济学论文创作的根本出发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出真正有价值、有影响力的经济学论文。